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潮打浪涌的时代,一个浪头盖过,上一个浪头就被遗忘的时代,14年的剧真可以说是老番了。虽早有耳闻这部剧的赫赫声名,但本人实在不是萌系粉,一次次试图打开,但最终都被那满屏 水灵到比例失调的眼睛实力劝退 。
说来也巧合,当然也可能是年纪大了,接受度宽了。所以在中了《别对映像研出手》的毒,看到又有人cue到《白箱》后,在突然的长假和豆瓣9.4的高分夹击下,颤巍巍地点开视频。事实证明,妥协之后就是沦陷,沦陷之后就是真香收尾。
这种体验,应该不少朋友在《xxxHOLIC》上深有体会。想想,人这种奇怪的生物,似乎总喜欢设置条条框框限制自己,一旦认知或喜好受到了挑战就会强烈抗拒,然而那条界限一被打破,就会从接受到无所谓,再到有点上瘾?反正,后宫萌系无能的我,最近居然还2倍速看了大巴推荐的《异种族风俗娘评鉴指南》。
所以说,大部分人的底线和原则其实都是可以被挑战的。
当然说到这,大概也能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变成大人后就变得那般无趣,因为被太多所谓的常识和社会规则所束缚了。但这也是人潜意识采取的一种保护自己的行为。因为很多事一旦被认为是常识,就只管接受就好,无需思考、认知、辨别,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有一说一,无趣就是无趣。
有人说《白箱》是动画制作的科普番,是关于动画人的职场群像剧,是纪录片。说纪录片大概有些不妥,不过动画里确实埋了很多业界真实的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知乎上找到相关的帖子。
既然说到埋梗,不禁就想提一嘴《Cowboy Bebop》了,剧里有各种对著名电影的致敬彩蛋。总而言之一句话,渡边信一郎,在我心里就是集格调、荷尔蒙、才华集一体的代名词。
比起埋梗,我更觉得《白箱》是在俄罗斯套娃。一群动画制作人做了一部关于动画制作人的动画,动画里的动画制作人又制作了动画,而动画中的动画《Exodus!》和《第三少女飞行队》还真的衍生了。
故事外的人借着故事里的人说出心声,故事里的人又借着再里层的故事说出心声。我想,很多人的爆发泪点,都在静香在配音室内说出“我觉得我现在距离梦想又近了一点。”,玻璃窗外的喵森从眼眶湿润到用书掩着脸哭泣,以及后面的绘麻在听到静香的配音热泪盈眶处。
虽然后面还有喵森日剧跑,全员飙速送片的故事大高潮,但我还是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爆发点,比起催泪弹,更想说是炸弹,那种直击人心的震撼和许久都无法平复的深远余韵,不是感动两个字就能够概括得了。
拨开一层层的套娃,在一层层的投射下,我们看到了自己,于是忍不住鼻酸,心疼,因为我们感同身受,所以发自肺腑。
精妙的手法让人会心一笑,带给心灵的触动,却是《白箱》最大的魅力。
在剧中每个人物身上,你都能或多或少地代入自己,或是身边的人。或许真的有人在职场生活中一路顺风顺水,驾轻就熟。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职场生活就像是在泥泞中前进。人际关系撕扯着,工作压力施加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和无时不刻被别人抛下的焦虑,挥抹不去的对自我的怀疑,定位的摇摆,以及,前程的迷茫。遭受瓶颈期的痛苦,被迫面对曾经的失败留下的阴影大山,提防着随时可能危及自己利益的后生科技,被动地与时代与周围孤离边缘化,还有摆在眼前,求助无门的穷途末路。
不靠谱的同事和不走心的对接人,临时授命的烫手山芋,眼前的福利和遥远的梦想相互纠结,在一次次的落选和机遇等待的灰暗中苦苦支撑,摸不着头脑的全盘否定和不知方向的改稿煎熬,还有临近deadline的诅咒和迟迟不来的创作灵感。
虽然不是动画业界从业者,但身为广告从业人,依旧能看到许多重叠的影子。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大观而下,大部分的职位划分都有着相似的属性。
想起一次和朋友坐车,她跟我说,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要么就往人脉发展,要么就往专业里走。想来是极为有道理的,前者越走越宽,后者越走越深。而我本人如今的焦虑,大概就是处于明知自己不是走得宽的那类却偏偏却也没在专业里扎得多深。
动漫故事里,或者说现实也是如此,有人弯道超速,有人半途而退,有人功成身退默默守护,有人勇敢向前抓住每一丝可能,有人被现实摧毁了初心,有人浑浑噩噩痛斥时代,有人厌恶工作妄想逃离,有人退居二线紧要时刻依旧挺身而出,有人严格律己也施与忠告,有人武装自己获得力量,有人想去扶人一把却无能为力。
制作人施以巧劲,短短24集,却将业界的众生相刻画得惟妙惟肖,并通过故事里的角色之口,抛出一句句,看似随心却又富有分量的话语——
“ 我啊,其实并不是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前进的方向,只是回过神时,自己便置身于此地了。仅此而已。”
“如果只是一味地原地等待着,那你就哪里都去不了了呢。”
“认真,也分好的和坏的呢。这是说,有时候会有正面的影响,有时候会有负面的影响。越是认真的人,越是容易把自己逼到死角、容易迷失自我,不是吗?你能做的,也只有提醒他已经迷失自我了不是吗?”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赖以为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但之后不久,你就会发现仅仅只是画画会让你无法得到满足。你会渐渐需要一个新的目标。”
动画里并没有太过放大渲染职场艰辛,但是那些点到为止的带过、温和处理的艰难,戏剧化的自嘲与搞笑,却让人更加呼吸一滞,心生暗涌。那种硌手的,不舒服的,难言的真实质感,只有步入社会,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人才会懂。克制地遮掩,体面地微笑,不就是我们惯用的手段吗。成人们虚伪极了,其实有时甚至一根稻草都可能让他们崩溃。在只能自己去抗,去熬,去战斗的处境里,逃离的冲动与坚持的决心,只能自己去把握其中微妙的平衡。
就像喵森的姐姐,那种报复性地消费与疯玩,她看起来那么快乐,但她却是在调节,在释放工作中积蓄的压力。在这个世界上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很多,但更多的人依旧还在为守护自己每天平凡的生活而努力。
我啊,也不过是后者其中的一员。坦然地承认并接受了自己只是个小人物的事实,但小人物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小小奋斗,创造自己小小的奇迹,太阳只有一个,但星星,有很多哦。
每个追逐梦想的人身上,似乎都有一种格外吸引人的光芒。关于梦想的故事我们百听不厌,我们热泪盈眶,我们血脉喷张。因为梦想纯粹而炽热,像一颗永恒的心脏,始终跳动。坚持梦想的人,被它鼓舞,放弃梦想的人,不敢直视,害怕它的热度会灼伤自己的眼与肤。
在老前辈问绘麻为什么画画,为什么成为原画师,绘麻说“为了生活,因为喜欢画画。”绘麻的回答直白真实,却让人揪心。是啊,不是富二代的话,谁不是在为了梦想之前要先为了生活。
我不知道伟人,但多数人应该都和绘麻说的“从没想到那么伟大的事”一样,梦想的开端,其实源于一份简单的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投入,甚至为爱发电,但慢慢地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挫折、挑战,于是有人退却了,有人放弃了。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那么强大。
五个人一起创作《七福神》是故事女主们的梦想。故事的结尾,她们的梦想驾着飞船从夜空划过,那个发着光的梦想是她们的信仰,是她们前进的方向,是她们坚持的动力。我们喜欢喜剧收尾,所以我们期冀她们会成功。但我们比谁都清楚并不是谁都能得到梦想的青睐。那么那些没有实现梦想的人呢?
你是否想起日剧《火花》,想到了怀才不遇的神谷,想到了比谁都用力的德永,想到了背着吉他的小哥在街头声嘶力竭地唱着《今夜星光灿烂》,想到了那声线温柔的片尾曲《I see reflections in your eyes》,想到了那个八分钟的沉默长镜头,我又想哭了。梦想并不会眷顾所有人,努力并不一定会得到对应的回报。但是,就像绚烂的火花一场至少有人看见了它绽放。
故事的最后,德永闪着泪光笑着和自己和解。而屡屡失败的静香站在配音室里,说出了那句动人的话:“我觉得我现在距离梦想又近了一点。”
很难想象,看似那么柔弱的女孩却可以那么死磕,在电车里练习难为情的配音,在饭馆里打工兼职,为了一句台词在家里练习无数次,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当群演太过努力被点名,正是因为一路看着她那么努力,所以喵森和绘麻哭了。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即使方向一样,即使可以从同行者身上得到力量,但最终路上的坎坷艰难,都要一个人独自承受。路途的终点或许永远等不来日出,到那个时候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就着心里酿成的酒,停下来、坐下来,然后静静地赏着黑夜里的月。
对不住,是我太悲观。《白箱》是积极温暖的,就像《宇宙兄弟》,正能量而热血,还没走到最后,请先为梦想奋斗吧。
所谓的“白箱”,是指在动画放送之前专门制作赠送给参与了动画制作的工作人员们的录像带。其本身拥有着令人感动的悠久历史,因为这些录像带通常都被装在白色的盒子里,所以被称为“白箱”。
成就人类文明伟大的缘由很多,传承便是其中之一。火把会燃烧殆尽,但信念的火把,生生不息,星星一点即可燎原。就像喵森最后的致词——
构思故事,描绘角色,然后让她们栩栩如生地动起来,再加上声音表演和配乐,真的是凝聚了许多人、许多心血,还有各种各样的才能......不仅仅是这些直接的联系,还有那些间接的影响,比如从过去,还有从其他作品和其他公司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经验,包含这些的话就有几十万人倾注了数年数十年的心血,观众们的感想和心意也都聚集在一起,才能够诞生动画作品。这也许只是像烛光一般的微弱光芒,但这份光芒被不断地传承,最终化成了永远不灭的火焰,照亮整个世界。
白箱凝聚了所有从业者的心血与热意,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变得越发富有分量,直至成为了职业精神的象征。
郑执在《生吞》里说,“彼时我已陡然开悟,明白人生和世事大抵如此,靠近了,都不壮观。”那些我们所谓的奇迹都在平凡中诞生,而我们所看到的感动是从业者们的坚持、挣扎、艰辛与付出酿成的酒。
在这个浮华的年代,其实我们比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念的支撑。因为只有火种尚存,曾经的追随者才会最终变成引路人。贫瘠赤裸的现实需要一点情怀与理想主义。
截止时间在即,推翻重制既劳心劳力又兴师动众,但为了更好的作品,木下监督坚持了,于是所有人陪了。堂吉柯德傻得可笑,可却又浪漫地一塌糊涂,《新闻编辑室》的那群人,叫我们知道了何为新闻人。《白日梦想家》是纸媒没落时代背景下,对纸媒幕后从业者的一屏长篇告白。
行行业业,不同职业的怪人们,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职业独有的性感和魅力。没有升级打怪,没有航海冒险,但职场剧依旧热血。有人倒下了,又有人站起了。时代会过去,英雄会老去,但那些火种还在世界的某处,终有一天会有人拾起,有人发扬,有人传承。
在看《白箱》时,还有一个特别触动我的地方在于,五个女孩从校园走到了社会依旧在一起。
保持着联系,相互帮助,不时相聚,一起高举啤酒,一起下午茶,一起聊着彼时的时光,说着此时的迷茫,看向未来的梦想。她们会去彼此的家里蹭饭,心无间隙地留宿,年岁增长坏境变化,但唯一不变是她们还是她们。
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多么宝贵而奢侈的事。因为反观自己,我与我的好友们,国内国外四处分散,大家的圈子渐渐不同,共同的话题也越来越少。曾经一起合租,拼起床铺睡在一起,说着女孩的心事,吐槽大大小小的琐碎,一起逛街、夜宵、上学放学、说说笑笑,那样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都曾幻想过步入社会后会像《老友记》里一样,大家住在一起,或是住得不远,生活、恋爱、工作风生水起,一切美好。但当我们实际走到幻想的那个年纪时,大家的境遇却越发不同。
我还记得那年收到好友的信息说要出国了,克制不住就哭了,心里很难受。我不是一个爱社交的人,保持亲密联系的朋友屈指可数。我大概是个耐孤独高的人,因为我很会自己一个人独处。
后来我渐渐明白虽然我和我的好友们没能活成《白箱》或是《食梦者》,但是朋友对我的意义更多在于即使不在一起,也依旧能成为你的力量。只要想到他们,眼神会变得温柔,心底会变得柔软,会有一个声音响起,你不是一个人奥。就像曾经麦当劳的一支广告里写着的,“兄弟登山,不必同座山。”
不过如果能有几个一辈子陪在身边,共同奋斗分享生活的朋友,生活大概会变得更加积极而快乐,这是金钱无法衡量和转换的幸福。
总的来说,《白箱》的节奏不算快,多线并进,散是有点,但个人觉得这样的张弛度更增添了“写实”的韵味,最后仍逃不了经典的日剧跑,谍战警匪片般的马路追逐戏码有些浮夸,最后的演讲升华,不至于太矫情,总体的观感是舒服的。
嘿,也许你能说出很多个对这部作品say no的理由,但哪怕只有1个理由让你觉得OK,我都推荐你看一看,它谈不上神作,但它就像那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朴实无华又热血正能量,踏实温暖又赋予我们勇气与动力。
评论区
共 2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