我小时候玩《暗黑破坏神2》的时候,在选角色界面里发现圣骑士是一位黑人有点诧异,印象中圣骑士这玩意儿都会被设计为白人?后来玩《暗黑破坏神3》的时候发现正义天使泰瑞尔这个蒙面黑脸的角色原来斗篷下面真的是个黑人。有人说,这都是为了政治正确,但是其实并不全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从黑色的角度来说说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说圣骑士。圣骑士这个词,最早是拉丁语里指帕拉丁山上的高级官员,帕拉丁山就是古代罗马帝国皇宫的所在地,现在的英文中宫殿一词palazzo也是来源于此。帕拉丁变成武装人员的含义与查理曼大帝手下的十二骑士有关系,他们都是忠心耿耿的道德和军事典范。后来帕拉丁指代那些信仰虔诚、维护正义的骑士。
在三次十字军战争时期,有一些骑士组成了一种武装修道会,就是各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理论上是为了保护信徒前往耶路撒冷朝拜,注意他们是个修会,不是世俗概念上那种爵位性质的“骑士”,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游戏中,这两种角色是完全不同的。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大概可以理解为少林寺僧兵团这样的。
那么在天主教教会背景下的欧洲,圣骑士的主保圣人是谁呢?他是个黑人骑士,叫圣莫里斯。
主保圣人是过去天主教欧洲各行各业都要给自己找个圣徒当祖师爷,一般是在圣经或者圣徒的传说里碰瓷儿,比如看到圣徒彼得之前是个渔夫,那么他就成了渔业的主保圣人。这位黑人圣徒圣莫里斯则是染坊行业的主保圣人。
根据传说圣莫里斯的祖先是科普特人Copte,科普特人是埃及的一个少数民族,虽然生活在穆斯林世界,但是这个民族到现在也仍然笃信基督教,圣莫里斯本人是罗马帝国在埃及征召的底比斯军团的长官,在现在的阿尔卑斯山一带作战。作为一名军官,圣莫里斯效忠于罗马帝国,作战勇猛军功卓著。大约在三世纪末,也就是罗马帝国三百年迫害基督教时期,在皇帝马克西米连皇帝的统治下,圣莫里斯在瑞士瓦莱州的阿果讷地区殉教。
据说当时皇帝要求他向罗马众神起誓,但是他拒绝了,表示基督才是他唯一的信仰,后来他的军队派去镇压和屠杀基督徒,但是这个底比斯军团由于都是基督徒拒绝这一命令,于是皇帝要求执行十一抽杀律(Decimation),这是对不忠或者懦弱的军团实施的集体性惩罚,就是每十人一组,抽出一人杀掉。执行完第一轮后,这个军团仍然拒绝屠杀基督徒,于是皇帝要求进行第二轮十一抽杀,这个军团仍然无动于衷,皇帝愤怒的处死了全部的六千六百人。这个地方,现在的地名就叫做圣莫里斯。
罗马教会于每年的9月22日纪念圣人和底比斯军团的殉道,东正教则于每年12月27日纪念圣人殉道。另外,加采东大公会议以前的东方正统教会与科普特教会也礼敬这位殉道圣人。后来人们在阿果讷修建了宏伟的修道院,并把圣莫里斯的遗骨保存在这里。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西方基督教世界重要的朝觐圣地之一。
大约从十二世纪开始,人们认为他英勇无畏、对帝国忠诚和对基督坚定信仰,应该成为骑士的守护天使。当然不是在所有的古代绘画和记载中,他都是以黑人的形象出现,早起和米迦勒、圣乔治一样,他也是白人形象,但是为了在艺术作品中突出他的努比亚血统,他的皮肤越来越黑,面部越来越圆润。例如上面图片中的马德格堡大教堂中的圣莫里斯像,有一张非常典型的黑人面孔,身披锁甲。当时还有一系列黑人骑士的塑像,这种风格在过去一直都有,但是到了近代反而越来越少,这也说明西方的白人至上主义是工业革命之后才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染坊行业把莫里斯当成主保圣人,确实就有点匪夷所思了。过去的染色工人都为能有这么一位保守尊敬的守护圣人感到自豪,他们通过绘画、彩窗、戏剧表演的形式来宣传圣莫里斯的英雄事迹,在很多城市的的染色行会都把莫里斯的立像作为纹章上的图案,并且制订了行规:根据古老的可敬传统,所有染色工坊应该在圣莫里斯节这一天歇业一天。
所以,一位黑人圣骑士在中古时期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欧洲人潜意识里认为西方才是文明社会,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现在很多人看到一个黑人圣骑士或者黑人天使也会觉得有点违和。
此外,欧洲世界中的典型的黑人形象,还有示巴女王、祭司王约翰、埃塞俄比亚太监等等。比如,在旧约圣经《列王纪》第10章中记载,西元前1000年左右,非洲曾经有一个希巴女王由于所罗门王的知识而来访以色列王国。又根据埃塞俄比亚版的圣经,希巴女王是埃塞俄比亚的女王,她被所罗门王所诱惑,并生下一名儿子曼涅里克一世——后来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任国王;曼涅里克一世长成后回到以色列留学,回国时所罗门王送他一个复制的约柜,但曼涅里克一世设计换成真的约柜,约柜的真假仍有待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埃塞俄比亚皇族的确有犹太人(或白人)的血统,他们的肤色的确较一般平民为白。
也有人认为圣经中记载的,耶稣降生时前来朝拜的东方三贤者,其中的巴萨扎也是个非洲人,例如下图就是1500年,耶洛尼米思博思(Bosch)所画的三贤者中的巴萨扎。
评论区
共 3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