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0辆I型坦克走下生产线后,紧随其后的100辆被定型为II型和III型坦克,它们是纯粹的训练车型。II型坦克具有加厚的前装甲和加宽的履带,III型则进一步增加了装甲。但是此时的黑格已经不想把目标定在100辆这样的水平了,他想要的是1000辆坦克,能够帮他打赢这场战争的坦克。
1916年11月,英国战争部决定将在次年3月开始投产改良后的量产坦克——IV型坦克,但是因为这项工程需要由几家工厂共同完成,随之而研究的标准化方案让生产稍有耽误。这一次,伯明翰的大都市马车将生产640辆“雄性”和“雌性”,还有180辆运输坦克,林肯的福斯特生产100辆IV型坦克和“惠比特”中型坦克,阿姆斯特朗-温特沃斯生产100辆,考文垂兵工厂生产100辆,格拉斯哥的威廉·贝尔德莫制造50辆(25辆是补给坦克),曼彻斯特的米尔利斯·沃森负责50辆“雌性”,最后,林肯的罗斯顿负责生产用于“雄性”的侧舱。
大规模的生产确实取得了成效,IV型坦克的最终生产量是1220辆。其中“雄性”420辆,“雌性”595辆,补给坦克205辆,测试用车11辆,每周平均制造20辆,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相比于I型坦克来说,IV型坦克可谓是“进步和保守并存”,当然这样的进步和保守并非完全由性能决定,也有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考虑。“坦克供应委员会”的领导阿尔伯特·斯特恩认为,必须要为IV型坦克配备更强的发动机,同时还要装备新型的传动系统。他认为,I型坦克发动机太弱导致的动力不足是不能接受的,而四个人操作1辆坦克的设计也是很不合理的。
然而,斯特恩的方案由于技术问题和时间原因并未通过。取而代之的,最先生产的IV型坦克大量使用了“大威利”和I型坦克的现有技术。
IV型坦克同样是“长菱形”构造,总体布局和I型坦克差不多。在不宽敞的车身前部左侧,坐着坦克的指挥官,他的任务是负责看路,规划行车路线,发现目标,同时操纵1挺指向前方的刘易斯机枪。在他的右边是一位驾驶员,操作着坦克的一具变速箱,从而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在车身中部两侧的侧舱内,各有一位炮手和一位装填手,负责自己的57mm炮和刘易斯机枪,在“雌性”坦克里则是两位机枪手,各自负责各自的刘易斯机枪。另外,IV型坦克的火炮下方不再放置弹药。在坦克的后面两侧,坐着两位副驾驶,他们负责操作副变速箱,还要负责取弹药,给发动机上机油,或者操作机枪(如有必要)。
在装甲方面,IV型使用了加厚的装甲,并且改进了前部的装甲设计。同时,坦克使用了更大的机枪口,改进了侧舱的设计,方便坦克运输。同时为了解决噪音问题,IV型坦克在引擎排气口增设了降噪器,它本质上是一条长长的管子,让废气从车顶的排气口转移到车尾的位置。这让车顶的发热和废气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武器方面来说,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IV型坦克选用了统一的刘易斯机枪取代了I型的维克斯和霍奇开斯机枪。原因主要是水冷的维克斯机枪枪身过大,导致“雌性”坦克的侧舱太大。风冷的刘易斯机枪体积很小,也足够可靠。但是这样又带来的新的问题,刘易斯机枪需要不断吸入冷空气,放出热气,但是坦克内部的风扇让热气流总是会直接吹到枪手脸上。这虽然不是致命问题,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改进方法。
正如它的先辈们一样,IV型坦克使用的还是105马力的戴姆勒引擎,少数的动力被升级为125马力。它的速度大概可以达到6.4km/h,但是因为缺乏法国坦克和德国坦克那样的弹簧悬挂,IV型坦克的极速和越野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一战末期,它面对开阔的不平坦环境也显得举步维艰了。
除了IV型坦克外,特里顿还为英国军方设计了另一种坦克——“惠比特”中型坦克。当他在坦克即将实战前拜访索姆河的时候,驻法英军总司令黑格就给他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和巨大的“菱形”坦克不同,小巧的“惠比特”主要是用作侦察、偷袭并和重型坦克共同作战用。1917年10月,第一批200辆“A型”惠比特下线,到了1918年夏天,法国的“惠比特”达到了166辆,它们很快就参与到实战中了。
从外形上看,“惠比特”要比“菱形”坦克更前卫,它实际上是基于“小威利”设计的,两侧的履带没有悬挂,车体后部的固定多边形炮塔里安置着所有成员,发动机则是前置布局的两台泰勒4缸引擎,单台输出功率45马力,和双层公交车的动力系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惠比特”通过较复杂的方式,实现了依靠一位驾驶员就可以操作的技术。
“惠比特”的秘诀就是双重控制系统,相当于在一辆车上安装了两套一模一样的控制器。当“惠比特”在直线行驶时,两台发动机都被锁在相同输出状态,但是当驾驶员需要向一侧转弯时,他会向那一侧转动方向盘,逐渐减小那一侧的油门,同时加大驱动另一侧履带的油门。两台引擎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差速,从而让坦克转弯,如果在需要转弯的那一侧施加制动,会让转弯速度加快。
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想要操作这一套东西很麻烦,驾驶员必须小心配合两侧的转速才不至于转向不足或者过度,事实上很多人很快就意识到,停下车转弯是最好的方法。
“惠比特”的环境比IV型坦克好不到哪里去,三个车组乘员——一位指挥官、一位驾驶员和一位机枪手不得不挤在狭小的炮塔里,发动机的热量让里面如同烤箱一般炎热,废气几乎令人窒息。而且虽然坦克只有一位机枪手,但是却有4挺霍奇开斯机枪,机枪手不得不在指挥官的命令下,绕着炮塔来回移动,使用不同的机枪。除了多带一位机枪手外,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
虽然“惠比特”有着很多不足,但是在熟练的坦克手那里,它仍然有自己的价值。它驾驶起来很困难,防护力非常薄弱,武器也不是很充分。但是速度和机动性就是它最大的武器,在1918年的实战中,在有经验的车组手里,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法国作为英国的同盟,几乎在英国人开始研发坦克的同时就展开了类似的计划。但是法国人的思路和英国人截然不同,法国的埃斯特涅将军并不想制造像I型坦克那样庞大的坦克,他更想要的是由小型、廉价、容易生产的坦克组成的“蜂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战期间的法国坦克总体并不大,也没有法国坦克在重量上可以超过英国的I型坦克。
第一种踏上战场的法国坦克完全被英国I型的阴影遮盖了,它就是施耐德CA-1。施耐德CA-1看起来好似在一辆拖拉机上装了个铁盒子一般,外形方方正正。它没有炮塔,主武器是位于车体右前方的一门75mm施耐德-布罗克豪斯炮,之所以只能装在右边是因为炮手需要站在左边才能开炮。
这门炮非常短,但是却很重,它是用来突破防御工事用的。也正是因为这门炮的空间,右侧的霍奇开斯机枪不得不相比左侧更靠后。它的动力系统是一台60马力的汽油机,驱动13.5吨重的坦克本身。
施耐德CA-1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前方倾斜的“刀锋”,它的目的是为了切断德军的铁丝网。和I型坦克一样,施耐德CA-1也没有独立的引擎室,甚至没有独立的指挥官。车体内部十分昏暗,一位组员担任炮手,两人担任机枪手,一人负责给他们装填,一位机械师兼职装填手,最后是一位驾驶员。这六人的空间都不大,只有炮手和驾驶员的空间稍微大一些,炮手还要兼职领航工作,他可以把头探出坦克观察,而驾驶员只能靠坦克右侧的小窗口观测情况。
施耐德CA-1在1917年4月16日的尼维勒战役中参与了首次实战,结果却以损失惨重而告终。法军炮兵无法有效压制德军炮兵,德军的炮兵观测机通过精确地测定,让德军炮火的杀伤力成倍增加。很多施耐德CA-1都被炮火直接摧毁了。德军士兵也不再像当初那样被坦克吓跑了,他们会躲在战壕内部,等坦克过去后射击跟在后面的步兵。德军还用上了毛瑟K子弹,一种新的反坦克弹药。
到了战斗结束的时候,128辆施耐德CA-1损毁了76辆,很多已经被彻底摧毁了。更可怕的是人员的死亡比例,180名坦克组员战死,伴随步兵的伤亡率更是高达40%!只有20辆破烂不堪的坦克从战场上回收。结果发现,施耐德CA-1面对火灾的防御力很差,坦克在被大炮击中后很容易起火,过差的视野也让坦克难以避开炮击。不过幸运的是,改进后的装甲确实对德军的穿甲子弹具有防御力。
在研制施耐德CA-1的时候,法国又研制了第二种坦克——圣沙蒙。当施耐德CA-1的设计者欧仁·布里利正在组装原型车的时候,圣沙蒙的武器制造商FAMH就得到了法国政府400辆坦克的订单。他们本来希望仿制施耐德,但是布里利拒绝分享其设计专利。
圣沙蒙坦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动力,它使用的是80马力的潘哈德发动机,但是并不是通过传统传动方式推动,而是驱动一台52千瓦的发电机,再通过发电机驱动位于两侧的电动机,从而驱动坦克本身。
这样一来,圣沙蒙就不需要变速箱了,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操纵坦克。但是这套系统太复杂,动力损耗也较高。影响圣沙蒙机动性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作为重达23吨的坦克,其32.4cm的履带却太窄了,导致坦克很容易陷入土地中(最后履带被加宽到了50cm)。此外,坦克内部的通风也很差,悬挂容易变形,长长的75mm大炮在下垂时容易插进地面等等。疲弱的动力让圣沙蒙坦克如同是“给大象装了羚羊腿”。
在圣沙蒙坦克内部,前方左边是驾驶员兼职指挥官,右边的炮手负责操作75mm炮联通1挺霍奇开斯机枪,装填手负责装填和调整炮高,此外还有六位坦克车组分别处理自己的职责。圣沙蒙的副武器为4挺霍奇开斯机枪,是所有法国坦克里火力最强的。同时,圣沙蒙的前装甲达到11mm,侧装甲17mm,防护也算不错。虽然它的火力很强大,但是因为坦克的机动性太差,圣沙蒙的实战并不多,在1918年3月产量也急剧下滑。
相比于庞大的圣沙蒙,雷诺FT坦克就显得小巧玲珑了。只有6.5吨重,FT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化坦克,具有后置发动机,可转动的炮塔,前置驾驶室,垂直弹簧悬挂等独特的设计。它最有创新的就是圆形的可转动炮塔,在“林肯一号”上出现却在“小威利”上消失的特征。早期型炮塔配备的武器是1挺霍奇开斯机枪,但是随后也出现了火炮型,使用37mm火炮并装备火炮瞄具。
雷诺FT的2人组都位于坦克前方,从前门进入,指挥官可以从坦克炮塔的后门离开。驾驶员坐在坦克前部,控制刹车、方向和离合器,指挥官兼任炮手就在他的后面站着,他可以通过简单的“座椅”放松一下,但是只有站着的时候他才能使用炮塔里的武器。1台4缸引擎驱动这辆坦克前进,在车尾的挡板上装备有铁链,用来拖拽其他坦克。
雷诺FT确实实现了蜂群化生产,它共计生产了超过3600辆,被出口至几十个国家。在1918年的攻势中,这种坦克具有不错的表现,虽然面临防御薄弱的问题,但是数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战后它仍然参与了不少战争,同时影响了许多法国坦克的设计。即使是二战时期,北非战役中的美英军“斯图亚特”坦克还是遇到过维希的雷诺FT,当然那些坦克早已过时到不堪一击了。
1917年6月7日,英军对佛兰芒地区的伊普尔发动了一次总攻。进攻首先由一系列设在德军防线的地雷引爆开始,随后是步兵和坦克的冲锋。虽然坦克们因为各种原因慢下来了,但是步兵的攻势是如此迅猛,他们并没有受到坦克的很大影响。在这次战斗中,德军也用上了新的反坦克武器——步枪发射的K子弹。这种穿甲子弹对早期的英军坦克具有一定杀伤力,但是防御增强的IV型坦克已经可以有效阻挡它们了。
比德军的K子弹更可怕的是坦克总是会陷入坑中,甚至有的时候地面还是平整的,坦克也因为各种原因陷了下去。理论上,如果战壕的宽度超过坦克长度的一半,坦克就会陷入战壕,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比这个更窄的战壕也能困住坦克。此外,炮弹的弹坑里积了雨水,或者泥泞的土地被好几辆坦克轮番碾压,都有可能困住一辆坦克,如同大象陷入沼泽地一样。
直到一个叫菲利普·约翰逊的人发明了一种可以把坦克从泥地里抬出来的橡木棍后,这种情况才有缓解。如果坦克陷入了泥潭,只需要把这根棍子的一头插进一侧的履带,转到坦克下方,就能让坦克脱离困境。这东西非常沉重,而且操作这个的时候往往周围还有炮火袭击,士兵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1917年7月16日,伴随着3091门大炮的炮击,第三次伊普尔攻势展开了。在飘飞的雨点中,216辆IV型坦克,分属6个坦克营,展开了进攻。支援他们的是60辆补给坦克,基本上都是用老旧的I型、II型这种已经不适合实战的坦克改造而来的。
这场进攻几乎是一场噩梦,雨水把地面变成了沼泽地,到处都是泥浆和水坑,坦克一辆接着一辆陷入泥地,又一辆接着一辆爬出来。脱困用的橡木棍确实起到了帮助,当然如果坦克陷得太深,脱困的难度也会加大,因为履带和泥浆的接触面积也变大了。第一天里,70辆坦克陷入了泥浆中,一些被炮火摧毁了。指挥官们不得不冒险离开坦克,努力寻找相对安全的道路。
8月19日,9辆坦克发动了对圣朱利恩村的进攻,这里的地形一样糟糕,到处都是从被炸毁的房子上掉下来的泥浆和砖头。坦克沿着公路的残余前进,进入了村庄中。虽然还是有2辆陷入泥浆退出了战斗,但是并没有什么能阻止剩下的坦克,它们一起打下了村庄的据点,最后5辆成功返回英军防线内。圣朱利恩围攻战英军仅15人伤亡,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坦克完成了一次胜利。
IV型坦克的表现让人们对坦克能否胜任进攻任务产生了怀疑,一些人认为他们对坦克的使用方法不对,总是让坦克从不适合的地形进攻。另一些人则觉得如果坦克的“无限轨道”无法让它穿越西线上常见的地形,那么坦克就不算是成功的武器。
任何一个研究IV型坦克战史的人都绕不过1917年11月的坎布雷之战,毕竟这是IV型坦克所经历过的最著名,作用最显著的战斗。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把篇幅用来描述战斗本身的话,大概需要太多的文字和与装甲战争不相干的内容,所以就在这里讲讲IV型坦克在坎布雷之战中的一些情况吧。
驻法英军的9个坦克营参与了坎布雷之战,每个营有42辆IV型坦克,24辆部署在进攻队形前方,12辆处于后方,6辆留作后备。因此大概有至少378辆坦克参与了坎布雷之战。作为补充,共有54辆补给坦克和9辆无线电坦克,同时有32辆参战坦克装备了切断线缆的装置,2辆作为骑兵战车,1辆用来装电话线。全部坦克都是通过铁路运输的,1列火车可以运输12辆坦克,每天共有9列火车在运营,持续运输了4天才将所有坦克运输到位。
1917年11月20日上午6:20,坎布雷之战正式打响了。伴随着火炮的怒吼,坦克穿过晨雾,一辆一辆向德军方向挺进。在坦克战线的中央是一辆叫“希尔达”的“雄性”坦克,上面坐着坦克部队的指挥官休·埃里斯。坦克的进攻出人意料的顺利,而其他的几个步兵师也没有遇上强烈抵抗,兴登堡防线在很短时间内就被突破了8km。
所有坦克都在车顶装了一捆柴,目的是扔进兴登堡防线上过宽的战壕,让坦克可以通过。不过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些柴捆的真实数字——每一捆柴都是由75捆普通柴捆绑起来的,绑住它们的方法是用铁链缠住,然后让2辆坦克从两个方向拉紧铁链!300辆坦克需要22000捆柴组成的300个大柴捆,这些柴的总重量达406吨。
那么,坦克是怎么将一吨多的柴放在车顶,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放下来的呢?答案就是一种能够快速释放的机械装置。当坦克靠近战壕的时候,驾驶员踩下刹车让坦克停下,当坦克开始减速的时候,指挥官走到驾驶座后方拉动特殊的操纵杆,松开固定装置,在惯性作用下,柴捆自己落入战壕中。然后指挥官再让驾驶员加速,坦克驶过战壕。至于柴捆本身,就没有回收的可能了。
除了实战的坦克外,补给坦克也是这场坦克战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补给型IV型坦克具有“雄性”的侧舱,但是没有武器。内部构造做了改进,以放置更多物品。考虑到坦克内部的摇晃问题,货物都用绳索固定了。补给坦克不仅能在车内和车顶放置东西,还可以在车尾拖拽一些货箱。
然而,坎布雷战役也标志着德军一种新型反坦克武器的立威时刻。在英军第51高地师的坦克们进攻一处叫弗雷斯奎尔岭的高地时,它们遇上了德军的顽强反击。在弗雷斯奎尔的德军阵地里,他们用上了77mm口径的FK96野战炮。这是一种轻便的短炮管火炮,主要用来为步兵支援,但是对坦克来说也有可怕的杀伤力。在克雷布斯少校的指挥下,德军炮兵开火了,IV型坦克一辆一辆被击中,燃烧起来。最后一共有16辆被FK96野战炮摧毁。
当然,IV型坦克在弗雷斯奎尔的损失主要不是因为FK96有多么厉害,而是操作这些炮的是德军54师的炮兵。这些人就是那些在尼维勒战役中和法军坦克对战的人,而且接受过专业的反坦克炮击训练。德军的培训起了效果,他们在一战后也沿用了类似的思路,二战早期的国防军“坦克猎手”单位(Panzerjäger)就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反坦克炮手,他们是盟军坦克最可怕的敌人之一。
最后,英军补给的不足和德军顽强的反击让坎布雷战役并未成为英军预想中的完胜。而且这场战役中德军甚至发起了主动反击,获取了不少英军坦克,当然只有少数还算可以正常使用,德军能把那些被俘的坦克恢复到不错的状态也算是个奇迹了。
被缴获的IV型坦克被德国人通过铁路运输到比利时,一辆状态很好的被直接运送到柏林让德皇威廉二世观摩。根据数据统计,从坎布雷缴获的50辆坦克中最后修复了30辆,其中一些“雌性”最先使用了,它们使用的是德国的仿制弹药。“雄性”的57mm炮是个难题,最后采用比利时的火炮代替。德军不仅修复了IV型坦克,还在比利时设立了坦克训练营,IV型坦克在德国也有了个新名字——“Beutepanzer”(缴获坦克,二战时期德军仍然用这个词称呼缴获的盟军坦克)。
在研究缴获IV型坦克的时候,德国人自己也在研制他们的坦克。1916年9月,德国成立了一个研究部门(第7运输部门),收集和分析有关英军坦克的信息。11月13日,德国战争部要求设计一种30吨的坦克,这种坦克使用奥地利霍尔特拖拉机的底盘,能够跨越1.5m的战壕,速度至少达到12km/h,使用机枪和火炮作为主武器。12月22日,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向军方展示了他的坦克设计,这就是A7V。
1917年4月30日,戴姆勒制造的A7V的第一辆原型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试验中它甩掉了自己的履带,而且也很难通过障碍,不过,德国战争部长给了戴姆勒一个仁慈的机会。5月14日,第二辆A7V原型车开始了测试,它没有装甲,使用了10吨的压舱物来模拟装甲的重量。试验后,A7V的设计做了一些修改,加入了2挺机枪和一个新的观察哨。1917年10月,A7V正式开始生产,订单为100辆。
A7V是德国第一种坦克,它高达3.35米,但是底盘离地间隙只有20cm,看起来仿佛是趴在地上的巨龟一样。它简直是武装到牙齿,车体前方装备1们马克辛1888式速射炮,口径57mm,备弹100发(50发高爆弹,30发穿甲弹和20发葡萄弹),此外还在左侧、右侧和后侧各配备了2挺机枪,全车内共有50条子弹带,每条子弹带包含250枚子弹。它的动力系统来自2台戴姆勒4缸引擎,单台出力100马力,因为没有足够空间来放下需要的200马力发动机了。这两台发动机驱需要推动全重30吨的坦克,因为A7V的装甲厚度最厚达到30mm,其装甲重量共计8.5吨。
凭借着霍尔特拖拉机的垂直悬挂系统和戴姆勒的两台大功率引擎,A7V堪称是一只“极速蜗牛”,极速可以达到16km/h,相当于IV型坦克的3倍。但是速度也带来了代价,A7V虽然配备有500L的油箱,但是巨大的耗油量让坦克的续航里程只有60km不到,越野时最高时速也会下降到5km/h。
A7V被各种问题折磨着,它的前装甲确实很厚,但是车底装甲只有10mm,甚至无法防住手榴弹,它的普通钢材装甲也不足以抵抗炮弹。
此外,它的乘员实在是太多了,需要总共18人,包括了一位驾驶员,一位修理员,一位机械师(兼任信号兵),六位机枪手,六位装填手,一位军官,两位炮手。车体内部和IV型坦克一样不是分开的,所有人都在吸着发动机放出的废气。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它是手工制造,而不是量产,所以A7V的生产速度相当慢。
1918年3月,德军发动了代号“迈克尔”的军事反攻,目的是从圣康坦冲破英法防线,从而向西北侧占领关键港口,将英军赶出欧洲大陆。在战斗早期,就有5辆A7V参与了战斗,它们算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很快,A7V就会在战场上遇到自己的敌人——IV型坦克。这场战斗爆发于1918年4月24日,被称为第二次维莱尔-布列托涅战斗。一场3对3的坦克战将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坦克之间的战斗。
在下一篇文章中,除了第一次坦克战的前后之外,我们还会看到“菱形”坦克家族的最后几位成员,以及它们的服役经历。
评论区
共 2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