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带来的是“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豪”号的故事,请多关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海军列强为了避免军备竞赛卷土重来、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于1922年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各国海军新造和保有的战列舰等主力军舰进行吨位上的限制。在《条约》的限制之下,英国海军除了建造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以外,再无建造任何新式战列舰。
随着“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君权”级战列舰日益老旧,皇家海军也不得不重视起主力舰老化的问题,急需建造新一代的战列舰进行替换和更新。
在度过了因为条约签署而带来的漫长的“海军假日”时代后,美国、法国等海军列强都掀起了建造新式战列舰的热潮。为了能获得与潜在对手实力相当的战列舰,皇家海军在新战列舰的设计之初,曾考虑过搭载16英寸(406mm)、15英寸(381mm)、14英寸(356mm)主炮等多种设计方案。
不过,由于财力和技术流失严重,为了让新战列舰能赶在1937年初开始建造、1940年服役的时间节点完成,英国海军参考《伦敦海军条约》的谈判进展,取消了建造装备15英寸以上口径主炮战列舰的计划,决定采用排水量35000吨,安装3座四联装356毫米口径主炮,航速26节的战列舰方案。1936年,英国海军部正式批准了建造5艘新式战列舰,这就是“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class battleship)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设计遵守了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从而成为了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但是,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各海军列强都已将限制军备竞赛的海军条约视为废纸,等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开工建造之时,其他海军列强新造的战列舰不论是排水量吨位还是主炮的口径都远远地突破了海军条约的限制,唯一遵守“规则”的英国人,反而成为了最吃亏的那一个。
在其他西方列强的战列舰换装更大口径的主炮时,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甚至连火力投射密度的优势也无法保留:为了节省重量,“英王乔治五世”级的B炮塔(二号主炮塔)需要从四联装缩减为双联装。结果,“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仅有雷达设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二战爆发前各国的新造战列舰中屈居末流。
作为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五号舰,“豪”号(HMS Howe)战列舰于1937年6月1日由格拉斯哥的费尔菲尔德造船与工程公司承接开工,并于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4月9日下水,舷号“32”。她的舰名,来源于18世纪的英国海军名将:理查德·豪(Earl Richard Howe)伯爵。
战争初期,德国的U艇狼群大肆攻击英国海上交通运输线,为了弥补运输线上的损失,英国人将大量物资材料都优先用于运输船的建造,“豪”一直到1942年8月29日才完工服役。不过俗话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晚完工的“豪”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装备了更为先进的防空武器和雷达设备,战斗性能提升明显。
服役后,“豪”隶属于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其早期的服役生涯主要在北极海域度过,护航前往苏联的商船队是她的主要任务。
1942年12月31日,豪就与姐姐“英王乔治五世”搭档,一起为RA.51提供远距离掩护,护送商船队安全抵达目的地。1943年,“豪”与“英王乔治五世”一同转战地中海,在之后代号为“赫斯基”的西西里登陆作战中,为盟军登陆部队提供必要的炮击支援。
随着意大利的投降,以及盟军已经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西线战场,英国海军的战列舰和航母开始逐步被调至太平洋战区,支援美军对日作战。1944年8月8日,“豪”抵达斯里兰卡港口城市亭可马里,加入皇家海军东方舰队,这是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在马来亚海战中战沉以后,第一艘重返太平洋地区的英国战列舰。豪的到来,预示着皇家海军的反击即将展开。
抵达后,豪立刻加入战局,为盟军舰队夺回苏门答腊的行动提供掩护和支援。
当年12月,“豪”暂时脱离战斗,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访问。1945年2月,“豪”与抵达悉尼的“英王乔治五世”结伴出发,加入美国第57特混舰队,在进攻冲绳战役中为美军舰队提供支援。两舰均遭到了零星的日军神风攻击,但是凭借着优秀的防空火力两舰均毫发无伤,“豪”还成功击落敌机一架。
1945年6月,“豪”抵达南非港口德班,进行维护和改装,并一直持续到了战争结束。
1946年1月,“豪”返回英国本土的朴茨茅斯港。1951年,“豪”分配到了后备舰队并拖曳至德文波特进行封存。1957年,“豪”收到拆解命令,并于次年完成拆解。虽然战舰本体没能留存下来,但是建造她的格拉斯哥造船厂保存着她的舰船模型,“豪”的舰钟至今也依然保存在位于爱丁堡的圣吉尔斯大教堂之中。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