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是无可避免的苦痛的铁锁
所谓死——是人生之中最后的安息
真理不堪入目,荣华终将枯朽
人世之无常就好比泡沫
好比万华镜
只因一瞬耀眼的欲望,便委身其中
备受瞩目的《美少女万华镜》系列终于迎来了终章《理与迷宫之少女》,为系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迫不及待地花了一天时间废寝忘食打通了这个游戏,感想颇深。一部以官能刺激为卖点的游戏,竟融入如此多的元素,尤其是日本佛教元素——话说“圆满”便本是佛教用语呢。
上一个我见到的运用了如此多日本佛教元素的游戏还是《只狼》,但《只狼》中的佛教元素多以颇为负面的形象出现:狰狞的鬼佛、堕入邪道的僧众、被怨恨之火吞没的修罗……而推动整个故事前进的要素都是偏向神道教的。永生、死而复生,都是神道这样形态原始的宗教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佛教所涉及的。《万华镜》本作则恰恰相反,虽然神社、鸟居和巫女频繁登场,但整个故事几乎是完全符合日本佛教教义的。可以说整个故事就是神道和佛教的宗教战争,最终佛教胜出。
作为一个“小黄油”,却蕴含如此丰富和深刻的佛法,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佛教徒(监督的署名就叫“六道轮回”)。本文试图对这些佛教概念进行解说,而由于笔者对于佛教的理解有限,或谬误,敬请海涵。另外,也有一些个人对游戏的解读,只是一家之言。
注:由于中文版尚未发售,“もよか”这个人名我按照游戏整体风格译作“百世华”(“百夜歌”也不错,嗯)。
是时乱坠天华,有四华: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
——《妙法莲华经》
“华”即“花”字,多用于南北朝以前的文献。“曼珠沙华”音译自梵语“mañjūṣāka”,意译为“赤团花”。佛经中这是一种开在天界的花,佛陀说法感动天界,便有了“天花乱坠”一词。但佛经并没有详细描述这是一种什么花,汉传佛教根据“赤团花”的词意认为是石蒜,但石蒜其实是原产于中国的花。
而本该是吉兆的石蒜到了日本却被重新赋予了不祥的寓意。日本把秋分日加上前后三天这七天称为“秋彼岸”,是扫墓和举行法事的时期,正好也是石蒜的花期,于是石蒜在日本被叫做“彼岸花”。而石蒜又多丛生于墓地周边,并且有毒,便和死亡联系在了一起。
打开游戏主菜单我们便看到一望无际的石蒜花海,暗示了本作的主题与生死有关。石蒜的花语也有“悲伤的回忆”、“再会”等,与本作内容相合。花海中间伫立着某戴着狐狸面具的女子,而有趣的是,石蒜在日本有“狐花”的别名。
莲花是佛教的标志之一,而我们的女主角就叫“莲华”。
莲华的一身装束给人的印象是漆黑,而佛教中的莲花通常是白色和红色的。《妙法莲华经(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Sūtra)》中的“莲华(puṇḍarīka)”便特指白莲,象征正法之清净无染。这让我想到一部动画,《漆黑的射干(漆黒のシャガ)》。
“射(yè)干”在日语里指的是白色的蝴蝶花(Iris Japonica,日本鸢尾,但仍是原产中国的花),但在这部动画中却是黑色乌鸦妖怪的名字。“漆黑的射干”或许是指这个妖怪外表漆黑却多行善事,本性是白色吧。
黑发身着一袭黑色和服却名为“莲华”,是不是也有这种寓意呢?她所持的万华镜上,便绘有白莲花的图案。
顺带一提,梵语中最普遍的“莲花”一词是“padma”,藏语由于读音变化读作“pema”(白玛),在人名中也很常见。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六字大明咒“Oṃ maṇi padme huṃ”之中就含有“莲花”这个词,“maṇi padme”是“莲花上的珍宝”的意思,暗指莲花座上的观世音菩萨。莲花也是观世音菩萨的象征之一。念这个咒并不会带来什么利益,只是让人心里时刻忆念着观世音菩萨而已,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可以给人勇气。然而游戏中主角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本是净土宗独有的口号,由于净土宗的兴盛,现在一般化了。但阿弥陀佛只有在你死的时候才会来接你,不,来不来接你都不一定,取决于你的虔诚心,颇有“因信称义”的意味……扯远了。
关于莲华的形象,游戏中提到了是座敷童子。故事发生的地点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我印象中提到了“I县T市”,很可能便是暗指岩手县(Iwate)远野市(Tōno),座敷童子传说的发源地,柳田国男《远野物语》也是由此得名。
不过,莲华本身并不是座敷童子,只是形象上一致而已。
游戏中阿紫旅馆的餐厅挂着一副面目狰狞、令人背脊发凉的面具,名叫“野干”,是表演能乐中《杀生石》这一出戏所使用的。
游戏中说,野干是出自中国的妖怪,似狐狸。但其实它就是指狐狸,说白了就是狐狸精。“野干”又写作“射干”(注意和上文的植物射干不是一回事),是梵语“śṛgāla”的音译,原本指的是胡狼。这个词被波斯语借去变成“šagāl”,再传到英语里便是“jackal”。
然而中国并没有胡狼,就拿狐狸替代了,继续叫“野干”大概是因为听起来比较神秘炫酷。所以基本上在汉传佛典中野干和狐狸就是一回事,后来干脆就直接拿来指妖狐了。佛教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宗教,在发展历程中难免会吸收越来越多的怪力乱神进去。碰巧九尾妖狐也是中国固有的妖怪。
九尾妖狐传到日本之后,颇有人气,登场于上面提到的《杀生石》这出能乐里。
《杀生石》讲的便是曾化作妲己的九尾妖狐辗转来到日本,又化作美女玉藻前迷惑宫廷,但被阴阳师安倍泰亲识破,最终被武将上总广常斩杀,化作一块不断释放毒气(怨念)的石头,是为杀生石。
游戏中的白狐也是明朝末年为躲避战乱逃到日本,却碰上战国时代。最终在爱人被杀的怨恨之中死去,怨念化为石头。
游戏中也提到,由于佛教中的荼吉尼总是以骑着白狐的形象出现,所以两者被绑定在一起。荼吉尼(ḍākinī)即藏传佛教总说的空行母,原本是印度教中食人心脏的女鬼,后来被密宗吸收成为护法。在日本东密中,凶恶的荼吉尼变成了骑着白狐的美丽天女,具有实现人愿望的力量。
由于日本本土的稻荷神(食物与丰收之神)也和狐狸密切相关,便和荼吉尼的神格逐渐结合,被视为同一神,或称为“饭纲权现”。游戏中,百世华和她设计的“白狐氏”便是有“实现愿望”这一力量。
补充一点,妖狐化作石头的传说可能并非是日本独创,而是在中国有极其悠久的传承。《吴越春秋》第六卷中记载,大禹的妻子涂山女出嫁之时咏了一首歌: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传说之中,涂山女就是九尾白狐。后来的传说大家就都知道了,涂山女化为石头,生出了夏启。
本作故事的舞台叫做“赞咲良学园”。开始我并不知道日语怎么念“赞咲良”这三个字,等到月丘女史开口读出来“さんさら(sansara)”,我恍然大悟:这是梵语“saṃsāra”——“轮回”啊!
本作的副标题《理与迷宫之少女》中的“迷宫”,便是指生死轮回,这一点在游戏后期从莲华的口中得到了印证。
那么“理”对应什么呢?游戏中莲华反复提到这个“理”,主角夏彦想到的是宋明理学所讲的“天理”,也就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汉译佛经并没有用到“理”这个字去翻译什么概念。我认为游戏中这个“理”也指的是轮回之理。
莲华作为“理”的执行人,所做的就是对亡者的供养。“供养”原本的意思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奉,以表示虔敬。而汉传佛教常说的对亡者的供养,本质是一种慰灵行为,让死者放下对这一世的执着,早日转生。莲华所做的便是慰灵,以确保一个生命逝去后新的生命会诞生,也就是在确保生死轮回的正常运转。
本作故事发生的根源便是对轮回之理的反抗:白狐的爱人被卷入部族斗争中遇害,于是白狐便要打破“理”而成为超越轮回的存在——神。然而在佛教世界观中,神也是不能逃脱轮回的,而除了觉悟(成佛)之外不可能脱离轮回。于是最终白狐还是在怨恨中死去了。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一切现象及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即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之中。对于人来说,个人生命经历、和他人的遭遇,均是过去、现在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这些行为即“业”,结果即“果报”。因此在佛教的世界观中,没有事情是偶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宿命论,因为当下的业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过去的事决定了现在,而现在的选择决定未来,未来仍然是不确定的。你的现在的所做所为能够影响未来,甚至影响来世。
不过佛教在果报这里加入了道德判断,即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游戏中也有点这个意思。白狐对爱人的思念、对人类的憎恨、对世间之理的反抗,正好对应贪、嗔、痴这“三不善根”。然后又下诅咒杀死了很多人,受此业报,转生为最初连肉身都没有的灵体,即莲华。
这里其实有点饿鬼道的意味:常求饭食,与人界共处,而眼不可见。当然,也可能只是作者的恶趣味。莲华之后积累善行,如呵护受伤的狐狸、供养亡灵,而获得实体。
至于轮回的根本原因,则是“爱”——当然不是现代所说的“爱”的概念,这里的“爱”的意思是“渴望”。“爱”是推动轮回的原因之一,对世间的渴爱使得生死流转不息。对于《万华镜》来说,这个“爱”当然指的是欲爱(kāmataṇhā),对感官快乐的渴爱,这是一种“染污爱”,即“贪”。有一句据说是虚云老和尚讲的话便总结道:“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而夏彦一直在追寻的是“无私的爱”,虽然达不到“无染污爱”的境界,但也超越了物质。最终夏彦和莲华的互相牺牲成就了善业,下一世终于获得圆满的姻缘,还获得了“宿命通”的能力,能回想起前世的记忆。
在游戏接近尾声的时候,万华镜的真身终于被揭开:它乃是通往生与死境界的入口。这“生与死的境界”是个时间流逝几近暂停的异空间,莲华说,其名“波罗蜜多”。
看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人都知道,“波罗蜜多(Pāramita)”是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在《心经》里,彼岸指的是了知宇宙真相的智慧的彼岸。渡到彼岸,意味着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意味着成佛、解脱生死轮回。所以《心经》说:“去吧去吧!渡过去吧!都渡过去吧!(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而《万华镜》这里的彼岸是指“此岸是生、彼岸是死”。这是因为在日语中,“成佛”一词指的是放下对今生的执念,进入下一世,而不是摆脱轮回。就像我们说“圆寂”一样,没有用本义。
但莲华接着又说,彼岸那边的黑洞一般的东西,是所谓“真理”,铭刻着世间一切众生的记忆,“就像阿卡西记录一样”。从这个描述来看,这个彼岸又有了佛教的意味了。“阿卡西记录(Akashic Record)”是新时代运动(New Age)借鉴印度文化提出的概念,“阿卡西”或“阿卡夏”来自梵语“天空(ākāśa)”。说是有这么一个实体记录了宇宙所有的记忆。
说到这里,月球人马上会想到奈须蘑菇笔下型月世界中的“根源之涡”,形态相似,也正好有“阿卡西记录”的叫法。《空之境界》中也出现了众多佛教元素。但上面说了,阿卡西记录是晚近出现在西方的概念。这就不得不提到阿赖耶识(ālayavijñāna)。
型月世界中也有阿赖耶识,为“两大抑止力”之一,是灵长类的“集体无意识”。这里奈须氏只是借了一个名,和佛教中的概念并不同。反倒是“根源之涡”实际更接近阿赖耶识的概念。
佛教中的阿赖耶识的概念,是唯识学派,也就是玄奘所宗的那个学派所独有的。古人觉得梵语比较炫酷,所以选择音译“阿赖耶”,而“阿赖耶”是“容器、储藏”的意思。阿赖耶识故而也意译为“藏识”。
阿赖耶识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轮回与无我的矛盾问题。佛教讲轮回,又讲无我,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无我”,那么是谁在轮回?轮回的主体是谁?可以说这是每个理性的教派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大乘佛教后期的唯识学派提出,人的所作所为和经验就像播下一颗颗种子,这些种子被人格主体中一个无意识的领域所蕴藏,决定来世的收获。但不是说心识中有一个领域蕴藏这些种子,而是种子的集合体就是阿赖耶识,因此它又被称为“一切种子识”。唯识学派认为,阿赖耶识便是轮回的主体。过去的一切所作所为与经验,都被阿赖耶识所记录,它是过去一切的记忆。
西方的“阿卡夏(akasha)”的概念,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最早是神秘主义学派神智学(Theosophy)的创立者海伦娜·布拉瓦茨基(H. P. Blavatsky)提出的。而随后“阿卡西记录”由神智学会会员西奈特(Alfred Percy Sinnett)在《秘密佛教(Esoteric Buddhism)》这本书中提出。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宣传神智学的书。书中提到,佛陀教导人们有两个东西是恒常的:阿卡夏和涅槃。然而佛陀从来没这么说过,这里的“阿卡夏”大概是从阿赖耶识的概念发展过来的。故而阿卡西记录可以说就是从佛教借鉴过去的。
玄奘从印度学回来的唯识学由于理论复杂而失传得早,阿赖耶识的概念也被其他各派所吸取,产生了各种误解。比如将其和如来藏学派的“如来藏”(佛性)混为一谈,又比如由于唯识学派认为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所以后世很多人就把它当作“神识”而等同与灵魂。
佛教最初就是反对婆罗门教的灵魂不灭说的,所以将灵魂当成轮回主体的派别都跑偏了。但佛教可以承认有灵魂,只是不承认有永恒不变的灵魂。即使有灵魂,它仍然是无常的、终会消亡的。佛教研究家吕澂打了个比方:就像一支蜡烛上的火传给另一支蜡烛,既不能说下一支蜡烛上的火就是前一支上的火,又不能说两者是无关的。由此薪火相传,轮回的始终是火,但这火并不是同一团。在唯识学派那里,这火便是阿赖耶识。
《万华镜》中的情节是完全符合上述观点的。进入True End的关键就是在百世华使主角夏彦回忆起前世彦一的记忆后,问夏彦的名字时,夏彦要回答自己仍然是夏彦,而不是前一世彦一。这一世和前一世已是不同的人了。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而并不是“我”不存在,这就是“无我”。最后夏彦和莲华来到生死境界的时候,莲华说,他们的灵魂最终会被吸入彼岸并分解,成为新的灵魂的养料。灵魂消散,但这一世的所作所为、一切记忆都记录在阿赖耶识里。这实在是符合佛教的轮回观。
当然,对于轮回,不同教派又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这里就不再谈了。
并不是出自佛教。万华镜就是万花筒,它是19世纪初才发明出来的很晚近才有的东西。但有趣的是,“万華”这个词在日语中按照习惯应该按汉音读ばんか(banka,汉音即唐朝传入的汉字读音),但是“万華鏡”却按照吴音读作まんげ(mange,吴音即南北朝随佛教传入的汉字读音)。在日语中,读吴音的词绝大多数都是佛教用语,所以“万華鏡”给人一种佛教的神秘感,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但万华镜中变化多端而又绚烂的图像用来比喻无常而又华丽的人世间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那么这个游戏融汇了那么多的佛教概念,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虽说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解脱生死轮回,但这对于我们大多数凡夫来说是不可能的(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立志修行菩萨道的人都要经历宇宙的N次毁灭与重生才能最终成佛)。人生无常,生死之轮转动不息。那么不如就把握当下的幸福,并去开拓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吧。
六道有情,因爱欲而托生;三世因果,以业力而流转。
评论区
共 19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