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带着去隆福寺东宫电影院看电影,除了一些进口大片以外,其实我们一家三口最爱看的还是冯小刚的贺岁片。那个时候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直看到《天下无贼》;后来我长大了,不用被他们带着去电影院了,但还是会一起去看《非诚勿扰》,严肃的《1942》和《唐山大地震》也没落下,乃至这两年的《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就连去年低调上线的《只有芸知道》也都去看是去电影院一同观影,基本上是一个没落下。而之所以对冯导的电影这么有情结,追根溯源还是要说是2000年前后的那几部贺岁片所带来的,直到现在我也会反反复复的看。
但毕竟看了太多遍了,自然也会想去找类似的电影来看,后来我就知道了,原来在冯小刚贺岁片系列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一大波京味电影存在了。虽然那时候没有贺岁档的概念,但喜剧作品层出不穷,更是比冯氏的喜剧片更加生猛。
在90年代初期,国内的电影不可能有多厉害的特效技术,更是鲜有现在的流量明星概念,所以在创作上的发挥,全都放在了角色之间的对白上。那时候的电影,虽然画质简朴,情节也没有多少峰回路转,但在台词上那绝对是大胆,敢写,并敢拍。
而这波京味电影,喜欢把题材聚焦在小人物上。那时有着“喜剧三剑客”一说,说的就是谢园、梁天、葛优这三个演员。他们仨几乎是包圆了这一波京味电影,女演员中也有这么一位,那就是马晓晴,虽然她是上海人,但演此类作品的数量绝对可称的上是京味电影一姐。
今天聊的这部《喜剧明星》,就是这“四大天王”一齐参演的作品。梁天演一位心底热爱演电影的小青年,葛优演这位小青年在电影生涯中遇上的老师,谢园演为他们拍电影的导演,马晓晴是演一个陪伴这位小青年一路走过来,并真心喜欢着她姑娘。除了他们以外,这部电影里还有那时并没有“杰森斯坦森”称号的郭达、和刚被86版《西游记》捧红的六小龄童,以及一位虽然陌生但颜值却特别高的女演员,朱京红。
如果你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你就会立马想到星爷的《喜剧之王》。从题材到桥段、再到主角的身世,两位女主角和主角的关系,你都能看出两部电影极其相似。但这部《喜剧明星》却是1991年上映的电影,比99年的《喜剧之王》要早了8年。
比如,《喜剧之王》里不是有一个导演让星爷即兴发挥表演的桥段吗,这个在《喜剧明星》中前段就出现了:
《喜剧之王》里不是有莫文蔚和张柏芝两位美女和星爷的暧昧关系嘛,《喜剧明星》里朱京红、马晓晴和梁天也有着相似的三角恋情:
而更深层的相似,是《喜剧之王》和《喜剧明星》的两位男主角,都是身份卑微,却热爱当电影演员的小人物,并且他们演员生涯的经历都是初期在剧组跑龙套,任劳任怨,受尽委屈;然后苦尽甘来,成为明星;最后在生涯的制高点偶遇事故,落入低谷,并在其中悟得人生真谛。
这么多相似的内容,让人难免将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比较。事实上,两部电影讲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想表达的主旨更是大相径庭。
不说《喜剧之王》了,今天要聊的是京味的《喜剧明星》。这部电影中,几个主要角色,除了朱京红之外,都可以说是“本色出演”。戏里的角色基本没怎么改名:郭达在戏里叫郭经理、梁天叫梁子、马晓晴叫晓晴、葛优就叫葛老师,这就让观众多了一份代入感,快速熟悉他们在戏中的角色。
特别是梁天,当初他想走电影这条路时,他的哥哥梁左就为他指出了戏路,说“你也没什么文化,恶补肯定是来不及了,你就多感受生活,专攻你这个阶层的人物就行了”。而他的单眼皮、小眯缝眼构成的“贼眉鼠眼”的形象,绝对是他演小人物成功之路的制胜法宝。在《喜剧明星》中,葛老师就直接对他的形象和戏路进行了点评:
千万不要去剌双眼皮,一定要维护你的小眼睛,这就是你的本钱。
而京味电影的对白,除了生猛地敢于讽刺现实以外,还少不了京式幽默的调侃,有点耍贫嘴的意思,调侃中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却有着颇具想象力的形容,让你能感受到其中的风趣。比如还是针对梁子的形象,不看好他演电影的郭经理就是这么点评的:
你看你那小八字眉,再看你那扇风耳,再看你那小眼睛,人要是不注意看的话还以为是肚脐眼儿呢
谢园演的导演,在戏中抨击“明星耍大牌现象”的台词也有一番调侃意味,同时也很直接了当,那叫一个生猛:
这人呐,不能有名气,一有了名气,你问他北在哪,他不知道!得,您就是我大爷。
同时,导演这名角色的台词里也少不了幽默。在电影后半部分有着这样一个桥段,梁子演的抗战电影里要他拍一个“从树上跳下来”的桥段,但他恐高,问导演剧组有没有人身保险,导演是这么回复“没有”的,从中也反映着他此时此刻焦急的情绪,但让观众看的时候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诸如此类的台词在戏中比比皆是,大家去电影里慢慢品味就好。下面想说的是喜欢看京味电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它的质朴和人情味。
首先在京味电影里,我能看到一个质朴的北京。这点对于从小成长在北京的观众来说更有魅力。90年代的北京,对于93年出生的我来说,是一个既模糊又清晰的年代。童年发生的事情早已经记不清了,但你看到电影中的黄面包出租车、角色穿着只有在爸爸妈妈年轻时照片里才能看到的衣服,也就是那时候的时尚、家庭场景里摆着的旧家具,老物件,墙上贴的海报,以及老胡同的景象……这些元素又是那么熟悉,特别有亲切感,毕竟那就是你最初生活的年代呀:
老京味电影的质朴不光反映在背景里的具体物品上,更是反映在那个时代的人上。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真诚。晓晴对于梁子真诚的爱,无论他是辉煌的电影明星,还是在服装店里卖衣服的普通售货员,她都是爱着梁子,最关心梁子的那个人。晓晴演电影之前是卖油饼的,她总是会免费给梁子挑一个最大的;梁子拍戏从树上跳下来摔断了腿,她第一个哭着跑去家里通知奶奶;在试戏的时候,她借着角色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份直白又含着嫉妒的样子,特别可爱:
梁子!梁子!你为什么喜欢她,你不喜欢我!我哪点不如她!虽然我是一个炸油饼的,可我每次给你的油饼儿,都是最大最大的呀!
而梁子在戏里的唯一亲人,奶奶,对自己的孙子也是百般疼爱。家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得知梁子拍了第一部电影后,还是掏空了积蓄买了很多张电影票,让大伙一起去见证孙子的耀眼时刻;梁子也是个孝顺的孩子,自己拍电影成名发达了以后,请奶奶去高档餐厅吃大虾,但奶奶一听菜价有多贵以后转身就走了——她不在乎孙子能通过拍电影带给她什么荣华富贵,她只在乎孙子能平平安安的,有个稳定的工作。以至于梁子当初要放弃铁饭碗去拍电影时她极力反对,梁子摔断腿以后她也担心的晕倒了过去,这就是作为家长最为真切关心的体现。
而郭经理也在电影中展现了人情味的一面,作为梁子的“前”单位领导,在梁子一心为拍电影给自己店里连续几次造成大损失后,本是要做出开除他的打算。但一听梁子说“家里还有奶奶呢”的时候,他最后只对梁子做出了停职的处分——让梁子去追梦的同时,也给他的生活保障留了个底。而当梁子为拍电影摔了断腿,以后再也不能演电影的时候,他不但去医院探望梁子,还恢复了梁子在店里的职位——包容员工因为年轻犯下的错误,并为员工的生计承担了责任,多么好的一个领导啊,太有人情味了!
本文借着《喜剧明星》聊了聊京味电影的魅力。当然,这部电影所涵盖的内容远不止文中提到的这些,京味电影也远不止《喜剧明星》这一部。后面还有大量的电影供我们欣赏和挖掘,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聊。
评论区
共 4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