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莱姆的广告词,“一己之力把波兰科幻抬到世界水平”,毫无疑问是对标刘慈欣老师的“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抬到世界水平”,感觉这个“一己之力”加“世界水平”是科幻后进国家的科幻大师定制标签。
但这个所谓的世界水平真的是个非常打脸的评价——起码对莱姆来说,当下所谓的“世界水平”莱姆是绝对不稀罕的。相反,这声“世界水平”,倒更像是一种嘲讽,把莱姆当年抬得杠,又给杠回来了。毕竟,美国科幻彻底和世界决裂,开始一意孤行的标榜自己代表世界这事本身,莱姆同志也算功不可没。
美国科幻起源于二战后亲近民众的地摊杂志,而欧洲科幻植根于正统的精英文化,两者间本身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硬核分歧,但最终在出版和利益的争夺中,欧洲和美国的市场需求天差地别,最终才直接导致了美国所代表的“世界科幻”和欧洲所坚持的“正统文学”的彻底决裂。
总而言之,二战后,英语言世界下,通过自身的媒介和市场,成功打造出一个非常庞大而高效的科幻出版商业体系。以美国为例:
1972年到1978年之间,精装本科幻小说从每年103种增加到412种,平装本从235种增加到777种。其中大约一半是新作,一半是重版。仅1976年就出版了1189种科幻小说。这意味着,在这一年中,每出版八至九本新书中,就有一本是科幻小说。
——《科幻之路》
巨大的图书市场和优越的出版报酬,使得当时科幻在美国市场成为了非常热门的文学类型。低门槛,高收益,最重要的是,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抛开出版不说,电影和电视都对其青睐有加,再不济还有游戏公司暗送秋波。
赚钱的路上永远人满为患,当时美国主流科幻杂志上充斥的,多半是为了骗钱的文字垃圾(这个现象可以参考当下的短视频市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很多作家,尤其是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认可的作家,是会主动和科幻划清界线的,比如冯内古特。
我们来看一下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是怎么说的:
“我不觉得‘科幻小说’这个名字恰当,但它毕竟是约定俗成的叫法了。我觉得,科幻存在有别于其他类型文学的地方,所以它需要那么个名字。但如果给我贴个科幻作家的标签,我会觉得很刺耳。我不是,我是小说家,我是诗人。别把我塞进名为‘科幻’的傻逼盒子里,我不乐意,我的体量远超那个盒子。我的触角从盒子里延伸向各个方向。”
嗯,当时美国科幻出版的现状就是人傻钱多,以致大量的美国年轻知识分子们想进科幻图书市场里分一杯羹。他们渐渐联合起来,抵制当时盛行的剑与魔法、太空歌剧、星际旅行等老式科幻,搞起了所谓的科幻新浪潮运动。
与此同时,反观全世界图书市场,在美苏冷战争霸闹得上天入地的时候,各国知识分子都有各自关心的热点话题。70年代,法国人忙着搞学运,思考他人及地狱;联邦德国还在谈论勃兰特的华沙之跪;佛朗哥治下的西班牙开始经济腾飞,但选举及民主呼声也正在回归;随着马尔克斯发表了《百年孤独》,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成为文学圈的新宠。
欧洲诸国科幻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开拓出巨大的商业利润,相反,图书出版及市场依然由传统知识分子所控制,很多作家从事科幻创作,但他们都不承认自己是在写科幻。而受美国科幻影响,很多国家出现了科幻爱好者小群体,但影响和规模都与美国科幻无法相提并论。
你问欧洲知识分子,怎么看待美国的科幻小说?他们会撇撇嘴,不屑地说,那玩意和《playboy》一样,是美国中产阶级性压抑的产物。那你他们怎么看待法国的《桤木王》和德国的《铁皮鼓》这种带有魔幻元素的文学小说?他们会一脸崇敬地说,那是欧洲伟大文学传统新时代的又一次复兴和升华,是植根时代大潮的曼丽之花。
说白了,文学小圈子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这本身不是啥大事,偶尔互相diss一下,婆罗门一下,那也是传统艺能。那你说欧洲有没有发展自己的科幻呢,当然有,法国、苏联、德国乃至东欧诸国,先后都设立了属于自己国家的科幻文学奖。其中以法国的Grand prix de l'Imaginaire最为悠久,1973年设立,持续至今。
这里多说一句,法国人不认可现代科幻的起源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法国人心目中的科幻起源是1650年的法国小说《月球国乃至月球帝国喜剧》(L'Histoire comique des États et Empires de la Lune )。
但当时美国科幻圈并没有彻底跟欧洲决裂,相反,受年轻知识分子的推动,当时的美国科幻圈还在翻译和引进各种欧洲科幻作品(并未被分为正统科幻和带幻想元素的文学作品)。但随着新浪潮运动的愈演愈烈,美国科幻文学内部渐渐势同水火。一方面,老一代科幻作家以海因莱因为首,意识形态明显偏右,积极为冷战呐喊鼓劲;另一方面,当时低俗科幻仍然大行其道,让那些年轻知识分子作家白眼都快翻出血了。但毕竟在同一个圈子混饭吃。
抬头不见低头见,明吵明骂谁都撕不下脸,那不如玩点阴的,请个所谓的圈外人来破局。
我承认,我在此处有阴谋论的成分,但考虑到各种时间节点的高度契合,以及之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我很难相信这是一大串完全无心的,没有任何派系推波助澜的偶发事件。
为啥是莱姆,此中根源很难考证。从某些地方能找到些许蛛丝马迹:莱姆一直跟美国科幻有联系,他很喜欢PKD,1972年他主持在波兰翻译出版了PDK的《尤比克》;他关于PKD以及美国科幻的很多言论,让一些人觉得莱姆是个非常合适的搅局者;莱姆是标准的欧洲知识分子科幻作家,在欧洲诸国有很高声誉(在波兰、德国、法国获过奖);莱姆所在的波兰既属于红色阵营,又没有特别强的红色烙印。
1973年,美国科幻协会邀请莱姆参加世界科幻大会,并邀他以荣誉会员的身份加入美国科幻协会。但随着莱姆到访美国,此事很快演变成一连串闹剧:先是莱姆的荣誉会员身份被取消,协会的说法是莱姆获得了正式会员资格,故而取消掉临时的荣誉会员身份(莱姆本人的说法则是,很多人公开指责自己的成分和立场不对,所以协会取消了他的荣誉会员);随后,科幻协会请莱姆成为正式会员,但莱姆本人拒绝了;继而包括厄休拉·勒古恩在内的一批会员退会以“声援”莱姆;最后,PKD跳出来和莱姆断交,他写信给FBI,举报莱姆是个红色政权虚构出来的角色,试图破坏美国科幻协会……
总而言之,莱姆的美国之行不单彻底搞砸了他本人和美国科幻协会的关系,也使得一群美国年轻作家(大部分思想偏左)吵吵闹闹地退出了美国科幻协会……
随着莱姆跟美国科幻协会以口吐芬芳分道扬镳为结束,欧洲大陆科幻圈乃至文学圈,也彻底跟美国科幻割席断交——活生生的作家被你们说成是虚构人物,玩不起玩不起。这个影响不单是欧洲,包括阿特伍德在内的很多英语作家,也彻底对美国科幻圈避而远之。比如阿特伍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决不承认自己写的是科幻,进而和勒古恩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什么是科幻的书信辩论。
这里我们回头重新审视莱姆和美国科幻的巨大分歧,本质还是欧洲知识分子瞧不起美国地摊文学。莱姆关于科幻的主要观点详见《微观世界——关于科学幻想作品》(Microworlds- Writings on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一书。书中收录了莱姆的关于科幻文学创作的九篇文论,我这里简单概括下莱姆的一些论点:
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先进格式。它本质是文学,但有别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它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产生的新形式。
幻在文学体系里的同源近亲是神话和童话,他们同样脱胎于奇想故事,也同样往往提出某种道德诉求。有关道德伦理的考量才是科幻文学的价值根基。区分科幻和神话的核心是科学,科学是可论证可证伪的,神话是泛灵论的,无法被归纳的。这也是科幻和幻想的区别。
美国科幻诞生于地摊文学,它们绝大多数非常糟糕。千万不要用美国科幻当做科幻的标杆和模板。
在当下以美国科幻为模板的“科幻文学世界”里,好的科幻作家都会有个主流文学梦,他们会尝试偷渡到真正的文学世界,而不是自甘堕落待在文学界底层的“科幻圈”混饭吃。但科幻作家的偷渡并不现实,相反,科幻圈应该主动邀请那些主流文学圈的优秀作家来帮助自己提高水平,好作家及好作品从不挑剔读者。这里,莱姆列举该被请来的好作家是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和尤内斯库。
莱姆关于时间旅行问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籍海因莱因《你们这些回魂尸》详细探讨了祖父悖论的种种可能……在莱姆看来,超越常识、颠覆认知、动摇伦理的思维实验是科幻最大的魅力之一。
人类的无知和愚蠢恰好是创作出有趣的科幻作品的一个前提。相反,全知全能和绝对正确是个神学概念,而神学和科幻非常不搭。
莱姆个人非常推崇PKD,这本集子九篇文章,一篇专门介绍PKD,一篇介绍PKD的作品《尤比克》,还有多篇在论证时大量引用了PKD的作品作为论据。
虽然当时英语世界其实也有不少科幻作家认可并接受了莱姆的意见,但市场和出版行业的束缚决定了他们没法跟现行的体制彻底决裂。最终,新浪潮科幻运动也以失败而告终。
也是自此之后,英语科幻完全放弃了吸纳其他语系作家进入所谓的“美国科幻协会”,反正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英语国家,已经有了充足的产量和市场,带不带其他人玩已经完全无所谓了。罗伯特·索耶创建加拿大科幻协会时,直接起名就叫美国科幻协会加拿大分部。而整个英语语言的科幻评选,比如雨果奖、星云奖和轨迹奖,都直接放弃了设立引进文学奖。
英语科幻研究开始疯狂自闭,在这种大环境下,所谓的世界科幻研究,其实是只关注英语语言内的科幻研究,而科幻的定义也被单纯锁死在了美国地摊文学所产生的狭义“科幻”。最直观的例子,全世界所有语种的科幻文学评选,都会单独设立引进文学奖,唯独英语科幻评选都不设引进文学奖。这既是一种傲慢,也是一种霸权主义。
回归到标题所提的问题,当下中国过分纠结于“世界科幻”的名头,但缺乏了真正有广度的资料收集和研读,沉醉于英语科幻而不自知,已经走进了一个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误区。如果抛开传统的英语科幻文学研究和资料,以语言作为划分依据,法语科幻、俄语科幻、日语科幻、西班牙语科幻、德语科幻、东欧科幻都不乏非常出色的作品,比如当代俄罗斯的反乌托邦、法国的自然环境科幻、东欧的讽刺科幻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单独介绍了。多种语言和文化所凝聚出的“真·世界科幻”被虚妄的英语科幻所替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经陈灼老师指出,莱姆本人没有到过美国。所以“1973年,美国科幻协会邀请莱姆参加世界科幻大会,并邀他以荣誉会员的身份加入美国科幻协会。但随着莱姆到访美国,此事很快演变成一连串闹剧”这部分明显存在谬误。
我是根据莱姆官网(https://english.lem.pl/index.php/faq#SWFA)上这段文字
Those opinions provoked an unpleasant debate in the SFWA [the "Lem affair"]. Philip José Farmer and others were incensed by Lem's comments (...) and eventually brought about the removal of the honorary membership(...).
想当然的以为莱姆参加了SFWA的会议,并在会议上引发了争论。但事实上,莱姆本人并未去过美国,这些争论大多通过杂志和文章进行。而伴随争论,美国科幻协会内部的分裂是确实出现了的。 见勒古恩的文章 I was very angry at the injustice of the crass and petty insult offered him by the SFWA. I dropped my membership……
评论区
共 2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