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顽主》这部电影。从16年到现在,我得把这部电影看了10遍,每一次看都有新的体验。更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当我再次回看如《甲方乙方》、《私人定制》的冯氏作品,带着所谓“顽主”精神、风格的作品的时候,这种喜爱之感反而愈加强烈。但很奇怪的是,生于90年代的我根本没有经历过《顽主》刻画的八十年代末。如此沉迷于从未经历过的时代,在我自己看来也说不通。
不过,我还是想写一写这部电影,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它,谈一谈王朔,聊聊《顽主》带来了东西,聊聊为什么我瞧不上《私人定制》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等等。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算不上影评,像是一个乱炖似的汇总,里面有主观到不能再主观的个人感受,也有陈述的客观事实,还有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最后也就希望您看一乐,让我过把嘴瘾。
1987年,王朔的小说《顽主》发表。与王朔之前的小说相比,这部小说里的北京话更多,也更加通俗,让口语化的表达更多的体现在文字上。马东在《与王朔有关的日子里》这样写道:“最直接的体现,他废掉了量词,以前人们说我一个哥们儿,王朔之后,大家直接说我一哥们儿。”正因此,王朔这个名字让许多人熟知,而其中的反叛精神也在慢慢浮现出来。
同年,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米家山导演注意到了这部小说。当时米家山的导演之路并不顺利,要么是电影剧本不让拍,要么是拍完了之后不让上映。在这种困境之中,米家山在《收获》杂志上看到了这部小说,非常喜欢文字之中嬉笑怒骂的风格,当即就买下了这部小说的电影版权。之后,米家山说服了电影厂的领导,许诺给电影厂带来百分之50的盈利。如果没达到这个要求,米家山就要停职。
虽然压力重重,但是米家山导演很清楚自己要拍什么,演员得要什么样子的。他在访谈的时候说:“(演员要)歪瓜裂枣的,不要长得好看,只要有意思的。”而最后选出来的三位主角:张国立、葛优和梁天完全符合这个要求,符合他们各自的人物形象。
葛优扮演的杨重在影片中最先出场。很难想象观众在看到这样的一个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大秃瓢,脑门爱起褶子,说话的时候时不时龇出牙来。这样的一个人在影片开头却是去替别人谈恋爱,不紧不慢的开始说着人生哲理、大谈佛洛依德,还跟你谦虚两句,这种行为与形象造成的反差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杨重的那种桀骜不驯的劲头逐渐展现出来。面对德育教授赵尧舜假模假式的关心,他嚼着菜说出那句经典的名言:“我就是一傻波依您甭为我费心”实在令我拍手称好。
纵观葛优在《顽主》之后出演的一些影片,尤其是在冯导的贺岁影片之中的表现,葛优始终带着这种不紧不慢又十分谦虚的风格,只不过那种混不吝的劲儿逐渐消退出去了。
与葛优非常类似,梁天的相貌也很独特。长相固然讨喜许多,但是那种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不像一个好人。
在主角三人组中,梁天饰演的马青既像是一个打杂的,又像是出来缓解气氛的。他没有像杨重那样在样貌与行为上有较大的反差,也没有之后要提到的于观那么略带正气。他的台词不多,但是出现的话语能凸显出他的性格。比如他冲自己的领导于观发牢骚,觉得杨重总是占了好事,于观批评他太能把姑娘的心勾走;之后帮杨重救场的时候,他的确就在跟姑娘嬉皮笑脸的调情;接到于观他父亲的电话的时候,不耐烦的他能大骂一声“去你妈的。”他做的事情非常直接,非常坦率,是影片中的一个笑点。
这种风格在之后王朔与冯小刚合作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更为突出,让观众明显的感觉到梁天扮演的贾志新与整个贾家的性格截然不同,做什么事情都是想起来一出是一出,从而引出不少的笑料。
张国立扮演的于观是整个三人组中的核心骨,是3T公司的总经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他来拿捏的。相比于之前二位,张国立的形象带着一点“正气”。在影片中虽然是混,但真到了需要正经的时候,他也能把人物心中那些真情实意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在后面劝说刘美萍,与丁小鲁分手的时候,张国立就是很认真很严肃的在表达这些事情,与之前的那种混截然不同。这也与剧情的表达相契合。
我觉得这也与张国立在出演这部影片之前演了许多正面人物脱不开关系。
再来谈谈两位女主。首先是马晓晴扮演的刘美萍,她在影片中是一个懵懂无知、心存幻想的小姑娘。在与杨重见面的戏份中,刘美萍对杨重的态度不断改变。从一开始见到杨重的懵,再到不屑,再到之后被杨重侃得神魂颠倒,充满崇拜,那个范儿真的特别好。
到了后面分手之后,她哭着喝酸奶的那一段简直太传神了。可以说,马晓晴把一个北京大妞演活了,你会觉得她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个离你很近,就在身边的女孩,看起来非常亲切。
再说潘虹扮演的丁小鲁。许多人在评价《顽主》这部电影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忽略掉这个角色,就算提及也是说她融不进去电影当中。我认为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她没有那么强的北京口音,与电影里其他角色的差异太大;二是她的角色形象显得过于高冷。我个人却觉得潘虹很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与王朔的原著相比,米家山在影片上删减了许多丁小鲁的戏份,而且在台词处理上也剔除了许多北京话的元素。正是因为有这些改动,才使得丁小鲁变成了一个只盯着于观,总希望他往“正经”的道路上走的恋人角色。
这种高冷恰恰与三人形成一种对立,她不需要融进去,她的存在即是另外一个视角。
我们都知道,文字需要人的想象,每个人的想象都是有所差别的;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听觉上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容易的塑造出人物的形象,而这种形象有可能与原著符合,也有可能不符合。我觉得《顽主》这部电影在角色形象塑造方面做到了与原著的高度契合,或者说使观众觉得于观、杨重这些人就是这样的。包括饰演小说家宝康的李耕、德育主任赵尧舜的董钰刚、于观父亲的黄斐等等这些配角,他们都演出了风格,演出了自己角色的那些特征。在这一点上,《顽主》就已经非常成功了。
1988年被认为是王朔电影年,除了《顽主》以外还有三部以王朔小说为基底创作的电影作品。四部电影中,王朔最喜欢《顽主》,他觉得这部片子没什么想法,直接照着书拍,就成了。这话得分两部分看:一部分来说,米家山的的确确是按照原著的流程来走,大部分内容都没有做改动,的确是照着书拍;另一部分来说,米家山在这部电影里夹了私货,王朔起码对这些私货没有异议。
电影在小说出版一年后上映,表达的也是时代现象。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让老百姓逐渐从文革的阴影之中解脱出来,物质生活愈加充裕。人们兜里有钱了,吃得好穿得暖,新潮的艺术渐渐铺开。如此富足的发展却带来新思想与旧思想之间的强烈碰撞。人们的观念在换血,冲突,生活中也充斥着迷茫之感。影片开头放着《黄土高坡》,但很快换成了王迪的摇滚曲《忧心忡忡的说》。镜头之中是密集的车流、跳着disco的青年、新奇的老外,歌词却与场景形成了反差:
我曾梦想现代化都市的生活
可现在的感觉我不知该怎么说
这里的高楼一天比一天增多
这里的日子 并不好过
这部电影亮眼的地方就是生动刻画了一个八十年代北京的景象。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八十年代的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地铁一号线建国门站这些北京的街景,还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着装。比如张国立的造型:背个小包,穿一牛仔小短裤。一个字儿,飒!
在这种氛围之下,3T公司应运而生,打着“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的旗号开始营业。影片按照小说进行叙述:于观在公司里会见宝康,替他办一场颁奖大会,之后遇到苦闷的大汉想抽他嘴巴子;杨重肛肠科大夫王明水与刘美萍谈恋爱;马青替一位丈夫受妻子的责骂,之后回公司看见于观被大汉缠住,欲帮他解围。最后,杨重应付不了刘美萍,向于观求援,三个人最终在咖啡馆碰面,影片的前半部分就这样结束了。
以我的眼光来看,让几件故事同时发生未必是件好事,观众可能会应接不暇,不知道现在在发生什么事情。但是米家山导演在处理这一块的时候把叙事结构打的更加分散,让冲击感更加强烈。替人谈恋爱,替不入流的作家办颁奖,替人吵架,这些事情都在不断冲击观众的道德观念,让人知道:顽主们的确能够处理这些看似不能处理的事情,而且处理的玩世不恭,带着他们自己的特征。
我们先来看谈恋爱这一段。杨重与刘美萍谈人生,谈弗洛伊德与尼采,但实际上杨重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只不过是三T公司的一套话术,你知道个大概就能往下侃,所以到了最后杨重侃没词了,不得不向于观求援;反观刘美萍却浑然不知杨重在胡说八道,觉得他非常深沉,像个大学生。这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恰恰成为了一个笑点,也是一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帮宝康办大会就更有乐子了:宝康一个只能在三流杂志上发表小说的作家,办大会只不过是满足他的虚荣心而已。因此,3T公司就把办大会这个光荣且伟大的事情变得庸俗起来。找不到花咱就拆花圈,找不到奖杯咱就用坛子替代,找不到真正的作家就拉个人代替。反正你宝康也不知道,形式到了不就完了吗?
那么观众就愿意庸俗吗?在于观、杨重和宝康在大门口迎客的时候,那些来的观众就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男性:“可我们经常上当,说有舞会把我们请来,陪着那帮傻瓜开半天会,会后却什么也没有了。”
于观:“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节目相当粗俗。”
其实来参加这个会的人并不是想看什么颁奖,也不想听什么作家名言。这些衣着鲜丽的年轻男女只不过是想在会后跳个迪斯科,甚至挑明了就想看点俗的。这与人们往常认知的庄严、光荣的大会截然不同,人们不想再看这样的东西了,也不需要什么严肃了。
米家山导演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他直接砍掉了小说原有的舞会场景,换成了自己的独创的T台走秀:在光怪陆离的电子乐中,孙悟空先翻了几个跟头,紧接着时装模特登场亮相。到这还算正常,再之后出来的却是带着扮相的京剧演员,举着红宝书的红卫兵,散发着传单的五四学生,地主与农民,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阀,跳着霹雳舞的青年,健美选手等等。他们都带入了自己的角色:腐朽的地主看着模特与健美选手摇起了头,红卫兵举着大字报向京剧演员冲去,八路军与国民党持枪对峙。近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变革尽在这场小小的T台走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就在此时突然画风一转,激烈欢快的《Reach Out》响起,舞台上的各位随着音乐纷纷起舞,与各自的敌人完成了“和解”:只会蹦蹦跳跳的农民被时髦的青年拉进了舞群之中;红卫兵拽着京剧演员转起圈来;国民党与八路军聚在一起抽烟谈笑;就连被这一幕气到昏厥的地主在苏醒之后也与健美运动员一起共舞。五彩斑斓的灯光下,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于魔幻了。米家山把整个塑造的历史全部解构,变成了一个非常具有喜剧效果的东西。开怀大笑之余我不禁在想:除了3T公司以外,谁还会做这种反叛的事情呢?
米家山之后在谈到这一幕的时候说到:“毕竟电影跟小说的表达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充视觉上的对应形式去回应影片主题,后来很偶然的机会就想到了用时装表演的方式,去把这种调侃人们对价值观的思考、混乱去用充满张力的方法给它表现出来。”
大会还是要开下去,但是3T公司已经力不从心。很显然,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正式的颁奖流程中需要3T公司员工讲话,作为代表的杨重说的磕磕绊绊,弄的全场尴尬;到了后面领导发言更是没人敢接,成了击鼓传花。说到底,3T公司没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最开始就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的发生。不过这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没几个人在乎这些东西。正如同宝康在台上痛哭流涕的演讲,一位刚刚到会场的观众所说的一样:“这失足青年讲的真棒。”
到此,影片前期所叙述的两件大事就算讲完了。对于3T公司而言,完了也就是完了。再次见到刘美萍的时候,杨重于观跟她打个哈哈,等一出了门就问:“这女的是谁来着?”;而宝康把自己的老师赵尧舜请来与3T公司众人吃饭的时候,三位就再也没给他留面子,在饭桌噎得宝康和赵老师下不来台。他们不会共情,单纯把自己的业务当作为自己牟利,或者找个事情来做。顾客是上帝,但你要没了这个关系,你屁都不是。
电影的后半部分其实就是各种思潮的针锋相对。而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主要有这三个人物:德育教授赵尧舜、于观父亲以及丁小鲁。
赵尧舜在王朔小说里的描述是:有名有地位,令人羡慕,在实际的影片当中的确如此。但是与小说相比,道貌傲然的赵尧舜显得更加无耻与可悲。原小说中马青或者杨重说的那句:“朋友无非两种:可以性交的和不可性交的”成了赵尧舜自己编出来的词,在大学的宣讲大会上公开念出,成了批判三位主角的有力武器。这种行为足够无耻,也让人怨恨;但另外一方面,赵尧舜也是可悲的。他自己说他那一代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自己想自由却囿于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马青想耍耍他,伪造了一个约会的事情告诉赵尧舜,没想到他还真的相信了,在长城饭店门口等了半天。既可笑又可怜。
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赵尧舜似乎也在关心着三位青年的身心健康,觉得他们内心很痛苦,要在报纸上为他们大声疾呼。我们不谈论这一点是不是有点“装孙子”,我只是觉得赵尧舜非常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了解这帮顽主。实际上他根本不能理解顽主们为什么这么做,也不愿意把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来。你带着那种老逼的样子,顽主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让别人相信你呢?
而于观的父亲则是另外一种人。于父是革命者,在受过旧社会的压迫与奴役后奋起抵抗,他是新中国的功勋。这样的一个人物却自己的儿子却缺少了解,办3T公司这件事情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勾当,更何况他根本就看不起。
于父:“我就知道你们会互相包庇,你们是一伙的对不对?一伙骗子!我早听人家传你们这个荒唐公司的事情!笑话,要你们替人解难,那还要共产党干什么!”
于父始终高高在上,对别人没好脸色,对自己的儿子于观也是一样。他想了解自己儿子的思想,也只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想教训他,保持自己的权威。但这不能说是错的,于父的思想与于观的思想都没有错。两人你来我往,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说服不了谁。所以3T公司还是做了下去,于父也管不了于观。
丁小鲁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当中的一种心理。她目睹了整个3T公司的运作以及发生的事情,她倒没有觉得这事不能这么做,而是这么做并不稳定。总有一天3T公司会倒下的。作为恋人,她真心实意的想为于观找一条正经出路。更为重要的是,她觉得于观的生活态度是向下的。但是于观却并不这么想,他无法接受,也渐渐感到厌烦。
不同于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恋人之间的感情是脆弱的。丁小鲁与于观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分手的结局。还是两个人谁都说服不了谁,但是没必要让两个人都痛苦的活着。影评人史航评价这段戏时说到:“本身这就是一种自我尊重,不是自恋,是自重。而这种自重正是青年人特别重要的,不论从青春片,还是成年人世界的电影,都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所以,别的时候要是跟顾客之间强调自己的自重不太对,只有跟自己的爱人面前体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恰恰是这个电影中让我感觉到它的体温、心跳的东西。”
所以,顽主们的生活状态真的是向下的吗?三位主角到底是怎么想的?
之前我们提到,生意完了就是完了,没必要记住已经过去的事情。但是当肛肠科大夫王明水重新找到3T公司,希望3T公司能劝说刘美萍不要再找他的时候,众人对于王明水这种无耻的行为充满了愤怒,对于刘美萍就产生了怜悯之心。
于观:“你该不是那个,什么屁眼儿保养方面的行家吧?”
于观出面劝说刘美萍。整个劝说过程与之前截然不同,于观真的是出于对刘美萍好的角度去解释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时代的特征:刘美萍从小就愿意成为刘胡兰那样义无反顾的人;做一名手绢组组长就是对于社会的贡献。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朴素价值观。3T公司也是这样的:他们在节假日的时候会在劳动宫门前举办义务活动,为人民群众解答他们的问题。这就是时代的特征:无私奉献。顽主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光发热。
再说回劝说刘美萍的事情当中。刘美萍得知分手的消息之后悲痛欲绝,也告诉于观不会去找王明水了。按照以前的做法,于观此时已经完成了任务,也没有必要再去管刘美萍了。可他还是追了上去,安慰她。最后还给她带回3T公司,让杨重马青一起安慰她。这一刻,三位主角真正共情。
刘美萍:“你怎么知道?不这样能怎么办呢?总不能去死吧?”
无论是书中还是电影中,我们都很难揣测杨重与马青的心理,于观无疑是表现最多的。在与于父的对话当中,他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对于父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可反驳的,除了证明自己的立场以外,他做不了什么。
于父:“哎!真拿你没办法,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寡廉鲜耻的儿子?”
于观:“那你叫我说什么啊?非得让我自己说自个儿是混蛋,寄生虫?我怎么就那么不顺你的眼?我没杀人,没放火,我也没上大街上游行去,您说我乖乖的我招谁惹谁了?非得崩在一块儿,一副坚挺立昂的样子才算好孩子?累不累啊?我不就庸俗点了吗?”
而对于丁小鲁,于观一直希望丁小鲁能理解他,能让她意识到自己不是下滑的。在这段米家山导演原创的剧情当中,于观说自己不喜欢斯文的样子,自己的生活态度看似向下,实际上自己已经得到了升华。他希望丁小鲁以他为荣,觉得他在做对的事情。
而对于赵尧舜这样的人,三位顽主都带着不屑的态度。赵尧舜的质问,他们坦然自若地说:我们不痛苦,也懒得再跟他说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态度。
米家山导演独创了一段剧情:3T公司为一位知识分子照顾他的母亲。这位知识分子口口声声说,他的母亲是革命功臣,但自己却不怎么管他的妈妈,让他妈妈穿化肥口袋。对于这个角色,米家山导演是这么说的:“我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不能解放,除了封建传统文化桎梏、极左思想和社会体制的弊端之外、还有自身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3T公司也因此落下了帷幕。知识分子的妈妈在无人看护的条件下跳楼自杀。因此,知识分子直接把3T公司告上法庭;更要命的是,宝康也以虚假宣传的理由起诉3T公司,毁灭的结局就此来临。
在这里,米家山导演再次引用了书中的剧情来表达顽主们的情绪:上街打人。三位顽主在街上气势汹汹的找茬,却发现人们都躲着他们走,只有一个人敢惹他们,那就是电影制片厂的人。
这又是米家山导演独创的剧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中国电影的自嘲。他与副导演颜彼得都出演了这一幕,并想借机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是3T公司的最后一次救赎,也是于观的最后一次挣扎。原本谈好了,让于观出演撞车的桥段,撞糖化玻璃,但没想到糖化玻璃化了(拍摄时,糖化玻璃真的化了,米家山不得不当场改剧情)。工作人员准备换上真玻璃让于观撞,但是于观对此一无所知。就在于观撞上之前,杨重与马青拦住了他,他们发现车上装的是真玻璃。于是,电影不拍了,3T公司完蛋了。
对于3T公司的结束,米家山导演认为这是必然的:“面对积重难返的社会痼疾,于观们为替人排忧解难的种种努力无异于杯水车薪、隔靴搔痒。”正如开头所说,王朔没有对这些新的桥段表达出异议,在我看来也是对这种结局的认同。
在影片的最后,打了一宿牌的众人从屋里走出来。他们惊奇的发现大街上的人排成了一列。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是没有解决,人民群众也依然需要3T公司。三位顽主望向那列人,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此时的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所以说,这一部电影讲了什么事情呢?其实讲的事情在开头已经说了:有钱之后,人们依然处于迷茫之中。这部电影把社会问题具象化,但是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顽主们解决不了,但是又有谁能解决得了呢?
直到现在,精神生活有没有跟上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广受讨论的问题。而在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上,冯小刚用两部电影在不同的时代中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1997年的《甲方乙方》被看作是冯氏贺岁片的开端。基底依然是王朔小说中3T公司的基底,影片开头的两个故事:帮人成为巴顿将军、审犯人这两个故事都是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中的内容。但是于观、杨重、马青已经不在了,3T也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好梦一日游”,葛大爷摇身一变化身成为姚远,与其搭档的是刘蓓饰演的周北雁,还有一位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何冰老师饰演的梁子,最后冯小刚自己出来演了一个钱康。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替人圆了前两个梦之后,这四位突然意识到不能什么活都接了,得有目的的做了。于是从此之后,做的事情就填上了温情的色彩,比如教育傅彪饰演的张富贵不要欺负老婆,让失恋的青年重新找回爱的感觉,帮杨立新饰演的技术员圆了一个有房子的梦;或者讲述一种社会现象,帮叶京饰演的大款忆苦思甜,帮徐帆饰演的唐丽君退役。这些事情都披上了一个温情色彩,亦或者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这种改变的结果就是影片前面有意思,后面却没那么搞笑了。这有点像冯小刚跟在王朔屁股后面太久了,整不出好笑的活,却意外打通了另外一条脉,做的还挺好。
符合90年代的时代特征的是,主角团的四位原来都有自己的职业但是失势了。在经济浪潮日益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他们愿意为人民群众做点实事,排忧解难。口号便是:“成全别人,陶冶自己”。这句口号贯穿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葛优饰演的姚远不断地牺牲自己,最终与周北雁终成眷属,收获颇多。
在我看来,这的确是3T公司的另外一种发展,顽主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90年代的环境发展之下,愿意做为人民服务的群体,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另外让我感到非常满意的是,影片也非常生动的刻画了90年代的北京城,生活气息及其浓郁。包括电影里面的一些台词以及场景都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而《私人定制》则是另外一个事情了。为了回击新一代导演的喜剧电影冲击,冯小刚又把王朔拉了回来,作为电影的编剧,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私人订制》。
但是王朔已经不是从前的王朔了。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等人著写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直接就把王朔批的够呛,将他调侃一切的精神批判一番。这不光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更是让王朔日后出走美国。回来之后,王朔写东西就不一样了。
王朔给这部电影一下就设置了四个角色,虽然主角变多,但是无关痛痒。因为电影里这四个人都是工具人,干的事情都差不多,没有说能够特别突出角色个人的地方。他们的装扮都很漂亮,但是角色却难以让人记住。
《私人定制》讲了什么故事呢?三个大故事里都阐述了一个事情:阶级互换。司机想当领导,导演想当弹棉花的,清洁工成为了亿万富翁。这些东西无疑是让这些人在这段定制服务结束之后找到人生的意义。
可惜电影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颇有《顽主》里结束之后就结束的劲头。都帮您做这些事情了,也体验到另外一个阶级的不容易了,那您还不该干嘛干嘛?这一点在宋丹丹饰演的清洁工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结束了一日富翁之后,丹姐还是在黑夜中走向了胡同之中,背影十分孤独。马青想报恩,最终也只是让丹姐体验了富豪的生活,没改变丹姐的生活现状。
电影的最后,四位主创走向被污染的城市与大自然,搞起了自我独白。但是他们的公司却位于风景优美的海岛之上。在我看来,这就好像是他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架子,愿意到污染的环境做个秀。而实际的情况就是杨重自己说的那句:“让我捐十个亿都行,就是不能捐车。因为我真的有辆车。”与《顽主》里没装修好的办公室以及《甲方乙方》里坐落在居民楼里的办公室相比,这种世外桃源离我们的生活更远了,更是他们四位给自己编织的梦。
杨重到了这个岁数不应该成为别的人,他就应该是一个老逼。这种转变在招人厌烦的同时,或许也能说明时代变了,他们自己也变了。《顽主》中的三位主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的,也在向社会发问,尝试改变现状;但到了《私人定制》的时代,杨重老了之后失去了这个想法。四位构筑师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获利者,替人家圆梦是为了人们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阶级,而不是试图去改变。这种想法让人觉得虚伪与恶心,缺乏以往顽主作品中的真诚与坦率。如果回归到冯小刚和王朔,虽然作为大院子弟出身,特权不如以前,但是他们依然是获利者。时代变化之下,他们告诉现在的人应该怎么做,但是谁又会听呢?
18年的时候,《顽主》剧组在梁天的“顽主厅”聚了一次,把酒言欢。不由得感叹时间过的太快了,那些年轻人都已经不再年轻了,聚起来也不再容易了。
《顽主》上映之后广受好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当时有位师傅给王朔装电热水器,但是师傅是困着来的。师傅说看了一个夜场电影,非常精彩。编剧是一个姓王的师傅,特别了解生活。这或许给了王朔一些信心,平时多多收集资料,走向电视剧行业。《编辑部的故事》、《渴望》、《我爱我家》等电视剧应运而生。
在此之前,三位男主确不出什么名儿,张国立在演电视剧,葛优跑了十年龙套。梁天当时还是一个服装厂的主任。这部片子之后,三人火遍大江南北。张国立不必多说;梁天跟葛优、谢园、马晓晴搭档出演了一系列的京味电影,火遍了九十年代。
更有意思的,梁天也在这部戏中认识了饰演林蓓的演员孙凤英,两人结婚生子。后来,梁天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受到这部片子影响有很多。现在开公司开饭馆,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见过。自己就像顽主一样受着,你不高兴就是我错了,答应着就完了。
与演员们境遇不同的是米家山导演。片子发行之后,获利只有百分之三十多,米家山被直接停了工资,之后又补发了。这事之后,米家山淡出了电影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最近,米家山导演的新纪录片《大师的背影》上线了,花了五年跟拍、采访那些大师,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一个事情也在进行:米家山的确在写《顽主2》的剧本,而且已经改了六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说超越《顽主1》,但如何做得出起码是30年后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还是挺难的。”
对于这部《顽主2》,我保持怀疑态度。如果《顽主2》拍的不好,无疑是在毁这部影片的口碑。但是我也很想看看米家山是如何塑造一个新时代的“顽主”的,他们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是否还会带着真诚,带着代表时代的特性?不过,这部电影也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情,还是等着吧。
最后以《顽主》里那些小元素作为整个文章的总结。影片中时不时响起的警笛以及开头背景音里小女孩“大千世界”的呢喃时时刻刻告诉着我自己:这就是那个时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前景依然迷茫。这不仅代表那个时代,同样代表现在。
感谢机核网网友hhah提供的资料帮助,白广大老师提供指导,白羊先生帮助审稿。
【3】王昱娟. 从《顽主》到《芳华》的历史主体再生产[J]. 电影文学, 2018, No.707(14):90-92.
【4】张慧瑜. 从《顽主》到《私人订制》:顽主们的精神构成与社会想象[J]. 当代电影, 2014(02):38-41.
【5】聂俊. 《顽主》:转型时代的意识形态书写[J]. 电影文学, No.693(24):108-110.
【6】叶骆冰. 《顽主》:以游戏的方式反叛社会[J]. 名作欣赏, 2013.
【8】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 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 上海文学(6期):63-71.
评论区
共 9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