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微信讨论小组:微信搜索Justinzoufengze拉入讨论组
相信从头开始阅读这个系列文章的读者都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我们从:如何获得知识?这个问题出发,兜了一大圈,似乎迷迷糊糊都不知道前进到哪一步了。不过也请你稍安勿躁,让我重新列出前三篇正文中,我们已经获得的几个共识:
我们确定了需要研究的“知识”一词的含义: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与外部世界相关的知识(例如:应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等)。因此,我们首先排除了一些特定的知识——数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紧接着我们已知的有关知识的定义,我们考察了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用来获得知识的理论:JTB理论,但我们在文章末尾同时指出了JTB理论的问题。不过庆幸的一点是,我们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如何获得与外部世界相关的知识?
为了搞清楚我们如何获得知识,我们接触了笛卡尔的怀疑论与我思故我在,虽然到此处我们并不清楚如何获得知识,但是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扫清了一切障碍,来从头考察知识。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结论,我们似乎在往某一个方向靠拢。如同这一章的标题一样,我们所讨论的理论,最终都会靠向现代人对科学的理解。因此,在理解这个回答之前,首先我已经给出了我们所在讨论的认识论这个篇章的落脚点,对于如何获得知识这一个问题的回答,化繁为简的答案是:科学。
不过我相信这两个字没有读者会买账。为什么科学是答案?这将会是认识论问题下半部分我们需要回答的。从笛卡尔为开始,洛克,休谟,石里克,波普尔等哲学家将会一一登上舞台,去回答我们在第三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科学为何能成为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而科学又是什么?本文将会着重放在《第一哲学沉思录》第三,第四篇的内容,即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给现代人打下的一个基础信念。他通过对上帝的理论为现代科学的诞生搭建了最基础的信念,他回应了怀疑主义对于任何事物不可知的结论,即在这种除了“我”自己之外“我”一无所知的世界里,“我”应该从什么信念开始搭建知识。
作为一贯的风格,我们不会单从哲学家的论点去理解科学,这一次,让我们剑走偏锋地从SCP基金会当中最为出名的破碎之神开始我们哲学性的讨论吧。
相信机核的读者们对于SCP基金会并不陌生。SCP基金会是一系列互联网接力小说,拥有着庞大的世界观,而其中设定里有一位被称为“破碎之神”的古老神明的影子。如同基金会其他神明一样,破碎之神很少以其真身示人,而是以“破碎”的身份示人。这里所指的破碎便是其文字本身的含义。在崇拜该神的破碎之神教会教义中,便有写到,破碎之神曾经在无垠的时间之前,与其他众神(欲肉教)产生冲突,它将自身身体分散成一个囚笼,用以囚禁那远古神明。但同时,因为构建神的金属身体四分五裂,破碎之神也失去了主动行动的能力(对基金会而言确实是消除了一种XK级末日的可能性)。
但正如前文所言,破碎之神教会即是崇拜该神明的组织,这些追随者时刻都挂念着他们这位古老的统治者,因此,收集全世界现存的异常物品,通过超自然的方式拼凑这些物品,以达到构建真神,是为教会最高的目的与宗旨。而有趣的是,破碎之神教会的信徒都认为自身应该被真神所接受,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受机械的改造,半人半机械是这些教徒最为突出的特点。抽离出这些故事设定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关键词,破碎,重组,与造神。而这一套系统,同样可以被我们借用来理解一系列有关科学观点,也就是科学主义的观点。
科学主义,简单来说是一种我们作为现代人普遍接受信念。在日常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一系列见解,可能是认识方面仍旧未解决的谜团(例如有关宇宙如何形成的谜团),或是社会上仍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类型的观点:我们曾经没有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不断发展,发明或发现新的事物,我们现有的问题才会有解决的可能。
这是普遍的一种科学主义的观点,即科学会作为一种解决人类问题的根本方式不断发展下去。不过,现在就让我们这些讨人厌的哲学家们拆开这个观点,去考虑一下上述观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认为科学会解决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做出了一个假设:科学最终会对任何事物给出一个最终的令人满意的答案。这就如同我们前文所言的破碎之神一般,我们相信通过将知识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一篇一篇平凑进一个完装的拼图当中,而这样我们总有一天会将全部的拼图都找齐,理解宇宙原本的真理。而与破碎神教不同的是,我们因科学暗示的最终知识的完装而崇拜科学。
但是现在我们的问题来了,为什么科学会给出一个最终的,令人满意的答案呢?这便是理解科学最为关键的问题,如果对于神的信仰当中已经假设了神的全能性,那么我们从何处确定了科学的全能性或者可以无限靠近真理的性质呢?当然,任何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都会不乐意看到我们这样钻牛角尖,科学已经给出了那么多理论,是这些理论构建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与知识体系。不过我们的问题依旧,即为什么可以假设科学可以获得一个最终答案。
当然,我可以假设电子的存在,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证明电子的确存在,但是电子的存在和我们需要的一条或是多条真理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到底是科学的什么部分可以让我们如此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式将带领我们寻找到真理?从科学主义角度本身,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可以假设科学会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笛卡尔尝试用宗教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上帝那获得一个承诺,确保科学最后会发现真理?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笛卡尔为科学主义所打的补丁却是科学主义常常反对的东西——上帝。笛卡尔将神引入他的理论的目的是:他尝试通过证明上帝的存在类似于“我思”一样是必定的信念,来确保我们能够理解外部世界,以下是他的论述过程。
从“我思”出发,笛卡尔提出了一个新的哲学概念。笛卡尔认为在现有阶段,可被怀疑的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知识中,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现实,Formal Reality与Objective Reality,可以被译为形式实在与客观实在。形式实在是笛卡尔所认为的外部真实世界,而客观实在则是我们所能理解到的外部世界,而我们所能知道的客观实在仅仅是外部世界的一种表象(Representativeness)。如果用最简单易懂的例子去理解,假设我们看到了在草原上有一只牛,而恰巧在一旁有一个画家在写生,那么现实的草原上的牛,便是形式实在,而我们看到的画家的画板上的牛则是客观实在。
接着,笛卡尔论述到,当我们去比较客观实在的时候,一颗石头的客观实要在少于一个人类的客观实在(这种比较如果更加具体些,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思维中构思出的一个石头,比一个人的结构要简单很多)。 而人的脑海中,最完美的客观实在即是神,一种全知(omniscient),全能(omnipotent),无限(Infinite)的存在。
当理解了两种现实之后,笛卡尔对于神存在论述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即是因果关系。笛卡尔认为,每一种物体的产生,必定是对应了一个因。而这个因,必须要拥有更高层次的形式实在,或是客观实在。例如一个形式实在的石头,它必须从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实在中产生,比如从地壳中分离。紧接着,笛卡尔反论到,如果一个果的层次高于因,那么一定会出现,第一个产生果的因诞生于虚无(Nothingness)当中,而这种理论自然是不可能的。同理,笛卡尔认为,因果关系也出现于我们所能认识的客观实在当中,一个产生果的因(客观实在),必须拥有比其果(较弱的客观实在)更高层次的实在性。
人可以认识到的只有作为外界表象的客观实在。
每种客观实在的诞生,遵循因果关系。
诞生于因的果,比因要存在更少的实在性。
如果追溯到第一个客观实在,将会是我们能存在最完美的想法。
因为全知全能无限的特性,神是最完美的想法,即客观实在。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意识到了神,作为我们能够认识最完美的客观实在的存在。而接下来,笛卡尔将论证走向了决定的一步,连接了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当我们思考无限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上人并不能彻底理解什么是无限,但是奇怪的是,我们还是可以拥有这个概念。于是笛卡尔认为,必须有一个必然的存在,超然于人之外,是他首先创造了这个概念,而人仅仅是接受无限这一概念的客观实在。于是,笛卡尔得出了结论,在“我思”之外的外界存在一种事物能够将万事万物的形式实在保存在他的思维中,而他接着能够创造这些形式实在的客观实在。这个全知全能的事物,即是神。神是我们客观实在的载体,我们对于神的想法依附于这个存在于真实世界的,形式实在的创造者,神。而神因其全知全能的特性,确保了我在思考的时候,外界的确有事物存在。
在这个结构中,理性可以获得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因为存在一个确保我们获取知识的全能上帝的存在。这个结构在现代科学中并不存在,笔者可能会倾向一个令人不安的方式表达:现代科学避开了知识是否具有确定性的问题(当然这是我们在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才需要讨论的了)。虽然笛卡尔本人的理论被很多经验主义者攻击,而他的身心二元论也不被现代科学所接纳,但笛卡尔对于“人可以通过自身理性理解外部世界与真理”这个信念却被大部分人接受,我想象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对于科学的一个基础看法。那么在理解了现代科学一个重要信念后,让我们看看笛卡尔本人理论的一个致命漏洞(批判是哲学的重要一环,至于相不相信或是多大程度相信笛卡尔的世界观,这个选择权在读者手中)。
如果笛卡尔的论证无法被反驳,那么我们从逻辑上,至少对科学能否获得终极答案有了一个较为可靠的依据:上帝实际上是站在人这一边的,祂能够确保人可以获取外部世界的知识。但笛卡尔的论证有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的论证是循环的。让我们简单重构笛卡尔的论述。
前提A. 在笛卡尔的认识中,上帝是一个清晰且理性的绝对概念,因此上帝存在,进而上帝能保证我们的认识是清晰且正确的。
结论B. 笛卡尔在证明了上帝后,他认为是上帝的存在确保了我们的认识是清晰且理性的。
这便构成了一个循环的论证,循环论证是一种逻辑谬误,即我们用论述的结论当作论据来证明结论本身。例如当有人宣称“减肥药有减肥功效”,如果有人提问为什么减肥药有减肥功效,那个人回答“因为这是减肥药”。这便构成了一个循环论证,因为循环论证会永远停留在结论而没有合理的论证,故被称为逻辑谬误。而笛卡尔犯下的错误也类似于减肥药的例子,当他宣称上帝是一个绝对正确的概念后,又需要上帝确保他脑中概念是正确的,因此,笛卡尔如果不能给出,除上帝本身外的“为什么上帝这个概念是绝对正确的原因”,那么实际上笛卡尔给出的信念,不能支撑科学的绝对正确性。
尽管对于上帝存在的关键论证是循环论证,这并不妨碍笛卡尔将知识问题转变为信念问题,为其后的哲学家们奠定了一条可行的理论道路。而“我思”这类先验的知识也会被近现代哲学家们一次次重新解释,他们会将科学如何可以获取知识的问题继续推进下去。在笛卡尔之后,经验主义者会从另一个理解知识的路线:我们的感受出发,将现代科学从神学中打捞出来,而我们的知识问题也将被推向高潮...
《Crash Course Philosophy 十分钟哲学课》,链接点击此处 破碎之神图片来源:SunnyClockwork的艺术作品,链接 有关破碎之神描述均来源于SCP基金会破碎之神页面,链接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