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旬,WG突然公布了一个美系中型坦克AMBT的战斗数据和建模,虽然这几年WG在虚空造车的路上彻底放飞自我,但是本着试一试的态度还是咨询了一些国外论坛老哥帮忙找找这个AMBT坦克的资料。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本以为这AMBT是WG自己乱编的,然而WG这次是“有Bear来”。所以本期就详细的讲讲AMBT的故事吧
1972年,美国陆军上尉蒂莫西·奥尼尔在《装甲(ARMOR)》杂志1972年12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先进主战坦克——改变未来》的文章,该文阐述了他对未来美军坦克设计的构想。不过蒂莫西奥尼尔并没有被装甲设计部门看上,而他后来被调到了迷彩设计部门,此后的奥尼尔就再也没接触过和装甲设计有关的工作。
奥尼尔自幼喜爱军事,业余更是有画画和建模的雅趣(远古胶佬),文章中的AMBT主战坦克的模型和插图就是他自己手绘、手工打造的,虽然AMBT没能成为一款真正的坦克被生产出来,但是WG还是搜肠刮肚翻出来奥尼尔年轻时的黑历史作品,并毫不客气地扔进了《坦克世界》的魔幻世界中。
1971年12月16日,XM803主战坦克计划开始了缓期审查,尽管底层工程师和开发商对XM803信心满满,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XM803已经是ICU里的重症患者。美国的陆军作战部门陷入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XM803诞生时便伴随着诸多争议与质疑,而它的下台更是标志着美国装甲部门战术理论与设计思路的落伍。很显然,虽说XM803在成本上要比MBT70低,但是它的可靠性和实际作战效能仍达不到预期目标。奥尼尔上尉身为陆军的一名下级军官,自然对XM803的困境心知肚明,正如他在原文中提到的:
“ unless we take action decisively we will fall still farther behind our potential enemies in the fundamental tools and skills of mobile warfare . ”
除非采取决定性的措施,否则我们将在基层装备和运动战学说中远远落后于假想敌
军事装备虽然寿命有限,但是更新换代频率要低一些。依据当时的美军战略,奥尼尔中尉估算下一代坦克至少要帮助美军度过1975到1990年这段时间。通过技术迭代来推动坦克的研发,升级工作。预计到80年代后半段,次世代坦克开始兴旺,这一时期的装甲车辆相对不太会受地形因素限制。仅靠目前手头的M48、M60巴顿大家族是远远不够的。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XM803可能在技术上能引领时代,但它仍然无法填补整个70、80年代的陆军需求缺口。由此奥尼尔上尉提出了AMBT坦克设想,并从三个方面:基本概念,设计参数,战斗组织设想来完善自己的AMBT理念。
坦克自1918年诞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成为了运动战学说的杰出作品。诚然,我们也会先天的认为坦克才是对付坦克的唯一武器,在这一理念的催化下,坦克的设计愈发内卷,装甲,吨位,火炮口径都在夸张的增大,由此诞生了例如鼠式,IS4,M103,征服者这样的超级重坦。但是现实很快打了军事家们的脸,随着二代反坦克制导武器比如TOW式飞弹,米兰飞弹的出现。坦克的境地变得愈发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过去的重甲巨炮思路,那么设计出来的贵物坦克必然会被这些新型飞弹胖揍一顿。由此自然得出结论,新型坦克应该追求机动性和火控,严格控制吨位和体积大小。与其指望着用厚重的装甲硬吃一发TOW,不如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减小投影面积,让敌方打不着。
由于华约部队长期以来在装甲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北约部队一直信奉“积极防御”理念,正是因为这种“积极防御”的心理投射,军队中一直将坦克视为防御战略武器而非进攻型武器,而这并不符合坦克诞生的初衷,奥尼尔上尉由衷地认为,坦克先天就是以机动性和火力发挥进攻优势的武器。在70年代的导弹热潮中,坦克必然会成为打一辆少一辆的快销品,因此增强机动性,火力。控制成本以保证数量优势才是正道。就这样AMBT的初步理念诞生了,一个和豹1,AMX30设计思路极为相像的美国本土脆皮传说(大雾)
重量控制在30-35吨
装备90mm-105mm的大口径火炮,拥有极高的射击精度,能在1.5km距离上轻松击毁敌军,拥有夜视仪,火控系统可以大致参考M60A1
附加装备反坦克导弹,能够在3km距离上杀伤目标
车载.50口径和7.62mm口径机枪作为杀伤人员的小口径武器,在火控系统受损情况下,也可以用机枪作为应急测距设备。
防护性要求车体正面能抵挡23mm口径机炮直射,侧面则能抵挡14.5mm口径机枪射击(真就脆皮豹豹)
平均故障里程不能低于500英里(约800km)机动性与操作性要和MICV差不多
在原文中,蒂莫西·奥尼同样对当时的一些英美主流坦克做了自己的评价,70年代初,美军装备的坦克还是M48,M60,M60A1,M60A2,XM551等。奥尼尔认为M60A2星际战甲与其说是高科技坦克不如说更像是“坦克歼击车”。而M60和M60A1虽然在火控技术上可圈可点,但是真要把这些巴顿家人们送上欧洲战场,在和T64,T62对线的局面也不无法胜任战斗任务。
冷战一段时间内,很多人怀疑像豹1,AMX30这样的脆皮高速坦克,真的能在以“防御作战”为核心的欧洲战场上适应任务需要吗?这些军事学家们的质疑诚然有一定道理,然而他们的观点无一例外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 机动性 。
现代战争的防御战术实际上是一系列小规模的突击行动,而非“蹲坑打地鼠”,过去北约的战略大师们总是倾向于“迟滞”战术,通过设立一道道防御工事,复杂地形来拖延华约集团军的进攻速度。这实际上不符合现代战争的形势,积极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所以防御性武器也必须拥有良好的机动性,通过迂回穿插,不断袭扰敌军来达成防御目的。
由此,奥尼尔自然认为英国的酋长坦克极不适合当下的防御策略,奥尼尔认为:酋长不过是过去坦克理论的加强版本,差不多等于超级M60,机动差,火炮强,防御突出的蹲坑武器。酋长坦克,巴顿系坦克在现代防御作战中只能扮演次要地位角色,用奥尼尔上尉本人的话说:
This school of thought produces its tanks, figuratively speaking, by suspending from the roof the most awesome gun available as a sort of cornerstone and tacking boilerplate around it.
这一思想诞生下的坦克。形象的来说,就是在用钢板围成的铁盒子里塞了根大炮而已
由此奥尼尔上尉就对T62,豹1,AMX30这种重量更轻,火力却差不多的坦克有好感。机动能力,坦克体积轮廓要比厚实的UMP45姐(钢板)更具生存性,从成本和重量来看。
装甲部队应该怎么做?奥尼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机动性和火力不断冲击,骚扰敌军的推进线路,而不是坐以待毙。这是世界运动战学说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用保包围穿插取代固守防御,未来的战场将会更加灵活多变。当军队陷入被突击或者被包围的状态,他们要么通过灵活迂回,设法突破包围圈,要么被突围的敌军杀个片甲不留。运动战的最大战果往往是对敌军优势信心的打压和击溃。因此,现代运动战学说的本质是通过渗透,追击,包夹战术中占据先手侵略性优势,在敌军的重要目标制造“压迫感”。
当然这一战术其实源远流长,纳粹德国二战时期臭名昭著的“闪电战”就可以视为是现代运动战学说鼻祖。现代战争背景下的进攻不再是传统的无脑突击,而是通过机动优势在敌军处于被动状态下发起猛烈突击,一举瘫痪敌军的防线。所以,西欧大陆的防御作战不能再寄希望于“蹲坑”。而是主动出击,用机动优势让敌军难以形成包围,再通过穿插,引诱,小包围,大包围战术不断消耗或拆散敌军的进攻优势,最后依然靠灵活机动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
灵活性才是制胜法宝,多年以来,华约军队虽然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机动性和主动性方面不一定能超越北约。多年来欧美各国的军官们总是被华约的数量优势和物资优势吓到,却忽略了华约的真正弱点。
AMBT的使命正如前文所述,它是一款美国本土豹1。M60和XM803显然不能满足运动战下的防御体系,那么就需要改变思路,从头做起。由于AMBT是要以数量和机动致胜的未来坦克,所以它自然而然会成为高伤亡率武器,这一切都和XM803的设计初衷相悖。但这是现代战争的趋势所向,不能再幻想用钢板缝合一个超级大炮来制造神话战车。这无异于自毁前途。
AMBT应该是一种轻便,灵活,造型低矮的战斗车辆,它需要一门符合实际需求的火炮即可,火控系统也不需要追求什么过于黑科技的华而不实产品,和现有的M60A3差不多即可。AMBT必须保证易于操作和维护,在未来的坦克大战中,AMBT必然是一辆高损伤率的坦克,需要后勤部门在任何时间都能及时的维修,翻新。以保障前线的数量优势。
谈论过AMBT的设计需求后,就该进入到战术层面上了,蒂莫西奥尼尔也从后勤保障和战略层面对AMBT坦克连营级组织情况做了设想。坦克连营组织要考虑到以下情况:
连队和坦克营的战术协同要能互相配合(组织防空,地面侦查,间接火力的战术运用,同时保障营级的防空能力)
装甲部门要分配好后勤保障序列和前方战斗序列的工作,哪些是一线作战,哪些是二线支援,而还有哪些是后方待命。
连队高级指挥部要将各个坦克战斗连有机结合成一些战斗序列:
战斗连A,B,C为一线作战单位,负责正面交火。
战斗连D负责野外游击,侦查,偶尔也可增加D的战斗连数量。
战斗连E为后方支援对列。
战斗连大体上分前方和后方,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自行组织,尽可能地提高一线部队战斗能力。
AMBT是奥尼尔上尉基于现实需求出发,设计的一款高机动,高火力坦克,它的战术思想基本等同于豹1,然而奥尼尔没有想到的是,未来复合装甲材料突飞猛进,坦克的防护性反而又被重视起来。AMBT的设想自然也成了故纸堆里的一页。
不过根据目前WG做的这个AMBT数据来看,《WOT》世界观里的AMBT更像是个卖头弹夹车,和奥尼尔的设想大相径庭,而且WG恐怕真的难以摆脱卖头、弹夹玩法的阴影了,不过还是感谢WG搜肠刮肚的整出来这一款冷门到爆的图纸车。
而现实中的蒂莫西奥尼尔上尉也只是业余的装甲爱好者而已,他后来被调到了陆军迷彩设计部门。得益于奥尼尔在绘画,建模上的天赋,奥尼尔在2001年到2002年之间设计出了“MARPAT”迷彩。不过要论奥尼尔最伟大的作品,那当然是无数背包客、造型党的真爱:OCP迷彩。
啊,写了这么多总算是给2022年的第一篇文章开了好头,祝各位玩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身体倍棒,财源广进。以后老狼还会写更多军事,游戏相关的文章。喜欢的话,多多点赞,并在下方留下你们的评论。嘤嘤嘤
评论区
共 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