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是自1998年被完全遗弃后彻底封存在时间冰河里的,北极圈里的一座前苏联小城。
我见过军人,见过军事博物馆陈列的武器标本,见过真枪实弹;在实弹俱乐部我开过枪,在《CSGO》我反过恐,在《彩虹六号》我突过围,在《文明6》我有请过其他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可我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子的。
我可能知道一些公众号的粗浅论调,兴致来了会和你聊一聊核弹头的制作原理,可我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站在城市与社会的废墟前,没有吸入混合着硝烟的空气。我从未有过。
以至于我看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并没有严厉反驳——我当时惊讶于其暴论实在有些离谱,但战争中女性大概确实参与较少。作者为什么要取这样的书名?
七个小时后,我羞愧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哪怕曾有一瞬间同意了书名,都被她抓住揪出来,按在地上反反复复地打脸。我像个被一眼看透了的小男孩一般无助,见识到了前苏联女性与文学的独特力量与超越时间的穿透感。
《战争中没有女性》是由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全景性纪实文学。内容几乎没有虚构的部分,全部都是像受访者在你面前诉说一般的采访稿。全书由12个短篇组成,各自独立又能从多个角度带读者回望二战时期的真实样貌。对,有宏大的意识形态碰撞,有钢铁洪流,但同样真实存在的是悲情又勇猛的女性。
故事的女主人公们在采访之时大都已经是子孙满堂的祖母了,可当她们讲起自己的故事却显得动人而真诚。在二战期间她们可能还是等待几个月后成年生日的美丽姑娘们,忽有一天战火咆哮;为保卫国家献身,她们活跃在从通信兵、飞行员、坦克手到医生、面包师,洗衣工的整个战线。一夜之间,她们要剃掉长发换掉布鞋,服从军队纪律,边听着前线的噩耗边训练射击、包扎、挖战壕、戴防毒面具…
等到了战场上,她们不顾柔软的性格甚至是数月的身孕,去狙杀一个活生生的士兵,杀死爱马以缓解饥荒,一人拖着数个伤员数里奔袭,感受着胎动埋下地雷,寒冬冰水中洗军衣洗到双手皮肤溃烂,热粥热汤做好了但就是等不到人回来吃……和性别无关,保家卫国成为了每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男人、女人、孩子,所有人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和反抗侵略,更重要的,反抗战争。尽管有时要牺牲性命,甚至是彻底遗忘女性独有的、人格中的温柔和母性——像故事标题《那已经不是我了……》描述的一样——她们都没退缩过。她们与男人并肩前行,背后就是孩子和最后的家园。
“我认为,这涉及到我们民族的特点。当我们的妇女看到她们的国土要沦丧、民族要灭亡时,她们是不能心安理得地给孩子洗澡,心安理得地烧饭做菜的。”——薇拉·达维多娃《战争中没有女性》
但除了抗争,战争中的女性也在用她们的特殊方式体验和忍受战争。女性更为强烈地感受到战争在肉体和精神上不堪忍受的痛苦,让她们接受“男性式”的战争生活要困难得多。战争在她们心中刻下的伤痕更加深邃,生活在现在的我们能够凭借这些印记还原出更真实的战争场面;但对于她们而言,这些是如何想摆脱都摆脱不掉的痛楚。
本书作者,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缩写为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出生于前苏联乌克兰地区的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战争中没有女性》出版于1984年,后又著有《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等风格一贯的纪实文学,并在2015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
曾毕业于新闻系也做过历史老师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于战争中的女性有着独特的理解:她特意避开不谈著名的女狙击手或是战功赫赫的女飞行员,而选择了普普通通的士兵,恰恰证明了女性参与战争的普遍性。她们所保存的母性的情感更加能够反应战争的残酷。她还用一位受访者的原话表达本书的主题思想:
“一旦用我们的眼睛,女人的眼睛,来看待战争,战争简直比什么都恐怖。”
——中士卫生员亚历山大·伊万诺夫娜·米舒琴娜。
伊万诺夫娜经历了整个战争,直到战后才出嫁,生养了三个孩子,如今已在照看孙子了。而全书故事的女主角们都是这样平凡又独特的人。她们会嘴碎,会偏题,会絮絮叨叨,但就是这些真实的细节让人深信不疑,又能在纷繁的故事中摸到战争的另一面,由生命撑起的苏联女性形象。
全书几乎没有对于战争的正面描写,大量的篇幅在于受访者的心理、感受、情绪,完全透过女性视角回望战争中的残酷与悲壮,使得战争纪实与女性精神得以融合并跃然纸上。前苏联文学中无论有关战争还是女性都有大量佳作,但从没有这般通过多方女性视角、由女性叙述出发又回到女性形象的,《战争中没有女性》是最独特的一部作品。
光学理论中有个术语叫光强度,即物镜捕捉并固定影象的能力。女性对于战争的回忆,就是集中了感情和痛苦的最高“光强度”。它感情炽热而昂扬,浓缩了详情细节。而文献正由于其翔实才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战争中没有女性》
通篇除了序言,也几乎没有作者的声音了。这也是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全书中隐去了自己,读者就像真的被她带到受访者面前、与她们面对面,倾听她们不知说给谁听的倾诉。
让我最为震撼的一篇故事是《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其中讲述了助理军医斯特列尔柯娃在战场上与死神抢人的经历。
由于军服根本不够,她总是要穿着沾满血迹的衣服。二十岁的我还在为自己能打出60%体重的直拳而沾沾自喜时,二十岁四十八公斤的她背着两三倍于自己体重的伤员和武器爬回营地——没办法,救人命是天职,捡武器是现实。当时有严格的军令,救伤员必须连同武器一并带回,背后就是残酷的现实:军械太匮乏,而手无寸铁的人在战场上什么都做不到。
斯特列尔柯娃清清楚楚的记着每一条她拼死抢救的生命,记得第一位伤员是上尉贝洛夫,最后一位的名字叫谢尔盖·彼得洛维奇·特罗菲莫夫,是迫击炮排的中士。她一共在战火中救活了四百八十一名伤员——几乎一整个步兵营。
杀人的技术在不断改进,可救人的办法却一成不变——依然要把伤员背在背上运回来。我没有看到过她们在激烈的炮火下怎样背伤员,可是有一次我亲眼见过一群强健有力的男子汉从火车车厢往下卸粮食:扛起六十到八十公斤重的麻袋包(等于人的平均体重),他们的衬衫湿得都能拧出水来。这是个愚蠢的比较,可是我却好象亲眼看到了我所陌生的战场救护工作。我还了解到这样一个秘密:受伤的人通常要此本身的体重重得多,何况是在枪林弹雨之中。
——斯特列尔柯娃《战争中没有女性》
如果不喜欢读长段的文字,还有很多基于《战争中没有女性》的改编作品。其中《战争中没有女性的面容(戦争は女の顔をしていない)》是作者小梅けいと基于原作改编的漫画作品,现已完结并有汉化版本,可以换一种形式感受这样的故事。有趣的是作者选择了日式翻译——更柔和的“女性的面容”作为标题的替代——而不是原版小说名的直译;画风也是我们熟悉的“日式俄式美少女”,而不是比B级片还血腥的画面,非常适合没有办法直面战争纪录片般惨淡的语气的读者朋友。
NHK也有为《战争中没有女性》改编同名纪录片,邀请到很多研究相关方面的专家分享对于本书和当时历史的见解,也整理了其他相似作品的创作时间线,能了解到很多有关这部作品和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人的故事。
最近在烤肉一款Steam上没有汉化的纪实互动电影:《Svoboda 1945》,讲述1945年二战胜利后捷克边境一座小村子里,由对德国人的驱逐令引发在当年的真实的爱恨情仇。我想和朋友们一起研究这个游戏想传达给我们的故事,甚至留了个单词本专门记着查到的单词和考据。
我发觉这种冷静阐述的视角和真实的故事尤其吸引我,就回想起了《战争时没有女性》这本曾给我留下独特印象的书,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想要推荐给你。因为在我曾一度以为自己很了解战争的时候,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部作品一巴掌呼在我脸上,让我重新清醒。窗外发生的事情很多很杂,多一份清醒总是好的。
既成的事实是,我们对于战争的印象,以及我们对战争的全部概念,都跟男人有关。这固然可以理解:打仗嘛,主要是男人的事。但与此同时,这也等于承认了我们对战争认识的肤浅。当然已有上百部描写参加卫国战争的妇女的作品面世,另外还有不少文献性的回忆录,证明我们女人曾经身经壮观的历史事件。整个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如此众多的女性参加战争。
——《战争中没有女性》
评论区
共 1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