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上一周刚与龙马和大巴录完了《最终幻想 7》相关的电台,我自己也为此准备了不少资料。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为何前几作都以奇幻风格为世界观的《最终幻想》系列,为何却在这一作中却跨越了时代,变成了后现代风格的工业朋克题材作品呢?会选用如此独特的设计理念,是否是源于那个时代的特殊性?为此我查阅了当时的社会上的事件资料,试图寻找到当时的创作上的一些蛛丝马迹。
《最终幻想 7 重制版》的出世,让许多因种种原因没有接触到原版的玩家们再一次领略到了这部诞生于1997年的名作的独特魅力。虽然这次重制版所包含的只是原版游戏前10小时的流程,但对于米德加这个“钢铁都市”的刻画以及原作世界观的展示,在PS4高清画面的加持之下,又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故事中,玩家除了能体会到克劳德与萨菲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之外,环保组织“雪崩”与大型企业“神罗”之间的冲突、魔晄的无限度榨取、应许之地的象征意义、乃至于那些来自外太空的设定……故事中所涉及到的讨论以及思想,在原作诞生的1997年里却又显得如此深刻而又超前。
在FF7所诞生的九十年代中,日本的社会也曾经历过不少动荡。刚从泡沫经济的破裂中走出来的人们,接下来所遭遇的却是被称为“平成不况”的三年经济衰退期,让一部分普通民众的社会思维产生了变化。同年代初的一系列国际性事件,也同样影响到了当时的群体社会意识。
从这些社会事件中,我们或许能挖掘出一点关于《最终幻想 7》故事的创作的思路吧。
在FF7神罗大厦的流程中,玩家会被多次灌输“使用魔晄之后人类文明得以繁荣发展”的远景,但当玩家逃离米德加之后(FF7原版剧情),却会发现神罗公司对魔晄的过度开采,导致原本不少充满生机的村庄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雪崩”这一极端环保主义组织的反抗举措,也逐渐开始被玩家们所理解。
“能源危机”这一概念在游戏中被得以反复强调,而其中所体现出的“环保主义”的思想核心——这种反思“过度索求自然资源、过度消费、过度开发,导致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差距”的理念也就被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FF7所诞生的90年代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稍微有些年份的玩家们想必一定都会多多少少对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留有一定的印象。
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海湾战争爆发这场表面上由领土主权争端引发的局部战争,背后却关联着复杂的国际能源博弈和石油财富的再生产与再分配。国际油价在数个月内上涨超过50%,严重打击了石油严重依赖进口、正挣扎在泡沫经济破灭中的日本。
对日本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海湾战争不仅是报纸的头条,还是他们每月膨胀的电费煤气费账单,是越来越贵的燃油费,是百物齐贵的消费产品。这些切身体验,让日本人第一次意识到自身能源安全的脆弱性,第一次意识到远在世界另一端的一场局部战争也会影响日本的生活,第一次意识到争夺能源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也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极限的。
石油危机改变了科技、政治、金融市场,甚至还影响到了银行体系、反恐战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商品价格、企业经营策略等等。对于当时一些依赖进口能源的国家来说,在经济方面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就有日本。
日本是个能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国家,中东石油40%以上都出口到日本,石油暴涨一半的价格下子就给日本的经济当头一棒。而“平成不况”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石油危机也恰好称为了诱因之一
不况(ふきょう)在日语中就是“萧条,不景气”的意思。“平成不况”自然就是指发生在平成年间的不景气的经济情况。在日本的经济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平成不况”期。
第一次为1991年(平成3年)3月到1993年(平成5年)10月的32个月内——这段期间为“泡沫经济破灭”。
第二次为1997年(平成9年)6月到1999年(平成11年)1月的20个月内——这段期间为“亚洲金融风暴”。
第三次为2000年(平成12年)12月到2002年(平成14年)1月的14个月内——这段期间为“互联网泡沫消退”。
自1991年至2012年的长期经济不景气这一阶段,则被统称为 “失去的十年”。
除了能源安全以外,另外一个对日本的直接影响则是能源成本问题:每次能源危机都会导致能源价格的上涨。石油危机恰好发生在1991年到1993年“第一次平成不况”期间。外部动荡严重冲击日本的能源安全,对日本社会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平成不况实际上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持续的一个经济谷底状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全社会的总需求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乃至衰退。而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方式,收紧银根导致流动性骤减,大量的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破产,大量依赖金融机构融资贷款维持经营的中小企业因流动性断崖式的下跌瞬间陷入经营困难,不得不因此破产并遣散员工,形成了破产潮、失业潮、抽贷潮和断供潮同能源危机相叠加的严重经济衰退。
为了应对萧条的经济,那时候日本普通民众的娱乐也变成了诸如“穷游”、“短途游”(例如著名的“青春十八”车票)等比起以前“出国游”来开销要少很多的轻消费,同时ACG产业等娱乐行业也开始飞速发展——这种改变并不是出于人们的消费欲下降导致,而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能力降了。
石油涨价跟经济衰退的周期叠加,加上消费能力的缩减,日本人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相当糟心。
正所谓“穷则思变”,石油危机虽然结束了,但危机意识在一代经历过这场石油危机的日本人心中留下了烙印。日本人是非常认真的思考过一段“石油天然气都开采光了怎么办”的,毕竟掠夺性的过度开发会破坏环境,而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一旦陷入了无能源可用的境地,未来之路要如何走下去?
而九十年代对日本来说,既有能源危机这个外因,也有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掀起的环保主义和反思主义思潮的大背景,工业经济造成环境破坏的影响、臭氧空洞、全球变暖、贫富差距等等议题,其实都在FF7里有反映,促成了游戏中“魔晄”的呈现与思考。
无论在原版还是重制版中中,第七区的坠落都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宣告了主角一行人与神罗所代表的“统治秩序”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弥合,必须以斗争做结。
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第七区圆盘上下的所有居民头上,惨烈的牺牲无差别的降临到市民和贫民身上,也许只有这一刻,所有人才能意识到生命在死亡面前的卑微是平等的。
在FF7里,米德加这座钢铁城市,就是泡沫经济之前消费主义的象征。热衷于建设人造奇观,奢靡消费,沉醉于蜜蜂之馆的人们,以及那种居于山巅上的隐喻。我们可以看到白天在神罗公司上班、夜晚则回到贫民窟与家人相聚的普通白领,也能够看到向古留根尾这种集财富与力量为一身的“统治阶级”。
神罗就是典型的企业管控政治的体现。神罗总裁与贫民窟的人,在人的意义上才是平等的,在物质的意义上的相差却又是非常悬殊的。有钱有势的人可以左右贫民窟所有人的命运,这是资本主义毁灭性的金钱拜物教带来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经阐述过资本主义的“货币拜物教”这一概念,通俗一点说,也就是所谓的“拜金主义”。在这一概念中,资本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而人和社会都被物化了,价值最终以价格的形势体现出来。
平成初期的泡沫经济年代是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那个年代的消费主义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纸醉金迷,奢侈享受,怎么豪华怎么来,怎么败家怎么来——每个行人都身着名牌,顶级学校的毕业生竟然会被安排高级公寓和专车,高级洋酒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见品,高尔夫球场和海外旅行也变成了热门项目。
这么华丽的“盛世”,在泡沫经济破裂的那一刻,也同样是一场非常“华丽”的演出——房产不断贬值,房贷却丝毫未减,不少日本人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无数企业倒闭,使得大量员工被裁,自杀率逐年攀升——就跟第七区的塌陷一样,让人触目惊心。
而回到现实来看,直到1995年开始,日本的经济还没有走出大幅度的衰退。而1997年则是完整经历过泡沫经济从兴起到崩溃的整个过程的人,稍微缓过神来之后的时间。在现实中,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上流社会就此想要寻找新的去处,希望从物质和精神上尽快摆脱和抛弃日本这个“故乡”,移民咨询、资本抽逃骤然加剧,就像神罗总裁要抛弃米德加、寻找新的应许之地一样。
我认为,米德加的“倒掉”有一种盛极而衰的必然性——当消费主义、工业文明发展到某种极致状态之后,就失去了对人和社会的准确把握。也就是不把自己以外的人当人,不在乎自己关心的东西之外的东西有什么价值。
只有完整地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才能明白这种幻灭感,因为他们登上过山巅,抓住过繁荣的尾巴,所以才能对泡沫经济的破灭感觉最直观,对整个故事的共鸣也自然更加深刻。
千禧一代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的,恐怕不如1997年二三十岁的亲历者们那般感同身受。
探讨“人与社会的异化”是反乌托邦青睐的叙事。无论是《1984》的“老大哥”的电幕、《我们》中的灵魂摘除术,还是《美丽新世界》中的基因筛选,都为反乌托邦叙事中的专制与科技结合、共同压抑和异化人性增添了注脚。
在这一点上,原版的《最终幻想 7》也有所体现,作为一个科幻题材的工业朋克风格游戏,反乌托邦叙事和后现代性核心刻在故事的DNA上。
后现代性通常是指“出现于现代性‘之后’的人类社会之经济和/或文化的状态或情境”。后现代性的特色包括了全球化、消费主义、权威的瓦解以及知识的商品化。在FF7中,“神罗”这个公司所身处的立场,其实多多少少都表现了创作者的态度——反对物质过度膨胀,以及反对消费主义的思想。
在FF7中,科技发展、物质文明是世界观的一部分。而神罗与宝条博士,则是代表了两种“恶”的具体表现——神罗更多的体现一种资本专制,宝条则代表着科技异化。
在神罗会社的纲领中。我们能够看出是大企业支配社会生活的资本专制之“恶”——人作为资本的生产工具,被无情地对待。在游戏中我们能听到神罗员工的抱怨,也能够看到神罗公司对于普通民众的管束与侵占。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垄断与不平等,这是对资源的的专制,对于生活在米德加的人民而言,则是权力上的专治。
而宝条博士则代表的是科技泯灭人性之“恶”——人类滥用科技和知识,却缺乏伦理与制约。即便拥有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却依靠“工具无罪论”妄图以古代种交配来增进自身的研究成果。这种放纵自身的黑暗面,使得科学技术脱离了其本性的做法,最终也只能颠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神罗是资本理性,宝条是工具理性,这是两条自我毁灭的典型路径,有交汇有分歧,但都在游戏里有所展现。资本专制和科技异化在现实社会中给与过日本社会许多影响,也导致了之后日本人在生活观念上的萎靡——
客观上,破产了,社会总需求萎缩,没钱没工作,拼死拼活找工作,找到了拼死拼活干工作,但是也没啥上升通道;
主观上就会想,我努力挣钱又能怎么样,永远不能财务自由了,永远不能住进世田谷的大房子了,永远不能有丰厚优渥的物质生活了,那就干脆啥也不想、啥也不要,做个低欲望的佛系社会人,还乐得清闲。
回到游戏来看,虽然对资本专制、消费主义和无节制的欲望等等问题做出了呈现,提出了质疑,但最后还是等于用爱与勇气,在星球的原初之力协助下拯救了星球和世界 。但用一个“爱、勇气和羁绊”的套路回答了这些问题。这是FF7格局的局限,也是时代和历史的局限。
如果没有这种“万恶的”资本主义,主角一行人斗争的是什么呢。 FF7最后其实是非常老套的日式RPG故事,你要说是创作局限也是可以的,就是提出了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所以我认为FF7与宫崎骏老爷子的《风之谷》做出了相似的尝试——启蒙时代的资本社会蓝图轰然倒塌,物质的发展同时展现出文明与野蛮两种特征,成就人的同时也异化人,发展的同时也无节制的索取。
而寄生在物质之上的人、社会、自然应当如何寻求建立一种彼此协调的关系,如何在发展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免于被异化,如何要为我们、为未来去寻找一个新的出路,FF7只是提出了问题,而真正的答案,或许则藏在每一位玩家的心里了吧。
最后,特别感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家曦对本文内容进行校对。
评论区
共 5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