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正数,是一位风格鲜明的漫画家,他最广为人知的 《即使小镇转个不停》 、《外天楼》等作品,都因其充满着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难以预料的幽默叙事,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而在本文中将要谈到的这部漫画——《睡觉的笨蛋》却不同于其他作品,探讨了年轻人在成长阶段,面对自我 “有限的才华” ,如何一边向着梦想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取舍,一边又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自我的故事。
结合同样是关于 “才华” 的讨论,在提及《睡觉的笨蛋》之前先要说到一期《硬影像》的话题,是主持人罗登(知名编剧)和罗攀(知名摄影)关于 “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才华不够”的谈话。
《硬影像》里罗攀说自己刚跟冯小刚拍完《手机2》,冯导觉得他拍的很好,甚是满意,而他却深知自己摸到了个人专业的天花板,难以再有所超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才华不够了”。
我想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通往人生梦想的道路上都有过不同程度这样的感触,而往往这种感触是会导致我们最终心丧颓唐、中途折翼的致命创伤。“才华”,这个自带骄傲、虚荣,闪耀耀的词永远归结不成一个单一的元素,它摸不着看不见,却往往于智商、情商、性格、专业知识、个人经历等方方面面惊鸿一瞥,当你想清晰的捕捉到它时,它又消失在变化莫测、包罗万象的巨大混沌之中。
罗攀说自己的摄影永远不可能达到XX的水平,这不是自谦,是本人各方面客观、综合评估后的感悟。才华这种东西,从来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存在,且不说有些人生来聪慧,理解事物总比其他人更快、更深,也且不说有些人生就在条件优渥的家境中,从小受过优质教育,接触过甚至师从过许多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但说专业知识,貌似是最容易弥补的一项。
可正如罗攀所言,当你发现你的专业(特别是艺术)摸到了天花板,你可能缺少的已不是摄影(就他而言)知识,是其他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缺失往往是成长阶段接受的教育方式、被传授的思维模式和个人经历导致的眼界不够开阔等等各种因素造成的。
现在如果重新提升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水平,无非要下很大的决心,投入巨大的精力去从头学起、慢慢积淀、努力追赶,而往往你意识到这种差距,身心却早已过了可以重启的阶段,人生留给你那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只能让自己徒呼奈何。
石黑正数的这部《睡觉的笨蛋》私认为就是将 “才华不够了” “具现化” 的故事,虽然至今只看过三部他的作品,但这部足够让我对石黑 “路转粉”。整部漫画故事不长,人物线条浅淡清晰,对话时而傻傻中透着股黑色的幽默,时而边开脑洞边暗含着某些哲理。
女主学姐琉加正如许多有着个人梦想的文艺青年一样,在音乐追梦的道路上努力挣扎,常常不被人理解,不被人看好,而梦想横在眼前,像是《圣斗士星矢》中通往冥界的那堵“叹息的墙壁”。这堵墙到底有多厚也不清楚,墙后面究竟什么样也不知道,每天不停地挖铲都似杯水车薪,却深信自己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才有突破它的那一天。
可正如男二说的那样:自己音乐的程度,可以闯荡到什么地步,极限在哪里,这都是琉加心知肚明的,她早已深知自己的“才华不够”。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才华不够”的呢?应是到了某个结点、某处瓶颈——并非不够努力为自己逃避责任——却忽然发现真有天才面对自己难以逾越的高墙时,毫不费力地就跳了过去,就像每个人都可以望到湛蓝的天空,却不都能在蓝天自由飞翔一样。
如果一个人很敏感能够意识到自己哪里不足,并且有足够的才华不致使其造成不可逾越的困扰,那么这种人肯定是幸福的;如果一个人愚钝到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傻傻自信的快乐一生;当然,还有学妹入巢这样的,睡觉都能哼出美妙动人的歌曲,这是一种少数有才华而不自觉的表现。
大多数人都如琉加一般,特别敏感能够意识到哪里不行,却常常处于才华不够的焦虑或是面对才华不够努力后也不知能达到何种程度的焦虑中。所以在面对他人的才华却正是自己缺失之处时,往往心情复杂而纠结。就像琉加借鉴了学妹睡梦中的歌声编制成曲,却不愿别人夸奖的情节,曲名《睡觉的笨蛋》。正如之前所说,不仅是对学妹才华横溢而不自知的嘲讽与惋惜,也是对自己才华不够的绝佳讽刺。
那么面对才华不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是那期《硬影像》后半部分告诉我们的——避免堕入虚无主义的泥潭。我们如果因为认识到差距过大就放弃努力,视无论何样都于事无补,被深深的无力感所笼罩,那就会丢失生活的真实性,丧失奋斗的目标,成为自我生命中虚无缥缈的存在。
虽然面对的是足够残酷的现实,每个人还得抖擞精神,朝着目标前进,保留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实现的火种——当然,罗登、罗攀说到这层意思时是一种近乎于无奈、嬉笑的口吻。
荒诞往往托生于虚无之中。我认为石黑的漫画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的漫画中经常有一股子正儿八经的搞笑劲,仿如在白描的底色中乍然使出一抹浓墨的黑,或是在严肃的训话中忽然冒出一句冷笑话。
比如“笨蛋”中学妹一脸萌呆告诉学姐炸虾的尾巴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男一男二关于与狗“持久战”的对话;男二悠闲地说着自己一直戴耳机只是为喜欢他的女生制造神秘感等等,这些貌似荒唐搞笑的情节不但作为故事的调味剂。而且依我的理解那些人物看来乖张、反常、偶尔不合逻辑的举动,却从反方向进一步衬托出每个人虚无生活的本质。
虚无通常潜伏在生活的暗处,随时都会向你袭来。有的人一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过着不同人生阶段人云亦云、从俗入流的生活,在精神上没有更高的向往。比如学妹入雾,未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在生活中基本是我们说的“走一步算一步”的人,她与男二的对话犹为精彩——当她说到“眼前的目标只有想个办法混到毕业时”,男二已经对其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一目见底:
然后混个工作……再来就是混个对象嫁了,读大家流行读的书,看大家流行看的连续剧,听大家流行听的音乐……迷当时正红的运动少年,学学流行的乐器,但学两个月就放弃……虽然很讨厌,可是这种人生却活生生地在脑海浮现呀
等直到学姐即将离开走入社会时,入巢才开始对影自怜忧心思考自己作为一个齿轮如何与外界接轨。
有的人尽管有着明确的目标,却因着“才华不够”又不敢面对,畏难于真正刻苦的修行,抱团取暖,相互称赞吹捧,遁入“欣赏-称赞-创作-被称赞”的废渣循环,成为自我麻痹的井底之蛙。这又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
人和人之间难以沟通、难以理解更是放大了这种虚无的感觉,在琉加看来对其他三个人“居然能漫无目的地过日子?”感到十分不解,而其他人深知自己“在学姐眼中莫名其妙”,可在他们眼中“打算靠音乐吃饭的学姐才是外星人”。
学妹入巢虽然朝夕与琉加生活在一起,却根本对学姐不够了解,不清楚学姐坚持梦想背后舍弃了什么,从未真正走入学姐的心里世界和精神生活,才会说出“到了这个年纪还能坚持梦想,是学姐你的运气好”这样无足轻重的话。人与人的疏离和隔阂导致在每个人眼中他人的形象都是不可莫名、光怪陆离的模样。
如果只是沉浸在这种虚无的氛围里结束故事,那么作者想表达的无非如此。但这时石黑情节一转,唱片公司找上学姐,故事走向学姐发迹的桥段。
这时琉加每天深挖浅凿的墙壁出现了一扇门,整座墙顿时失去了阻隔的意义,仿佛一切原来都那么简单。
对于普通人来说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有些人来说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而你所有拼死拼活的努力在别人眼里很可能不值一提。这让我想起了阎连科书中的一句话:“他们的态度:就好像大神不屑庙客倾其所有的一炷香”。如果唱片公司的两个人象征着现实社会中掌握权势掌握资源的所谓成功人士,那么石黑笔下俩人丑陋而又猥琐的面目应是有着其特别的用意。
在梦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总会出现巨大的偏差。唱片公司早已为琉加打造了完整的包装计划,对于刚刚涉足行业的琉加来说一切都新颖而有着未知的恐惧,可条条框框的限制清楚的提醒着琉加:她的想法并不重要,想要成名必须遵守现实世界的规则,甚至她的名字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在音乐制片人眼中不过是个“A”的符号而已。
当琉加略微担心是否顺利的时候,肥头大耳的制片人只是冷冷有些不耐烦地告诉她“我已经说过很多次,我们有办法做的到”(书里特意在“做的到”三个字下面加了点),可能潜台词就是:“别废话了,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吧。
唱片公司对于打造新人自有规划、轻车熟路,琉加的星途人生俨然就是人家全局谋划中的一个棋子,整条利益长链中的一环,而琉加想要获得名和利上的收益——像制片人说的那样:“明年……不,后年冬天你就能穿不同等级的大衣出门了”,想要将以往遥不可及的梦想像学妹入巢的屁股一样软软的抓在手里,哪怕它早已不再是原初希冀的模样,那么她只能抛弃那些在利益面前看似无谓的坚持,像唱片公司希望的那样,做到简单的听话、遵守、执行而已。
最终琉加一脸木然迟疑的打开墙上的门,走了过去,象征着她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抉择的妥协,那把铲子——曾经作为她日夜奋斗的工具——孤零零地倚靠在那里。依我个人的理解,这也为最后琉加的逃走埋下了伏笔。
之后故事迅速收尾,石黑并未详细描述琉加进入演艺圈后的生活和心理变化,只是借着入巢的视角做了些简单的介绍。
有些人诟病于此, 我却认为这反而是石黑有意为之的妙笔。毕竟无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在前面有众多细节铺垫的情况下,适当的留白才会容给观者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演唱会最后出人意料的加演,学姐琉加以一种近乎宣泄的方式完成了她的告别演出。“作词:鲸井琉加!作曲:入巢柚实!”她大声向世人报出自己的姓名,疯狂投入到演唱当中,仿佛一年多的演出经历,唯有这首无人知晓、未曾发行过的《睡觉的笨蛋》才是她内心的衷爱,也是她最希望分享给听众的一首歌。
这首歌的演唱仿佛将她长久深深埋藏在心中的压抑彻底发泄了出来,那些“凿墙时代”日复一日付出的努力,一边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一边为富人擦拭古董打工赚钱的过往,面对“才华不够”的沟坎难舍进退的尴尬与踌躇,偶遇天才翻墙如儿戏后饱含嫉妒与羡慕的心酸,即便幸运入行后却被束手束脚绑缚的生活,这时都随着歌曲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台词从她的嘴里,从她的心中,她的生活,还有她的世界里驱赶了出去。
演出过后面对入巢汗流不止、苍白力竭的脸,仿佛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失去说的必要,毅然跃起,无视众人,她并非逃走,而是将制片人周密的计划抛诸脑后,无需也已不屑面对他人的不满与以往捆绑的生活,她弃之如敝屣,丢掉的是长久郁积的毒,而她转身走入的是一如往昔虽然清苦却依然纯净的梦想港湾,在那里,她可以自由歌唱,像一匹跅驰不羁的野马,永远恣意奔跑在属于自己的心野上。
学姐琉加的结局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个人认为石黑正数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才华不够仍旧坚持自我的故事。这种自我也许就是一个底色朦胧的梦,可它有着自己的天,自己的地,自己的空气,也有着名之为“梦想实现”独特的憧憬,它灵动却又固执,多变而又唯一,自带原罪的名和利与它不曾有半点的瓜葛,而它给予不尽的快乐也不应和束缚捆绑的生活有着丝毫的牵连。
这样的梦本应是众多人心中的“自我”,我们所谓坚持,其实是一种快乐的享受,更是一种执着的沉迷,就好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他告诉别人他得画画,他管不住自己,就像一个人掉进水里,游泳游得好或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不得不挣扎出来。
斯特里克兰德最终跑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过着与世隔绝、名利无关的日子,无人打扰、专心沉醉在画画的世界里。对于斯特里克兰德来说,“才华够与不够又有什么关系呢?”如若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那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塔希提岛”,在其中安稳的扎下营帐,打造自己的天地,也许有一天你会在岛上偶遇学姐琉加,你们相视而笑,促膝而谈,一同眺望那高悬着的叫做“梦想”的明月。
评论区
共 5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