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渴望拍一些,和地球上既有的电影不太一样的东西。观众总会事先带着一些期待来看电影,我想做的就是推翻这些期待。”
抱着这样的态度,从第一部作品《绑架门口狗》开始,奉俊昊一次次重塑了观众对类型的想象——《杀人回忆》《汉江怪物》《母亲》……最终造就了这部近年来热度最高的亚洲电影——《寄生虫》。
在该片斩获戛纳金棕榈、成为奥斯卡“四冠王”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发文道贺,“这是无上的荣耀……我深知一部电影需要导演、演员、工作人员在剧本和制作的各个环节倾注心血”,并邀请奉俊昊导演共进午餐,称赞其“逾越非英语电影面临的壁垒”。
社会学系出身的奉俊昊,以风格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不用字幕就能理解的故事、一出关于人性的好戏,更融入了对阶级分化、贫富差距等现实议题的深入思考。无论是观众的热议共鸣、媒体的争相报道,还是拿奖拿到手软的影史新纪录,都足以证明《寄生虫》跨越圈层的成功。
导演的工作就是创造一个世界。奉俊昊作为一位“全能型”导演、片场王者,往往自编自导原创故事,且亲自绘制自己电影的故事板,像希区柯克那般,在筹拍阶段就开始精准控制想要呈现的电影画面。
使用分镜图(亦称故事板),可以将一场场戏拆解为一份图文说明,更可谓电影拍摄前的镜头指南、剧本到成片之间的可视化预演。
黑泽明、徐克、姜文、杨德昌、今敏……很多著名导演喜欢把自己脑海中的拍摄蓝图画出来,但像奉俊昊这样,无任何专业画师辅助,一笔一画,亲自把全片分镜完整手绘出来,并把它当作一个固定的创作流程,在真人电影领域极为罕见。他竟将自己珍贵的压箱资料悉数公开,殊为难得。
他的分镜不仅交代出取景机位、人物走位等必要信息,更承包了表演设计、声音设计、室内设计,甚至连道具杯子上印的文字都有。用笔高效、老道,且画风可爱、形象生动,说这本分镜可以当漫画来看,也许并不为过。
故事板空间信息细节满满,完整丰富,针对重点场景、道具、台词,还进行了细致的颜色标注,并保留了重要修改痕迹。
金基宇为朴多惠补习的首次试讲(左),基宇偷看多惠的黄封皮日记以“更多了解她”(右)
除整本分镜,另附导演的灵感速写稿,以及像豪宅派对这样复杂“大场面”调度方案的全景俯视图、站位动线图……我们可以由细节之处看导演取舍与视听思维,领略从文字到画面的绝妙“转译”。
如果说分镜是血肉,那么剧本就是骨骼。这出精妙佳作的背后,是历时4年多才得以完成终稿的剧本,其扎实取材、灵感闪现、架构调整、潜心打磨的“证据”都凝结于此。
在这个如建筑基石般严丝合缝的剧本中,有更完整的故事脉络、前后因果,更立体的心理活动、人物灵魂。奉俊昊的剧本做到了每场戏都承载不止一种功能,其间不经意的伏笔、精炼到位的动作白描、克制却感人至深的独白,皆需要从文字中品读。
原剧本对话中也金句频出、对白讲究,举重若轻,辛辣幽默中透着悲凉:
「晚上“咔嚓”一开灯,蟑螂“唰唰唰”地满地跑……」
「我们这是半地下室的味道。只有离开这里,味道才会没有。」
「坐地铁的人身上有种特别的味道……不知道了,好久没坐过地铁了。」
「剧本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就像活着的生物一样。」终稿剧本与成片究竟有何不同?那些变化的细节,正是导演“不停扩张自己的触须,不断思考的证据”。
完美复刻原版高品质装帧质感,设计大师黄海操刀封面字体设计,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寄生虫:原创剧本》内页选用纸质细腻厚实的98g米白色胶版纸,版式精致,阅读体验友好。
内含来自资深电影记者的第一手深度专访+独家高清剧照,带你回味名场面瞬间。
《寄生虫:电影分镜》内页选用118g米白色胶版纸,全彩四色印刷,搭配方便平摊的PUR胶装订。
分镜图中所有手写韩文,均经过专人对照原版风貌重新用中文手写,再由排版精修调整后根据对应位置嵌入;手写英文部分,则大多保留导演本人手迹。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