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头玩一些之前下了单但一直没机会玩的游戏。感觉像是心血来潮逛了趟冷宫。依稀记得当初如何迎进几位嫔妃,然而时光荏苒,多少显得时过境迁。不过玩了《盐与避难所》之后,大有一种“盐妃,朕真是有眼无珠啊”的感慨。
《盐》是一款融合了《黑暗之魂》与《洗碗工》的独立游戏佳作,2016年上市,水平很高的名作。其开发组SKA工作室只有两个人,《洗碗工》系列也是他们之前的作品。两个人对魂系列都熟悉的很,熟悉到连VaatiVidya 大佬都直呼“熟悉的配方”,直接冠以2D魂名号的游戏。
然而本文并不是一篇魂学报告,真正的魂学家早已在机核立说,强烈推荐各位去看幻蓝的三篇文章。此君文章各个短小精悍,质量上乘。另一个很厉害的魂学家是Reddit上的Asuko,写了一本87页的《淹海之卷(Drowned Tome)》。而我感兴趣的,也只是这边一些细枝末节,那边一点鸡毛蒜皮。算是圆我一个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写点什么的癖好吧。 谈《盐与避难所》,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黑暗之魂》。两者的一个共同点是世界中的人都用组成自己生命的元素进行交易。《魂》系列中就是魂,而《盐》系列中则是盐。那么第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是盐?
首先,盐作为通货流通古已有之。埃及,亚述,罗马,乃至哈布斯堡,都曾经用盐作为等价物支付货物,劳务,军饷和债务。盐业也是最早由国家垄断的产业,而非直接控制的文明也会要求出产盐的地区以盐纳税,就和《40K》里巢都世界以人口和灵能者纳税一样。山西运城盐湖是世界上都有名的大湖,现在人们知道她多半是因为其像死海一样是个旅游景点,不怎么提在她周围考古发掘到了五千多年前的骸骨,上面有明显的武器伤害痕迹。盐就是这么重要。
缺少盐,身体将无法转化食物中的营养,也无法把这些营养和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无法传导神经信号,无法驱动肌肉。更不用说各种头痛,晕厥,气短,神经痛等问题。这么看来,盐在这个世界能给人物升级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说它是生命之源一点也不为过。
而直接把盐说成玩家生命之源的烛火女士(Candlelit Lady),直接称我们这类人为盐裔。她称自己的灵魂来自火与光,与我们不同。幻蓝将其解读为来自真正世界的,与我们所在世界相反的存在。
如果说光是火的产物,那么我们盐裔就是海(水)的产物。而人们对盐支持生命的看法的另一个经验例证,便是海洋生物的繁衍速度远超陆地生物。另外,海上运盐船上的鼠患远超其他货船,所以甚至一度有人认为老鼠仅依靠盐,不需要交配便可繁殖。在我们老家还有一种说法,老鼠吃了盐会变成蝙蝠,这也让我第一次跑尸发现一只蝙蝠的时候会心一笑。
盐可溶于水,湿度降低后仍能析出等量结晶。始终保持自己等量的这个属性,就和蛇蜕皮一样让人觉得有神力,从而让人们形成了盐有神性,或是作为神中介属性的印象。
犹太教中上帝的圣约是通过盐建立的 (Lev. 2: 13; II Chron. 13:5; Num. 18:19)。罗得妻子逃离索多玛时未尊神谕,惩罚是化为盐柱。后来上帝更是用盐,而不是油,将以色列交给大卫和他的儿子。古代地海三国都有将盐溶于水供奉神明的习俗,直到现在,犹太人仍然将面包粘上盐以体现与上帝的关系。天主教中盐也有一席之地,他们除了圣水,还有圣盐(Salsapientiae)。盐不仅保持自己等量,还能保护食物和身体不被腐蚀,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就需要大量盐,也就不难理解古人如何将盐与永恒联系起来。
而既然是永恒,又是给神献祭的物品,质量就变得具有象征意义了。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里我们举起大师剑对着矿石一顿砍总能出来几块。然而《塞》中的岩盐有杂质,呈粉色。这种盐在印度想要上供,婆罗门是看不上的,必须要海滩和盐湖析出来的纯白结晶盐,才配得上天神们的尊贵。于是,足够清净的盐自己也变得高贵起来,以至于变得具有一定力量。包括《生化奇兵》系列在内,不少幻想类文产中,盐都是最流行的“魔法”触媒。《哈克贝里芬历险记》里和《恐鬼症》里都有用盐驱鬼或者阻挡鬼的描述。真可谓可攻可受属性好。
那既然盐这么重要,为什么政治课本上不说“……货币天生是盐巴”,而是说 “黄金”呢?这个问题亚当·斯密还真说过——金银价值不如盐等自然矿物,但贵在易于铸造,固型。特别是中世纪钱币开始有边线防伪功能之后,金属铸币成了货币的绝对主流。
而在盐岛上,这一点很值得重新思考。因为在这里,盐作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如字面上所说,而当我们购买道具和基本武器、奇迹和法术的时候,我们仍然支付黄金。当我们死亡之后,也是被圣职取走黄金。岛上还有专门拜金的派系。我们需要问的是,黄金在这里有什么用?它怎么流通?
非常可能的是,它们并不流通。从游牧商人的对话中我们得知,作为一个Taenibir 的穷人,向往Kar'hi 富庶的他跨海遭难来到这里。他的对话最后表示他在这里买卖不错,很快就能买通逃离的方法,如果有的话。而另一个商人Minty Skell 收取黄金则是为了寻宝,她一直在提埋在深处的宝藏。所以商人们都一样,收取黄金是为了之后回到阳间用的。
圣职在我们死后把我们拖回避难所并收取黄金呢?这个应该是习俗。每次人物死亡,圣职都会收取10%。这不就是什一税么?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有。另一个证据是就算你跑酷到敌营深处死掉身上又没钱,圣职照样把你带回来。这种只有成本没有收入的事情,只能说他们实际上不在乎黄金多少。当然从世设来说,玩家死后盐身很可能重组在相对容易拾取的地方。
然后就是黄金教。他们追求黄金,其实更多是出于信仰。黄金面具的道具说明提到,肉体不完美,转瞬即逝,还腐坏,黄金就没有这些缺点。他们追求的是通过对黄金的崇拜奉献,达到自己的永恒。我们对着电脑可能会觉得这不科学,然而如果在谷歌上搜治疗属性(Healing properties of),黄金排在自动补充的第四位。早期医学仍在摸索阶段时,黄金被视为一种药物成分,人们相信纯金具有治疗效果并能散发出温暖的治疗能量,主要用于在感染的创口和疼痛处涂抹,甚至能控制感染的扩散。想想《盐》世界里黄金教信徒患上的Grayrot 瘟疫,那黄金当面具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科学的了。
在《盐》的世界中,魔法和祈祷的界限也比较模糊。虽然之前盐和黄金相比,从游戏机制上来说两者还是有一定分歧的。但从世设角度来讲,一个以信仰为重要背景的游戏里,选了不信神的铁民照样能用祈祷术,似乎很不尊重神明们啊。铁民自己圣所里的牧师圣职都只能用问题回答问题:你想知道不信神的信仰为什么能用祈祷术?
我们倒是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学着吹哥的方法,抛开所有魔法设计系统和两种术法功能的表皮,看它们在这个世界中最本质的规则。是言语。
魔法从火与天之间念动咒语驱动;祈祷术用言语驱动;包括烙印,说明中也是言语的力量以烙印的形式协助所有者。这些原理其实我们都很熟悉。法师们在各种游戏里最讨厌的就是打断吟唱,村儿里的女巫跳大神的时候倒是有坚定的意志不被旁边小孩儿打扰。《魔兽世界》里的牧师基本上两个真言术一个暗言术都得点一点,现实世界天主教牧师、神父们不论是祝福还是驱魔,拉丁语也都得加满。烙印其实我们也不陌生,换了介质而已。勒令急急如律令,三火令。想起来没?
然而这么简单的答案又很容易把我们带到言灵术的混沌之中,似乎魔法和宗教真的是一回事。偏偏制作组又有意把水搅浑。简单来说两者都是在当时的科技常识不能解决问题时的社会产物,不过魔法更针对问题本身,宗教更针对信仰自身。之前的拙文做过一些区分宗教和魔法的尝试。 说制作组想把水搅浑的最有力证据便是Mal,在这个岛上有一个浮空城堡里蝴蝶翅膀的Boss。看她的灰烬和改制武器说明,似乎她本人是火与天魔网的管理者。她是唯一一个杀死之后不会给你盐的人物,这说明她不是盐裔和海怪,难不成你还是有烛火之魂的真神?最要命的是她的攻击都是神圣伤害,而她弱的属性是奥术。
我们不妨先从《盐》里魔法和祈祷的区别出发来将其区别。首先魔法在火与天之间有平衡机制,严重偏向一边甚至会殃及性命;而祈祷看似没有平衡,但仍有一个热忱和罪业的二元机制。这两者看似处在不同层级,似乎宗教的二元处在更高的层面上。但《盐》中火与天的能量类似于《龙与地下城》中的魔网一般无处不在,又像引力一样万物皆有。使用魔法时的火、天转换比宗教的热忱、罪业转换更快、更低耗,但也更危险。如果我们假设烛火灵魂的神明客观存在,那魔法和宗教的区别就好像没有监管的黑市和受到各种法规条条框框的能源产业。
其次,魔法的技能直接把点数加在魔法上,而祈祷术的技能要把点数加在“智慧”上。不知道制作组是不是有意而为之,因为更贴切、本能,以及更加有例可循的做法是设定为“信仰”(faith)。而宗教发展过程中智慧重要性更高的阶段就是自己的启蒙阶段。宗教与巫术相比不针对事物本身是由于本质上,宗教是一个社会群体适应世界的一个方法。因而它发展前期解释人应当如何适应世界的智慧更加重要。耶路撒冷系教派中先知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是他们的智慧逐渐确立了教会的发展方向。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上座部南传佛教中只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即便在近现代,也有人专门为克里希那穆提的智慧建立明星社,而他也在对真理和宗教的关系上的洞见解散了它。
教会逐渐稳固之后,对已经收集到智慧的膜拜便演变成了信仰。而言语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等等等等……《创世纪》第一章一半都是神说,神称。他的力量是用言语体现的。而他将这力量给人,是第二章的内容。
2.19 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饲它的名字。
2:20 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
人没有得到创造的力量,但却得到了命名的力量。放下《创世纪》,拿起《以赛亚》,其中也有
55.11 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魔法方面,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岛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岛民的认为魔法是随着最初的祖先和英雄开辟世界时创造的。魔法不因为人或其他任何东西改变,它由这些祖先传给自己的继承者们,世袭罔替。
他还发现,特罗布里恩人相信魔法是人人都有的基本力,大家公认的法师当然持有的力量就大一些。他发现这里的人认为并不是自然的力量被人捕获而使用,而是魔法本身就及存在人的肚皮里,只有在说话的时候才能从身体里解放。
与道伯恩斯(Dobuans)的推测一致,岛民还相信,他们用魔法说出来的话会对世界的进程产生影响。
等等啊,对照着刚才创世纪第一章,第二章和以赛亚第五十五章的节选。语言的力量运作方式是一样的。首先要有一个源动力以言语构建,比如光之女神或者火与天魔网之类的;然后是人类获得试用这种力量的身份;最后是言语自己本身存在并拥有力量影响现实。
兜了这么大个圈子,说回到为什么《盐》里的魔法和祈祷术使用者这么随便。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本身都是言语驱动的,很有可能背后的源动力都是同一个。铁人们不信神,但信人自己,特罗布里恩人也是信自己,觉得自己肚子里有魔法。没准铁人的圣职者知道这两个是一回事,懒得解释吧。
这类文章经常会遇到阿虚名言困境。很讨厌,根本翻不了身。怎么解释怎么像是在徒劳给无生产性的活动创造价值一般。
然而对我而言,我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能给游戏正名。毕竟《盐》里还有很多设定我看着挺别扭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没有玩到这些承载了大量可挖掘内容,留出广阔思考空间的游戏,我基本上是不可能对人类学或者社会学开始感兴趣的。在我每周都要为周报绞尽脑汁,为月底结账殚精竭虑,为年底决算掏空灵魂的间隙,有这么几个游戏让我对更广阔的世界发生了兴趣,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美感的事情。
谢谢你能坚持看我啰嗦这么多有的没的,只希望我能把自己研习的乐趣的1%通过本文传达给你。
评论区
共 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