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算是陷入了一种颓废的状态。手里头压着一堆采访稿子以及想写的东西,结果现在完全没有动力,也没有思路去写。天天想改变这种局面但懒癌发作,憋了半天就写了一篇《顽主》的影评,之后就不知道该干嘛了。碰巧最近玩了不少游戏,看了不少剧,也听了不少音乐,就想着把这些不足以写成一篇文章的东西汇总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正好也找回写作的手感。
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开始吧。另外本文介绍的游戏以及电影都含有剧透,请各位留意。部分截图出自我的直播录像。
《坦克维修模拟器》 (Tank Mechanic Simulator)
我非常喜欢玩模拟类游戏,尽管这些游戏的画质没那么高,游戏机制上也往往带着一种恶心人的感受,但是我特别喜欢这种从事未知工作的感觉。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个入门阶段,游戏会事无巨细的告诉你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让玩家熬过这段慢吞吞且异常烦人的阶段。但当你熟练掌握了游戏机制之后,你就可以感受到完成一项工作的快感与满足感,这就是一种历练以及成长,从无到有的享受。我觉得这是其他游戏很难带给我的。我很享受在美国开卡车拉货的日子,也很愿意去把一台电脑组装好顺带当一个奸商。总而言之,这种游戏有很多乐趣等待你去发掘。
《坦克维修模拟器》这款游戏的发行商 Playway S.A.是一家老牌模拟类游戏制作与发行公司,旗下有《汽车维修模拟器》系列、《厨房模拟器》、《小偷模拟器》等等游戏,对他们家的游戏也算比较熟悉了。游戏质量参差不齐,有好玩的也有可玩性不高的,反正建议大家玩他们家的游戏得擦亮双眼。
话说回来,《坦克维修模拟器》这款游戏我早就知道了,但是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一是这款游戏延期好几次了,总是感觉他们对于自己的游戏不太自信;二是之前 Playway S.A. 的上一次《飞机修理模拟器》给我的体验并不好。那款游戏里当的是二战中英国皇家空军的地勤,但是提供的飞机数量只有三款:虎蛾教练机、喷火战斗机以及蚊式战斗机,后面这两款还都是大后期的我都没玩到。
我感觉那款游戏里的程序极其繁琐,给我的反馈也不太好。比如说他让我检查飞机的引擎,结果找了半天都不知道引擎坏的地方在哪儿。后来又因为游戏严重的机翻问题以及游戏内容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就放弃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我对《坦克维修模拟器》就格外小心,没敢轻易购买。但后来一看实机演示与预告,游戏里的坦克数量确实不少,还有一些改装内容,我就买了。
这款游戏的UI完全是把之前的《汽车维修模拟器》的UI照搬了过来,甚至里面的一些工具台模型都没有替换。所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省,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干嘛不用现成的啊?但是我感觉修坦克的流程跟修汽车的流程也是大同小异,就是把坏零件拆下来,修理,组装,之后给坦克除锈、磨砂、上底漆、上喷漆。按照这个流程一步一步完成坦克的修理工作,最后让坦克恢复发动以及可开火状态。不过也好,玩家玩的不就是这个吗?
后来给我的实际体验的确不错。通过了新手教程之后,我算是正式掌握了整个修坦克的流程,而且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修坦克,从中赚了不少钱。其实这些客户的要求可能只是让你修理坦克的某一个部分,那么剩下的部分只要不影响坦克的开动,都可以拆下来。我就凭着这点积累了一大笔资金,并且开始从废车场买回了车体进行改装。我还清楚的记着我买的是一辆三号突击炮,当时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装完。装完的那个心情真的是非常激动,特别有成就感。
虽然这个过程会非常非常的累人,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拆一个东西往往意味着要拆一堆东西,但是你找到一个问题之后排除掉的感觉还是很爽的。但我觉更要命的东西是有些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坏的那个东西在哪儿。比如游戏告诉你坦克的输油管坏了,但是这个坦克的输油管在引擎附近,如果你想拆卸他就容易误拆别的东西。如果你要往回安装的时候,引擎那边就会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往往是让你安装引擎盖而不是安装输油管,所以你很容易就给漏过去了。这一点在任何国家的坦克上都容易出现,我也特别希望游戏出个系统能够拆卸坦克的地板(从下面也行),但是德国的 SD.KFZ.251装甲车是个例外。一是他引擎前置,二是这个破玩意儿的引擎系统跟虎式的负重轮一样难拆!
好,既然说到的虎式坦克了,我就想聊聊我的真实体验。修美国的坦克,修苏联的坦克真的是一种享受。你能感受到这两个国家的坦克特点以及设计风格,修起来真是痛快又舒服。而且有的德国坦克也没有那么不堪,比如我修三突子和三号G型、M型和四号G型,那是真好啊。人家虽然负重轮上的螺母都得卸一遍,但是真的是修起来舒服。为什么三突子是步兵的好帮手,三号四号叫德意志的军马,那是有道理的。
但是虎式和豹式,真的,他们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混蛋的负重轮,为什么如此的让人厌烦。在修理他们的时候我只能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愤怒以及绝望,真的是想带着德国的后勤老爷坐着T-34反攻柏林杀了亨舍尔祭天。我也非常钦佩英国博文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着何种的耐心修复的131号虎式坦克还能让它开动起来的,真是谢谢你们啊!
关于对虎式坦克的吐槽大家可以去 Steam 的商店页面或者B站去看看相关的视频,那里有好多人写了不少段子也做了不少视频,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想说一些游戏其他的问题。首先游戏有一个博物馆系统,玩家可以把自己改装好的坦克放到博物馆里去。目前游戏里提供了八个栏位,但是游戏里却有12辆坦克。博物馆里放不下就只能往外发,但是外面都是垃圾场,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坦克扔外面跟破铜烂铁呢?
另外一点就是游戏的优化存在一定的问题。到了游戏大后期的时候会变得非常卡,但凡切换一些地图都会让游戏加载好长时间,在这一块也得做出相应的优化。除此之外,游戏可添加的东西也非常多,这都需要游戏后期的运营或者 DLC 的加入了。目前制作组一直在听取玩家的意见,不断地完善这个游戏,大家可以在 Steam 上看到他们的更新状况。
总而言之,我还是非常推荐这一款游戏的。虽然游戏目前看来还是一个半成品,但是足够能让玩家玩好一阵子,包括里面当挖土党挖坦克,去射击场试射都很有意思。如果你是一个模拟类游戏爱好者又或者是一名军迷,这款游戏不容错过。
扯远啦,还是得给大家介绍一下,但这两个视频确实值得一看。
我之前看 CT老师微博知道了这款游戏,当时 CT老师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算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本身也特别喜欢反乌托邦类的游戏,也想看看这些游戏是如何塑造一个极权下的环境的。
从某一个方面来看,《Not For Broadcast》也确实是一款模拟类游戏。玩家扮演的清洁工阴错阳差成为了电视台的导播。游戏的主要玩法就是实时转播《国家晚间新闻》的内容,在观众看到之前做好剪辑以及消音工作,同时还得照看信号的稳定度。我们且不谈能不能把一个节目剪辑好,光是把这三件事放在一起就足够让人手忙脚乱,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问题。在第三关的时候更是出现了雷击元素,需要玩家提前切好画面,让游戏的难度上升了一大截。
但是游戏的核心内容并不在导播这件事上,而是作为导播来决定观众来看到什么,这就得说起游戏的世界观。游戏设定在80年代的一个国家,新晋的先进党在大选中赢得胜利,以极权的方式来控制国家。而我们作为先进党的重要宣传工具,就来负责来让新闻出现什么样的画面,从而决定事态的走向。但是就目前来说,玩家能够决定的仅是一些商业活动走向以及大众对一个人物的看法。
比如游戏中有一个体育明星出了丑闻,你要决定放出的他的正常走出酒吧的照片还是放出他呕吐的照片,决定他的形象。之后的新闻当中我们就能看到观众对这位体育明星的看法,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游戏的演出方式是真人表演形式,虽然角色样貌并不出众但是演技绝对算的上是真人演出类游戏中的上乘。目前的三集内容还是比较诙谐幽默的,可以从节目中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以及产生的闹剧,非常有意思。画面的做旧感也很符合游戏的时代主题。
但是随着剧情的进展,游戏必定会变得愈加压抑,这一点从三个关卡中间隔天数穿插的剧情看到。玩家会根据剧情做出选择,也能看到先进党步步紧逼的政策。
虽然游戏还是一个半成品,但是从这短短两个小时的内容就能看出来制作组有多大的野心。比如广告决定着你的收入,昧良心的广告可能会让你赚更多的钱,播放党派的广告可能会让你身边的人被洗脑;另外根据官方放出的预告,先进党推出的新政策就是老年人口人道主义灭绝,并且深陷食物污染危机,这势必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而作为反对派的“橙黄色拳头”也才粉墨登场。所有事情的走向都由我们的玩家来抉择,毕竟观众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内容。
我还是非常建议大家去玩一玩这款游戏。整个游戏玩下来没什么毛病,完成度非常高,而且现在还有机会参与到游戏的剧情制作当中,非常推荐大家购买一份。最后像表扬一下制作组的四位大哥,您们太可爱了。
这款游戏是通过瞬间思路老师这期 《 两个世界闻名神秘组织的秘密,都在这里 》 电台节目知道的,当时思路老师聊的还是肯·福莱特写的原著小说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英剧,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可惜一直没时间看看小说以及英剧。这一次 Steam 周特价中出现《圣殿春秋》的电子游戏,而且打折之后才20多块钱,于是就买了。 不得不说,这部游戏特别对我的胃口,而且代入感非常强烈。这不得不说游戏依托着原著这个非常好的底子,整个剧情描述的特别好。乍一看以为是一个建大教堂的故事,但其中却暗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以及宗教势力的你争我抢。玩家分别操控几个主角,以不同的眼光见证金斯布里奇大教堂的修建,并挖出隐藏在背后的陈年旧案与阴谋。
最让我值得钦佩的是游戏的画面和音乐。根据游戏介绍,制作组画了超过二百张手绘的背景图片,为玩家刻画了一个12世纪的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出现的每一个场景都有丰富的细节,而且有些景色真的是美不胜收。举个例子,游戏的主要场所金斯布里奇修道院有着漫长的修建历史,横跨的时间尺度特别大。各个时期的手绘图片都能表现出这个修道院的形态以及兴衰,刻画的淋漓尽致。另外游戏人物面部的描绘细节也非常丰富,你能清楚的看到每一个人物想要表达的情绪,真的特别生动。加之游戏并不是单纯的视觉小说,玩家可以通过鼠标与周围的物品或者人物互动,可玩性也比较高。
我们再来说说游戏的配乐,具有非常强的中世纪风格,在我看来绝不次于《巫师》系列的音乐表现。里面宏大的交响乐以及唱诗班的咏叹都让我记忆深刻,而且出现的恰到好处,绝不喧宾夺主。除此之外,游戏全程都有英文的配音,肯·福莱特本人还配了康托尔修士这一角色,体验感非常好。游戏还有德语配音但是我没有试过,有时间再听一下。
接下来再说说游戏的一些问题。首先游戏没有加速选项,更没有章节选项。因为游戏分为三个大章,里面又包含许许多多个小章节。玩家如果想重新体验剧情就得把整个章节打一遍,这样非常的费时间,带来的游戏体验也不好。第二点可能是没有根据的猜想,因为我没有玩二周目所以不能妄下判断。我怀疑游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支线剧情,但是从根本上来看金斯布里奇大教堂是一定会建成的,只不过每一个人物的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我怕影响玩家的体验,但也可能是多想了。最后一点就是游戏的汉化文本在某些地方处理的不够到位,要吗是机翻要吗没有经过校正,不过无伤大雅。
总体而言,这款游戏真的是不容错过。游戏的内容真的对得起价钱。玩完之后我真的觉得人类是伟大的。虽然在游戏中你能看到人类的各种各样丑恶的面容,为自己的私欲谋财害命。但也有一些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誓言,寻找着自己的道路。金斯布里奇的大教堂远远超过了他的宗教意义。当我最终看向完成的大教堂时,感受到的并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历经三代人建造教堂的艰辛与不易。这是属于人类的成就,也是人类的勇气与赞歌。
《智利说不》这部电影最早在我介绍万能青年旅店的文章中提及过,我也确实是因《乌云典当记》这首歌曲看的这部电影。最近玩了《Not For Broadcast》之后,发现两者有点共通之处,都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体方式进行宣传的,所以趁着这几天又找出来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我没有了当时特别惊艳的感觉,但还是觉得有的可聊。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电影的导演: 帕布罗·拉拉因。这个人的履历非常有意思,1976年出生于智利的圣地亚哥,父母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妥妥的右翼人士。但是此君长大后却成为了一名左翼导演,严厉批评皮诺切特执政时期的种种不人道行为。《智利说不》便是其皮诺切特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入选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奖的提名,这也是智利第一次获得这个提名。
让我们说回这个故事的背景。1970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者阿连德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便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改革当中触及了当时中产阶级以及天主教会的利益,招惹了许多不满;其改革政策哄抬了食物物价,让智利人民没有享受到改革的好处;亲古巴远美国的政策也让中央情报局盯上了他。
最终,在1973年的9月11日,时任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在美国的指示下突袭总统府。阿连德在这次事件中不幸遇难,皮诺切特则就任总统,开始了自己的独裁生涯。
执政期间,皮诺切特雇佣了一群来自芝加哥的经济学家,运用弗里德曼的自由经济学思想改善智利经济,创造了“智利奇迹”;但另外一方面,皮诺切特给予了警察与军队高度权力,大肆在国内搜捕社会主义者以及异己人士,将他们严刑拷打或者杀害。遇害人士中包括不少来自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的外籍人士,让智利在国际上饱受争议。在这种情况下,1988年,智利按照1980年通过的过渡宪法进行投票,决定皮诺切特是否连任。整个国家分为两个阵营:皮诺切特军政府的“SI”(是)阵营以及由十六个反对党组成的“NO”(不)阵营,每个阵营有15分钟在电视上宣传的时间。故事从这儿开始。
我们的主角雷内·萨维德拉是年轻的广告商,在朋友的请求下加入到了“NO”阵营。雷内发现整个“NO”阵营都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息:他们都相信这次选举不过是走个过场,皮诺切特还是会赢得胜利。所以他们干脆在电视上宣传皮诺切特如何残暴,希望唤起民众的良知。这个方案在雷内看来无疑是增添民众的恐惧,对于竞选毫无帮助。
再看“是”阵营,他们似乎就根本没想好好做宣传,觉得这场竞选已经十拿九稳了。因此在宣传上以宣传皮诺切特个人的光辉事迹为主,还请了一堆军官的太太为他加油打气。不过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是”阵营着力宣传皮诺切特上台后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以及缓解失业率的情况,在这一点上吸引了许多中产阶级以及老年人的青睐。
面对这种情况,雷内认为给予人们恐惧不如给予人们希望。他大胆的摒弃了“NO”阵营的宣传策略,把自己之前常用的广告学内容加入到宣传当中。首先是他们的宣传歌曲就是一首非常洗脑的口水歌,歌词就是“智利,幸福就要来临”。在实际画面表现上,雷内着重表现了人们发自肺腑的快乐与喜悦。观众可以在宣传片中看到衣着鲜丽的年轻男女,看到举着智利国旗高歌猛进的骑士,看到打扮滑稽的小丑。这些东西都表达了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压抑沉闷的生活。虽然这一改革引起了“NO”阵营诸多元老的不满,但措施确有成效。“NO”阵营的节目收看率节节攀升,拉拢了年轻人与不少摇摆不定的老年人的支持。
在这一接触上,雷内将内容进一步加深。他开始用喜剧的方式表达政治立场,也开始让普通的民众参与进来,让他们聊聊自己的看法。但是“SI”阵营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的宣传负责人是雷内的上司,对于雷内的做法了如指掌但几乎没有对策。他一方面想竭尽全力“揭穿”反对派构造的美好设想,给他们披上恐怖分子的帽子;另一方面他想让皮诺切特减少出镜,少给人们压迫的感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没有得到应用,上司连好的演员都找不到——因为大多数人都去支持“NO”阵营了。到了最后,“SI”阵营想做出改变,但放出的东西也是对于“NO”阵营的拙劣模仿了。他们从根本上无法掐断“NO”阵营的宣传方针,失败是必然的。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这部电影其实拍的并不好。故事上有点过于平淡,没有情节上的高潮,演员的表现也较为一般。我想当年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入选奥斯卡也是因为西方的政治正确。影片结尾处毫不客气地表达了这场选举并不是靠着选民赢得。“NO”阵营中西方明星的宣传体现着西方社会的干涉;选票在最开始还是“SI”阵营胜利,但是军队的跳反让皮诺切特被迫承认“NO”阵营胜利,让这场胜利显得非常可笑。
皮诺切特虽然最后交出来总统职权,但是他仍然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位且没有得到审判(根据智利宪法,皮诺切特享有豁免权),最后还是在海外瞧病的时候被西班牙政府逮捕,但依然因身体原因没有审判。那些在他执政期间死去的人们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正义。所以,整部电影颇有一种黑色幽默之感。
尽管如此,两个阵营之间的宣传战还是足够精彩的,也是我想着重为大家推荐的东西。两个阵营不同的宣传风格,不同的改变是如何影响选民的。这也正符合《Not for broadcast》中的一些表达。况且整个电影那种做旧的质感特别棒,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个点。总而言之,电影还是能看一看的。
本期《丧狗懂个屁》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交流自己的感想。当然了,如果你想催更我的其他文章,比如采访啊,《义警》游戏测评啊,《战火兄弟连》系列历史考证等等文章也可以,毕竟人还是被督着不是?不多说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评论区
共 1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