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笛尖厉的鸣叫,红蓝交错的灯光,警察杂乱的脚步,窃窃私语。
魁梧的男人倒在地上浑身冰凉,身下是尚未干涸的血泊,被拖把胡乱地抹了几下——未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愈显得现场凌乱凶厉。
还在上小学的小女孩,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走出来,倏然瞳孔扩大,浑身战栗地看着那个蜷缩在地上,失去了一切生命体征的男人。
虽然并非是游戏的开幕场景,但这场发生在二十多年前悬而未破的抢劫凶杀案,“九塔路商业街抢劫杀人案”,的确揭开了这个故事的序幕。
《蓝宝石般的被害妄想少女》(以下简称《蓝宝石》)最早在2017年发布于橙光平台,同年登陆Steam,制作者为馄饨仙人,曾经有着代表作《恒水中学连环虐杀》(以下简称《恒水》)。
第一次接触这个游戏其实是在好几年前,之前有玩过制作人的另一部作品《恒水》,相当惊艳。然而接触《蓝宝石》时,却被其碎片化的叙事逻辑屡次劝退。也是近日心血来潮,云通关了这个作品,有感而发,做一些简单的分享。
游戏采用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一条线是以章芳语检察官为主视角的现实线,围绕着案件侦破过程的深入进行线性推进;另一条线是以章芳语对案件卷宗进行分析及掺杂个人回忆的李美源视角,由大量的闪回、诡叙、片段组成,与现实线互相支撑。
就游玩的体验而言,除逻辑条理较为清晰的章芳语线外,李美源线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
该线路中,李美源时而以自身形象代入他人视角,时而又是第三方独立视角,里面还有个角色王雨晴,作为李美源的妄想伙伴出现(王雨晴是游戏现实中存在角色,但与李美源妄想中的角色并非同一人)。
其中关键的一点,妄想世界的李美源自身并非是纯粹妄想的产物,而是章芳语自己对于过去的投影,也就是说,章芳语本身也曾与案件中的人物产生过交集,这些回忆混杂在由观看卷宗而产生的妄想中,在游戏的前期,故事背景还没完全铺开时,这种真假混杂的叙事方式,可以说对玩家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在触乐曾经对游戏制作者馄饨仙人的采访中,他也坦言自己在《蓝宝石般的被害妄想少女》里,对于剧情的把控欠缺考虑,有些本该舍弃的剧情舍不得删,导致故事变得过于凌乱。“尤其是李美源线”,他总结道,“与案件无关的内容太多了。”
当然,瑕不掩瑜,作为制作人的第一部文本量超过56万的超长篇作品,对它过于苛刻显然有些吹毛求疵。
而且,抛开部分情节略有些拖沓的李美源线不谈,游戏在剧情逻辑方面环环入扣,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硬伤,人物形象塑造真实,性格饱满,有血有肉。
故事更是在各个细节处力求真实,除去一些艺术化处理的部分,即使说是真实事件改编也很难让人生疑。近乎清一色的好评也不难看出,游戏在爱好者间的有口皆碑。
相比前作《恒水》以一所中学校园为舞台,围绕着教育制度而讲述的故事相比,《蓝宝石》的舞台显然相当宏大,讲述了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地跨数座城市,两代人纠葛的故事。故事的立意也能看出制作者的野望,从上作中的教育问题,上升到了对于人、社会、法律、公平之间关系的探讨上,让人颇有震撼之感。
当然就个人而言,在制作者的两部作品中,我还是更偏爱《恒水》多一些,虽然文本量更少,文笔也更稚嫩,但剧情紧凑精巧,没有太多冗余的部分,游玩体验更佳。很难想象在制作这样一款精良的游戏时,制作人甚至还不满20岁。
搜证,辩论,针对当事人证言中的漏洞提出异议,满满的《逆转裁判》风格(《蓝宝石》也继续沿用了这些元素),最后以一条暗线将三个案件串联起来的手法,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初代逆转惊艳的剧情。
不过虽多有致敬,但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这也是这个游戏最让人惊艳且难能可贵的。虽然借鉴了《逆转》的元素,却没有落入《逆转》的窠臼之中。
无论是《恒水》还是《蓝宝石》,其故事内容相当本土化,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时代因素、社会现象,让人在观看的瞬间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并不是给其他地方的故事套了一个“国产”壳,这就是发生在“中国本土”(故事中为虚构城市)的故事。
“用中文讲述发生在中国的,时代的彷徨”,这在现有的,相当一部分的国产游戏中,都极为难能可贵的事情。
在我读书时如果有李美源这样的同学,一定是全班最不受欢迎的人。
原本的琴珊港首富之女,然而父亲潜逃海外,母亲好赌成性,过惯了她的阔太生活,将最后一点家财散尽后精神失常,不久后跳楼自杀。债主上门,房子被收缴,最困窘的连吃饭都成问题。
栗色长发,用鹅黄色的发带扎一侧的单马尾,穿一件白衬衫,扎黑色的领结。眸子如星海般明亮,睫毛细长,肌肤细腻雪白。有着继承自模特母亲的精致外貌,但那双美丽的眼睛中满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与乖戾。
她的身边其实不乏真心想要帮助她的人,但哪怕是权衡过后最为顾虑她自尊的援手,也只会被她冷冷地拍掉,多半还会附赠几句难听的讥诮。
像一只刺猬,用密密麻麻的刺紧紧包围着自己,拒绝他人的一切善意与帮助,倔强地维持着自己最后的骄傲,哪怕虚幻的骄傲一触即破。即使明知毫无意义,却积重难返。
扎人的尖刺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绝望的求助,但这求援的声音实在太细弱,被刀锋般的言辞与冷漠紧紧掩藏着。
她把那些脆弱却真实的影子藏在深到连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以拒绝一切的姿态在自己的身边栽满荆棘与蓖麻。
黄色的长袖T恤外套着一件不伦不类的格子短袖衬衫,头发不服顺地翘着,长相平庸,戴着一副厚厚的方形眼镜,跟喜欢的人说话就会口吃,嘴角经常挂着傻乎乎甚至有些猥琐的笑容。
土气、平凡、没什么家室、成绩平平、中学校园中最不起眼的那一类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那个孤独的女孩,伸出了手。
被讽刺、被嘲笑……最过分的一次,明明是拿着蛋糕来给女孩庆贺,不仅被讽刺脑子有问题,还被女孩将蛋糕狠狠地拍到脸上,精心点缀的的奶油与黄桃落在了领口与地上,溅射开来,留下白色的如创口般的痕迹。
“砰”的一身,女孩将门重重地关上。而在门外,在仿佛宇宙热寂般的冗长寂静里,他只是暗自沉默着,一言不发地将砸在地上的蛋糕默默地收拾了起来,让屏幕前的玩家都感到了略微的心酸。
就像那句充满自嘲与戏谑的话一样,如果不是真的喜欢,谁愿意去做舔狗呢?
言辞如刀,那些冰冷的言辞将这个十七岁少年的自尊与爱刺得鲜血淋漓。但他只是沉默地收拾干净狼藉的现场,接过韩彤递来的毛巾,便又重新变回那副傻里傻气的模样。
人都是直到失去才懂得珍惜的动物。直到乔其飞离开,她才明白那个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她想要追回他,但这样一个性格别扭、自闭、内心世界极度压抑的女孩,又能想出什么挽回的手段呢?
于是,一个晚上,她差点踏上不可挽回的深渊。幸好,在离深渊仅有几步的距离她踌躇了,悬崖勒马。
也许是作者的垂青,也许是乔其飞的确对李美源是真爱,乔其飞最后还是回来了。纵使那些曾经的伤痛或许仍旧会让他感到难过,但他更看不得李美源难过,他想象着那秀气的眉眼因难过而紧蹙着,那双熟悉的眸子氤氲着淌下泪水的画面,那些痛苦霎时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有人说,李美源性格令人生厌。她自私自利,又刚愎自用、做事从来只考虑自己,将别人的东西任意夺走,幼稚,又自以为是。她的幸福,很多都是建立在韩彤的牺牲之上。
创作者馄饨仙人似乎也没有想着创造一个完美的女主角,反而赋予了李美源这样别扭且反社会的性格。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美源最后到章芳语的蜕变,才显得与众不同。一个曾经孤僻,冷漠,差点踏上犯罪道路的孩子,没有走上她父亲的轨迹,而是一步一步变成了一名站在阳光下,与罪犯做斗争的检察官。
其实,乔其飞的形象在游戏中算不上出彩,相比夏梧、冯铖、彭得华这些血肉鲜明的角色,他更像是只为了李美源而存在的工具人。
但是这样一个人,给了曾经的李美源以救赎,是她人生中的灯塔,让那个深陷于绝望的女孩子,不至于变成第二个“夏梧”。
试问,在一个人最绝望的时候,谁又不渴望能有一个像乔其飞这样的人,愿意不离不弃地向你伸出手呢?
《蓝宝石》的故事虽然是以现在的章芳语、曾经的李美源两条线并行推进,但焦点并非锁定在她一人身上。更多时候,她仅作到推动剧情的作用,利用她的视角,为其他的人物构建起丰满的性格形象。
彭得华,琴珊港市刑侦大队长,衣着邋遢,不修边幅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守正义的心。曾有过为调查一颗指纹三个月不洗澡的“光荣经历”,也是故事推进过程中刑侦方向的主要推动人物。
因为杜明超的一句真假难辨的证词,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亲力亲为地在湖底挖了好多天的泥沙,只为寻找一个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证物。
在荒凉的的边境上面对逃跑的于灵宝,不顾自己的心脏病,毅然扔下枪与之追逐,最终与于灵宝一起倒在漫天风沙的戈壁滩上。
我们与章芳语一起亲历这些事情,并且为他的所作所为而肃然起敬。
随着剧情的推进,彭得华的过往也展露在我们眼前。结合当年扫黑除恶的历史事件,将他的挣扎、矛盾、反抗却遭受打压、以及一直到现在都未曾改变的秉直脾气展露在我们的面前。
也正是这种性格,明明兢兢业业,立下赫赫功劳,却几十年没有任何的升迁,这些往事的填充,让这个人物的血肉更加丰富。
他的秉直与纯粹并非建立在象牙塔之上、他的过往也并非毫无瑕疵,也曾因烦人挑衅而情绪失控殴打犯人,妻子与他离婚,与女儿形同路人。他也有遗憾、也有无奈、也曾经有放不下的往事,也曾在无可改变的现实面前低头。
特别是在审问吴小军,当吴小军说出他在战后被“抛弃”的经历后,章芳语自然是愤愤不平,彭得华却陷入了沉默。
审讯室外,面对着余怒未消的章芳语,他坦言,如果是他在当年的吴小军的位置,经历他的过往,或许也未必有今天的彭得华。一个嫉恶如仇的老警察说出这样的话,或许略显刺耳,却真诚而让人动容。
正是这些真诚、无可奈何,让彭得华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真实,更像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人,也让他如今的坚持、纯粹显得更为可贵。也难怪被人称为,琴珊港法律最后的脊梁了。
相比满脑子只有破案的彭得华,冯铖就明显是那种长袖善舞的人物,深谙官场之道。
他1996年初进检察院时,彭得华已经是刑侦队长了,然而快二十年过去,彭得华依旧是刑侦队长,冯铖却已经当上了检察院的检察长。
游戏初期,对冯铖的着墨不多,虽然是女主角的直级领导,也是琴珊港市法律体系的重要维护者之一。但由于他所处“检察院”立场,在以把“探寻真相”作为第一目的的玩家眼里,自然会将其归属于对立面。
如果说彭得华如今的嫉恶如仇来源于他骨子里的天性的话,冯铖如今的世故却是他摸爬滚打、不得已的改变。
二十多年前的冯铖,只是一个乡下来的,即没什么野心,也不懂什么官场之道的大学生。领着微薄的薪水,过着馒头混着酱瓜的生活,虽然穷得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块用,心中却也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展望。
然后,他遇到了“一号案”与王雨晴,这成为了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冯铖,是馄饨仙人认为自己塑造得最成功的的角色,被作者喻为“橡皮”一样的人。在剧情中的形象经历多次反转,也是全故事中最接近普通人道德观念的人。
他当然不是一个坏人,自进入检察院后近2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经过他之手进行起诉的案件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大案要案。不少媒体对他的评价是“对人民群众和蔼可亲,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
但他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完美无缺的好人。他有自己的正义感与道德底线、但面对那些难以改变甚至会危及自身的困难与情境,知晓事不可为,他也会及时抽身选择“明哲保身”。
面对当年的“一号案”,即使明知道案件有疑点、证据有瑕疵、判决有问题,但是一边是警察局、上头如山般的破案压力,一边是前检察长被迫辞职的前车之鉴,他还是选择了屈服。
正是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王雨晴后面的自杀,也差点酿成冯铖一生追悔莫及的痛苦。
诚然,这是时代的局限。就像彭得华对冯铖虽然多有讥诮,却也不得不承认在那个时代,冯铖已经是做得很好了。
但错就是错,对于普通人来说自无不可,毕竟落不到自己身上,无论是破案率还是错判率,只是一个模糊的、可以用来评估与对比的数字而已。但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对于那些蒙受冤屈的人来说,他们又来找谁要个公平?
法律与社会、公平与大局,或许本来就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平衡。问题在于,有些时代可能只差那么一点点,而有些时代可能只剩那么一点点。
夏梧——整个游戏中最复杂,最具争议、同时也是除主角外戏份最多的人物。
最早以程大龙这个假名出现,老旧棕色的夹克下是充满时代感的红白条纹衬衫,戴方形的黑色的墨镜,黄色的橡胶手套,满脸玩世不恭的笑,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出现起,浑身就散播着危险的气息。
他不清楚自己的出身,或被拐卖或被抛弃。领养他的家庭本身就极度贫困,且已经有一名残疾的儿子,领养他的目的也只是想他们的聋哑儿子寻找一个生活的臂助。物质上的极度匮乏,养父的动辄打骂,让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幸的阴影,也为他的性格蒙上了阴翳的色彩。
后来,因为意外,就连这个仅剩的不幸的家都没有了,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他不得已带着自己的聋哑兄弟开启了艰难的生存。
本来只是想要骗“彪彪”的悬赏金,却误杀他人,虽巧妙脱罪,后来又因为盗窃被关进少管所。
那时的他虽然也桀骜、反社会,但多少还维持着对法律基本的敬畏,他会梦见自己被举行枪刑,然后从噩梦中惊醒,枕头被汗水浸湿。
再后来,他落入赵方良手中,经历过刑讯审问被迫认下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罪,他终于彻底放下了心中仅剩的道德底线,完成了通往“恶魔”的最后转变。他不再做噩梦,不再会因为那些枉死的眼睛而半夜惊醒,面对着无辜之人,他一边和他们谈笑着一边拿起手枪,冷漠地看着子弹如烟花般在他们的身体上炸裂。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头,但未得天时,再想回头时已是彻底积重难返。
他对于同伴于灵宝的情感是复杂的,即使已经彻底地放下自己的道德底线,成为恶贯满盈的杀人恶魔,但直到最后,仍有两条底线未曾逾越。一是女儿的李美源,来源于血缘上的爱与他对所有自己依然触及不到的美好东西的向往与奢望,另一个就是于灵宝,来源于对那个曾因他而死的聋哑兄弟“王若”的愧疚,哪怕“王若”的死就是他自己亲手设计的。
他憎恨他的生,却难以忘怀他的死。得知那位聋哑兄弟真的一如自己的计划,扛下了所有的罪名后,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眼角上挑,计谋得逞、充满了快意地讥笑,然而眼神里却满是复杂,我们无从看出他真正的情感。
但我们能知道的是,在那之后,他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主动带上了于灵宝这个除了与“王若”有些相像外毫无关系的“累赘”,他称呼他为"王若",并在接下来是十几年里,再也没有抛弃过他。
他似乎也不是没有想过自我毁灭,李美源的妄想中,有一段他与于灵宝打算劫运钞车的剧情。对面是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武警,而夏梧与于灵宝两人满身疲惫,弹药匮乏,几乎就是在求死。
焦灼的空气中,李美源紧张而踌躇地盯着他,而他放空地盯着远方的运钞车,手搭在那支54式手枪上,良久,才疲惫地挥了挥手,算了。
如果这一幕是真的,那时候的他又在想什么呢?同样无人知晓……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游戏中所复刻出来的,夏梧当年的所做所为所想,除了少部分是当年的李美源亲身经历外,其他都是由章芳语根据卷宗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妄想”出来的,当年的事情细节究竟如何,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可能永远都是个谜。
当然,由于相关夏梧的妄想实在太过细节,丰富,连心里活动都刻画入微,根本不像是卷宗中能有的内容。且在涉及夏梧的内容里,李美源没有一次是代入夏梧的视角中,每次都是以第三方视角出现。也有一种解读,即故事中展现的与夏梧相关的妄想内容,并非章芳语的妄想,而是夏梧自己的妄想。
这样想来,很多东西都有了解答,而且变得很有意思。像李美源有时候对夏梧说出的一些恶劣的想法,一些微妙却洞察的话语,都可以视作夏梧内心对自己的对话。
相较于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夏梧,他的同伴于灵宝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单纯却微妙。
本只是想要帮杨慧教训一下她那负心的老爹,却意外卷入一场凶杀案,被刑讯逼供,被判处死刑,被夏梧所救,于是就与夏梧一起过上了逃亡——贩毒——继续逃亡的生活。
于灵宝对夏梧的情感想必同样复杂。一方面,他怨恨夏梧指认他为帮凶(实际上也无可奈何,他自己都在刑讯逼供下招认了),同时也对夏梧动辄杀人的手段感到畏惧。
另一方面,他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跟随在夏梧身边,而且夏梧也的确对他视如兄弟,对他屡屡屡拖后腿的行径视若无睹。
即使他至始至终都未曾杀过一人,甚至曾做出因懦弱而独自逃跑的行为,夏梧却唯有半分怨言。他心中必然是对夏梧存在愧疚的。逃亡过程中,他多次让夏梧抛下他这个累赘,而夏梧却一次都没有实行。
他知道自己在夏梧眼中只是“王若”的替身,但他对夏梧究竟应该秉承着什么样的感情呢?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但不管于灵宝怎么看待他与夏梧之间的关系,事实就是,他们的命运,早已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纠缠不清。
在他逃亡即将落幕的最后场景中,临近落日的红霞下,内蒙古边境,仿佛是世界最荒凉之处的戈壁滩上,迎着风沙,望着已经近在咫尺的边境。已是肺癌晚期的他却再没有一丝力气,满口是血地倒在地上,望着辽远的天空与艳丽的晚霞,被追逐而来的同样气喘吁吁的彭得华铐上手铐。
天空倾泄而下,星星旋转迸裂,整个世界忽然黯淡下来,像是吹灭了最后一朵烛火。他忽然不觉得恐慌了,肺部与脚趾的剧痛好像也减缓了,但他遂即感到孤独,无限的孤独,戈壁的风呜咽着,像是一个女人温柔的耳语,最后一缕朦胧的霞光落在他的脸上,他忽然有点想家,不是内蒙古的那个在他很小时候就已经破碎的家,而是当年在琴珊港市,那个窄小、破旧,但多少能避雨、有人陪伴的家。
爱,似乎是所有关于人的故事中,永远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往往因为爱而相互结识、结伴、熟识、或者反目成仇、犯下罪行……
在《蓝宝石》中也是如此,爱之一词,将一个又一个原本或许不相关的角色,链接到了一起。
琴珊港市的黑道老大,几乎恶事做尽,被称为“老泥鳅”的邵喜忠,在儿子因为吸毒被捕后,出于担心与歉疚,抛下他所有倚重的事业,整整一年陪同儿子戒毒。他或许绝对谈不上一个好的企业家,但却可以是一个好的父亲。
有趣的是,作为他的对立面的警官彭得华则恰恰相反,因一心破案,最后不仅妻离子散,与女儿的关系变得极度冷淡,连女儿生孩子的消息都得别人来帮忙转告。与邵喜忠恰恰相反,他或许是个令人敬佩的警官,但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夏梧怀揣着对“王若”的愧疚,将对聋哑兄弟的感情寄托在于灵宝身上,他爱着李美源的母亲章红霞,甚至扬言要为了她杀人(那时候年幼的他还没有彻底转变成杀人如麻的恶魔,所以并没有真的实施),他也深爱着女儿李美源,可惜当时的他已深陷泥沼,只能默默地守护在她的身边,为她的一举一动而揪动心神。
他应该也是爱杨慧的,为了她连捅一个人四十多刀,但她是于灵宝的女朋友,所以他到最后也没将这段感情诉诸于口。只是在香港璀璨的烟花下,偷偷地吻了她的唇,作为最后的告别。
杨慧想必也对夏梧有过难掩的情愫,否则,她又怎会在慌忙手足无措的时候投入他的怀中,在回归正常生活又冒着风险独自前往香港,只为他带去女儿的消息呢?
于灵宝也是爱着杨慧,或者说,他是全游戏中少有的专情之人,自始至终爱的人仅有杨慧一个,哪怕最后身患肺癌,想的却依旧是为杨慧找个归宿。
在“九塔路商业街抢劫杀人案”之后,她对夏梧与于灵宝大喊说“我只是在利用你们”,然而当于灵宝黯然想要离开时,她却又忍不住冲上前去用自己娇小的身躯将那个大个子紧紧抱在怀里,“对不起,对不起”,泪水从她的眼中流出,如珍珠般洒满一地。
如果她对于灵宝的爱是真的,她一开始又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想要与他们撇清关系,如果她的感情是假的,那双美丽到虚幻的眼睛,又为什么无休止地往下落泪呢?
后来于灵宝回到内蒙古,他出生的地方,隐姓埋名,想要用时光掩去他曾经的痕迹;杨慧改嫁,丈夫是一位中产精英,待她很好,婚姻幸福,儿女双全。过去的那些腥风血雨好像就这样在他们的生活中彻底淡去,再也看不到点滴的蛛丝马迹。
然而,当章芳语带着于灵宝这个名字出现在杨慧面前时,一切都被打破了。
一开始还能故作镇定,用拙劣的谎言掩盖内心的波涛汹涌。直到得知于灵宝身患肺癌,即将辞世的消息后,这么多年,她用来包裹自己的外壳瞬间破防,久筑的高楼泥沙般崩塌。
她明白了于灵宝当年为什么要抛下他回到内蒙,把她让渡给现在的丈夫。明白了她在享受如今安定富足的生活的时候,那个男人,选择了一个人回到故乡,守望着风沙,默默等待死亡的降临。
那些可怕的记忆、爱恋与痛苦,她以为它们已经消失了,她以为用了这么多年的时光她已经彻底忘记了它们,但原来它们一直在那里,直到它们迸发出来,她才刚刚发现。
是的,她怎么可能忘掉呢?纵使往事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但是曾经那么鲜活与沉重的爱,怎么可能简单地用时间就轻描淡写地抹掉呢?
故事结尾,十余年后,瑰丽的夕阳下,恰逢夏梧39岁生日那天,章芳语拨通了那个六年都没有拨打过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男人有点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声音。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透过时光看到那个男人的样子。老旧棕色的夹克下是充满时代感的红白条纹衬衫,戴方形的黑色墨镜,黄色的橡胶手套,满脸玩世不恭的笑。
想称呼什么,最后却还是用了“喂”这样的方式向他打了招呼。
她问他,如果我像高中时那个曾经的恶作剧一样,发布自己身患绝症需要血亲骨髓的新闻,你还会像七年前那次一样,出现在我的身边吗?哪怕明知道这是一个,引诱你自投罗网的陷阱。
即使明知道这只是个陷阱,还是会去的吧。就算是个骗局也无所谓,因为那样,就有一个去见你的借口了啊。而且,万一是真的呢?
她抿紧双唇,泪水从双颊落下,六年后,她终于明白了曾经的那些片段,明白夏梧对她的爱,无言却深沉的爱。哪怕他恶贯满盈,哪怕他杀人如麻,手上早已沾满无辜者的鲜血。但他是她的父亲啊,他对她的那份爱却如此赤诚,纯粹,让她睁不开眼睛,也难以抑制声音的战栗。
好好地活着吧,你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迟早会被抓到,接受法律的制裁,但在那之前,好好地活着吧。
游戏流程结束后,颇有些意犹未尽,想要再搜索作者的新作,却反馈寥寥。翻找良久,只翻到触乐去年对他做的一篇专访,尾巴中写到了他的现状。
制作游戏几年,收入与人气不成正比,仅能维持温饱,这让他逐渐意识到,把制作游戏作为兴趣或许更为合适。如今,馄饨仙人已经离开常熟,出于工作原因,也不再制作新游戏…
细细数来,有好多曾经喜欢过的创作者,似乎都已经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其实想也无可厚非,创作本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个人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知识体系、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岁渐长,世界观逐渐成型,鲜少再接受新鲜的事物,越过了创作的高峰,创作的欲望与诉求便急转直下,自然会转向幕后,渐渐淡去。
天涯时期的古早作者鼠七里,小时候因为他的《魔王本身录》与flash动画《女孩你的一分钟有多长?》(改编自他的短篇小说《浮生萧条》)结缘,长大后后知后觉地再去搜索他的时候,却勉强只能在一些论坛帖子的断壁残桓中寻觅到一些雪泥鸿爪的痕迹,这些只言片语往往破碎不全,难寻出处,毕竟天涯也是很久之前的回忆了。
其中有一篇天涯人物志,提到他,第一句话就是“鼠七里在人们的眼前消失,已经很久了”。
九州七天神之一的潘海天,中国第三代科幻作者,曾经四获得银河奖,从高中到现在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饿塔》《大角快跑》《铁浮屠》《白雀神龟》让我连书封都翻得破烂。
然而他这些年来逐渐转向主编方向,虽然不算消声觅迹,但也是转向幕后,鲜有作品产出。再看百度百科,对他的介绍依旧停留在十几年前……
sinbasara,曾经优酷游戏区的知名播客,猥琐又不失才华,被部分粉丝奉为“文案鬼才”,嬉笑怒骂,自成文章,其内容风格对新生代的一众杂谈类播客UP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如今的工作内容也早已转向幕后,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被现在的妻子鹿鹿拉着定期直播(现在已经与B站签约做签约主播),恐怕也早已淡出大众的视野。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喜欢的创作者坦言被生活的柴米油盐缠身,已经许久未动过纸笔;喜欢的小众歌手或嫁作他人妇,退出歌坛,或远走他乡,再无音讯,只留下只言片语说再不做音乐…
每个人或许都有着这么一些在回忆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有些人直到今天依旧热度不减,宛如松柏般长青,十年如一日般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间;有些人可能如同流星般崛起,又如同流星般陨落,留下璀璨的光华转瞬消失不见;而更多的人可能只是这个大时代下一道不起眼的浮光掠影,尚未激起半分波澜,便已音信全无。
其间好多的作品,以现在的眼光再回头看来,有的已显得稚嫩拙劣,落了俗套,只因记忆的美化而依旧繁花似锦;有的历经时间洗刷依旧熠熠生辉,每次翻阅依旧能有新的感悟,曾经的这些感动、兴奋、欢愉、悲伤、这些碎片,也随着时间变成了你我人格的一部分。
纵使有一天,岁月把你我他都变成儿时难辨的模样,那些曾经的记忆却依旧在脑海中鲜活着。这样想想,你已经拿到了他最好的那些时光,将他最璀璨,最才华四溢的片段记录了下来,剩下的那些不具鉴赏性的无奈与破碎,你无从也无需去知晓。
他们,或许也从未远去,只是藏了起来,或者说,像每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将自己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之后。
就像故事里经常写的那样,真正的绝顶高手甚少出没于庙堂之上,他们往往或出没于街头市井之间,或隐没在破屋陋室之下,着简陋的服饰,或扫地烹茶,或卖鱼贩货,甚至穿着破衣烂衫沿街乞讨,为几块钱的薄利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十年如一日地安享着普通人平淡似水的生活。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刻才露出端倪,原来人外真有高人,山外亦确有高山。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然而,比朝市更大的是“世”,是人世,是红尘,是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是你我生活的方寸之地,也是此处到彼端的无限天地。我们从中而来,又终将回其间去,千般道路,终是殊途同归;海海人生,面对这无垠寰宇,也不过沧海一粟。
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名为《空谷幽兰》的书,讲的是以为崇尚道教文化的美国学者去终南山访问那些隐居的修士的旅途,书中他人所做的序言中有着这么一段话:
我想随着这个美国男人足迹的深入和切身的交往,他会发现他所寻到的那些隐士,并不是他理想意念中的那些人: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生活。所需的只是,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瞑晦之时的片刻小憩。
相反,他们或者承担着深重的孤独与贫寒,栖息在僻静无人抵达之处,或者在寺庙里忍受着游客喧嚣,繁琐杂物,无所事事,或者疾病缠身,平静等待死亡降临。他们的生活里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那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
年少荒唐,谁没幻想过自己是屠龙的勇士,登塔的先锋;斗笠,蓑衣,剑与酒,将夜幕撕开的雷霆,荒狂的火与光,疾驰的马蹄,狂乱的暴雨,金铁的交鸣,一把搂住有着绸缎般的黑发、柔软腰肢的美人,在巨兽的嘶吼下痛享爱恋的甜蜜与死亡的醇厚……
再后来,发现龙不存在,马不会骑,酒呛得人直咳嗽,切个菜都会切到手,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最大的“野兽”就是领居家的小狗。
困惑、不解、奋斗、挣扎后,终于学会与生活和解,那些滚烫的梦想与热血、青涩的爱恋、死亡与梦之约被无声无息地藏了起来,藏到了别人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
其实,我们为他们所有的感慨与扼腕叹息,又何尝不是在影射自己?感慨自己在生活面前的渺小,无力,无奈又释然。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们再看不到他们背后的波涛汹涌,只能感慨年华易逝,岁月枯朽,想象着锋利的镝刃藏于鞘中,若有一朝能现身,或许依旧剑气纵横,英姿飒踏,抬手便能够卷起滔天巨浪。
分别很是让人不舍,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江湖很大,有缘总能够相逢。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