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忒涅洛斯星系,又因为铁手战团的母星常被称为美杜莎星系。整个星系由一颗巨大且不太稳定的命名星系的蓝超巨星和九颗行星,其他一堆小行星,与一条巨大且密集的不正常的小行星尘埃带构成。
话说机械教也是,为啥都爱选这种危险的恒星当母星,这种超大型恒星不稳定寿命也短,还经常引发可怕的各种恒星灾难,实在是有些不明白……
而就和美杜莎星球一样,其他八颗行星中除了气态巨行星,除了少数的定居点和机械教占据的一些地带,其他的行星甚至比美杜莎更极端和致命,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生命。而另一个大问题则是那个巨大小行星尘埃带。依照星图绘制的理论,这条在雷昂(Raeon)和森诺斯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尘埃带应该原本是一颗无名的星球,根据考证其应该是在纷争年代被毁的,尽管这也只是一个理论……
森诺斯(Thennos)是在附近星域都挺有名的机械教研究世界,铁手曾经拿这个除了做实验场没啥用的星球和机械教换了十艘以上的魔改定制的战斗母舰,而这个星球之后机械教作为了整个机械教少数被允许研究异形科技和一些非主流研究的星球。这里储存了大量的兽人、灵族、nec、钛的兵器,并且有一台“报废”的帝皇泰坦作为实验的靶子。当然,这东西其实是能用的。
而由辅助绘制星图的星辰修会提出的一个令人震惊的的理论指出,斯忒涅洛斯星系或许曾经是NEC(死灵族)和他们古老之敌冲动的最前线之一,而这假说进一步指出,不仅是那个变成尘埃带的星球,或许如今是死亡世界的托俄萨(thoosa)和格里伊(graea)都是仅仅只是曾经繁荣的星球在那场大战后的残片。
但是,美杜莎星球上的民间传说或许可以得出,直到纷争年代完结前,美杜莎星球上一直存在着活动的NEC,这使得星辰修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假说。
顺便说一句,美杜莎星系全部星球命名都是希腊神话的人物,感兴趣的可以一个个的查,看完会觉的挺好玩的。
而我们的主角,美杜莎,这个星系从内向外的第四个星球,则是一个荒芜贫瘠的星球,并且其就像钢铁之手一样有着两面性。因为一方面这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变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有那些时间似乎几乎冻结的地方,因为在那里,过去的幽灵把他们的意志寄托在这些地方……
从环境上来说,美杜莎的世界是一个天空永远昏沉,且气候无比严酷的星球,星球大气有一定污染,并且多数地区长期处于零度以下。其所处的星系位于恐惧之眼的附近,并且还十分靠近那无比致命的大裂隙。太阳的阳光几乎从来没有穿过那黑暗和被污染的天空,因为冰冻山脉、火山山脊和沸腾的间歇泉升腾起来的,形成的那无比浓重的云层,几乎阻挡了一切,而偶尔能从浓重的云层中看到的则是紫色的太阳。其实,某种意义上,美杜莎是被这浓重的大气保护着的,要知道蓝超巨星的紫外线的伽马射线以及太阳风,与泰拉的太阳这种黄矮星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没有这浓重的大气,恐怕这里的生物早都死光了……
美杜莎的地面几乎永远在变化着,星球不稳定的内核和活跃到几乎不正常的版块运动,使得美杜莎上的造山运动极其剧烈,几乎每年都能有新的山脉从地上立起来,有几乎每天都有不断变动的地质版块从那污海中升起,形成新的山脉。
但是这也只是为了再次将其扔进那黑暗的深渊。自从大裂隙开启,非本地出生的人一直坚称美杜莎的地质变动更加不稳定。但对于铁手而言,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美杜莎一如既往的是一个死地,并且将永远都是,因为这是钢铁之手的母星。
而美杜莎作为铁手的母星,也自然有很多的地标,何况是这样一个不稳定的星球……
这个超巨型的冰峰山脉是费鲁斯·马努斯第一次降落到这个死亡世界的地点。这座黑雪封顶的雪山脉矗立于周围的山脉之间,傲视群雄。尽管因为美杜莎的地形经常变动,据说其现在只有原来的一半大小。
根据机械教对这里的考证,以及《游历颂歌》的记述,这里曾经还有不少的各种变异人与疯狂的各种半机械人,但是这些贤者都被费鲁斯和之后狂热的卡拉古氏族扫清。如今的卡拉许山脉是由卡拉古氏族常年驻守的圣山,甚至据说还有一些圣殿建立于此。
同时另一大特征,就是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裂口,并一直向大气中喷出巨量火山灰和蒸汽,据说这是费鲁斯·马努斯的到来造成的伤口。而它至今仍仿佛美杜莎本身的愤怒一样隆隆作响,时刻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
与卡拉许同样有名的还有费尔加泽山脉,这座在美杜莎星球赤道附近的,常年笼罩风暴巨大到能在轨道上清洗看见的独体山脉。而这座山脉上最大的特征乃是其上面耸立着的,足有上千米高的,十座最初的十氏族的族长的面部石像,并且在很远就能看见,其凝重的注视仿佛穿越了时间一样,让任何经过山脉的人都会感到一种凝重感。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幸存下来的东西,而是精心设计策划保存下来,毕竟美杜莎上那些家常便饭一样的地质变动或者毁天灭地一般的大气现象都可以轻松摧毁这些石像,而实现保存这些古老战士们的则是来自黑暗科技时代的超巨型静滞立场发生器。
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些铁石雕像无情的凝视下,在一年一度的被称为“钢铁之月”的月食期间,铁手战团将进行新兵入团测试的最后部分。
“铁月”是美杜莎的卫星,根据现在的资料,或许这个卫星上也有一堆上古遗迹。之所以美杜莎要把每年的月食这种对其他星球而言的一般天文景象称为“钢铁之月”,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会有战团的新兵最后的入团试炼,另一方面则与美杜莎的特殊地质与那个恒星有关。因为每年的月食,美杜莎的卫星会和恒星引力发生共振,产生原超一般潮汐力的,可怕引力灾难,从而在美杜莎全球,引起能直接把小型飞船吹爆的超级风暴以及强度堪称天雷地火的超级雷暴,甚至还会伴生超高速的造山运动,从而造成巨大的灾难。
这是一条从北到南绵延数百公里的山脉,由超硬的特殊闪长岩块组成,而这种闪长岩是一种只有美杜莎星球才有的变质晶体。
闪长岩为全晶质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这种岩石经过特殊处理后形成更加硬的材料便是“铁晶”,是铁手常用的一种代替石料的材料。而这里有着大量这种岩石,并且还有着类似沙尘暴的巨大风暴,其将地岩石碎片刮起,能轻易将人撕碎。山脉上则到处都有着这种岩石构成的大大小小的岩柱,使得这里的地形极其复杂多变。
致命风暴、能见度极低、复杂的地形,使得这里成为了最佳的铁手未入团的但已经经过改造的新兵训练地点,在这里的厮杀常被称为“巨岩试炼”。这很有铁手风格,改造完成的新兵自选能拿动的武器厮杀,杀的最多的就能有进一步进行入团试炼的资格,而有压铁手强大的改造技术,基本上反而没有太过巨大的伤亡。最多就是当机仆去了。
在美杜莎星球上那些来自黑暗科技时代的奇迹中,最显眼,也是最著名的,就是在轨道上那条惊人的星环。
其规模极其庞大,并且也包括了完整的轨道电梯系统。从星球大小大概测量后,大贤者认为,荒讯星环在完整的时候可能是个不比火星那个钢铁之环小,甚至更大的堪称超级巨构的东西,毕竟这东西往美杜莎上掉了快两万年的零碎,到现在还有那么大……
从过去的一些只言片语与残章断片中有些人推断,荒讯星环乃是过去建造的为了采集美杜莎上原本极其富足的稀有矿物并将其运输至太空所建造。但即便如此,也几乎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这究竟是它最初的目的,还是荒讯星环的在系统逐渐失效时被迫从事的工作。
唯一明确的是,荒讯星环即使曾经是伟大的造物,如今这些荣光也早已不在……
即使是在费鲁斯尚在领导军团之时,荒讯星环也大部分被作为废墟而闲置而非完全修复;因为到那个时候,荒讯星环的不小的一部分就已经掉入美杜莎地面,并伴随着巨响与死亡之烈火。某种意义上说,荒讯星环的系统或许很久之前就已经全部失效。在这数千年中,虽然地上的人们与铁手、机械教都在尽力的收集天上掉下来的碎片,但是哪怕就是这些碎片中所含的科技,直接还是保有大量的秘密。尽管铁手的技术军士和机械教都在轨道上建立并一直维持着数十个大型轨道研究基地,并且一直在收集如甲虫一样在残骸间电磁聒噪的有价值碎片。
在第42个千年的如今看上去,荒讯星环看起来只是一个纯粹的废墟,其价值只是作为火星钢铁之环的未来注定命运的预演,以及如何解释人类是如何在如此荒凉无情的世界中生存的证明:因为有多种证据表明,美杜莎上的主要氏族都可能是曾经星环上疏散下来的人们的子孙。然而,就在这不断腐朽的太空废墟中,当那些与机魂们那无言思想相一致的人进入这些腐朽的残骸时,他们会感到……一种特殊的预感。
尽管这些预感指向何处根本无从得知,同时前景似乎遥不可及。而这些机魂在帝国暗面的至暗时刻感觉到的东西,就帝皇第一次抵达美杜莎以寻找他失去的儿子一样神秘且不可解……或许真相有一天能大白于天下,但是在此之前,铁手的技术军士和机械教的教士们将继续辛勤的研究直到光芒到来……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