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之书》是犹太神秘主义卡巴拉(Kabalah)的重要典籍,在犹太教中被称作zohar ha kadosh,神圣的光辉,被奉为第三圣典,与圣经(Tanakh)和塔木德(Talmud)平行。在流行文化与所谓的神秘学中不乏对这本书的想象和过度关切,这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第一批挪用和改造卡巴拉的神秘学从业者开始的。与此相对的是,在犹太教启蒙运动Haskala后,犹太教学术界和理性主义的犹太教信徒激烈的反对这部书,认为它是素来自居理性的犹太教的污点,是乡野迷信的集大成。
Gershom Scholem是德国犹太人学者中的叛逆者,他出身于德国资产阶级的父辈对犹太教不屑一顾,他则部分出于叛逆心理投入了犹太教中,专研被父辈蔑视的神秘主义文本,还是战前率先进行'aliya迁徙的人物。他是第一批将犹太教神秘主义与卡巴拉引入正规学术研究范畴的人,当年希伯来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以犹太神秘主义为主题的课程时,他是唯一的讲师,因为这门课程就是他设立的。他的动机和另一位从事哈西德(Hasid)研究的德国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不同,后者意欲将哈西德理解为神学实践的典范,以之引导那个时代对身份充满迷茫与困惑的德国犹太人,而他则是对神秘主义有极大的兴趣而投身这项不被看好的研究。
毫无疑问,作为卡巴拉最重要的典籍,对zohar的研究是他研究中的重点,他曾在青少年时期自主阅读zohar,其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对zohar的讨论。为了将光辉之书的内容以更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初学者,让初学者能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内容,Gershom编撰了一部小册子,名为《光辉之书》的基础阅读内容。这个小册子的主体内容是他选择的《光辉之书》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至少可以让初学者感受到《光辉之书》的独特气质,而且故事总是比理论更易读。
这个系列的连载(如果可能的话)正是对这部小册子的翻译。Gershom对这些故事没有任何解释,因为他认为对这些故事的解释势必会写出比故事本身更长的注脚,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是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但对于对犹太教完全陌生的中文世界的读者来说,缺乏注解,这样的故事完全没法阅读,因此译者会尝试对这些故事做出一些必要的注解以帮助阅读,但不能确保这些注解完全符合作者的想法。小故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任意一篇故事都可以单独拿出来阅读使用。
这篇简介是极其不完整与不规范的,它仅仅是一个引子,目的是让读者对这部作品有一点基础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有兴趣以及有能力,还请阅读一些相关的研究作品,这样可以对zohar有更进一步,以及更准确的认识。这系列(如果可能)也仅仅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让对这方面感兴趣但又对厚重的传统望而却步的读者能有一定初步的认识,因此这个系列不能取代任何对卡巴拉或zohar本身的基础学术论述。
在这系列的文本注脚中,任何在注脚内被标记为神秘学的内容,都指代与卡巴拉或犹太神秘主义不同的,来自于那些神秘学从业者的内容。如果是来自于犹太教和卡巴拉自身的内容,它将被标记为犹太教的,或者卡巴拉的。神秘学者自身的卡巴拉与犹太教卡巴拉不同,因此他们的卡巴拉内容将会被称作某一修饰语的卡巴拉,以与直接被引为卡巴拉的犹太教卡巴拉内容相区别。
经师阿巴(Abba)从提比里亚出发,前往他岳父家。和他在一起的是他的儿子经师雅各布。当他们到达Kfar Tarsha时,他们停下来借宿过夜。 阿巴问主人:你这里有公鸡吗? 主人问:为什么问这个? 阿巴说:我希望在午夜时分起床。 主人回答:不需要公鸡。 我床边有一个水钟。 水一滴一滴地滴下来,直到半夜,水都流光了,然后轮子又转了回来,咔哒一声,把全家都吵醒。 这个钟是我为一位习惯于每晚午夜起床研究律法的老人制作的。 对此,阿巴说:愿指引我至此的神受赞颂。
午夜时分,时钟的轮子转了回来,阿巴和雅各布都起来了。 他们听到屋主的声音从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所住的房子下方传来,说:经上提到:午夜我起来感谢你的公义审判(咏 119:62)。 这里没有使用at(至于)这个词,因此我们假设午夜是神圣者的称谓。有福的达维德如此咏叹,因为午夜是他与他的随从出现并进入乐园的时刻,在乐园与义人交谈。阿巴听见了,对雅各布说:我们确实有幸与神圣临在在一起。
他们走到主人身边坐下,说:再告诉我们你刚才说的话,你说的很棒。 你在哪里听到的?主人回答说:我爷爷告诉我的。 他说下界的控告天使在夜晚的前三时忙于在世界各地巡逻,但正是在午夜时分,他们发起的对世人的指控停止了,因为此时神进入了乐园。
他继续说:上述这些仪式只在每晚的午夜举行,我们从亚伯拉罕的记载中知道,因为经书说,为了他们分开了黑夜(创 14:15) ,以及在出埃及记(12:29)和圣经中许多其他的段落都有如此描述。 达维德知道这一点,所以老人说,达维德的王权仰赖于此, 所以他习惯在这个时间起床歌唱,因此他称神为午夜。 他也说:我要起来感谢你的公义审判。因为他知道这个领域是正义的源泉,世上君王的审判也由此而来,因此达维德从未失败过,也因此他在这个时候起床歌颂。
阿巴上前吻了他,说:当然,正如你所说。引导我来到这里的神应被祝福。在所有地方,审判都是在晚上执行的,我们已经肯定了这一点,并在经师西蒙面前讨论过。对此,屋主的小儿子问道:那为什么要说午夜呢?阿巴回答说:天上的国王会在午夜醒来。孩子接着说:我有不同的解释。阿巴说:请说,我的孩子,因为通过你的嘴会发出明灯的声音。他回答说:这是我所听到的。 诚然,夜晚是严格审判的时候,审判无处不在。但午夜来自两个方面,来自审判和怜悯,只有前半夜是审判的时期,而后半夜则从怜悯hesed的一边得到光明。 所以达维德要说午夜。
对此,阿巴站起来,把手放在男孩的头上,祝福他,并说:我原以为智慧只存在于少数享有特权的虔诚人身上。 但我发现,在西蒙这一代,即使是孩子也被赋予了天上的智慧。喜悦在你,西蒙! 你离世的那一代人有祸了!
这个故事交织了两种不同的内容,很好的体现了犹太教学说,以及卡巴拉中抽象和具象混杂的特点。这个故事也促使更多的犹太学者在后半夜起来不眠不休进行赞颂和祈祷,甚至发展出了对应的仪式文本,即由布雷斯列夫的纳赫曼(Nahman MeBreslev)编撰的Tikun ha-Kalli。这种守夜现象至今仍然在正统犹太社群的虔诚人身上看见,尤其是老人。
最开始主人的解释是非常塔木德的解释。他们通过诵读经文,发现了和经文常规语法不同的句子。没有作为介词的at,午夜hatsot-layila单独作为一个名词出现在诗句里面。为此这里发散联想,不将午夜视作是时刻,而是后文赞颂的对象,也就是进行审判的对象,午夜是他的午夜状态的名字。在犹太传统中,许多犹太王达维德的诗歌都是在夜间做成的,而且这些诗歌也被录入神圣文本中,因此他们假设这是王在夜间醒来进行祈祷的结果。后面说的就是赞颂的原因,这个时候他执行正义的审判,在乐园和正义之人聊天。乐园在犹太传统中一直代表神的慈悲,因为神一开始愿赐予万物慈悲和和谐,所以修建了乐园,后来那些有福的正义之士死后则可以进入乐园,享受亚当放弃的安宁。
随后的引申内容则和正义审判有关。正义审判是神的一个特性,他只会进行正义的审判,而世间君王一切的审判都是对神的审判的效仿。换言之,犹太传统因为其残留的古代痕迹而能一直认出君王作为法律仲裁者的身份,这是君王这一职位的原始功能,所以这里要说,王权在于此。只有效仿神进行正义的审判,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君王将受到神的严苛审判,被清算由不义审判带来的罪过。
尽管这里是和审判有关,是具象的神话表述,挪用了圣经的句子,将之解做分开黑夜。但这里也开始渗入卡巴拉的抽象表述。对黑夜的区分无疑引出了后来孩童的纯卡巴拉表述,因此此处的黑夜并不是单纯的对黑夜时刻的划分,通过将前后夜晚进行德性的划分,也就过度到了对卡巴拉散射之树(Ets ha-Sefirot)左右两柱的划分,这种区分也与前文提到的午夜是神之名相连。散射之树左柱是审判之柱,右柱是慈悲之柱,它们都是神之属性的表达。当审判过度到慈悲一侧时,神之怒火就停息了,变成慈悲。
下界的控告天使虽然也属于卡巴拉和塔木德的范畴,但它却是纯粹的神话。控告天使就是satan和他手下的一群罪恶天使,他们负责搜罗对人不利的证词,向神提出,以激发神的怒火,从而让神对世界进行审判。当神表达对世界的怜悯时,神就对黑暗天使的指控不闻不问。在这个故事里面这种怜悯被认为在夜间会有周期性的表达。神的审判在夜晚进行,此处故意混淆了作为天象的夜晚与比喻的夜晚,因为在比喻里面,夜晚代表神的审判和忿怒,例如在出埃及的故事里面遮蔽埃及天空的黑暗,因此可以说夜晚就是审判,相对的是作为慈悲的光明。
当夜晚开始与左右双柱对应起来后,很自然的,每一个特定时刻就变成了神特定属性的表达。这里出现了一组矛盾的对话,即普遍存在的审判,作为审判的夜晚,以及夜晚的区分。首先,审判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审判是夜晚的特性,这意味着在下界,夜晚是审判的时间,黑暗笼罩了一切,是审判之力主宰。当过了午夜以后,上界的慈悲之力成为了主宰,但此时笼罩在万物上的依然是黑暗也就是审判,黑暗还没有褪去。这也就构成了一组对立。但慈悲发出光明,它将唤醒万物,这无疑是将后半夜与日出这种自然现象用来做神之属性的比喻。黑暗和夜晚以及审判相连,也与在夜间,万物陷入近乎死亡的沉睡,邪魔横行这种事情有关。在犹太的迷信传统里面,邪魔和死亡天使在夜间比白昼更猖獗,它们诞生自并仰赖神之审判的力量。当审判的力量主宰世界时,它们会获得稍微的喘息,因为此时审判是针对的众生万物。但慈悲开始照耀万物时,审判的力量就会降下,对折磨万物的邪魔进行惩戒。
最后是经师西蒙。西蒙,也就是Simon bar Yohai,是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的重要经师。卡巴拉传统中,光辉之书托名为他所做,因此他被卡巴拉传统视作是无匹的圣者。在光辉之书中西蒙被称作是神的明灯,是神在世间的存在,神之颜面,他在世的时候甚至没有彩虹,因为不需要看见彩虹神才会想起不毁灭世界的约定,他只需要每天看见大地上的西蒙就可以了。在这个故事里面,阿巴已经猜想到那个夜间研究律法的老人就是西蒙了,因此他说男孩可以说出神之明灯的声音,也就是西蒙的教导。因此,西蒙给他所在的世代带来了无上的喜悦,因为就算是孩童也能知晓神圣的智慧,这近乎于圣经预言的婴儿开口赞颂神之奥妙。也因此,西蒙离世的那代人是有祸患的,因为从他们开始,世人不再能亲听亲见神圣的面容和教导,按照塔木德记载的迷信,这种圣人的离去部分被认为是那一代出生的人的责任。
雅各布在不同时期接受了许多给他的祝福,他受到的祝福很多。 首先是通过诡计,使他得到了父亲的祝福; 从拉班回来后,他得到了神临在的祝福,正如经上所记:神(Elohim)祝福了雅各布(创 35:9); 厄撒乌(Esav)的守护天使又赐予他另一个祝福。 再一次,当他动身前往Padan Aram时,他的父亲以这样的智慧祝福他:全能之神保佑你……(创 28:3)
雅各布发现他可以使用这么多祝福,就思考这件事。他思考说,这些祝福中我应该先使用哪一个呢? 然后他当时决定利用最后一个,这也是所有祝福中最弱的。 因为,虽然他知道它本身很强大,但他认为它在此世上能发挥的威力是最不强大。 因此,雅各布说:这祝福我现在就用,其余的我要存起来,等我和我的后裔需要的时候,也就是在列邦万民聚集在一起图谋消灭我的后代时候使用。
由此,关于雅各布有这样的说法:万国围绕我; 诚然,以主的名,我必将他们剪除。他们围绕着我,是的,他们围绕着我……他们像蜜蜂一样围绕着我(咏 118:10-12)。 我们三次看到“围绕我”这三个字,对应于其他三个祝福:他父亲的第一个祝福,神的祝福,天使的祝福。雅各布说:当对抗列邦万民的时候到了,就需要这些祝福;所以我应该把它们留到那个时候,但是为了对付厄撒乌,最后这个祝福对我就够用了。
雅各布可以被比作一个国王,他指挥着大批士兵,这些士兵由能干的将领率领,随时准备与最强大的敌人作战。 国王被告知一个路边强盗骚扰乡村,他下令:让我的看门人被派去对付他。 有人问他:除了这些看门人之外,在您众多的同伴中,您没有其他人可以派遣吗? 他回答说:他们会对付强盗。 总有一天,我需要与强大的敌人交战,在那个时候,我必须拥有我强大的部队和将领。雅各布说:若是对抗厄撒乌,这些祝福已经足够了,但我必须保留其他祝福,直到我的后代需要他们站出来对抗大地上的强者和统治者。当那个时候到来时,这些祝福将开始起作用,世界将变得对犹太人友善。从那时起,一个王国将凌驾于所有其他王国之上,并将永远长存,正如经上所记:它将破坏并毁灭所有这些王国,这个王国将永远存在(达尼尔书 2:44)……
至于雅各布的祝福,经师希亚(Hiyya)引用了这节经文:遗留将归来,就是雅各布的遗留(伊撒亚 10:21)。 希亚继续说:这是指剩余的祝福。经书进一步写道,雅各布的遗留将在众多的民族中,如神明的甘露,如雨落在草地上(弥迦书 5:6)。
经师耶萨(Yesa)说:经上记载:儿子孝敬父亲,仆人尊崇主人。(马拉其先知书 1:6)。 厄萨乌就是这样的儿子,因为世界上没有人像厄萨乌那样尊敬他的父亲伊萨克,这确实为他赢得了这个世界的统治权。 亚伯拉罕的仆人厄利亚扎体现了仆人对他的主人所应有的尊荣。此外,以色列因厄萨乌流下的眼泪而臣服于厄萨乌,直到他们向他们应受祝福的圣者流泪,正如经上所说:他们要流着泪来。(耶勒迷亚 31:9)。 那时预言将应验:救世主必上七雍山Tsion,审判厄萨乌之山;王国归于神主。(欧巴迪亚 1:21)。 愿主永受赞颂。
这个故事主要是对犹太人流散的局面进行的解释,并通过对圣经进行特别解读以对那些为此哀叹的人进行安慰。犹太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是被万民追逐迫害的民族,迟早有一日会爆发犹太人和万民的大决战,那时犹太人会置入极大的险境。不过在那时,神的祝福和慈悲会加护犹太人,帮助犹太人战胜其他一切民族,并最终建立一个统领他们的普世帝国。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现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通篇在论述这种事情如何可能,既然后世犹太人陷入重大的败坏,为神所惩罚流放,那么犹太人如何能在这种毁灭中幸存?这个故事的结论认为,因为犹太人的祖先非常正义,他为犹太人保留了他曾领受的强大祝福,以在后来他的子孙陷入危难时保护他们。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神一词要强调是elohim,因为这个名字代表神进行征战,支配万物和审判世界的层面,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的祝福具有战争的力量。
最后一段则是对现状以及未来的拯救的发言。犹太人将白人和基督徒视作是厄萨乌的后裔,因此他们认为,在他们的时代白人具有强大的主权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对雅各布与厄萨乌共同的父亲伊萨克特别尊重,因此伊萨克的祝福将这个世界的主权交给了他。因为光辉之书写在大光复前的西班牙,所以这个说法很奇怪,它更像是由基督徒境内的犹太人写成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由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犹太人写下的。这也符合历史结论,即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开放态度让许多犹太人和普通公民别无二致,导致了文化上的大融合,而许多犹太典籍正是此时写出,其目的是让犹太人不要被基督教文化所吸引。
最后以色列和厄萨乌的关系,以色列在宗教传统里面有多个含义,这里以色列是雅各布的别名。厄萨乌的眼泪是在厄萨乌的祝福被以色列冒名顶替偷走后流下的,因此伊萨克祝福厄萨乌最终会挣脱以色列对他的构陷与束缚。犹太人将欧洲人的统治与犹太人落入欧洲统治者之手视作是神对于当年祖先构陷的惩罚。因为厄萨乌流了泪,所以以色列被惩罚,直到以色列也流泪,补偿祖先的过错。不过在这里,厄萨乌是对父亲流泪,这仅仅为他换来这世间短暂的王权,但以色列将向神流泪,这为他们换来拯救与永恒的王权。因此当以色列回归后,救世主将要坐在代表神垂顾以色列的王城山也就是七雍山上,审判并击碎给以色列带来困境的厄萨乌,也就是故事里面构成对立的厄萨乌之山。最后一切都将纳入神的直接统治之中。
有一天,经师阿巴坐在利达城(今天叫做卢德,lod)的门口,看见一个人走过来,在一个下方有空地的悬空岩架上坐下。 这个旅行的男人很累,他睡着了。 阿巴看到一条蛇向那个人爬来,当蛇从树上的一根树枝上下来,要杀死他时,那时蛇几乎到了他的身边。 这时候那人醒了,看到蛇在他面前,他跳了起来。 就在这时,岩架倒塌,男人掉到下方的空地上。
阿巴走近那个人说:告诉我,为什么神认为可以为拯救你而施展两个奇迹。你做了什么?
男人回答说:无论谁冤枉我,我总是与他和解并原谅他。 如果我不能与他和平相处,那么在我原谅他之前,我不会去休息,在与他一起时,我会原谅任何让我烦恼的人; 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人对我造成的伤害; 相反,我从那时起会思考这个人有的一切良善。
对此,阿巴哭泣着说:这个人的行为甚至超过了约瑟夫。约瑟夫本应该对他的弟兄们宽容,并向他们表示同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个人做得更多,因此受赞颂的圣者为此人连续行了两个奇迹。
在这之后,阿巴谈到了这节经文:行正直之路者安稳,行外道者必为所知(箴言 10:9)。行事正直的人,也就是走在律法的道路上的人,这样的人走得安稳,世界上的邪恶势力不会伤害他;但是,那曲解自己道路并偏离真理道路的人,必为所知,以这种方式,他将被指定给那些要入审判席者,他们将牢记他的样貌,直到他们将把他带到选定的审判地。 但至于走在真理道路上的,神把他放在他的保护之下,使行刑的人不能知晓他。走在真理道路上的人有福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道德规训,目的是劝诫人行善事。在最后的段落里面,实质上提到了三个道路。第一个道路是这名男子的道路,行善者会得到神的庇护。第二个道路是恶人的道路,那些列入审判席者就是神的死亡天使,人因为作恶而被死亡天使记住,当那个人进入他命定的受难处时,死亡天使就会现身,给这个人带来恶行的惩罚。最后是真理道路。虽然传统上来说真理道路就是正直之路,因为正直的善路就是律法的善路,律法就是真理,但这里的故事与后面避免死亡的圣者故事对比,会发现真理之路并不是简单的遵循律法的路。真理之路应当被视作是律法之路的进阶,因为真理不是单纯遵守具体的戒律,还要反复思量戒律,从中发现真理和神的奥秘。因此获得真理的人是被神从死亡天使眼前取走的人。这是卡巴拉里面出现的独特思想,在传统犹太思想中真理就是律法,真理之路就是律法之路。但是卡巴拉以后,出现了不同于单纯律法的真理之路,它被诠释为卡巴拉的真理之路,也就是奥秘律法之路,以与普罗大众都接受的律法之路相区别,尽管卡巴拉之路脱胎自真理之路,但卡巴拉仍自视不同。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