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极乐迪斯科》(以下简称DE)中的精神心理方面的内容,本文大概会是科普+游戏理解的形式。不过由于本人知识水平与游戏理解所限,本文必然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还望诸位海涵。
古老的爬虫脑和边缘系统是什么?
关于测颅先生映射的历史背景参考。
对24个技能的设定的理解。
喜欢和自己说话是一种病吗?
关于失忆和梦境。
注意:本文在2和5处存在 轻微剧透 ,最后有 严重剧透 。
---------------------------------------------------------------------------------------------------------------------------
这种说法来自于美国医生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 D. MacLean,1913-2007)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三脑理论(Triune Brain Theory)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 1934-1996)在他1977年赢得普利策奖的的著名科普著作《The Dragons of Eden》中引用了这个概念,从而使它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在保罗后来1990年的书《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事先说明一下该理论是错的,或者说过时的。 以防万一有人看一半出去拿这个乱套或被骗。
这种理论是一种试图描述脊椎动物的前脑(Forebrain)进化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模型。
它将一个完整的人类大脑视为由 爬虫脑、古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和新哺乳动物脑(新皮质) [reptilian complex, the paleo-mammalian complex (limbic system), and the neo-mammalian complex (neocortex)]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脑。并且它认为这三个部分的脑具有各自独立的意识。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在这个假设下,大脑进化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新的脑组织层出现在旧层的顶部,在“旧大脑”和“新大脑”之间仅留下微薄但有效的连接部分。
“ 爬虫脑 是最古老的部分,在2.5亿年前的爬行动物身上,我们就已经可以找到类似的结构。它由脑干——延髓、脑桥、中脑和小脑,以及最古老的基底核——苍白球和嗅球组成。它具有与蛇和蜥蜴相同类型的古老行为程序。它是僵化的、强迫性的、仪式化且偏执的,它“充满了祖先的记忆”。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行为,从不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对应于 Sri Aurobindo 所说的机械心智)。这个大脑控制肌肉、平衡和自主神经功能,例如呼吸和心跳。即使在深度睡眠中,这部分大脑也很活跃。
边缘系统(古哺乳动物大脑)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James Papez 1937年提出的脑与情绪的回路理论,认为情绪反应涉及由下丘脑、前丘脑、扣带回和海马组成的网络。1949年,麦克莱恩将其命名为Papez circuit。1952 年,麦克莱恩在Papez回路之上加入了杏仁核、眶额皮质和部分基底神经节,首次为大脑的中间部分创造了“边缘系统”的名称。这个名称的来源很简单,因为它的组成部分环绕在胼胝体的边缘。位于边缘系统的古老哺乳动物大脑与情绪和本能、进食、战斗、逃跑和性行为有关。正如麦克莱恩所观察到的,这个情绪系统中的一切都是“令人愉快的或不愉快的”。生存在于避免痛苦和重复快乐。
麦克莱恩声称在边缘系统中发现了教条主义和偏执倾向的生理基础,以及为什么思维(thinking)总是会为感受(feeling)让步,使得欲望被合理化的生物学基础。他看到了所有这些边缘系统力量的巨大危险。据他所述,边缘系统这个低等哺乳动物大脑往往是我们价值判断的所在地,而不是更先进的新皮层。是边缘系统决定了我们的高级大脑的想法是否是“好”的,以及这个想法*感觉*起来是否真实和正确。
新皮质 、大脑,也称为新哺乳动物大脑,几乎包括整个半球(由较新类型的皮层组成,称为新皮层)和一些皮层下神经元群。它对应于灵长类哺乳动物的大脑,因此也对应于人类。区分人与动物的高级认知功能在新皮层。MacLean 将皮层称为“发明之母和抽象思维之父”。在人类中,新皮质占整个大脑质量的三分之二。虽然所有动物也有新皮质,但它相对较小,很少或没有褶皱(表明表面积和复杂性和发育)。没有皮层的老鼠可以以相当正常的方式行动(至少在表面上),皮层分为左右半球,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左右脑。皮层的左半部分控制身体的右侧,大脑的右侧控制身体的左侧。此外,右脑更具有空间感、抽象性、音乐性和艺术性,而左脑更线性、理性。 ”
MacLean的错误在于过度简化了大脑本身,也过度简化了大脑进化的过程。
现代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不够简单地一分为三。就拿麦克莱恩认为的掌管情绪功能的边缘系统来说,它实际上包含了许多的皮层下结构,而其中大部分与情绪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比如说最早被认为属于边缘系统的、现在受到最广泛研究的海马体,它实际上的功能就更多关乎记忆而非情绪。而就情绪本身而言,一些高级的复杂情绪也需要新皮质——即大脑皮层——的多个区域(包括腹内侧前额叶、背外侧前额叶等等)共同参与加工和控制。很多复杂的任务并没有专门对应的脑区,很多脑区也同时负责着处理许多不同的任务,某项特定任务最终对应的很可能是某种独特的连接或激活模式。
大脑是1+1>2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前文引用中对左右脑优势的判断也是这样,除了左脑在语言加工上的优势,其他大部分功能的半球特异性并没有那么明显,那些所谓的右脑训练全脑开发,多半都是一些教育机构的噱头。同样,Maclean的理论也最终给许多所谓的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诓骗普通人的系统。这些机构往往会打着“教你如何应对爬虫脑,如何和爬虫脑沟通,如何发挥新皮质作用”的幌子来卖给你一些伪科学的成功学那套东西。当然,现在市场上的所谓心理学相关书籍也大多卖的都是这种东西就是了。
说回MacLean,尽管他的理论显然有其局限性,并且在一开始就没有被进化神经科学家们接受,但有赖于Carl.Sagan的畅销书,它还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传播,以至于许多说法流传至今依然在使用(比如“边缘系统”和“新皮质”)。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其简洁性和对人脑功能的准确概括与分类,它是有利于人们去理解大脑的。除此之外,它还为许多科幻、奇幻小说的创作者们提供了灵感来源。
在《极乐迪斯科》中,显然Robert Kurvitz(主创)就使用了这种设定。当然我个人认为,他并没有将之设定为“整个极乐世界遵循的真理”,而只是“让哈里相信了这么一套理论”,就像是我们马上要讲到的测颅先生等人对“科学种族主义理论”的深信不疑一样。
正是因为哈里对这套理论深信不疑,再加上他本身具有的神经质特质,让他能够在每晚的睡眠中与爬虫脑和边缘系统对话。而它们的一言一行,也都是体现着前文所述的那些特点的。所以,即使在最深的梦境里,爬虫脑和边缘系统依然活跃着;所以爬虫脑是第一个出现的;所以它会告诉你这里是“纯粹的无”,或者“甜蜜的湮灭”;所以如果你坚持不放下过去,一再纠葛,边缘系统就会出现;所以,掌管情感的边缘系统的声音会是那样的撕裂,因为你的情感就是这样,撕心裂肺、支离破碎。
在DE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民族主义和一个法西斯主义人物。其中货车司机提过所谓的支持种族主义的研究,而测颅先生(Mr. Measure Head)更是满身纹身,以自己的头骨测量作为种族优越性的证据。
关于这一设定的历史参照我曾经在微博和Steam评价里大致提过,这里我讲的再深入一点。简单来说就是3个点: 加尔的颅相学、高尔顿的优生学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移民心理测试的滥用 。不过等我讲完你就会看到, 这三点实际上是统一的 。
先从颅相学说起。颅相学的前身是古老的面相学(我们此处不谈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面相研究),早在公元前4世纪,和老师柏拉图不同,注重肉体与心灵关系的亚里士多德就出版过一个小册子阐述自己对身心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个体心灵的改变会影响人的外貌,反之亦然。他还归纳了一系列可以从一个人的头发、额头、眉眼、鼻子、嘴唇的形状看出来的心灵特征。
如果一个人的头发很粗,且密而短,表明这个人有很强的体质,安全且有决断力,但是从性情上来讲,躁动空虚、好色,同时这种人不够聪明,但是往往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 Of psysiognomy ,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之后也有一些拉丁文作者写到过面相学,但是直到几个世纪后一个瑞典神学家写了一本面相学的畅销书后,它才成为一个繁荣的学科。再往后直到18世纪晚期,Johann Lavater(1741-1801)的 Essays on Psysiognomy 一书让面相学彻底在西欧和美国流行了起来。
就这样,在面相学的基础之上,颅相学发展了起来。弗兰茨·约瑟夫·加尔(1758-1828)是一个出身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医生,在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注意到:那些能够轻松记住长篇文章的同学似乎都有突出的眼睛和大额头。由此他推断,在眼睛后面一定有一个语言记忆器官。他推测,如果一种能力“由外部特征表明”,其他人也可能如此。 他1796年在大学教授颅骨测量学(此时还不叫颅相学),1809-1819年完成了自己的主要著作。
大脑是心灵的器官;
大脑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各种功能器官的集合;
个体的功能发展会使大脑的相应部位增大;
因此,头骨也会随之出现凹凸起伏
加尔的很多判断是正确的,对于后来的研究也有启发作用,但是他最后这个最关键的论断错的很离谱,而他的学生和后世之人强化扩散了这种错误。
加尔的学生约翰·卡斯帕·斯普茨海姆 (Johann Kaspar Spurzheim)发扬光大了他的学说。1832年他来到美国后就参加了一次如飓风般的巡回演讲,在哈佛耶鲁等多地讲学,尽管仅仅半年后他就去世了,但他依然改变了数千人的思想,其中就包括George Combe这样的人。后者在美国对颅相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宣传,他使之简明易懂,梳理缓和了颅相学与宗教的关系,并出了许多廉价的小册子,这使得颅相学走进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思想当中,从而在美国飞快的开枝散叶。
19世纪早期,颅相学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候,美国很多地方都有看颅相的店,就像是中国路边看手相的大仙一样。
它也成为了评判姻缘、匹配度的工具(就像是现代人测星座匹配度一样)。
说到这想必大部分读者心中都已经了然了:既然评判姻缘好坏都可以,那么评判人种优劣岂不是更理所当然?没错,在颅相学面世,流传开来之后,它应用的最广泛的领域就是种族主义,它为无数苦于没有支持自己歧视的论据的种族主义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一个具体的案例是:在20世纪30年代,卢旺达的比利时殖民当局就曾使用颅相学来解释图西人优于胡图人的所谓优势。然而可笑的是,他们对种族的分类是基于财富进行的:如果家中有10头牛就是图西族,不满10头牛就是胡图族。也就是说,二者的颅相本应没有显著差异。 比利时引入的身份制度改革将卢旺达的阶层彻底固化,将一群原本相差无几的人割裂成两个不可转变的民族。 后来比利时殖民者又搞了很多的骚操作以最大化自身利益,这种和阶级矛盾相融合的民族矛盾在比利时的挑拨之下不断积累和激化,直到1994年以一种最极端的形式彻底爆发出来,短短3个月内,整个国家1/8的人口消失了,80-100万人死于种族大屠杀,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人。
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是查尔斯·达尔文(没错就是进化论作者)的表弟,此人出身富贵,天纵英才,不爱财只爱测量,平生志趣多而广,但都和测量相关。
他4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7岁就开始对博物学产生兴趣并收集昆虫标本分类。到后面大学毕业父亲去世继承了一笔财产,对挣钱兴趣不大的他就跟着朋友出海去非洲了。你知道,那时正是欧洲列强到处搞殖民地的时代,而欧洲船出去一般都会带些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之类的学者出去。这个时期他的测量习惯让他发现了反气旋,并绘制了一段非洲海岸的地图(具体哪里我忘了),此举让他进入了英国皇家地理协会。这期间他还出了一本教野外生存的书在英国也火了。另外,在统计方面他是先驱级的人物,发现并命名了回归现象;在心理学上他1884年世博会搞了个实验室收集了近万人的生理数据包括听力色觉等等研究个体差异;在犯罪学上他发现了指纹的个体差异性,开发的指纹分类法被苏格兰场采用。简而言之就是跟测量和分类有关他都感兴趣,是一个真正的全才。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本巨著,然后高尔顿就开始对测量人类的差异,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产生了兴趣。他1869年就出了一本《遗传的天才》。此书内容大概就是他调查了1768-1868年100年间英国的首相、将军、科学家等共977名获得“智力成熟”的人的家谱,发现,其中有332名杰出人士。而在一般老百姓中每4000人才产生一名杰出人士。因此他认为普通能力是遗传的——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他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忽略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根据这个家谱研究和后面一系列的研究,他认为人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遗传,因此我们要倡导优生,即选择优秀的基因繁衍后代。基于这种思想,他在1883年正式提出了优生学的概念。这是一种 通过选择性地与具有特定理想遗传特征的人交配来改善人类物种的实践或倡导 。
高尔顿的计划从未在他自己的国家真正实现过,但在美国却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
1896年,康涅狄格州将癫痫患者或“意志薄弱”的人结婚定为非法。1903年,美国育种者协会成立以研究优生学。从1909年到1979年,加利福尼亚州精神病院以保护社会免受精神疾病患者后代侵害为幌子进行了大约20000次绝育手术。1927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对残疾人强制绝育不违反美国宪法。用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all Holmes)的话来说,“……三代笨蛋就够了。”(如果你觉得这里没什么问题,可以看完后面第3点再想想)。
193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也提到了美国优生学。由此,希特勒宣称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等非雅利安人种为劣等人种。他相信德国人应该尽一切可能,包括种族灭绝,以确保他们的基因库保持纯净。1933年,纳粹制定了预防遗传病后代的法律,导致数千人被迫绝育。后面发生了什么我想不用我说了。总的来说,估计有 1100万人在大屠杀期间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希特勒对优越种族的定义。
20世纪初期,正是大量移民涌向新大陆的时代。1910年,美国心理学家亨利.H.哥达德(Henry H. Goddard)受移民专员邀请来到Ellis岛,以让他们的移民工作更加准确。在这个时期,美国民间对于弱智人群和移民抱有很深的偏见。
大家存在着一种共识,很多的社会问题——尽管不是全部的社会问题——都是由弱智的人造成的。他们在人群中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比例,同时降低了我们整个国家的基本素质,而且他们的比例还可能进一步增加,由于来自南欧和东欧的不受欢迎的“新”移民大量涌入,这些移民取代了原本来自北欧和西欧的移民(Gelb,1986)
Goddard是20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最早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最早的智力量表,1905年法国政府委托比奈和西蒙编制的筛选弱智儿童的量表)翻译成了英文,并在新泽西州很多学校进行过弱智儿童及相关测验的研究。在来到Ellis岛后,起初他还认为移民中存在智障的偏见“完全高估”了实际情况。然而短短一年之后,他就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在此后的20年里,Goddard成了推崇使用智力测验对移民中的弱智群体进行筛选的忠实支持者。
Goddard的转变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遗传决定论者,也相信优生学那套理论。他认为大部分的不良行为如酗酒、卖淫、犯罪都源自于实行者的智力低下,因此应该对这些“智障”进行殖民统治,限制他们的生育。
二是因为他使用测验后的发现。他把翻译后的测验让助手拿给移民做,一个较小样本中的数据显示:83%的犹太人、80%的匈牙利人、79%的意大利人和87%的俄国人都是弱智。然而这种结果实际上源自于他对测验的错误使用和解读。试想一下,一个刚刚横跨大西洋(很可能还呕吐了几次)的疲惫不堪的意大利农民,刚刚到岸,就被带去在一个翻译的帮助之下做一个从法文翻译成英文又翻译成意大利语却使用的还是法国的常模的测验(这里不符规范的操作很多,但是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就不深入了),他会是怎样的紧张、害怕和一头雾水?
在Goddard所处的时代,很多测验被随便地开发出来进行胡乱的使用,得出的也都是错误的结果 。
至此,你可以看到,以上3点的统一之处就在于它们和种族主义的关系,它们的发端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种族主义的影响,而最终,也都成为了种族主义为自身辩护的“科学证据”,这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种族主义”。
而这,就是《极乐迪斯科》中货车司机和测颅先生的底气。
经常看到有人说哈里是多重人格患者,24个技能都各是一种人格。对于这种说法我不赞同,但我对能让人们产生这种想法的ZA/UM感到钦佩。
为什么?因为它很好地描绘出了真实的DID(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即多重人格障碍)患者 所谓的“多重人格” —— 其实只是人格的碎片 这一事实。如果说正常人的人格是1,那么DID患者的多重人格其实就是被拆散成0.3、0.1……的1,它们加起来甚至会少于1。这种症状并不“酷”,也不会让人获得更好的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它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巨大到难以承受的痛苦。
从哈里的情况来看,24个技能中的一些是一种能力(Intelligence)。只是哈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加上由此而来的独特思维方式,以及游戏的叙事特色让它们以“对话”的方式在哈里的脑海中交流,而这种对话恰恰证明了哈里并非DID患者,因为DID患者的多个人格之间是几乎不能交流的,更别提这样方便的脑内对话了。
神经质(Neuroticism) 是大五人格理论中的一个人格维度,它的概念就如同意识一般难以定义,有人把它简单定义为情绪敏感性,也有人认为它还涉及到人的觉醒水平高低和快慢。 总的来说,神经质得分高的人比平均水平更容易情绪化, 这些人被认为应对压力时的表现更差,并且更有可能将一些较为普通的事情(例如轻微的挫折)理解为非常难处理的麻烦事。他们被认为自我意识很强,并且往往难以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 并且,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这种人具有更高的患上一些常见精神障碍的风险,在患上一些精神疾病之后,他们的症状也可能更严重 。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情感派主要的技能 “内陆帝国”可能就基本对应着一个人的神经质水平,它影响着你内心世界的丰富程度 。不过总的来说,哈里始终是一个神经质水平较高的人,无论你是头脑派还是情感派,这点都一样,并且曾经遭受重大的打击,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如人一般在脑中以“谈话”的方式产生想法,但他并没有发展到DID或是精神分裂症的程度。
刚聊到24个技能,说到哈里喜欢以脑内自我对话的方式帮助捋清思绪(而金没有),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关于自我对话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Well, the answer is it depends.
自言自语确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们很多人都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打气,在后悔的时候在心里责骂和贬低自己,另一些时候,就像电影里那样,在一个两难抉择面前幻想心里有两个小人在吵架。
自我言语在我们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关于它对于生命发展的意义,两位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界的先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曾有一个著名的分歧。按照皮亚杰的理论,2-7岁的孩子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此时的认知特点包括不守恒、不可逆、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等等。此时的幼儿言语能力快速发展,但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经常会把心中的话语念出声来,内部言语(即不出声的自我对话)尚未发展完全。这种对话被称为私人言语(Private Speech)。
1923年,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与思想》中将Private Speech视作儿童发展阶段的自我中心性的体现,对于皮亚杰来说,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论是认知不成熟的标志。他认为,在孩子获得相当数量的认知和沟通技巧后,以自我为中心的演讲将发展成为完全成熟和有效的演讲。简而言之,私人言语是消极的非社会性言语。
而维果茨基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语是沟通、自我指导、行为自我调节、计划、步调和监控技能正常发展的一部分(Vygotsky将语言看做是个体将社会知识经验内化的工具,他强调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Vygotsky 解释说,私人言语源于孩子在蹒跚学步时的社交互动,然后在学龄前或幼儿园期间当孩子们大声自言自语时达到顶峰。私人言语作为“语言的社会/文化工具或符号系统,首先用于人际交流,孩子公开使用,不是为了与他人交流,而是用于人际交流和自我指导。” 在小学后期,私人言语会逐渐减少,孩子们不再大声说话,而是开始使用不出声的内部言语。简而言之,私人言语是积极的社会性言语。
后世的发展学者们更赞同维果茨基的看法。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种早期自我言语对于自我指导、自我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积极意义。
但是,并非所有的自言自语都是正常的。从前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积极的、消极的Self-talking(给自己打气、贬低自己),还是孩子的自我指导和出声思考,这里的Identity始终都只有一个,即一个完整的“我”而不是别人。而另一些自言自语者看着则像是在跟别人说话,就好像他旁边或是身体里有另一个存在似的。这些人往往面临着幻觉的困扰,由于绝大多数的幻觉都是幻听,所以他们可能就可能会去跟这个幻觉对话,比如说跟一条领带对话。
在DE中,根据玩家在内陆帝国(也就是神经质水平)上的加点,你可以决定他能否听见自己领带等一系列无机物的声音。对于一些伴随着妄想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跟幻觉谈话是一个并不少见的事情。当然,并非只要有妄想和幻觉就是精神分裂症,很多其他心理障碍和精神病也可能会伴随着幻觉,就比如说物质滥用障碍,或者,具体一点——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科萨科夫综合征。
科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ff’s syndrome),又称酒精性遗忘障碍(Alcohol Amnestic Disorder),是俄国精神病学家卡萨科夫于1887年发现的一种最严重的酒精相关精神障碍。它一般只出现在那些长期过度饮酒的酒精滥用者身上,起因可能是某次喝断片了之类的。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遗忘最近一段时间的记忆(虽然可能看到听到会觉得熟悉),搞不清楚最基本的时间和地点,甚至是自己的名字。
正如上图所示的那样,这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得精神混乱,或是产生妄想和幻觉。这往往出自于他们对找回记忆的迫切期望,因此,他们可能会虚构或是拼凑一大堆混乱的记忆来填补脑海中的空缺。
这种症状往往源自于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B1的缺失。在发病后的48-72小时,如果没有进行任何医学干预或是饮食调整,这种记忆损伤就可能成为永久性的。
很显然,我们的哈里就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中。在又一次宿醉之后,终于,失忆找上了他。他忘掉了自己的名字,忘掉了某些自己所处的时间、地点,这些最基础的存在。
在故事的开头,我们正处在一种酗酒后的最深层的无梦睡眠当中。这里的安排很有意思,因为酒精实际上确实会减少人的REM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我们根据脑波和眼球活动将睡眠分为1-4阶睡眠和REM睡眠,3-4阶睡眠就是俗称的深度睡眠,此时的脑波是低频宽幅的δ波,而REM睡眠的脑部接近于清醒时的α波)。而REM睡眠是跟那些光怪陆离,栩栩如生的梦境息息相关的,事实上,大部分人在大部分REM睡眠阶段都会做梦,只是不一定醒了后能记起来。
然后,游戏里第二天晚上(即失忆后的第一天结束,和金在阳台抽完烟睡觉的那天晚上)是一定会做梦的,这个设计也很科学很巧妙。因为睡眠是会自动补偿的,人没法通过不睡觉杀死自己,就是因为睡眠会自动补偿,REM睡眠也一样。如果你长期剥夺睡眠,它就会挤到你清醒的时候来小段小段地让你犯困睡觉;如果你长期剥夺REM睡眠,它就会增加一晚上REM睡眠所占的时长比例,甚至在清醒的时候出现PGO波(即桥膝枕波,一种原本应该只出现在REM睡眠中的脑波)。所以,在DE中,当我们从被长期酒精滥用和宿醉引起的一次无梦睡眠中醒来,第二天晚上补偿的REM睡眠让我们做了一个非常Creepy非常Weird的梦。因为酒精(尤其是长期滥用酒精)对睡眠的破坏作用,所以我们几乎没睡过一天好觉。
---------------------------------------------------------------------------------------------------------------------------
好了,至此,在您了解了上文所述的一切之后,我终于可以分享为什么《极乐迪斯科》的开头就令我无比破防了(这也是我写作本文的理由)。
回到游戏当中。在一切的开头,我们正处于酗酒之后无梦的深度睡眠之中,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掌管着呼吸和心跳的古老的爬虫脑。
“时间在这里汹涌的流逝。它是湮没了一切呻吟的终极宁静。”
如果你是二周目,且把字幕切成英文,就会看懂两个无比明显的暗示。
你可以看到中文译作“旧日之物”的是"ex-wives",即"ex-wife"的谐音。
"A mass lies hidden in your dead angle."这句话同样是一语双关,或者说暗示。如果把mass作名词lie作动词,就是游戏中翻译出来的意思。但如果lie作名词mass做形容词,那这里的意思就是:“一大团谎言隐藏在你的死角”。毫无疑问,这是Kurvitz满怀“恶意”的设计。
即便是在放纵堕落的失忆之后,最深层的无梦睡眠之中,本该空无一物的爬虫脑之内……那个*存在*,那个阴郁的跟踪者,那个某种聚合体,那个导致你堕落的幕后黑手——她,所留下的痕迹,依旧没法抹去。它们毫无意义。
评论区
共 2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