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成本中等,并且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在元旦节错峰上映,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票房成绩,算是就此在国内首创了“喜剧+探案”的电影新类型。两位主角的塑造借鉴了美国常用的“搭档电影”模式,性格迥异,泾渭分明。王宝强塑造了又一个有些模式化但只有他自己能演的角色。视效风格很明显的“借鉴”了《神探夏洛克》,但不至于令人反感。
片子有了不错的喜剧基底,核心推理的谜题设计也很紧凑、扎实。不是什么惊天的旷世谜题,但密室诡计十分精巧,本格味浓郁,有着相当的水准。当时陈思诚甚至给自己贴上“资深推理迷”的标签——我差点就信了。
“本格”,问题就出在所谓的“本格”上。现在很多朋友已经知道,《唐人街探案1》的密室诡计与日本九零后新本格新生代代表作家青崎有吾(好长)的《体育馆杀人》如出一辙 !也有大佬指出,小天才陈思诚应该还同时借鉴了福翠尔的《消失的镭》。
《唐人街探案2》转战纽约,但地域文化的展现尤其跟唐人街的关联已经微乎其微。小天才在这部片子中学会了一个新技能——掉书袋。他可以让刘昊然随口就能说出一个诸如“洛卡特物质交换定理”这样神乎其神的专业名词。但唬人归唬人,小天才对说过的定理、法则统统解释不清楚(甚至应用场景都是错的),估计也就是知道个名字的水平。对推动剧情或者是人物塑造更是没丝毫用处。总之,就权当是装个X烘托下气氛吧。
至于核心的探案环节,陈思诚这次更是变本加厉——要“借鉴”我就多“借鉴”几家。摩天大厦内藏道观的设计是瞎眼可见的出自02年中国台湾电影《双瞳》。杀人手法与五行关联最多只能算作本土化魔改,实际内核还是出自已经被抄了无数次的“新本格”开山立派之作——《占星术杀人魔法》。而且小天才还是诸多抄袭作当中最烂的那一个,水平远不如二十多年前的《少年包青天》。
以上就是在评价最烂第3部之前,稍微有必要厘清一下的事实。
作为一种被打上深刻“二次元”烙印的亚文化类型,虽然其边界较之以往拓展了许多,但仍旧存在着门槛甚至是壁垒。这种亚文化小众圈子终归是规模不大且受众稳定的。也就是说,若不去深入了解,是很容易产生刻板化误解甚至是误导的。
cosplay文化绝对不会是单纯的“憨憨变装秀”。片中与其相关的桥段之所以让人深感生硬无趣,根本原因就在于影片对所吸纳元素的解读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的谬误。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堪一击的“日本国技”,毫无东亚第一超级大都市应有风貌的混乱东京,除了满背文身一无是处的日本极道等等。无一不充斥着陈思诚对这些元素自以为是的错误解读及展现。
这对于那些喜爱日本文化,被强大日影明星阵容吸引掏钱买票的观众而言,无疑是一种无理、傲慢的欺骗。
傲慢早已深入陈思诚的骨髓。他既希望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拓展观众人群,又对此毫无丝毫尊重与专业精神。任何有趣的东西到了他手里都会被砸锅乱炖变成最乏味的变质罐头。而这其中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陈思诚对作为其电影招牌卖点,推理元素的亵渎。(对就是扣那么大的帽子)
第三部来到了当代世界推理中坚的日本。人从前往后出过那么多大师,陈思诚愣是一个都没提,我估摸着是一个都不认识。这次惨遭点名的是黄金时代三巨头的约翰·迪克森·卡尔,他的《犹大之窗》以及《三口棺材》中密室讲义。
你能想象一个推理迷听到宛如圣经的《犹大之窗》在王宝强的口中变成了“有大痔疮”时的心情吗?你能想象陈思诚借用刘昊然之口道出他成功创造了所谓“第十四种密室”时,那种跃出屏幕的洋洋得意对他们造成的生理伤害吗?大家的遗世名作岂能容你如此轻易玷污?
我始终认为,推理文学的魅力,在于侦探在有限的认知下,破解一个个深奥谜题。运用人类智慧挑战逻辑思维的极限。这是从“黄金时代”就沉淀下来的,一种理性、公平,充满人本主义精神的人性光辉。侦探从来不是全知全能更不是无所不能的,侦探并不总是能力挽狂澜,更是会时常遇到两难抉择——这也是相关理论研究者所一直强调的。
到了陈思诚这里,侦探不仅全知全能,大脑运算速度堪比超级计算机。还喜欢随时撒撒币操控下人性,对生命更是无所敬畏。从价值观上,陈思诚创造出的所谓侦探早已违背了推理所蕴含的精神。
类似的受害者伪造密室手法早在《名侦探柯南》的TV十几集用过了,相当小儿科的把戏而已。他到底在得意什么?
诚然,陈思诚的电影能取得票房成功,自有其商业逻辑。宣发时的投入与阵仗,通过(同样是垃圾粪作)网剧分支补充完善世界观,招牌的与春节档天然契合“喜剧+推理”底色。同时还有现如今在国内十分流行的“剧本杀”间接助推,这些天时地利相加到一起,真就令《唐人街探案》的卖相看起来实在是太好了。
但我仍要指出,即便抛掉上述那些主观的负面评价,作为一部合家欢商业电影,《唐人街探案3》依旧不合格。
整部电影的剧本就像是拍脑袋写出来的,毫无节奏可言。就像前文所述,整个一杂烩五香罐头:妻夫木聪乘坐的巴士正好路过天桥,小天才一拍脑袋,哎,这里可以学下成龙!于是就有了成龙式从天而降击倒敌人的动作戏。医院戏码,小天才又一拍,哎,这里抄下《惊声尖笑》吧。金主的那几个小鲜肉怎么办,干脆就塞到这里吧。来看我电影的估计也有父母一辈吧,那我搞下《人证》里的草帽歌勾勾情怀吧。对了,听说你们喜欢迈克尔·杰克逊……
剧作层面暴露出最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作为整个系列基础,“主角搭档”的失衡。主角二人原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搞笑,一个负责探案。现如今步子越踏越大,已经演变成正邪高智商团伙乱斗的戏码。这就让王宝强的角色再无用武之地。
片中,讲低俗笑话,甚至给自己人添乱——他就只能用胡搅蛮缠来展现存在感。如此有限的发挥空间,终于让王宝强的“唐仁”变成了令人生厌,同时引发女性群体众怒的失败角色。可以说这个角色的崩溃,已经基本让“喜剧+推理”的剧作模式走到了尽头。这让我倍感欣喜,因为我相信陈思诚已经编不下去了,这意味着观众给他吃瘪惩罚的日子不远了。
虽然我们国家从未形成过真正的推理文学创作浪潮,但不代表没有热爱、熟悉、了解推理的人存在。作为一个虚假的推理迷,我十分厌恶并抵触陈思诚的无能创作、垃圾审美、无良态度、低级趣味。
评论区
共 9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