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阿尼的《冰菓》与《吹响吧!上低音号》以及《轻音少女》是我最喜欢的三部京都TV动画。前些日子重温《冰菓》时,忽然想聊一聊《冰菓》中第12~第17话的内容,同时,这也是米泽穗信古典部系列的第三部小说《库特莉亚夫卡的排序》。
《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它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普通人对于有天赋才能之人所持的羡慕与期待,不仅仅是普通人对于自己努力了一大顿都无法弥补与天才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感到的无力感与失落,还在于人类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以及个体性格的客观差异,使得人类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互相之间真正理解的残酷现实。
我们先来看男二号福部里志。进入高中以来,福部总是以一种轻松且与世无争的态度去生活。他涉猎广泛,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知识,以“数据库”自称,但又会把“数据库是无法得出结论的”这句话挂在嘴边。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是很无力的,因为他觉得,自己除了在各领域的知识大门前浅尝辄止外,并没有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的意愿与能力,所以自己无法在某一领域做到出类拔萃、乃至做到第一,但他仍然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在某一领域内做得很好,希望自己是一个特别的、出类拔萃的人。他羡慕着好友折木那推理与分析问题的天赋,一直认为自己比不过这位老朋友,但在面对“十文字事件”时,福部却是那么想证明一下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比老朋友差,证明自己也可以在某一领域做得很好。
可最后,他终究是没有赢过老友折木。在折木将已经发现的各条线索与《黄昏现白骨》、《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这两本书联系起来,并由此推理出安心院铎玻(アジム タクハ)这个署名,正是安城春菜(片假名:アンジョ ウ ハルナ)、陆山宗芳(片假名:クガヤマ ムネヨシ)、田名边治朗(片假名:タナベ ジロウ)三人的姓氏与名字的首字母所拼成的时候,福部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他对折木的推理与分析问题的天赋彻底服了气。
最后,福部在距离折木与田明边谈话地点的不远处,有些怅然地说:“比我期待的厉害多了,奉太郎”。
那是一种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在面对天才时的无奈自嘲与无力感。
另一边,并不热衷漫画的陆山宗芳只是一时兴起担任了《黄昏现白骨》的作画,作品完成之后就不再涉足漫画了。而对于田明边治郎来说,他对自己与陆山的巨大差距感到无力,对陆山的天赋与才华感到羡慕与憧憬。正如他所说,这份巨大差距所带来的绝望感,使他对陆山产生了期待,他期待着陆山能够认识到自己那令人望尘莫及的天赋,画出更好的作品,但漫画对于陆山来说却终究只是一时兴起的“玩乐”罢了,根本没有在意。
并不热衷漫画的安城春菜也只是一时兴起创作了《黄昏现白骨》的剧本,在作品质量上远好于热衷漫画事业的河内亚也子所创作的《Body Talk》。当河内亚也子看到自己并不热衷漫画的朋友却只是因为这一时的兴起,就创作出了远比自己的漫画要好得多的作品时,是无比震惊、且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与田明边一样,这不是什么小不小气的问题——当看到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巨大的努力与巨大的热情与兴趣所投身的事情,被一个并没有付出巨大心血、巨大努力与巨大热情的天才所轻易远超的时候,那种心理上巨大的落差感与无力感,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于是,河内因为难以接受,就自己骗自己——说不存在什么优秀的好作品或者名作,所谓好作品与坏作品,只是存在于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主观判断之中罢了。可当摩耶花为了反对河内这一结论,而再度将《黄昏现白骨》摆在河内面前时,对河内的冲击是巨大的,河内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不甘。而当摩耶花最后发现河内画在栏杆上的猫时,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最喜欢的两本漫画之一的《Body Talk》正是河内所作。
摩耶花忽然想起来,自己在找不到《黄昏现白骨》时,想的是拿河内学姐创作的《Body Talk》来代替,但她当时的想法是,与其拿这本不满意的《Body Talk》来凑数,还不如不拿。是的,虽然两本漫画都是摩耶花很喜欢的书,但摩耶花在选择其中一本当作优秀的杰作来向人证明时,自己将《Body Talk》当作了是“凑数”、相对不满意的作品,而将《黄昏现白骨》当作了具有超凡魅力的杰作。而河内当然也知道读者会这么选择。
于是,摩耶花又想起了自己画的那些难以拿出手的漫画,不由得流下了情绪复杂的眼泪......而京阿尼也用这个镜头巧妙地表达了此时的氛围:摩耶花的眼泪掉在了河内学姐在栏杆上画的《Body Talk》里的猫的眼睛旁,看起来像这只可爱的猫也留下了眼泪,而这只猫,明明笑得那么温暖......记得没有?河内学姐在天桥上,自始至终没有让摩耶花看到自己的表情......
在这个世界上,要做到互相的理解,是有多难。如果陆山能理解田明边的无力与期待就好了,如果安城能理解河内的无力就好了。
但陆山与安城也并无特别的义务需要这样做,他们如果能理解田明边与河内,只能说再好不过了,但他们不理解也没有错,而这,就是最让人感到无奈、无力与悲伤的地方,明明谁都没有错,却有人因此而为之悲伤......
而从另一个角度更进一步地挖掘呢?以人的共情力为例,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幸与差异太多了,但人却是有极限的,人的共情力也是有极限的。
虽说在理论上对待不幸与差异最好持同等程度的人文关怀与共情心,但现实是,能让我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与动容的,多数只是我们基于自身经历与所处环境而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人。
这并非我们无情,这只是残酷的事实——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人类的悲欢真的难以相通,因为距离、经历、环境、性格与陌生感时刻左右着我们内心共情的能力。而这里面,也难分对错。
无法产生共情,也就无法理解。然而人的共情力哪是说来就来的呢?除了那些公认的大道理之外,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相似的教育背景、没有相似的经历际遇、没有相似的成长环境,或者没有相似的国家文化背景,人们互相之间果然还是难以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吧。
可是,我仍在想,人们如果能够互相理解,那该多好呀......而在《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最后,我们终究没有见到像第七话《初见真身》一章里,那夕阳下姐姐背起妹妹的暖意与那千反田温柔动人的笑容。
评论区
共 1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