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非常高兴能看到各位在评论区各抒己见,笃论高言 。这实在出乎意料,大大超出我原本的写作目的。然而,这也正是证明了文学的魅力所在。也非常感谢各位高人指出文章中的纰漏不足,我以后会尽量清楚地表达以及更加细致的考究。一家之言,还请各位读者理性看待。
最近《黑神话:悟空》又出新预告片,在兴奋之余,我也发现了不少观众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我把它总结为两个。
第一个问题就是西游记真的有那么“黑”吗?其实看过《西游记》原著的都明白,它的内容十分黑暗和讽刺。事实上,这种“黑”不仅仅存在于《西游记》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四大名著中。因此本文第一个目的就是探讨《西游记》黑暗一面,以及探讨它黑暗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个问题就是佛教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在《黑神话:悟空》的预告当中广泛地出现了大量佛教文化内容,然而很多人对于佛教的理解仅限于烧香磕头拜佛。事实上,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并且深刻地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和文化思想当中了,你看,我们的许多生活词语,一针见血、心心相印、世界、实际、平等、现行、刹那等等,都来源于佛教。而在人类文明的思想史上,佛教思想可以说在诞生的几百年内,是人类无法超越的一大思想进步。
人类对于世界组成的认识,一直以来都拘泥于希腊式的风水火地,或者东方式的阴阳五行的这种宇宙论阶段。而佛教则提出“缘起性空”的一种本体论思想,阐述世界是由“缘”而“起”,而非某些物质,并且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当中的。同时佛教也是一种十分少有的,一种没有神的宗教。因此我的第二个目的就在于对中国佛教做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希望你看完本文,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
虽然学术界对于《西游记》的作者和成书原因有非常多的探讨,但是这里并不是探讨它的起源和作者,因此我把《西游记》暂且定义为吴承恩所写,以大量民间文学和传说为基础,反应古代社会现实,具有讽刺和批判意味的奇幻小说。
接下来我们来理清什么是“黑”,这里的黑是指黑暗的,阴暗的,它是指违背人类提倡的道德观,价值观比如真善美这些,反而展现暴力,残酷,非文明非理性的事物等等。
首先必须肯定,《西游记》是黑暗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凡人特别是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另一个方面则是看似光明正大的天庭,西天,地府背后其实是肮脏腐败和丑恶。一切凡人在西游世界中是最低等的存在,任何仙鬼都能随便杀害他们,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都有过很多吃人的过往,原文不止一次的提到“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我就迷他到洞里,敬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八戒在高老庄经常吃过往的行人,而沙悟净更是吃了九位得道高僧,用其头骨做成项链。最厉害的是狮驼岭的金翅大鹏妖,吃尽了一个国的人,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躧(拼音:xǐ )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
除了被吃的危险以外,人们还不得不供奉妖精,四十七回中,灵感大王每年都要吃童男童女,否则就不会风调雨顺,“那两个老者一齐垂泪道········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五十三回,师徒误吃了子母河水,而解药落胎泉被一个“如意真仙”霸占,“不肯善赐予人;但欲求水者,需要花红表里,羊酒果盘,志诚奉献,只拜求得他一碗水哩”。五十九回火焰山的人们为了求雨,不得不向铁扇公主供奉祭品等等。《西游记》的这种描写非常多,这些妖精有些就是本相,有些还要假装神仙菩萨,深入地刻画出了底层人民遭受着妖怪仙道的压迫的悲惨状况。当人民遭受不公时,往往无处伸冤,乌鸡国国王求情时说道:
“他的神通光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而人们之所以无处伸冤,也就是因为第二个方面,天庭,西天,地府的腐败和丑恶。就以乌鸡国国王为例,他是因为不识菩萨凡身,把菩萨送在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如来令菩萨的坐骑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抱三日水灾之恨”。而在七十一回,朱紫国王因为射伤了孔雀明王菩萨的两个孩子,佛母“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被观音的坐骑金毛犼留心,因而降下灾难;阿难迦叶因为没有向唐僧索取到“人事”,于是给了一包白纸,悟空告到如来处,如来却笑着说他已知晓,不过“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佛祖这种睚眦必报和贪婪成性可见一斑。
而天庭也好不到哪去。在第十回和第十一回中,唐太宗因为没按照许诺救下龙王,被龙王到地府告状。唐太宗命丧黄泉,但是因为魏征和崔判官“八拜为交,相知甚厚”因此崔判官偷偷改了生死簿,为他添了二十年阳寿。在九十七回,寇洪已经“止该卦数,命终”,意思是命数已尽,然而“既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阳寿一纪”,如此看来,天地的规矩并没有任何权威性合法性,完全是可以随意更改的。作者对于专制时期的社会现状的深刻描写和极具辛辣的讽刺可见一斑了。
《西游记》作为文学作品,它用这些生动有趣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词语,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奸臣专横跋扈为所欲为, 广大群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古代社会现实。而究其的原因,我认为有二。其一是因为吴承恩的生平。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善经营的小商人,常遭官服吏胥敲诈,对社会现实颇为不满(《先府君墓志铭》),他本人也在科举场上很不得志,四十岁才得了个“岁贡生”。他生活贫困,受人笑骂,而他本人又性格倔强,不肯阿谀奉承。因此他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世态炎凉有着极其深刻地认识。
其二则是他所处的时代黑暗,当时的皇帝朱厚熜,即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二十年不上朝,深居宫内,服丹药,求长生(这也是《西游记》重佛抑道的原因之一)。严嵩父子专横跋扈,贪婪残暴,党阀成风,祸国殃民。但是《西游记》并不是针对朝廷,作者认为朝廷之所以不好,并不是因为朝廷体制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在位的人并没有“德行”。他很多时候是剑指地主豪绅,王公贵族等等朝廷体制外的压迫阶级,《西游记》里的妖精鬼怪,往往是这个菩萨那个真君的坐骑或童子,他们在天庭(朝廷)中有势力,他们往往犯下弥天大罪,却得不到什么惩罚。这也是在暗示乡绅阶级势力庞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欲除之却无能为力(在以后的文章中分析乡土士绅文化的时候,我会详细讲到这点)。而作者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不能实现,对于“五鬼”“四凶”,“欲起平之恨无力”,于是就借用民间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加以自己的创造,来对社会里那些腐朽黑暗的种种妖魔鬼怪进行扫荡。
前言: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一个相当庞大和复杂的内容,因此我不可能也不打算讲完,我这里只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两个方面来叙述。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人们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出生在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尼泊尔南)。其父为净饭王,他从小看到世间的不公,感到世事无常。于二十九岁出家,苦行六年无果。最后于菩提树下苦苦思索,终于觉悟成佛。于是开始从事传教活动,足迹遍于恒河流域许多国家,弟子五百人,八十岁那年在娑罗树间去世。佛教在印度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阶段,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在印度消失。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磨合期,鼎盛期,衰落期。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份不详,大概是在两汉之际,公元一世纪左右,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大乘佛教,尤其是般若学经典。在磨合期,中国信奉黄老之学,佛教的教理常常和“清静无为”相提并论,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开始慢慢流传开来。
东晋十六国,中国进入了四分五裂的乱世,尤其是北方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大力提倡佛教;常年的战乱也让劳动人民期望解除苦难,于是佛教在中国大规模发展,汇和成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南北朝皇帝都重视提倡佛教,在梁武帝的倡导下,佛教声势达到前所未有的煊赫程度,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最兴盛时,佛寺到达了2846所,僧尼82700余人。然而佛教的昌盛,寺庙占有过度的土地和僧众,对生产力和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北魏太武帝多次限制和打击佛教,甚至下令尽杀沙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统治者极其倡导佛教,但是佛教和封建礼制的矛盾,日益引起作为正统的儒家的不满,“三武一宗”的灭法本身也是这种矛盾的延伸。佛儒的争论一直延续到唐代,因此我把这段时期称为磨合期。
隋、唐初的皇帝吸取前朝的教训,重视和提倡佛教,但是同时也限制佛教的发展。这个时期佛教出现了天台宗,三阶教,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等(有关禅宗的理论已有大佬详细说明)。宗派林立,各种辩论层出不穷。同时唐朝儒释道三教鼎立,斗争又是很激烈,其结果就是,人们对于它们的作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开始吸收三教的优点,并且强调三教的一致性,“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思想的诞生,宣告磨合期的结束。佛教一度鼎盛时,僧人多达50余万。唐朝末年,寺院成为人们逃避兵役之所,而且寺院趁均田制破坏之机占用土地,经营工商业,放高利贷等。“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寺院经济和国家利益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唐武宗发起了会昌灭佛,拆毁寺庙4600所,僧尼还俗26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大多数佛教宗派一阕不振。至此,佛教的鼎盛期基本终结。 五代以来,佛教总体下滑,国家对佛教严格限制。宋代时,由于采取保护佛教的措施,佛教才稍微有所缓和。元代以来,忽必烈崇奉喇嘛教,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寺院经济畸形发展,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经营工商业。白莲宗,白云宗出现,后来白莲宗发展成白莲教,为农民起义所利用。明代朱元璋出身僧侣,他特地整顿佛教,限制其发展。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政策,不同的是重视喇嘛教。清代官私自刻经事业丰盛,对清末民国的佛学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读到的见解。佛教的宇宙观是“缘起”。所谓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对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和现象。在此之上发展出了“无常”和“无我”,佛教认为世界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受条件的制约,因而万物都是变化的流动的,没有常住性,因此无常。
而作为主体和实体的“我”,同样也是变化的,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主宰或灵魂,故而无我。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是 “苦”,“众生皆苦”,人生的基调就是悲观的历程,释迦牟尼认为,苦的根源是“无明”,即无知,对佛理的无知。而众生不同的命运,则是因为业报轮回,前世的因,今生的果,轮回不尽,苦难不止。既然世界充满苦难,人生不过刹那,那么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如何解脱苦难。那么如何解脱呢?答案是通过涅槃成佛。
事实上,佛教的各种不同宗派,本质上是对苦难,原因,理想境界,以及到达理想境界的途径(四圣谛)做出不同角度的解释以及延伸,比如说涅槃,意译为灭,原指火的熄灭。在小乘佛教的理论中,涅槃是人体的消灭,是痛苦的终结,因此曾有不少僧侣通过自杀来达到涅槃的目的。而大乘佛教看来,小乘佛教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涅槃,因为涅槃应该是一种“实相涅槃”。万法皆空,而涅槃本性也是空,所以世间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换句话说,涅槃不仅仅是要做到自己的觉悟,而是要发动众生的觉悟,甚至以他为己(比如舍生饲虎的典故)把自己融合在众生当中,即使自己已经到达佛的境地,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了,也绝不进入,这才是真正的涅槃。所谓以大智故,不往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结尾我会给出不同宗派的参考书籍,为了文章整体连贯,这里不做过多赘述了。
佛教为了能够在本土发展,除了做出有利于统治者的解释以外,还融会贯通了儒道的思想,其高峰是在宋时,理学的诞生。而为了更好的普及,唐代的禅宗讲“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意思是众生本来具有的真心就是佛,要想成佛,只要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就够了。那个时期对于修炼的看法在于坐禅,而禅宗坚决反对坐禅,认为无论住行坐卧,只要心不散乱,就算坐禅。据《无量寿经》的说法,
“极乐世界的众生住在由七宝殿建成的房子里,生活自由自在,想吃饭时,面前就会出现香美的饭食,衣服也是‘应念而至’。在这里众生长寿,没有任何苦恼”
那么如何转生此处呢?第一便是出家为僧,第二是不必出家,多修功德,第三只要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死后即可往生极乐世界。东晋以后,净土宗开始流行,它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只要心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了。因此净土宗在中国特别的流行——这也是今天流行的主要宗派之一。顺带一提,佛陀,Buddha,意思是觉者,原始佛教是没有神的,佛陀也是人,只不过在本土化的阶段为了宣传和生存神化了佛和菩萨。
这个话题其实我在前面也已经提到了部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哲学、艺术领域;一个是在政治、生活领域。原始儒家是一个“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体系,孔子对于世界是怎么样的,人生的本质是什么等等这些终极问题往往是少有提及,乃至不说。直到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才稍微填补了空白。
而佛教对于人生的本质,命运问题,世界本体等等有着非常独特和较为深刻的见解,这极大冲击了儒家的思想体系,最终导致了宋明理学的诞生。佛教是一个宣扬无常苦空的世界人生观,它对于地狱轮回的描写,丰富了神秘学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艺术的想象力,延长了传统文化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小说,建筑的艺术生命,比如禅诗,文学作品里面的地狱、转生,佛教的雕塑,经塔等等。同时它也导致了说唱文学翻译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说唱文学,发展到最高峰便是京剧和说书人,是一种以讲为主,以唱为辅,夹杂诗文的艺术形式,它最初是用于讲唱佛经故事,宣扬佛教义理的。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当下用的许多语言,其实都来源于佛教典故,而这些词语的用法有时候也带有佛教意味,虽然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词语影响着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思所想。佛教虽然倡导一种悲观的人生观,倡导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具有麻痹人和消极的作用,但是佛教也曾作为思想武器,用来批判封建礼教。佛教的道德,平等,慈爱,普度众生,自我牺牲等等思想,影响了许多革命家。而在清末,佛教思想甚至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成为某些革命家用于引导农民革命的工具。
今天我们对于佛教,应该明白作为宗教,它已经无法指导我们生活,它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它也应该进入历史的坟墓了。然而作为思想,它有在许多地方有非常深刻的洞见,是人类思想史上不可抹去一抹光辉,应当是受到我们重视的。
我打算在之后的文章中介绍中国的乡土文化,道教文化,以及侠客文化,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年版,1980年再版,2012年印刷
《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出版社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
评论区
共 7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