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佳节,先祝各位新春得闲~ 能吞能饮腹不胀,走哪逛哪心得欢,吃好玩好。
各位好久不见,今年的映像总结终于来啦~ 疫情走过两年时间,工作生活基本回到正轨,唯有戴口罩作为日常留在了身边,今年没怎么犯过鼻炎,想来是这个缘故。
上了一年班,感知着时间确实比上学快了不少。简单回想,一天和一天的差异也只在节假日或是日程变化的节点上停留。同样是上班,早晨醒来分不清今天是昨天还是明天,这样的体验确实慢慢变得陌生,大概是另段旋律闯进了日常,和我的生活叠加成了复调,变得期待每一天。
好像是年初开了摄影集的专题,各路大神的投稿看得眼花缭乱,发文量也远超前两年之和。慢慢看来,确实感受到自己拍摄上可观的进步空间(笑)。总的来说,我的总结还是相当个人的碎碎念合集,写的过程能勾起些回忆,看过笑过,就很好。
去年底从奶奶家拿来了爷爷从前用的一台旁轴和一台双反,周末拆开看了看。旁轴相机取景框内侧零件已经起皮掉件,几个玻璃零件早就晃晃悠悠,没法固定。双反的取景器则已经布满霉点,幸好眼镜布还擦得掉,除开皮质外表面有些损伤,主要问题是内部反光镜片的锈迹相当严重,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去除,自然也不知能否再用起来。
很喜欢双反取景器的映像效果,装好端着在家转悠,拍不了什么,但乐此不疲。
愿意一边看里面温柔的暗淡、浅浅的光,一边想象爷爷年轻时走在路上,低头看一样温柔的世界,浅浅留恋着那时的心情。
捧着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能延续取景器里那样的情绪。大概能的。
想尝试胶卷,坑出老爸多年不用的半自动理光,一旁胶卷上的自己,还是小屁孩样子。装上电池,问了问用法,就买好胶卷出门开干。
那之前,只用过自己的微单。虽说听学校老师的玩了M档,但不过是参照显示效果去调整光圈快门什么的,胶卷机上手出门就懵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调。只能拿微单测光,设好感光看数值去一点点试。初拍自然有一堆不懂的,那天是边拍边查边问,至今我也只能利用相机内数值的自动关系,通过改变曝光补偿来调快门,并且大概率存在更方便的方法,只是我没试出来罢了。
那天,十全街上多了个脖子上勒着两个相机的大块头来回拍着几颗枯树或废弃店面。
胶卷拍起来,整个人的心情和拍摄的过程和先前完全不一样了。我会通过胶卷机的取景器去看想拍的对象,觉得“欸~有点意思”就换上微单,换到光圈或快门优先档,设置好想要的光圈或快门,拍下来看对应的快门或光圈数值,再到胶卷机上调好,拍摄。(所以今年不少图我都有胶卷微单两个版本的,导致文件整理麻烦了些)
整个过程相当繁复,因此不单出于成本,复杂的过程也影响我更多地斟酌对象选择和构图趣味。同时,由于身上能带胶卷是有限的,看到有趣对象时反而会犹豫:万一后来碰倒更有趣的却没胶卷,岂不是很可惜。(后来才想通,这不正好创造机会再来逛一趟嘛~)
一卷拍完,最急迫的自然是找地方洗出来看看是什么样子,起初还天真地想:说不定能打出来留着,跑了一遍附近的图文摄像店,都表示光是洗胶卷的线下店苏州都没多少,更别说印了,大都是冲扫拿文件。同样是花钱,那我自然更愿意让喜欢的人来挣到这个钱,在淘宝找到菲林公园,是先前在Anyway.FM某期节目了解到的在上海提供冲扫等相关服务的店铺。
后来公司出展,最后有空跑了趟嘉善路,拿到几份原片,回家在屏幕前慢慢地看,电影似的跟着一条条黑影回忆自己的所见所感。把胶卷相簿这样的实物捧在手上翻看,和拿着智能设备的体验还是挺不一样的。面对心仪的对象,电子图片当礼物自然不如一本相簿或一卷胶卷。
联系后寄出胶卷冲扫,大概两三天拿到文件,果不其然,黑片白片三四张,虚焦手抖五六片,偶尔能看。而胶卷的透气感、自然的颗粒和不同洗法带来的色调,夹杂着随机性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收获感和喜悦体验。比之于数码看图调数的机械感,拍胶卷在感受上更像门手艺,上卷取卷的美妙手感让我忍不住剁手了几卷不同的牌子。拍多了,空片自然少见起来,但画面效果和数值的控制还是不够熟练,顶多从自己现在的角度觉得还不错。
文件到手只会裁切旋转一下,可能是相机老化的缘故,所有片都会准确地向右侧倾斜五六度的样子,但绝不会调色打遮罩什么的。实在地讲,自己花钱花时间要的就是这老技术的味道,再调犯不上这麻烦。
上面这家超市现在缩成了七八年前的一半,幼儿园那会阿婆一直带我来买零食,我对着窗里的亚古兽玩具发呆,阿婆就笑嘻嘻买盘跳棋给我。小孩还是好哄,至少我是这样。超市对面是近水台,这家只卖糕和团子,在家基本就没吃过第二家的,苏式糯米糕点基本都有,爱吃甜的朋友一定要试试双酿团子,追求刺激可以尝一下薄荷糕。边上振华中学对面有家杂物店,叫妙莲芳,一直杂乱地堆着各种丝巾、衣物,玻璃橱窗里随意趴着几个小摆件,灯光灰暗,客人也不多,但实实在在一直开了十几年,相当神秘。
莫邪路再走,是家叫老土的蜜饯炒货店,四周墙上大多是些常见的零食,中间最大面积是各种蜜饯炒货,还有那种以前常吃到的特别有韧劲的软糖,最喜欢荷包蛋样子的,蛋白微甘,蛋黄酸甜,吃的时候先沿着边缘把蛋白啃了,最后大口嚼蛋黄,口感特别爽。
葑门桥边,有一个通道河里的台阶,每天回家都会经过,从上面常能看到几根竖起的鱼竿。一边的桥面离河面很远,大概有五六米高,两边的人行道常在傍晚聚集一排钓鱼的大叔,带着各种装备从桥上远远地垂钓。时不时能看到上钩,大大小小的倒是种类齐全,不知道有没有野鸟来顺两条走。就是近两年,到河岸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有时还能看到穿着制服的外卖小哥架起杆子,跟旁人有说有笑,也许这是仅有的,他可以不再追赶,而是去享受时间。
外婆住十全街,自家住的也不远,上下学总路过,自然有些感情。想吃点买点都不用太远,还总喜欢拿着五块钱去排队买手抓饼吃。(第一次是老妈塞了个手抓饼给我吃,一口下去惊为天人,世上还有口感这么丰富、味道这么丰满的食物,瞬间爱上)
在十全街上度过高中前的小半人生,看向东环高架的另一边,好像世界的尽头就在那里,有点畏缩,也有些期待。直到自己专属的那个暑假,踩上单车漫无目的把尽头越推越远,实在陌生的地方也不再恐惧。自己的小小世界被时间塞入整个地球,大概就是所谓的长大。
被朋友拉去吉庆街吃了次牛蛙火锅,都是一只只炸好,可以直接吃,或者下到火锅里。牛蛙吃起来特别嫩,像鱼肉,小时候一度挺爱吃,不过也只有蛙腿。炸完的蛙四肢展开,它的四肢肌肉铺开,特别像一个个小人,这次吃的时候,还是没什么勇气去啃躯干。食物的模样,对我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欲,大概也是因此我不愿吃虾、鱼等对我来说长相不佳等食物。有时看到一些食物,还会对它有一个味道上的预判,如果与实际味道不符,我也会不愿继续吃。先让眼睛吃饱,应该就是我在吃上的门槛吧。
东南边这段护城河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水鸟飞过,夏天河鱼出水也能见到它们俯冲捉食,停在两岸枝头享用,幸运的是没怎么被空投炸到过。不知道是什么鸟,远远看着像海鸥似的顺着护城河飞着,两翼翅展很长。远处可能看不清,照片放大能看到它头顶后部有一条长毛,当时镜头里还能发现这毛会一卷一卷的,有些好奇它的功能。
时常看到几只飞过,我妈就得意洋洋,自豪自己小区环境好。
河里一年四季都有游野泳的。东南拐角的河道相当宽敞,至少有个一两百米,往来常有中小型观光船,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安全。每每在禁止游泳的告示牌的背面,看到河当中几个游泳大叔时,就会想起高中一位政治老师,在暑假为救人溺在了河里。
上小学一直沿这条河走,和老妈逛完双塔菜场回家时难得走过,才知道她一两岁时住过这里,还记得七零年前后,她捧着西瓜站在街边看苏大的学生游行。据说那时边上的邻居是杜月笙的干女儿,把得到的十几万遗产捐了出来,得了些奖励,之后搬家还很巧地在一个小区里。
有时觉得,那些好像远在天边的风云人物,确实是和我这个普通人活在一个世界的,网上新闻的那点是是非非,离我们大概也没那么远。
那天从里河新村走肇源弄穿到了葑门横街,又顺着走到了东环路边的横街出口。中间近河是一片相对简陋的住房区,大概因为临近横街菜场,流动人员比较密集,呈现类似城中村的景象。但这段的中心部分又更为荒芜,满是砖石玻璃等建筑垃圾和弃置的施工现场,一些房屋看上去很久前就已空出,门锁带着插上的钥匙被锈在了一起。就是这样的环境,却不乏大爷大妈搬着椅子在路口闲聊,时不时也能看到扛着鱼竿的大叔拎着几条鱼往深处走去。那里的一切被夹在市中心的繁华和工业园区的喧嚣之间,碎石断木都那样正常地躺着,只有我是格格不入闯进来的那个。
玩起胶卷就忍不住会想多拍些人物,提前测好数值,在人群里寻找合适的对象。一开始拍上面这位保安大叔,想拍成大叔远远望着前方大爷大妈的背影,但大叔却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回过了头。放下相机才发现大叔盯着自己,心里又惊又喜,最后还是怯生生地溜走了。
年中开始看一个钓鱼佬up野农的视频,好像是在四川的山野间,看他和几个朋友吃吃喝喝、踩点下钩。内容大多是他在踩好点的位置钓鱼,时不时对镜头说一些神乎其神的分析、村里渔获排行榜的行情、或是其他一些生活零碎,看得很放松、很舒心,可以确实感受到钓鱼佬永不空军的坚定信念和爆户时毫无保留的丑恶嘴脸(笑死),也学到了爆杆切线人打窝的真挚祝愿。
竹辉路和新市路口,金逸影院对面的门面,我记忆里最早是一家必胜。印象深是因为SARS那会家里不敢吃鸡肉,不巧必胜客出了个火鸡肉披萨,家里看了都馋,又拗不过我太想吃。鼓起勇气去吃了,事后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在食欲和求生欲的拉扯下挣扎着吃下了罪恶的面饼。
凤凰街十梓街的路口原先是家茶餐厅,记不太清,好像是叫半岛茶餐厅。小学放学拉家长去小卖部买玩具,经常能看到窗边餐桌上用高脚杯盛着的鸡蛋,那时觉得特别好玩、很新奇。还记得那家店的窗户是上端靠里下端靠外这样斜着,有时候会在上面放水,客人靠在沙发上,一边看流水经过窗户留下的淡淡水膜,一边把高脚杯里的鸡蛋剥开,再放回去,拿勺子舀着吃。
茶餐厅变成了肯德基,边上的近水台面馆倒是还在,以前一直去吃酱油炒面,说不上特别好吃,特别油特别弹,掺几根青菜还以为自己真能解腻。
老妈推荐了一家不知叫什么的服装店,说是卖些尾单,性价不错。到地方发现自己之前拍过这家的门面,小店不大,之前被他家的装修吸引,在门口好奇了半天是什么店,没敢进。
对我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体验,老板东北人老板娘苏州人,会很热心地给你推荐各种风格的衣服,聊会儿天能同时体验到异乡的风趣和方言的亲切。最刺激的是算账,有些内心股价挺高的反而不贵,有些看起来普通的却有点超出预想,奈何东西确实不错,自己试玩也喜欢,莫名有种抽盲盒的感觉。(当然询价是没问题的,只是我经常试得太开心忘记问)
后来加了微信,有看中的会跟老板约时间试,让帮留一下合适的尺寸,不知不觉肥肥也喜欢打扮上了。
十全夜景这几张是在试老爸的50D。说是拍夜景,其实是时间没算好出来晚了,这才真的体会到自然光源的可贵。这里几张延时比较多,其实不是特地想这么拍,只是发现光圈再大画面也不够亮(同时谨遵大学老师“永远不要在你觉得应该开闪光的时候开闪光”的教导),被迫挑战自己的肉体极限,在2秒、1.5秒、1秒间来回尝试,压低重心绷紧肌肉屏住呼吸,有几张两秒的居然还可以,不得不说还有点小得意。
前面也说过,自己大半辈子(至今)是在十全街上过的,莫邪路走到三元坊,我指着路边的店面、路口、石头杂草可以边聊边逛边吃边玩好几天——以前这里有个石头特别像狗,以前那有个卖羊肉串的大胡子,以前这个路口有个书报亭我在这跟老爸耍过脾气买漫画,以前这弄堂里面是补课的我们小升初一个年级都在这……
现在没了那么些以前,多了些我的旧事重提。这条街还是那条街,这条街也不可能再是那条街。
但我还是很愿意来这里,自己走走,一起走走,和他走走,和你走走,说一说这条街还是那条街的这里那里,尝一尝这条街不再是那条街的那里这里。
假日跑景点从来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所以对五一这次出游没抱什么特别的期待。年中正是热起来的时候,疫情断断续续,到人口密集地方更是尽量别摘。所以入排队检票,人挤人肉搓肉,散出点热量没走两步又跑了回来,脸上的汗沾湿口罩死死蒙住,眼睛瞪着眼睛,鼻子对着嘴,相当难熬。
运气不错,没多久就有车能上,瘫在位置上跟着上山的车子左摇又晃,倒是有些舒服。只可惜下车还有更长的队,登山电梯塞得满满当当。
上山走了会才算进了景区,隔墙里侧满满当当排了一圈的婴儿车,只觉得累,爸妈带娃累,小孩排队累,路人遭扰累。
大概要成了爹妈辈分,才能懂得其中乐趣,现在只觉得是件吃力不讨好还恼人的活计。
弘觉寺塔确实直得一上。当期电梯修缮,只能爬旋梯上塔,只一人宽,排着一级一级向上迈,上不见头下不见底。单调嘈杂的声音来回碰撞,左右狭窄四肢伸展不开,封闭空间闷热潮湿,人慢慢烦躁起来,好像有股劲在体内乱窜,却没处释放。时间一久,身心的烦躁快到极限,旋梯上慢慢沉寂下来,所有人都绷着一根弦,似乎会随时崩溃。
温度突然一降,吹来阵风,记不清爬了几层,终于还是到了出口。走出楼梯是室内的一些壁画,出去外道,脚下是宽阔的广场和起伏的山。憋了这么久,面向牛首山伸展四肢享受迎面的风,格外清爽。
高中春游去过无锡灵山大佛,简单带了个数码相机,拍了些佛像回家被老爸说了一通,才知道佛像不能乱拍。
打小不少去庙里上香,喜欢那的平静氛围和淡香弥漫的气味。大概幼儿园岁数,没跟着爸妈自己逛了会,碰到个和尚笑嘻嘻给我糖吃,我推辞说妈妈不让拿陌生人东西吃。他笑笑,正巧碰到他俩走过来,跟爸笑着聊了两句,我妈把我往回拽了两下。之后聊起,说是怕和尚要叫我去出家,她舍不得的。
我爸常提起南京长江大桥,说是他们上学那会有课文专门写过,我倒是没什么印象了。逛了展览馆,大概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国内工程的重要成果,在那个年代就实现了如此大规模的建筑,有里程碑意义。在上一代人心里,也是不一样的象征。
等了一年,新的核聚变终于来了。这次叫上了朋友一块儿,正好《怪猎崛起》才发售没多久,计划时我们还在想路上要刷哪些素材。上到了高铁,没刷几句反而开始沉迷《世界游戏52》的投色子,愣是玩了快两个钟头。
这次定的酒店比上次近一些,坐地铁两站就到,骑车去地铁站也快得很。五月中本是要升温的日子,碰上一点小雨,反倒没那么燥热。第二天排队入场碰上小雨,头天买的披风正好派上用场。两个人在外感受上安全不少,19年自己去的时候,晚上睡前会把背包行李放上椅子顶住门,椅子脚边放一盆水,这样有人半夜进来我就能根据声音及时发现。这次自然没有这么夸张,简单锁了下门。
之前上海wf展在小岛工作室排了3个钟头想买场限的1/8鲁登斯人,却在距我还有两个人的时候售罄,最后不甘心,买了只鸭子回去(雨伞居然都售罄,我哭)。售罄看怕了,核聚变进馆直奔吉考斯买斗篷,先把心心念念的场贩买到手,再开开心心去玩。
大家的热情压抑了这么久,现场固然相当火爆,大大小小的展馆挤满了排队的玩家,长长短短的队伍不是半个钟头就是一个小时。两人组队的优势一下子体现了出来,渴了饿了可以有个人去买点东西,三急突袭也不至于白排这么久的队,总之在不便时也能有人帮忙排队临时走开。而在金币挑战组队时也可以通过组队搭配,保证两人能较快地获得金币。特别是这次核聚变的实境谜题,排队的时间也能好好利用起来,由于谜题顺序是随机的,一方解开的谜题能直接帮助另一方之后快速地完成,效率一下子高了好多。排队很久,也能随时来一局惊险刺激的投色子。
疫情未消,出趟远门不容易,相机自然是带了出来。本来打算拿胶片机和微单,但这样拍起来太慢,朋友经常得停下来等我,还得等不少时间,实在是不大好,最后就单拿了50D来拍。
核聚变结束没两天有个兄弟发了篇图记,正巧拍到我在拍他的方向,记得那篇也看到了这位小姐姐坐在同样的位置看相机。就,真这么巧。
我俩是趁着周末出来玩的,周五请了半天坐高铁,自然要提前半天回去。第二天上半天分散在taptap玩了个痛快,逛了逛小摊就准备打道回府了。第一天下午有些匆忙,一着急就在稻香村买了好几盒京八件,要走才发现自己根本拿不了,更何况还买了那么多场贩,又是衣服又是书的,废了吃奶的劲才把所有东西全塞箱子里,出租车上一放都抖两抖。一路上还忍不住看直播,正好是大海、图特老师宣传《猎魔人》最后一本,还有核磁共振,没能现场参与玩这个实在是可惜。没事,明年(今年)后会有期。
以前周五放学,都会到爷爷奶奶家住一晚。六七点到,歇会儿吃个晚饭就快八点了,准时蹲在电视前面等同一首歌或者正大综艺,看完再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跟奶奶到小区门口,找蛋饼阿婆买两个蛋饼,一个加火腿是给我的,还有一个加油条是一会我爸来接我给他的。上午磨洋工磨掉点作业,中午吃完饭到小区对面的公园里玩,后来流行四驱车,会跟陌生小朋友赛上几圈,车开不了了才肯回家。
修西环高架,公园占了地方。扒着纱窗,小小的自己望着一点点修起来的高架,幻想着在高架下的公园里捉迷藏。后来上了初中高中,爷爷奶奶这来得少了,慢慢也记不起公园的样子。
五月底,大学两宿舍约着聚聚,就挑了一个周末到南京碰头。南京南附近定了个民宿,五六个人连吃带溜达,像是回到大学周末那样。白天跟着他们体验了次精油开背,我块头太大,大姐一直问我疼不疼,说怕力道不够我没感觉。晚上吃完饭,压马路到了三点来钟,最后迷路了没办法才打车回去,三三两两挤在床上地上沙发上,睡得很安心。
记得到南京去就是袁老逝世那天,晚上每人干了两大碗米饭,一桌子吃的干干净净。
兄弟几个一块的时候,自己往往不是那么会聊的角色,常常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听着笑着,但我真的很喜欢跟他们在一起的感觉。
看着这几个人,就像是能看到大学的自己,看到一宿舍睡过头冒雨狂奔在校园的那个早晨,看到球场上落后无望又疲惫失落的那个下午,看到分开前酒后马路牙子上的那个夜晚。
我们的青春也没停留在相遇的地方,有他们在的地方,就有我们的青春。
三四月份玩《动森》的时候,经过高中同学认识了他的几位初中同学,没机会见面,在微博上偶尔相互艾特一下,久而久之也多了几位朋友。六月毕业季,他们有一位在国美读书要毕业,就约着高中同学一起去看看,顺道在杭州小玩一圈。
毕设展办在象山,一路穿过不少山洞,意识到杭州这里地势起伏还挺大的,坐车兜风倒也有些乐趣。进展没两步就和朋友走散了,正好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放开拍拍逛逛,不会老是让人家等你。
印象深的是一个手绘动画,还有一些摄影专业的作品,展位会放一些信封,随击装了些照片,扫码付费自取,大概扫了眼作品挺对味,扫码随便买了两个。倒不是因为多喜欢作品,只是这样未知随机又有点惊喜的体验,还是挺难忘的。
虽说迷了路,我玩的还是很开心的,动画、游戏、画作、模型雕塑、仿古作品之类的看了不少,也算长了长见识。
比较可惜的是,逛半天也没找到我那朋友的作品。挺不好意思。
看完展跟他们去吃一家牛肉火锅,第一次吃到胸口朥 ,蘸醋一吃惊为天人,又脆又香,搭配醋解腻,牛的香味随着咀嚼时口水和油脂混合而占据了口腔,几块下去再灌口啤酒,不能再爽。
微信关注了堆乱七八糟的艺展类公众号,难得看到个想去看看的,正好也有空,约了朋友一起去郭巷看本色市集。
从地铁站过去要走好长一段,路上一边是建筑工地,一边是老旧居民楼夹杂着废弃的房屋残骸,周遭挺荒的。一直走,看到大块清水混的标牌就到了。买过门票进去,先是市集部分,两排摊位齐齐整整排着,看了下大多卖些手工艺品、民族特产和各种食物(当然价格超高)。正好想在电脑前放点植物,在一家做植物景观的小摊买了几小盆苔藓,问了店员说是要每天放水里泡几分钟,等到不冒泡就可以拿出来了。往里面走吃了个米粉当午饭,看到有金色三麦的啤酒摊,卖酒顺便宣传苏州中心的新店,因为去年过年买过一箱,喝下来还不错,没多想就又拿了一提。
逛完外面一圈小摊,终于是进了美术馆,空调居然没有全覆盖我是不能接受的,实在受不了就在一个估计会有表演的展厅呆着了(因为有空调),上面是一些绘画雕塑作品。整体逛完还挺有趣的,只可惜没有空调。
苏州地势相当平坦,细长小巷大多依河延展,勾连起几条住宅和主路。苏州古城区为中心,包含护城河沿岸的大片区域就是现在的姑苏区,东边园区、西边新区、南边吴中区、北边相城区,大致布局呈十字状,其中街巷更是不计其数。
哪怕已经住了二十年,周遭的小巷还是有很多没去过。进去走着走着,因为实在离家不远,总会突然发现眼前又到了一个自己认识的地方,硬要说的话,这地图体验有点魂一的味道。
去年也有说过,想多记录下一些生活点滴。正巧之前看到站内某篇文章,种草了NOMO相机,日常碰上来感觉的画面,就拿出来拍一下。多的不用想,按下快门,把一切交给滤镜。这样 的体验实在很适合工作间隙。
大约是六月份,苏州通了5号线,上班的通勤体验一下子有了提升。尝试了地铁转公交和地铁转线的路线,被2、4号线的拥挤震慑到,现在宁可早起转公交也不愿意上班时间挤地铁,到公司人都虚脱了,我一个二百斤大胖子愣是被人挤到塑形,肥肉都不弹了。
地铁站开放之后两个多月,几个出口才陆续开放。车站周围施工差不多了,竹辉桥上又开始修起来,很庆幸这会儿不不是上学年纪,坐车怕是连桥都下不了就要上课了。
差不多大二开始,会在实习来回的路上听女流66的心灵砒霜,在为人处事方面多少比较认同她的一些看法。节目里收到最多的还是情感相关问题,几年一百多期节目听下来,跟着生活上的一些想法,自己所憧憬伴侣的特质也慢慢描绘出来。
平时异性接触到的并不多,外加上家里也没怎么催,所以也没太把找对象放在心上,但说没想过找确实也是骗人的。只是觉得一直没碰倒懂自己同时自己也懂的人。
我俩其实认识挺久的,初高中在新东方补课就认识了,当时加了qq也没怎么联系,直到疫情才加上微信聊聊情况。今年她毕业,本来说着去看看展,但也没去成,之后出来约饭才算见到面。连续几周出来约饭逛博物馆什么的,发现跟她特别聊得来,三观契合相互印象也挺好的,然后就相互表达好感了~第一次约会,逛完山塘街吃kfc,很巧合地发现两个人有好多相似的习惯,比如我们吃汉堡都喜欢把肉拿出来先吃其他的、都喜欢顺着薯条挤一整条番茄酱再吃下去什么的。随着相互间越来越了解,我们越来越觉得找到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谈了之后开始真正地关心对方生活的一点一滴,在相互的了解当中也确实知道了女生相较于男生生活上确实存在的许多不便,以及心理感受、想法上的不同,认识到自己先前一些想法的幼稚,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周末我们去各个园林景区博物馆,自己从前的想法化为了行动,到了很多想去没机会或是不曾了解的地方,虎丘、双塔、耦园、怡园、东园、艺圃、山塘街、沧浪亭、上方山、苏博西馆、金砖博物馆、苏州美术馆、西山、平江路、虎丘湿地公园、北寺塔、留园,一周一周一处一处,把儿时的回忆刷新成和她新的记忆。
下半年连着吃了四五个喜酒,高中同学和一些亲戚家孩子都陆陆续续结了婚,加上自己也谈了恋爱,心情上多少也有所感染。和朋友一起录的日常电台也选了相关主题,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听听~
很快工作也一年了,公司也在年底换了新的地点,工作环境也好了很多。搬家前一天,想给这一年时间留个纪念,就拿着胶片机按正常上班的流程过了一天。
坐公交,总喜欢靠后的位置,不像前面挤的人多,还需关注是否有上岁数的大爷大妈,及时让座。只要前面有位置,哪怕站到我边上,自己也默认是人家不想坐的。大爷大妈一般少有走到后面,这样就把让座一事规避了出去。
上班久了,总会想出个最舒适的坐法。熟悉了上班路线,大多是知道哪站人会突然多起来,由此选在那站之前上车,一定是有位置的。上班几路车,老年人基本是没有的,自然不用考虑让座什么的,所以常坐台阶上最靠前一排,前面是栏杆,空间比后面位置都要大些,坐起来舒适。
今年这篇从年前断断续续写了半个多月,一是照片太多,整理修图工作量确实大了点;二是不同于去年早早休息,有那么长集中的时间来写;再是有了要分享空闲时间的人~
写的很散,发的也晚些,大概是不会有那么多朋友能i耐心看完,就当是自己对去年的一个回顾,理一理想法、念一念心绪,有相遇也有分离。
时间一年一年过,快得很。看过身边,见过世界,大小事都在告诉我,我的生活来之不易。
评论区
共 1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