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洒水车的BGM,不少都能叫上名字,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生日快乐歌》、《兰花草》……可唯独这首,听着很熟悉,可又很陌生。凭借记忆和英语听力能力,我百度了下歌词,知道这首歌名字——《小小世界》。
可能你和我一样,一听音乐,就恍然大悟“哦……哦……就这首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首洒水车歌还有些背景:
1964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结束后,这个游乐设施被转移到迪斯尼乐园同时扩大了33%,之后的日子里复刻到了各个迪士尼乐园里(除了上海迪士尼乐园)。
“小小世界”采用了华特迪士尼公司首创的Audio-Animatronics人形木偶技术(玩偶机械做出动作的同时发出声音),在当年被视为极具革命性。这个设施当年由两位幻想工程师*、动画师Mary Blair及Marc Davis(他的妻子Alice Davis负责设计木偶的服装)合力创作,而主题乐章《It's a small world》由著名作曲组合谢尔曼兄弟(Sherman Brothers)谱写。
《It's a small world》的初版是民谣风格,沃尔特·迪士尼听后要求更欢快一些,于是这首歌被加快了速度,唱得更圆润。用不同的旋律反复演奏相同的和弦,让这首歌朗朗上口,令人难忘。谢尔曼兄弟给不少电影配过音乐(比如著名的《欢乐满人间》),由于他们对电影业的贡献,谢尔曼兄弟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还有一颗星。
通俗的解释是,洒水车播放音乐是为了作为提示音,提示行人避让,单曲循环一首歌能让行人一听到就知道避让。而且挑选的歌曲都具有旋律简单重复的特点,行人无论什么时候听到都会联想到这首歌,进而联想到洒水车。试想一下,如果找个前奏、高潮、结尾都不一样的歌,你在那琢磨这是什么歌的时候洒水车已经逼近你身后了。
2014年,“小小世界”诞生50周年,迪士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起办了一个活动*。迪士尼公司捐赠了15万美元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此外,每有一个网友上传一段自己唱的《It's a small world》就多加1美元,以及在该网站(已经打不开)上每创建一个虚拟娃娃还将另外增加1美元,最高可达100,000美元。
94年《狮子王》动画电影第48分钟,刀疤让沙祖(zazu)唱一首欢快点的歌,沙祖唱了一句“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刀疤一听,说:“除了这首…”
人人影视的备注上说,“这首歌预示着总有一天刀疤会和辛巴相遇”,但我经过简单的查询,认为很可能是人人影视想多了。
有资深迪士尼粉丝表示对此不能接受,因为“小小世界”早就成为了迪士尼乐园的传统象征,少了这项设施,令乐园有了“不够完整”的感觉。至于为什么没有“小小世界”,目前还没有找到官方答案,推测可能是场地有限。相比“晶彩奇航”,“小小世界”占地面积更大,而且是室内项目。而园区内适合低龄儿童的项目已经不少,“十二朋友园”明显占地更小,毕竟就在墙面上画个画就行。但说实在的,以一个成年人视角看,确实枯燥,比“爱丽丝梦游仙境迷宫”还无聊。
1964年纽约世博会“小小世界”前面,有一个出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贺卡、书籍的小展馆,展馆上面有一个奇特的“架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造型,它们在微风中摇曳起舞。这个“架子”有名字——四风之塔。
[1] 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Walt Disney Imagineering,WDI)是负责设计和建造世界上所有迪士尼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迪士尼业务部门。该公司最初成立于1952年12月16日,这里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幻想工程师。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