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地图上四处生活着天马行空的海陆异兽。这样的时代正在逐渐逝去。
——《阿塔纳斯·珂雪的世界剧场》
名称:巨型克拉肯/Giant Kraken
分类:头足类/Gephalopoda
代号:M-1
大小:700~800cm(从头到尾)
栖息地:迷宫地下四层
巨型克拉肯是外貌像章鱼和乌贼一样的水生魔物。它们体型巨大,体表还覆盖着厚实的肌肉,普通的攻击伤不到它们。巨型克拉肯的武器是至少二十条布满强力吸盘的足,能把人鱼大小的生物整个包囊起来。它们的身体狗仔和其他头足类生物一样,眼球之间的部位是要害。
Kraken,或称Kraxen,Krabben,Horven,Anker-trold ❶。英文“kraken”源自挪威语中“kraken”或“krakjen”。根据挪威语词典,「krake」意指“畸形或弯曲的树”,起源于古挪威语Kraki(“杆,木桩”)。
对于「krake」这一词的含义,芬努尔·琼松❷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krake」也有grapnel(dregg)的意思,即船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头足类动物的形状。
▎起源及发展:神话、传说、自然史、奥劳斯·马格努斯的海图
早在正式文献记录出现以前,类似克拉肯形象的海怪传说便已存在,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历史的古典时代。神话与传说中就活跃着这类巨大、多足的海怪,其中著名的一只名为斯库拉,Scylla。
斯库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一只有六个头的海怪,最早在公元前8世纪,荷马的《奥德赛》中出现(12.142-259),但无疑基于更古老的口头传统。
在神话传说中,斯库拉曾与漩涡状海怪卡律布狄斯成对出现。在荷马的记录中,为了避免被卷入卡律布狄斯漩涡中,奥德修斯必须修改航线,因而便难免要遇上斯库拉(喀耳刻告诉奥德修斯,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是一对怪物,从不分开)。据记载,这头怪物有十二条奇形怪状的腿,伸着六条据说有十二英尺长的可怕长颈,每条颈上长着一个可怕的脑袋,有三排牙齿。只要有船只从它的巢穴上驶过,它所有的脖颈就会如触手般射出,将人攥取塞入口中。
奥德修斯需要谨慎选择他的航向:女巫的神喀耳刻曾明确提醒他,如果他驶过这条航路时便向海怪斯库拉,那么这只怪物将卷走他船上的六位船员吞下肚;而如果向漩涡卡律布狄斯所在处转航,那么他们可能面对整艘船都掉进深渊、全军覆没的危险。奥德修斯艰难地听从了喀耳刻的意见,朝斯库拉所在的方向航行,他保全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大部队,而牺牲了六位船员的生命。
喀耳刻向奥德修斯说,斯库拉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女仙,但她惹怒了诸神,被喀耳刻亲自变成了怪物。另据传说,斯库拉因吃了吃了革律瓮的一头牛而被赫拉克勒斯杀死。而后,斯库拉的父亲福耳库斯又把她复活,现在她成了奥德修斯的障碍。
待我们离开了那座海岛,我很快望见弥漫的烟雾和汹涌的波涛,船只在原地停驻,因为他们手中无长桨可划行。这时我走遍船中,鼓励我的同伴……我未提斯库拉这一无法抵御的灾祸,免得他们知道后一时心生恐惧,停止划桨,只顾自己往船里躲藏。这时我把喀耳刻对我的严厉嘱咐彻底忘记,她要我不可武装自己。我却仍穿起辉煌的铠甲,双手紧握两杆长枪,站到船只前部的甲板,因为在那里可首先看见居住于山崖的斯库拉出现,免得它让同伴们遭遇不幸……斯库拉这时却从空心船一下抓走了六个伴侣,他们个个都身强力壮。当我回首查看快船和同伴们都时候,只见那几个同伴的手脚都在头顶上方,高悬半空中。他们不停地大声喊叫,呼唤着我的名字,发出最后的企求。有如渔人在突出的岩石上扔下饵食,用长长的钓竿诱惑成群浮游的小鱼,穿过放牧的壮牛的角尖甩向海里,待鱼儿上钩,便将鱼蹦跳着扔到岸边,我的同伴们也这样蹦跳着被抓上崖壁。怪物在洞口把他们吞噬,他们呼喊着,一面可怕地挣扎,把双手向我伸展。这是我亲眼见到的最最悲惨的景象,我在海上久经飘零,经历过诸般不幸。
头足类动物在地下海可谓家喻户晓,亦是米诺斯陶器艺术中被至为钟爱的主题,且历久不衰。因此在地中海,有关斯库拉的神话也极为昌盛。
现代的一种解释认为,斯库拉的真实对应生物其实是为害墨西拿海峡的巨乌贼。
古典文献中对这种巨型头足类动物的描述首现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公元1世纪,确切说是公元77年)。
根据老普林尼这位罗马博物学家经常参考的权威特比乌斯·奈杰所说,在西班牙的喀提亚有一条巨型章鱼不断滋扰沿海渔场。这头猛兽屡屡逃脱,直到一个晚上猎狗将它迫至一隅,看守人用鱼叉将它捕获。它的触手布满吸盘,长约9米。它的尸体重达318千克,它的头颅大如木桶,可达0.3立方米。老普林尼在奈杰大报告中嗅到了一丝不可思议的味道。❶
至少在13世纪以前,北欧人民就观察到他们周边的海域里出没着一种阴森、巨大的海洋生物。在某本管窥式的有关挪威自然历史的作品手稿中,记叙者详细描述了这种生物的行动路线和生活方式:徘徊在挪威和格陵兰岛的近海,进食时只需要伸长脖子张嘴打嗝,附近大量的鱼就会被它吸入腹中;这听上去似乎是一种寻常的巨鲸,但作者声称它们的数量能够达到像鲸一样多,海洋就会没有其他鱼类的生存之地。
冰岛的《Örvar-Oddr萨迦》中对此提出辨析,指称在海里生活的两头动物里确有一条巨鲸,而另一个则是庞大到无法具象的海怪,它的身形之巨以至于当浮出海面呼吸的时候,人们会将它错认成岛屿,而岛上崎岖的礁石和岩壁则是它的面部与皮肤的凸起——这就是挪威海怪克拉肯。❶
❶ 引述自gaati的《怪物起源》,严格意义上来说,古北欧传说中确实常有类似海怪的传说,不过作者并没能查到“管窥式的有关挪威自然历史的历史作品手稿”具体指哪一本,值得深挖的知识还是太多了……
❶补充:以及必须提及一点的是,在15世纪以前,多数人对无法辨明身份的海怪都会以“鲸”相称,介于没有看到原手稿,在此不敢确定原书作者是否清楚手稿中“鲸”的概念与当代人之中的“鲸”的差别。而原手稿描述中的“克拉肯”,则更接近于“岛鲸”的传说(后文会提及)。
奥劳斯·马格努斯(Olaus Magnus)1529年出版发行的《海图》彩印版中描绘过一只角刺狰狞,形象怪异的海怪,并在《北方民族简史》( Historia de Gentibus Septentrionalibus )中为这些图例对应的怪物配图描述,补充讲述其对应的背景和现象。
角刺狰狞,眼内闪烁着烈焰般的光芒。
在奥劳斯·马格努斯的《海图》中,这只海怪被命名成北海巨妖,Kraken。它也被誉为是奥劳斯所作的最具有创意的海怪之一,奥劳斯对其评注如下:
它们外形阴森可怖,方形的头颅布满立刺,四周布满又尖又长的骨刺,犹如被连根拔起的老树。长约4或5米,通体比墨汁还黑。眼比铜铃还大,眼眶周长竟达3或4米,眼珠子就有半米长,红如烈焰,漆黑的夜晚中渔民远远看来,如同在海底燃烧的烈火。毛发如鹅毛,浓密修长,如低垂的美髯。此怪头重脚轻,方形的头颅极大,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则极小,至多不超过6米。只需一头这种海怪便可让许多艘巨轮沉没,及时船上配备有身强体壮的海员也无济于事。
尼德罗斯大主教埃里克斯·瓦尔肯多夫(Ericus Falchendorf)❶❷曾写有著名的长篇使徒书,提及了这种诡异稀奇之物的存在。此书大约于1520年被献给教宗利奥十世。为了证实使徒书所提到诡异稀奇之物的存在,随信奉上了用盐腌制过的另一种怪物的头颅。
如前文所提及,古典文献中对巨型头足类动物的描述首现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其中老普林尼讲述了在西班牙的喀提亚巨型章鱼滋扰沿海渔唱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奥劳斯并没有在描述带角刺的怪物中提及这个故事,不过在《北方民族简史》对八爪鱼的评注中,奥劳斯提到了这件事以说明八爪鱼对海员和泳客的致命性攻击。
研究奥劳斯·马格努斯的学者约翰·格兰隆(John Einar Ludvig Granlund)❸称《海图》上这两头巨大的海怪为“幻想奇观”。
对于奥劳斯所绘制的这种海怪,在19世纪正式巨型乌贼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它是神话中才存在的神奇动物。在后续的有关北海巨妖的篇章中,海怪领域的权威威利·莱伊(Willy Ley)❹的《异域动物学》( Exotic Zoology ,1941年)和理查德·埃利斯(Richard Ellis)❺的《海怪》( Monsters of the Sea ,1994年)都高度评价了奥劳斯,认为他是自古典时代有关于“大乌贼”的记录之后,第一位记载了北海巨妖/大乌贼故事的学者。
❶ 挪威的尼德罗斯大主教埃里克斯·瓦尔肯多夫与奥劳斯和约翰内斯·马格努斯兄弟一样,在新教改革后便开始了在罗马的流亡生涯,他在那里结识约翰内斯。第二年,他给教宗利奥十世写信,介绍他治下的芬马克教区发生的种种奇迹,包括海怪,并随信附有经过保存处理的动物头颅。据称那是一颗海象的头颅。据称阿尔布雷希特·丢勒❷在1522年也曾画过类似的海象头像。
❷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版画家和理论学家,他与那个时代的意大利伟大艺术家都保持着紧密联系,而这其中包括拉斐尔和达·芬奇。
❸ 约翰·格兰隆,John Einar Ludvig Granlund,1901-1982,瑞典民族学家。分别于1949年和1976年参与了与奥劳斯·马格努斯和《北方民族简史》相关的书籍编著(Olaus Magnus som folklivsskilldrake,1949;Kommentar och Efterskrift till Olay’s Magus’ Historia om de nordiska folken, Östervela,1976)。
❹ 威利·莱伊,Willy Ley,1906-1969,德裔美国科学作家,神秘动物学(也有隐生动物学的译版,Cyptozoology)研究的支持者,月球背面的莱伊陨石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❺ 理查德·埃利斯(Richard Ellis),生于1938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作家、插画家。其所著多篇海洋物种相关的文章曾刊登于《美国国家地理》、《自然历史》等杂志。
在《海陆怪物》中,塞巴斯丁·缪斯特❶将奥劳斯“角刺狰狞”的无名怪物改造成一头优雅无害的动物,正游离“獠牙可怖”的野兽。不过,缪斯特图例复制了奥劳斯的图例,还补充了一些细节:
方形头颅,“又大又长的芒刺”,身体比头小。
阿德里安·克楠更改了奥劳斯《北方民族简史》中的插图,所附评论表达了他的困惑:
奥劳斯对这些鱼的描述匪夷所思,以致你根本没法将它画在纸上。奥劳斯对这些鱼的描述诚然精彩绝伦,妙笔生花,但却并非全然可信。
只有康拉德·格斯纳❶大胆研究《海图》怪物的真实身份,并称之为”带芒刺的鲸”。
▋▎1700年内格里首次提出“sciu-crak”的命名
意大利作家弗朗切斯科·内格里(Francesco Negri)❶在《 Viaggio Settentrionale 》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游记中提及了“sciu-crak”这个命名,他用其来形容一种多角/多臂的鱼。
1741年,埃格德(Egede)❶将这类海怪描述成多头多爪的生物,并认为其相当于冰岛人传说中的哈夫古法(后文中将展开描述)。
事实上,在1734年7月6日,他便记录了一段遭遇奇异海中生物的经历,当时他行船停靠在格陵兰海岸附近,在此记录了当时遭遇的景象:
当时船上的人看到了一个最可怕的生物,就像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那样。怪物把头抬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它似乎比主桅杆上的乌鸦巢还要高。头部很小,身体矮小,皱巴巴的。这个位置的生物正使用巨大的鳍,推动它穿过水面。后来水手们也看到了它的尾巴。怪物比我们整艘船都长。
后续也有不少学者的观点认为,埃格德一行人看到的所谓“大海蛇/海怪”应该是某种巨型章鱼。
目前较为权威的观点认为,克拉肯这种斯堪的纳维亚的海怪相关最权威的记载来自卑尔根主教、丹麦皇家科学院成员埃里希·彭托皮丹(Erich Pontoppidan,1698-1764)。
事实上,在奥劳斯的《北方民族简史》印行后200周年时,这位卑尔根主教埃里希·彭托皮丹正式给某一种海洋生物命名为了“北海巨妖、畸妖”。与奥劳斯长着刺芒的海怪名字相近。
彭托皮丹在《挪威自然史》(1755年)( The Natural History of Norway ,也即 Versuch einer natürlichen Geschichte Norwegens ,共两卷)中并未提到《海图》与《北方民族简史》里的海怪,不过作为一名启蒙时代的作家,他将“轻信的奥劳斯·马格努斯”的岛鲸故事描述为一个“匪夷所思、荒诞不经的浪漫故事”。他称,奥劳斯将挪威海蟒(海虫)描述为长24米,躯干却与孩童手臂一样纤细,对此他大度地认为这仅仅是印刷者的疏漏。
彭托皮丹认为,奥劳斯将“真实与寓言”杂糅,真真假假让人分不清,对此,他还为奥劳斯开脱,认为这“鉴于奥劳斯生活在迷信的黑暗时代,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并且,彭托皮丹承认“我们身处于更开花的年代,要大为感谢奥劳斯,感谢他的勤勤恳恳,感谢他明察秋毫、观察入微”。 (谢谢你,彭托皮丹,查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有被狠狠笑到。)
在《挪威自然史》( The Natural History of Norway )一书中,彭托皮丹以理性的审视角度叙述着海怪和珍鱼异兽的内容,在论述完欧洲鱼人和海蟒之后,他提及了第三种海怪,认为它“同时也是世界上无可争辩的最大的海怪”。在彭托皮丹笔下,这头巨怪背部似乎“周长达1.9千米”,且“圆而扁平,长满腕足或触手”、“外表平滑,满身都是胳膊和肢节,力量强大到足以把一整艘航行中的海船拖拽到海底”。当这种海怪浮出头颅时,展开的身躯、无垠的背部犹如一组小岛。然后现身的是它的”角刺“,手臂或粗手,与中型船舶的桅杆等高。渔民们信誓旦旦地说,一旦在夏天的挪威沿海远游数英里,就会变成它的受害者。
这类海怪会利用“异”味将鱼诱入嘴中。它潜入海底时搅动海水,造成巨大漩涡,席卷它附近的一切。彭托皮丹甚至争辩道,因阻停航行中的船而闻名的鱼,事实上就是一头北海巨妖。
书中记载了一些他认为是目击者的证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只怪物的出现方式:
我们的渔民一致肯定,他们的证词没有出入;那都是在海上筋疲力尽地划了几英里之后,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根据当时的位置(他们可以根据陆上的某些参考点确定自己的位置),他们认为所处的海域应该有80到100英寻深,但实际只有20到30米英寻深,甚至更浅。这里通常有极丰富的鱼群,特别是鳕鱼和魣鳕。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刚一放下钓钩,钩上就挂满了鱼。他们断言,克拉肯就在这里的海底。他们说,必定是这只生物挡住了他们的测深索,使海域看起来浅得不自然。渔民们很乐意遇到这种情况,把这视为增加渔获的机会;有时会有二十艘甚至更多的渔船聚在一起,彼此隔开适当的距离,抛下测深索。然后,他们必须遵守的唯一一条规矩就是,通过测深索,观察深度是否不变,亦或底部越来越高,使海变得越来越浅。如果海开始变浅,他们就知道克拉肯在上浮,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他们会立即停止捕捞,拿起桨,尽可能快地划开。当他们来到深度正常的海域,就知道自己脱离了危险,靠在桨上休息。几分钟后,他们看到这只庞然大物浮到海面;它会把身躯充分地露出,尽管不是它的整个身体,而只是背部或上部,海面以下的部分几乎是人类用肉眼看不到的(除了这一物种的幼体,后面还会提到),但仅仅是这一部分的周长就有一英里左右(有人说的数字更大,但我选择了最可靠的数字),看起来就像一座小岛,周围漂浮着一些像海草一样随着波浪起伏的东西。它的身体在各处变得越来越大,就像一座沙洲,各种各样的小鱼不停地在它的身上跳动,直到从它的边缘重新跌回海里。最后,会出现几个亮点或角,它们抬出水面,越来越粗、越来越高,有时,当它们完全直立起来之后,看起来就和中等船舰的桅杆一样高大。
彭托皮丹称,它强大的腕足足以把最大的战舰拖入海底,而下沉的战舰本身也会制造一个漩涡,把靠得太近的一切都拉下海去。克拉肯可以发出一种浓烈的气味以吸引鱼群进入自己的触及范围,它一边进食一边排泄,使海洋变得褐而浑浊,尽管如此,却有更多的鱼被诱人的污物吸引而来,结果变成了克拉肯的美餐。
值得一提的是,在彭托皮丹的描述及定位中,克拉肯的形象在初步认为是巨型螃蟹,而非多爪的巨型章鱼,而关于其确切的分类学鉴定,其实并不明晰。
另,《怪物起源》中也提及了彭托皮丹对北海巨妖的描述,但因描述内容存疑(明显与相较而言更权威的论述冲突的部分标注了*),在此不作过多论述,以下仅摘录相关部分:
据彭托皮丹的描绘,挪威海怪的危险远不止于正面攻击,它仅仅是安静地待在深海里,偶尔浮出它庞大身躯的一部分,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船员很可能将它错当成海岛停靠,而某些渔民见周围踊跃的鱼群(它们大多数是收到海怪的震慑才这样惊慌失措的)*,亦可能不明所以地驱船接近这些像礁石一样顶出海面,实则是海怪触角尖端的地带,引发严重的后果。某些地图中标注出的、只在特定时刻可以看见的“岛屿”,其实就是它时露时隐的肢体。海怪一旦换个动作或挪挪地盘,就会造成海水波动,卷起惊人的浪涛或漩涡,使船只遇难。挪威的渔民则有一句巧妙的俗语形容意外取得大丰收的同行:“你一定是在海怪的身上打鱼的吧。”看来人类真的很擅长从风险中创造收益……
——摘自《怪物起源》
有一类错误观念认为克拉肯作为“头足类动物”被收录于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1735年的《自然系统》( Systema Naturae )的第一版中(实际并没有)。
事实上该类观点,这类错误观点将林奈为浮游生物起的“Microcosmus marinus”这一名字与克拉肯划上等号。
According to the Swedish zoologist Lovén, the common name kraken was added to the 6th edition of Systema Naturae (1748), which was a Latin version augmented with Swedish names (in blackletter), but such Swedish text is wanting on this particular entry, e.g. in the copy held by NCSU.It is true that the 7th edition of 1748, which adds German vernacular names, identifies the Microcosmus as "sea-grape" (German: Meertrauben), referring to a cluster of cephalopod eggs.
Also, the Frenchman Louis Figuier in 1860 misstated that Linnaeus included in his classification a cephalopod called "Sepia microcosmus" in his first edition of Systema Naturae (1735) . Figuier's mistake has been pointed out, and Linnaeus never represented the kraken as such a cephalopod.Nevertheless, the error has been perpetuated by even modern-day writers.
后续据记载,还有一位自称“W.”的人在1818年撰写的文章中详细讨论了“Microcosmus marinus”这一概念,并且将林奈作为权威来源,称这位伟大的分类学家其实是将这一物种分类在了“巨水螅与巨乌贼”条目下。因此,后来的读者把这种生物理解成了克拉肯。(‘Remarks’,646)。这一“克拉肯是巨乌贼”的理论至今依然被某些圈子(或者很遗憾地说其实是几乎所有圈子)认可。
自艾里克·彭托皮丹发表《挪威自然史》( The Natural History of Norway )半个世纪以后,法国博物学家皮埃尔·丹尼斯·德孟福尔(Pierre Denys de Montfort)发表了一项动物学研究,其中他提到了北欧的海雾怪和石楠花背,并长篇论述了彭托皮丹的北欧巨怪和奥劳斯·马格努斯的海怪。
然而,他对巨型北欧海怪和八爪鱼的描述夸夸其谈,使他1802年出版的《博物志,一般和特殊的贝类》( The Hisstoire Naturelle, générale et particulière des mollusques )受到了质疑。当时公众已经不再相信这类奇闻异事,(某种意义上)皮埃尔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1822年,沃尔特·斯科特爵士提到了他参考了“彭托皮丹所讲述的奇幻故事”。
继18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发现了抹香鲸胃里长达数十米的大王乌贼之后,克拉肯这一生物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巨型的头足纲动物,即乌贼或者章鱼。加上前文提及的错误分类导致的认知,海怪的存在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1861年,法国战舰“阿莱克托”号在加那利群岛的特内里费岛附近遭遇了一头巨型鱿鱼。船长下令船员朝着这头长约7米的动物开火,试图将其捕获。因为坚船利炮、斧钺钩叉均奈何不了它,船员用绳子绕在它的尾部,试图将它拖拽到甲板上。然而鱿鱼自断其尾,身体得以逃脱,留下的尾巴也算是证明了奥劳斯、彭托皮丹和德孟福尔描述过的那些怪物的存在。
在1870年的《海底两万里》中,儒勒·凡尔纳以德孟福尔(皮埃尔·丹尼斯·德孟福尔,Pierre Denys de Montfort)的书和“阿莱克托”号事件作为素材,将现实变成了科幻小说。在内莫船长的“鹦鹉螺”号与巨型鱿鱼那场举世闻名、高潮迭起的恶战前夕,阿龙纳斯教授和其他囚徒在船内,透过大大的潜艇窗户,看到外面的水草丛中骚动不堪。教授解释道,他们所看到的是章鱼的洞窟,然后概括了这种真实海兽精彩纷呈的历史:
…………一谈到怪兽,人们的想象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仅有人说这些章鱼可以拉走船只,并且有一个人,叫作奥劳斯·马格努斯,说有一条八爪鱼,长约1852米,与其说像是一个动物,不如说像是一个岛屿。又有人说,尼德罗斯的主教有一天在一块巨石上搭起一座神坛做弥撒。他做完了弥撒,这堆岩石行动了起来,回海中了。这堆岩石原来是一条章鱼。另一个主教,彭托皮丹也说过一条章鱼,在这章鱼身上可以供一队骑兵操练。
这里儒勒借以阿龙纳斯教授的口吻,给奥劳斯的芒刺怪起了一个“八爪鱼”的名字,并将其的故事与奥劳斯的岛鲸糅合在一起。而尼德罗斯的主教即指埃里克·瓦尔肯多夫,奥劳斯在他有关北海巨妖/巨型鱿鱼的开创性评注中,提到了他送给罗马教皇的信件。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还在他的名诗《克拉肯》(The Kraken)中赞颂了这一生物:
在深邃天穹的万钧雷霆之下,
在海底沟壑最深最深的地方,
这海中怪兽(克拉肯)千古无梦地睡着,
睡得不受侵扰……
显然,在18世纪埃里希·彭托皮丹将克拉肯一词的含义彻底定义之前,许多口头上的传说都将各类海怪与“克拉肯”关联起来,下图简单概述了一些常在提及克拉肯时提及的海怪:海雾怪、石南背怪、哈夫古法、彭托皮丹海蛇。
📖 《怪物起源》gaati光体编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 [英]利奥·鲁伊克比(Leo Ruickbie)著,玖羽 译 《幻兽动物园》
📖[美]约瑟夫·尼格《海怪 欧洲古〈海图〉异兽图考》,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wikipedia:Pliny the Elder
➤ wikipedia:Olaus Magnus|Historia de Gentibus Septentrionalibus|Albrecht Dürer|John Granlund(需切换至global/Swedish)|Willy Ley|Cyptozoology|Richard Ellis (biologist)
➤ wikipedia:Sebastian Münster| Cosmographia (Sebastian Münster)
➤ wikipedia:Conrad Gesner
➤ wikipedia:Kraken|Francesco Negri|Erich Pontoppidan|Hans Egede|Systema Naturae|Carl Linnaeus
➤ wikipedia:Pierre Denys de Montfort|Walter Scott|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s
“幻想的式微和创作不竭的源泉”——这个副标题是上上次写与《海图》有关的考据「 《歧路旅人》地图中的海怪异兽 」时就很喜欢的描述,当时出于某些考虑没有用上,这次终于还是用来当了副标题,所以果然不管过去多久,喜欢考据和挖掘创作背后内核的想法永远不会改变。
评论区
共 2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