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之王暗黑版”,这是当年一个封面放出来我就决定要入的游戏。这玩意儿的美术风格基本就是长在了我的审美上,虽然还是偏卡通画风,但对《东京之王》这种本来就是胡打乱捶玩个开心的游戏来说,这种卡通风格也是完全适合的。不过,当暗黑版的美术在原本色彩鲜艳的卡通画面上重新加上了一层暗黑滤镜的时候,那种原本欢快幽默的调调立刻就变了路数,面对这种被暗黑气息包裹的卡通美术风咱文化不多,也只能不停地大呼帅气了。
除此之外,设计师理查德·加菲尔德是我第一个记住名号的桌游设计师,这个范围包括古今中外打包放一块他是头一个,原因很简单——我玩了二十多年的《万智牌》是他设计的。所以我当初知道《东京之王》竟然出自此君手笔的时候,真是不相信的,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后来才慢慢接受了现实:理查德同志这种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设计范畴实在是不服不行。
最后,这么多年来《东京之王》作为个推新保留项目我不知道玩过多少局,但关键来了——我一次都没赢过,包括N多推新局在内,一直被干死从未有奇迹……但即使如此,我还是玩得不亦乐乎。
以上三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加上我自己就是怪兽迷,而且是超极打怪兽那种,《哥斯拉》《环太平洋》《金刚》之类都我的最爱,于是《暗黑版东京之王》一出来基本就等于直接从我兜里掏钱。
现在随着中文版的推出,暗黑版也有了自己的正式译名《东京之王:暗黑无界》,昨天拿到游戏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拆盒来瞧了个仔细。实话实说,我入这个版本根本就不是为了玩,如果是玩的话有以前的版本足够了,我就是喜欢这个美术和配件带来的产品表现力。所以,我可以坦诚地告诉自己,以后我也不会拿这盒出去开局,要搞活动还是那盒老版本即可。这盒游戏对我的全部意义就是看画、看画、再看画;砌墙、砌墙、高砌墙。
所以当我决定要给这个游戏写点什么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角度自然也是美术。不过,考虑到本文的读者中可能很多人之前并没玩过《东京之王》,所以我用最短的话介绍一下这个游戏是怎么个意思。
顾名思义,各位来自宇宙各地的超极怪兽们为了争夺最强怪兽的王者宝座而云集东京。别问为什么是东京,问就是命中注定,人家东京就是干这个的。想成为怪兽王者非常简单,只要在东京这一亩三分地能称霸就可以了,因为最牛逼的怪兽已经都在眼前。
但要想获得称霸的胜利点数却并不容易:在东京内可以快速获得胜利点,但却会被所有在东京外的怪兽群殴,而且不能加血;在东京外的怪兽虽然可以加血但却很难获得胜利点数。所以当任何一只怪兽进入东京就会立刻和其他怪兽势同水火,变成集火的对象。拳头利爪、射线飞弹,能招呼的全招呼上,扛不住的要么赶紧逃跑要么就被放倒。先抢到20个胜利点或者干翻所有其他竞争者的那只怪兽,才是名副其实的“东京之王”!
拎着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大概就是对这款游戏本质的最生动描述了。没什么太复杂的策略,作为一只大怪兽,干就完事了。
游戏就是这么个游戏,暗黑版里加入了一个“邪力值”作为各位怪兽们可以额外获得的外挂属性,其他都和之前的普通版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更详细的规则建议大家可以打开B站去搜一下就能看到,我就不多说了,要不耽误咱看画。
创造了《东京之王:暗黑无界》艺术插画的画家名叫 Paul Mafayon,来自法国,为了方便好记我们就叫他保罗了。保罗是一位自由艺术家,他的作品除了桌游之外,还包括电子游戏(《炉石传说》)、小说插画、T恤,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类插画作品。
其实保罗本身并不是一个桌游玩家,因为他的工作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玩桌游。但和桌游项目的合作却让保罗感觉收获颇丰,因为作为一种短期项目,不同的桌游产品会展现出多种多样的世界观背景和艺术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的桌游项目给保罗这样的自由艺术家提供了尝试各种艺术风格的机会。在这些充满画家个性的尝试中,自然就很容易诞生出精品,暗黑风格的“东京之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对保罗而言这一点和大型的电子游戏项目相比可谓截然不同,那些项目很可能会持续一年甚至几年,而艺术家能参与的部分只占一小部分比例,而且无法通盘了解全局。而对于桌游项目而言,这种情况则好得多。
“桌游项目相比而言成本更低,所以桌游发行商的胆子也更大。”保罗这样说到,“桌游厂商很愿意尝试各种风格,也不会对画家的创作过程约束过多。这对于巨额投资的电子游戏项目来说的确很难做到。简单来说,我可以通过和桌游项目的合作感受到创造力带来的乐趣。”
事实上也的确如保罗所说,大胆的尝试,贯彻更多艺术家本身的想法,这大概就是《东京之王:暗黑无界》在全世界都能如此受到粉丝喜爱的原因。在基础游戏规则并没有太多改动的前提下,仅仅靠着美术风格的调整就把一个游戏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完全变了样子。
游戏评论人克里斯·雷这样评价保罗的成果:“保罗的这款作品非常华丽,尤其是盒子的封面艺术令人赞叹。Iello总是能发布那些看起来就引人注目的作品,而且在细节上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这次游戏中那些闪电状的能量标记,还有怪兽们的版图卡,这些都是一如既往地设计精巧、制作精良。”
正如克里斯·雷所说,在《东京之王:暗黑无界》的插画中其实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细节。
黑闪亚龙和金刚破坏王,这两个家伙放在那就会让人想起来才在大银幕里交过手的两个欢喜冤家——哥斯拉和金刚。
黑闪亚龙是封面和说明书封皮的颜面担当,而且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由实验室制造”这张牌上画的,两个培养槽中的幼体正是黑闪亚龙和金刚破坏王,由此也坐实了它们是人工培育怪兽的出身。
深渊克拉肯代表了克拉肯海怪,甚至克总等一系列来自深海的恐惧,几张出场的卡牌里都是对人类的尖端武器形成碾压之势。
超化铠龙,代表着各种超极机械类怪兽的典范而且非常有日系动画的范儿。既然是走硬核机械科幻风,那么显然拥有让能量暴走获得巨大力量就是合情合理的事了,这在“狂暴”这张牌上就得到了体现。另外,超化铠龙也拥有“火焰吐息”这种远程攻击手段。
异星机甲,这家伙一看就是欧美早期科幻里对外星人的想像,比如来袭的火星人之类。它也拥有一切类似科幻作品里外星人该有的套件,比如诡异的缩小光线和从天而降的飞行能力等等。但个人觉得最有味道的,还是那张“宠物怪兽”营造的感觉。
赛博疯兔,这货是现在最时髦的造物数字时代的怪兽,拥有“反射护盾”等非常数字时代的高科技能力。而且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赛博疯兔 其实是操纵类巨大机器人,腹部的驾驶室里才是真身,“形势逆转”这张牌就揭示了这一点。
另外,在一些卡牌里还能看到各种小彩蛋,在“超极跳跃”这张牌上是永井豪笔下的超极机器人——古兰戴萨(UFO魔神);在“新星吐息”这张牌上则依稀可见哥斯拉最大劲敌之一的完全体戴斯特洛亚……我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有趣的彩蛋隐藏在这些卡牌中,如果你也是个超极怪兽和超极机器人迷的话,相信一定也会从中找到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乐趣~
TIP:如果你也找到了什么彩蛋,请一定留言告诉我!
最后这三位都是限定附赠的怪兽,尤其是最后的钢甲麒麟,是中文版特有的限定怪兽,画家则是国内著名桌游插画家和设计师新茂。
最后的最后,既然是看画,咱再送上三张复古风格的游戏海报,希望大家喜欢~
《东京之王:暗黑无界》中文版已由 MYBG 引进并出版。
更多有趣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