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沙,一只红色的熊。这回来简单地说说游戏里的道德。
这周,Epic免费送出的《侠盗猎车手5(GTA5)》,又让很多新玩家来到了洛圣都。众所周知,《GTA5》是一款犯罪题材的游戏:三个主人公在游戏世界中横行洛城,干着种种虽然有理可依但依旧不法的勾当。
游戏中的路人NPC大多没有武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很容易成为玩家的击杀目标。当玩家在游戏中做出一些越轨举动时,会引来警方的追捕;行为越恶劣,追兵就会越多。如果你能躲开围捕,你的警报等级就会逐渐降低;反之,你就要与越来越多的敌人交战,到最后多半会在医院门口醒来。
我个人而言,倒是对这款游戏一直不太感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我不太喜欢这种合理化恶性犯罪的做法。在中世纪风格的奇幻大陆除魔惩恶?在反恐行动中对白面具组织重拳出击?在没有法度的末世废土上大杀四方?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不过,在一个如此贴近现实世界的游戏里扰乱社会公众良俗,实在是让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但说到底,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而且,即使抱着这样的观点,也不妨碍一些玩家享受这款游戏:他们在洛圣都做着正直勤劳的市民,靠合法的营生赚钱,甚至开车时也遵守交通法规,红灯停、绿灯行。所以,在一个犯罪游戏里坚守道德观念,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另一些游戏则不鼓励你杀害无辜民众。在早期的《刺客信条》系列中,当玩家把袖箭刺向围观群众时,Animus(游戏中设定的模拟系统)会提醒你,你的这位刺客祖先并没有杀害平民;如果你不听劝阻继续杀害,就会导致失去同步。到了最近的《奥德赛》就不再如此,而是变成了类似GTA的警报等级系统,不过在古希腊,追捕你的是雇佣兵。
角色扮演游戏中常见的做法,是设置相对强大的守卫:当你在城镇里干了什么坏事,就会受到守卫的诘难,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通过贿赂或是缴纳罚款来逃脱处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拔剑相向,将这些NPC一网打尽。
有的游戏中,你可以杀死所有的NPC,比如黑曜石的《天外世界》,这甚至都不影响你接受任务。有的游戏则设置了底线,比在如B社的《辐射4》和《上古卷轴5》中,你无法伤害儿童——他们是无敌的。
不过说来说去,在前面说的这些游戏里,玩家对道德的选择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有些游戏中,道德教化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十年前左右,游戏厂商们曾热衷于为游戏中加入道德点数系统,玩家在游戏中做出的选择会影响这一数值的高低。而其中颇为著名、并且延续至今的,就是《地铁(Metro)》系列。
从《地铁2033》,《地铁:最后的曙光》到《地铁:离去》,地铁系列的每一代作品都有至少两种结局,其中,好结局必须要在道德点数高于一定数值时才能达成。作为一款线性流程的FPS游戏,《地铁》中的道德系统在当时其实是一种创新。游戏本身并没有“任务”的概念,你不能通过显眼的惊叹号来得知哪里会有提升道德点数的机会。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达成好结局,就必须在游戏流程中更加耐心、谨慎,甚至做出一些违背内心的选择,比如不能随意杀人、注意聆听对话、演奏乐器、帮助地铁居民……
问题是,有些情况下,在这个末日挣扎的黑暗地铁中,留给匪徒们一条生路,真的是合理的选择吗?还是说,这里的好结局,只是制作组的一点一厢情愿的浪漫主义呢?
有意思的是,第一部《地铁2033》(原著小说改编)的真结局是坏结局,第二部《地铁:最后的曙光》(原创剧情)的真结局是好结局。
与地铁系列的开发商4A Games(乌克兰)同样来自东欧的11 Bit Studios(波兰),也很喜欢拿道德说事。
在他们的作品《这是我的战争》中,玩家要扮演的不是身怀绝技的英雄,而只是几个恰好共处一室的普通人。这些人是战争的难民,需要在战区中生存下去,于是就需要到饱受炮火摧残的断壁残垣中收集物资,获取必要的食物、药品等物资。
但你们并非唯一的幸存者,要想获取物资,往往需要从别人手中拿。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寂静小屋”,这是一对老夫妇的家,家中有一些对新手玩家前期来说十分宝贵的物资;可是,如果你从中拿走了食物和药品,再次来时,就会发现老人已经双双去世,而幸存者们也会因此心情低落下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道德考题。当然,抢不抢,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玩,并且事先没有被剧透过,那么很有可能触发老夫妇的死亡,并会因此进行一番对于人性的反思。相比之下,对于老手们而言,这里仍然是个资源点:只要你不动食物和药品,老夫妇就会安然无恙。那么,这个道德拷问的立场就显得不太正当了——如果偷窃老夫妇的食物和药品算是“不道德”的,难道拿其他的东西就是“道德”的了吗?或者,从其他人手中偷窃维生物资,就是“道德”的了吗?
实际上,这也是全图中唯一一个会有这样不良后果的位置,并且出现在游戏前期。很明显,这就是制作组精心设计的“圈套”,一个预设立场的设问。不同于无论如何选择都没有好下场的两难选择,“寂静小屋”的坏结局更像是制作组站在道德高点上对玩家进行的伦理审判:我就知道你会抢老人的东西,看吧,看看你干了些什么!就好比那个“我和你老妈掉水里你先救谁”的问题,让回答的人陷入两难,但问出这个问题来的人才是不讲道理的那个。
如果说这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11 BitStudios的另一个作品《冰汽朋克(Frost Punk)》中体现的“道德优越感”就更加明显了。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领导一支来自伦敦的难民队伍,借助维多利亚时代的科技,在冰天雪地中生存下来。不可否认,《冰汽朋克》有着相当优秀的音乐美术和游戏玩法,游玩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引起不少玩家反感的,是通关后的总结。如果你在选择颁布了一项终极法令,成为一名独裁者或宗教领袖,就会在结局被问上一句:“但这一切值得吗?”
不使用童工、在大生产进入轨道后关停延时加班、建立墓园、不开设欢愉屋、根治疗法、不使用木屑添加剂甚至不制作汤食或义肢帮助残疾人、接纳所有难民包括伤病员、开设宣传机关和邻里守望、监狱抓捕盗窃犯、严惩骚扰妇女的警卫、放弃告密者、不建立新秩序、没有一个人意外身故、给一位父亲口粮让他去找女儿……就算你做了这一切,就算你的城市无一伤亡,你也仍然会被问上一句值得吗。
而如果你的城市死伤狼藉,人民哀鸿遍野,只要你守住了那个“底线”,不去颁布终极法令,最后的总结也会网开一面,不会问出这个值得吗。
当我发了一个问号,不是我觉得我有问题,而是我觉得你有问题。
这个道德审判逻辑最不合理之处在于:玩家虽然名义上是“市长”,但实际上对这个城市而言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并不能与城市中的居民们产生共情,与他们之间也毫无情感联系,那么玩家一开始必然会从策略游戏的角度出发,选择自己眼中的最优解;但到了最后的总结,制作组却又打破了第四面墙,把玩家的身份打回普通人,自己站到上帝的位置上,以现实社会的某种道德标准来评判玩家的所作所为。
答案一定是应该,但绝不是这样的道德拷问、这样的道德绑架、这样的“不按我们制作组眼中的道德标准做你就是错的”式的道德说教。
游戏不同于电影、小说等其他艺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给玩家选择的权力。和现实中一样,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别人什么是对什么错,而是展示给他们不同的后果,留给他们自行思考。玩家们对《这是我的战争》中的人性抉择感到叹服,而对《冰汽朋克》中的“值得”拷问不能苟同,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更讨巧的做法就是前面提到的的,常见于RPG的“无论如何选择都没有好下场的两难选择”。如同《巫师3》中血腥男爵的任务线,就算杰洛特再怎么奔走,还是会有无辜的人死去或是陷入歧途。男爵本人是士兵出身,在乱世中抓住机会成为一方诸侯,也因为离家而与妻子逐渐疏远,发现了妻子与她的青梅竹马出轨后手刃奸夫却也加深了隔阂,最后一步一步走向自身和家庭的悲剧。从小家的破碎可以反映出整个北方在战乱中受到的创伤。战争带来的伤痛、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无力,就这样伴随着杰洛特的寻女旅程深入人心,润物无声。
况且,道德观念有时也会骗人。《辐射3》中有一个十便士塔的任务:这是一个人类住在地上、尸鬼住在下水道中的矛盾激烈的小社区,玩家可以帮助人类消灭尸鬼、帮助尸鬼消灭人类,或是选择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说服双方讲和。在这一过程中,玩家的道德点会上升,但当玩家再度回归,却会发现自己被尸鬼骗了,塔中人类已经被杀戮殆尽。黑色末世的荒诞感、对“道德”的反思也呼之欲出。
除此之外,道德观念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很难通过一两个选择就反映出来。举例而言,我的道德观念阻止我在游戏中杀戮NPC,但并不妨碍我走盗贼路线,翻开、偷窃每一个上锁的箱子。这也算是我个人的一种小小的双重标准吧。
到头来,道德与否又有谁能真正判断呢?道德这条线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啊。
总之,一款游戏,如果做不到将道德拷问和游戏性完美结合起来,最好还是不要出现得好。
毕竟,不管我们再怎么吹捧游戏的艺术性,玩家希望在游戏里收获的,首先还是轻松愉快的感官享受,而不是滑稽拙劣的道德剧。
1. 谢尔曼·杨:真实与荒诞的废土——辐射与地铁2033的两种废土的杂谈,喵玉殿论坛 · 喵玉汉化组
https://bbs.nyas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722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35386
3. 小蜗:冰汽时代:再问我值不值得,小心我打死你哦,豆瓣
https://www.douban.com/review/9352583/
评论区
共 5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