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漫改电影,就算是没看过漫威、DC 漫画的朋友也会对最近电影院轮番轰炸的超级英雄电影略知一二。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最近出版了一本《柏林苍穹下》的漫画,这部作品刚好是反向改编——由电影改编成漫画。
这种反向改编其实对后浪漫来说也是第一次,系列近 200 本的作品中,还没有这样一本电影改编的图像小说。
事实上在国外这种尝试也并不是很多,因此这部由德国父子合作的改编作品《柏林苍穹下》在国外一出版就获得了多家媒体的报道推荐。
另一个被报道推荐的重要原因,大概是作者挑战的电影实在来头不小:导演维姆·文德斯曾凭借《柏林苍穹下》这部电影拿下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参与剧本编写的,正是201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彼得·汉德克。
故事其实很简单,两位天使聆听着人间的愁苦,其中一位感怀于人间的真实,在遇到一位马戏团天使演员后,决定化作凡人。但这个故事背后的悠长诗意与人生探索,却感动了无数观众。
将这样一部30多年前的经典影视重新改编成漫画,画家都做了哪些改动?
面对已有的电影文本,引进的漫画在翻译上又遇到了哪些难题?
带着重重好奇心,向这本书的特约编辑张顾璇老师发去了一连串问题,由此揭开了这本书的幕后一角。 这一次,我们一起回放,一本「影改漫画」的诞生。
Q:目前市面上很少看到这种把经典电影转变为图像小说的选题,这种尝试在国外多吗?
A:不是很多,在德国这种转换题材我认为也非常少见。说到有名作品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主要还是电影与文字书籍这种形式的转换,比如《茜茜公主》《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Q:因为这本书很特别,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选题时是什么心情?
A:[我]最开始只做了两本莱因哈特的作品,画风与柏林苍穹下差别很大,莱因哈特的短篇小漫画在文字风格上也更加接近于白话。
而在《柏林苍穹下》中,文字间出现了比较哲学烧脑的对话,导致我花了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本书的节奏,文字的编辑时间比之前的两本更长。
《柏林苍穹下》在德语学习者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可以说是相当经典的德语作品,我也非常想了解这部作品的魅力,所以当时是很期待的。
Q:注意到电影台词和译者的文本其实有些许不同,在编辑过程中有过纠结吗?哪句话是你最喜欢的?
A:有纠结过,因为译者在文字上的水平其实很高,在德语原文中大部分表述其实直白翻译的话都是很大白话甚至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但是被译者很好地修整出来了。但是其中有些对话不需要非常华丽的文字修饰,所以我将一些地方换成了更普通的语句。
我个人的话非常喜欢丹密尔决定成为人时对卡西尔所说的“我要把这俯察一切的永生变成平凡的一世,哪怕我的生命会在某一刻戛然而止,哪怕只如转瞬之间,哪怕只像一声呼喊,一缕清风。”
我认为这句话充满了面对未知的勇气与觉悟,在一个人平淡的一生中也许不会需要做出和他一样的关键决定,但也要保持清醒,思考自己的处境,不后悔自己所做出的决定。
Q:其实我先看了漫画,再去看电影的时候察觉到漫画删去了一些情节,也增加了一些细节。所以还蛮有趣的:漫画保留了很多片段,但又不像电影那般冗长,读者自己可以把控节奏。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取舍的呢?
A:个人更偏向于漫画中的修改,影片中一些场景的节奏我认为稍有拖沓。
Q:对,感觉在漫画里,一个场景可能只是一个小分格,注意到一个小分格就像看到了渺小人生中的一个片段。在做书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片段?
A:男主角在想起自己的法国之行时回忆起了一个很微妙的场景,这部分的文字描述大概是:我在塞纳河的船上看到表演吞火的街头艺人失手了,他浑身着着火,跳下了贡多拉,在黑天的塞纳河中不断向前游去,火光映照着黑色的水面,遥遥荡荡。
Q:选纸这一块其实很多读者都很好奇,因为之前见到原版书时候就为那个金色的还原捏了把汗,但是最后看到成品的时候很惊喜,比想象中还要好看。
A:原版文件是两个黄专色一个黑色,两个专色出现似乎也是随机的,有的页面只有一个有的会出现两个,排版文件非常乱,导致在一开始就被印务拉过去battle。
因为这本书是按照原书制作,这种混乱的专色文件如果也一同导入就会导致印刷成本上升,最后在双专色的页面上尝试合并、调整另一个专色,撤除一个专色打印与原书和蓝纸观察,变成了现在的单专色。
原书用纸比较奇怪,印务放弃了铜版纸的选项,用四种哑粉纸做对比最后选出了现在的厚哑粉,成品色彩更鲜亮,白色也不会过于刺眼。
Q:最后一个小问题,永恒的天使 VS 短暂的凡人,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呢?
这些 Q&A 就像书中那些安静的内心独白,就算没有上下语境,只是偶然听到,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和遗憾。
于是把回复的内容整理成下面的板块,分别从「做书的过程」和「漫画电影的对比」来和大家聊聊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柏林苍穹下》是由电影改编而成的作品,在国内虽然比较难看到完整版的电影资源,但是我的译者在接手翻译工作前应该是有认真考察过相关背景资料的。绘本中的部分人物台词其实与电影中有一些出入。
在天使对被车撞至奄奄一息的施以慰藉的一段剧情里,独白中出现的对于东、西、北的描述中,我的译者发挥了出色的作诗才能自己编了几句,但是由于实在找不到太大联系,被我在文字编辑中删除了,非常遗憾。
在做书中还原原版书风貌,并将其以最好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一直是后浪漫编辑部遵循的原则。对于《柏林苍穹下》这本书,我们也同样在选纸,重绘封面上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这本书的内文用纸与色号都非常特殊,如果按照原版书印制会导致定价更高。
印务与排版制作人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做书过程中试用了多种方法调整专色,替换了三种用纸还原色彩,在最后下场前完成了最优方案。
成品比原书相比颜色几乎没有差别,在原书中颜色苍白的人物面孔也更加柔和,也不会像原书在多次翻阅后出现书纸掉渣的现象。非常感谢两位同事做出的努力。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人去看,得出的思考也会不一样。在一次检查散页组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页是倒过来的——即使当时已经给出了正确的页码顺序。
这个乌龙让我觉得非常新奇。被倒过来的一页是跳楼的青年,他在天使的注视下结束了自己绝望的一生,而惊诧的天使甚至希望用手抓住这个即将消逝的生命。
在被颠倒的一页上,原本应该下坠的人体因为这个错误变成了升至天堂的姿势。同样展开双臂,同样自由的姿态。
如果没有看过原书,只是看到了这个绝望的人在下坠时突然明朗的心情和天使怜悯的手,这样的“升天”是否会被认为是一种终于能坦荡快乐的“好结局”呢。
《柏林苍穹下》这部作品与电影相比,最令人直观上感受不同的可能是色彩。
看过原作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这部影片大部分都是黑白场景。这种黑白色是天使们眼中的世界。而在丹密尔遇到女主角时,电影的黑白转为了彩色。
这些有色彩的世界在影片中出现得非常有规律,女主角玛丽恩,普通人眼中的世界,以及丹密尔从神转化为人时他所看到的一切。
我们不难理解这是导演文德斯所想表现的:人生不过是世间易逝的一瞬,但这样极易消逝的普通的生命,对活着的生命来说,也是拥有意义的一生。
永恒的神通过触碰这些意义成为了平凡的生命,但这正是他所追寻的活着,是成为一个“谨小慎微的野蛮人”。
漫画中创作者只选用了黑白黄三种颜色,但并未让人感觉错失了彩色与黑白强烈对比而出的感情。在每一个拥有划分意义的场景里都包含着绘画者的创作苦心:
玛丽恩与丹密尔初遇时,他作为一个天使却伸手接住了鸡毛做的天使羽毛并感慨着“有些天使不需要羽翼也可以飞翔”。
丹密尔转化为普通人的那一天,他身后代表时间的齿轮与天使的雕像一同出现,玛丽恩的枷锁与他相连,象征着他脱出永恒成为时间之流中碌碌的一份子。
在两人最终相遇的那场地下LIVE中,作者为他们的相遇相爱创造出了更大的格局,玛丽恩的独白将剧情升华到了最高潮,而后以温和的黄色光幕为全书落下落幕。
这种色彩上的对比也是在做这本书时让人感到快乐的一部分,细节上的不同让人在每个小画面上都可以从电影与书本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冲击感与制作人的良苦用心。
如果说色彩是最容易发现的一点,那么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另一种重创作就是两位作者对于影片场景的小修改了。
《柏林苍穹下》原电影拍摄时间较早,里面的很多场景在如今看来有一种相当的年代感,两位作者将其中一部分场景替换成了现代柏林的场景。
比如在故事最开始,丹密尔站在高处俯瞰众人时,原电影的破损钟塔被替换为柏林的布兰登堡门。
原本是在图书馆倾听别人的心声的场景也被替换为犹太人屠杀纪念碑群。
这种置换在剧情上并没有很大影响,肃穆的氛围不减,且更贴近现代社会。
在排列动物人偶与卡西尔交换情报的一个场景里作家甚至把这种画面发挥到了极致,比起原作中一掠而过的动物模型,书中穿梭在迥异模型中,在颠覆大小的空间中侃侃而谈的两人确实印证了自身与世人不同的作为神的身份,而不是两个单纯的八卦群众。
场景说明:天使像往常一样聆听着人们的思绪,他来到的是一个正在玩模型的孩子房间
“我也不再是我…”的文字是他听到的这个孩子的内心独白。
右侧想着“卡西尔在哪儿”的是我们的主角天使密尔丹。
下图中出现的第二个人则是来找他的天使卡西尔,可以注意到他们缩小了形态,穿梭在模型中
但令人遗憾的是,原作中最为经典的场景——“两位天使一同走向柏林墙”这一极具特殊含义的画面无法在绘本中得以完整展现。
现代柏林的场景可以在眼中,相机中完整地呈现于纸页之上,被推倒的柏林墙只能留存于影片与记忆之中。
书中保留了两位天使在柏林墙河边行走的画面,丹密尔在这墙边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场景虽然残缺,含义却不会改变:和平永远是当今德国人宣传的主题。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