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2 年花上 3 天,“创造”一段 1980 年代的日式动画 MV,会有怎样的成果呢?如果你和我一样好奇的话,不妨点开下面的这段短片——这是我和友人 Ridens 对这个刁钻问题拼尽全力的回答。 如你所见,尽管结果不算太好,也还不是很糟。两个完全没有 2D 动画创作经验的人,能在 3 天的时间内实现这个棘手的需求,离不开一样法宝:完全数字化的创作形式。亦即,不利用任何纸面绘画及摄影手段,纯粹使用 PC 和平板电脑内的软件来进行画面内容的创造。
这几天我们遇到的一切困难,我们解决问题的一切方法,我们深深陷入的一切迷茫,我们得到的一切经验,都源于这种纯数字的创作形式,和我们想要模仿的、近乎纯手工的创作效果之间的“爱恨情仇”。
不过,和后面的暴风骤雨比起来,这段创作故事的开头还算是轻松写意。
整个企划源自我和 Ridens 想要给共同好友老莫,送上一份意料之外的生日祝福。虽说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我们会时不时在彼此的生日上搞一些小惊喜,当下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今年的礼物演变成上述的“灾难级”挑战,有两个“罪魁祸首”:
过生日的好友对《名侦探柯南》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
这俩原因直接把我们推向了复古风的深坑。而最终让我们决定做复古风动画的原因,是我们在一个自由职业平台上,找到了一位能火速填词并演唱的说唱歌手。能在生日的时候收到一首独家定制的说唱,实在是酷爆了;如果再配上一个复古风的 MV,那简直就可以直接酷得脱离重力,飞向无垠的宇宙!
带着这样无法拒绝的冲动,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爆肝赶制一支复古的日式动画 MV!
在诸多优质老番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类,就是恋爱番。甚至抛开这个类型,在各类番剧中,也时常能见到恋爱元素。老画风加持的温暖氛围下,一对俊男靓女情意绵绵,但又要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心意。最终二人决定共同聆听一首歌,让音乐传达两人的情丝。这画面和感觉简直不要太动人!
所以,一对青涩男女,是我们很早就决定的核心元素。但茫茫都市,如此繁华、如此闪耀,二人在哪里相约、相遇,然后爆听一波我们准备的说唱呢?
巧的是,随意刷到的一个 MV 中的构图,直接击中了我的心:
尽管 MV 所呈现的气质是冷酷的,但这个构图所具备的浪漫感受依旧直达我的内心。电车这个经典的意象,也承载了太多情绪和感受。猛地想起《秒速五厘米》当中那辆或许“不合时宜”的列车,胃部又忍不住一阵翻腾。那就让这两位青年,一同乘坐高速飞驰的电车吧。我和 Ridens 也开始同步推进搭建场景和绘制角色的工作。
镜头首先来到我这边,近乎是不假思索地,我打开了 3D 创作软件 Blender。
选择使用 3D 的创作形式来打造背景,一是因为,我实在很不擅长绘画;二是,近来时常做些 3D 小品,使得我对这个创作环境极其信任。这种不经意的选择,反而给后续的创作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你一旦有了一个 3D 场景,就可以飞到这,来一张;再飞到那,又来一张。简直就是源源不断的、免费的素材库。
很快,电车内景的模型就建好了,看着有几分姿色的车厢,还真是挺有成就感的。车内的设计既参考了上面的图片,也找了一些实景图作为参照,希望在贴近日本电车真实面貌的同时,保持一种相对简洁的风格。
当然,搞定了电车内部的“形”肯定只是第一步,因为材质和色彩还是一片空白。而相比于具体的色彩,其实问题更大的是材质。目前这种写实的材质渲染出来虽然还比较好看,但完全没有 2D 动画的风味在!为了最终的效果,我不得不放弃复杂丰富的光影关系,只保留二元的亮面与暗面。并进一步,仅使用寥寥几种颜色,来表达物体表面的材质,将布料、金属、木头区分开来。
整体的色调也是采用了温暖、古朴的颜色搭配,颇有一种乡间列车的感觉。除了为车身、扶手和座椅赋予颜色外,我还顺带手把车内的平面设计给搞定了:
位于车厢顶部的广告牌非常质朴,就是祝贺好友生日快乐的日文标牌。在一旁的列车信息显示屏倒更有趣味一些。
11.2 km/s 的车速显然不是什么正常的电车,Ridens 注意到这个细节后干脆吐槽这就是个火箭。其实一早我就想做太空列车的主题,可惜后来为了氛围的呈现,只好参照着旧 TV 版的《新世界福音战士》将窗外改成了纯白色。于是这一主题只好偷偷安插在这里,把快的没谱的第二宇宙速度作为车速,暗示着这个大家伙正在飞向宇宙。
而列车开往的下一站,正是“奥德赛”。我们的好朋友最近正沉迷《马里奥:奥德赛》,争当一名硬核的月亮全收集玩家;同时他还即将远赴他乡,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体验。藏下这枚彩蛋,或许也是希望他能像游戏中的红帽子大叔一样,在异乡的风情中畅快地进行一个生活的冒险吧。
让我们再将镜头转向 Ridens 那边,他正参照着宫崎骏的《侧耳倾听》和高桥留美子的《相聚一刻》两部经典作品,构思角色的形象设计。在寻找参考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名为 80s Anime 的 tumblr 博客,里面丰富的老动画截图让我直呼“宝藏博客!”
因为电车的场景让 Ridens 想起了《千与千寻》中主角与无脸男一同坐车的情景,再加上考虑到 MV 整体温暖洋溢的氛围,他决定把宫崎骏老爷子的画风作为主要参考,再撒上一些其他的老动画角色的特征。
在飞速的赶工中,Ridens 给出了第一版的角色图,由于场景的光影还未决定,因此角色也是没有绘制阴影的:
收到角色图的我,很快就将这对小年轻放到了列车场景当中:
首先令我惊呼的是,这组合实在是意外得非常搭配!尽管我们是单独进行的创作,但放在一起时颜色却显得相当融洽,一股子年代感也扑面而来。到这里,数字化创作的优势已经完全展露出来了,速度属实是一个快。
在我上网冲浪寻找教程时,发现很多创作者不约而同地“批评”了,因为计算机的接入,使得新出产的日本动画丧失了“灵魂”的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绘画成本的降低,使得画面元素变得莫名其妙得冗杂,进而极大程度破坏了原先画面中独有的氛围、气质和情感的。比如《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新旧两版中,明明是同一个画面,作画更精细的新版本却不如旧版本那么打动人:
也有可能是对 3D CG 技术的滥用,使得画面的风格割裂,镜头的运动也远不如旧动画那么谨慎和考究,最终把观影体验变成了一团乱糟糟的毛线。
实际上,日本 2D 动画镜头的运用是新技术与旧风格之间冲突的一个集中体现。传统的手绘 2D 动画,静态的背景和不断变化的前景往往是分开绘制的。背景精细地绘制在纸面上,呈现出比较完善、有纵深的画面风格。前景的角色则绘制在塑料片上,由于几乎每帧都要重新绘制,因此前景角色的上色方式也更为扁平和简单。
最终,将前景的塑料片叠在背景之上,通过相机拍摄下这幅画面,便成为了动画最终的视觉样貌。
也正因为这样的制作流程,使得传统的日本 2D 动画鲜有镜头的旋转,以静态镜头居多。当镜头本身存在移动时,也往往通过背景的平移来伪造这种运动。例如下方汽车高速行驶的画面,就用了这种处理手段。
尽管传统的动画制作流程有着诸多限制,但这些限制也无疑督促创作者们珍视手头的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戴着镣铐跳好舞。而且更多的限制也意味着成品在某些方面会相当的简洁,这种简洁本身也是极其有力的表达。
这么说来,数字化的创作工具带来的自由,好像完全地成为了劣势,更是 2D 动画的古朴特质一个又一个地丢失,最终丧失了其独到地灵魂。
数字创作无疑有着极其光明的现在和未来,画面和剧情都十分出众的《双城之战》也毫无疑问地证明了人工绘制与数字创作形式的结合能带来多么超越想象的视觉体验。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从业者去适应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要求,也是一种顺应变化应有的趋势。新的创作工具带来的自由当然意味着更多天马行空的可能性,也意味着更具张力的作品即将到来。只是创作者仍要学会建立新的约束与限制,避免过度的自由演变成令人迷失的决策汪洋。
拥抱新的、流行的风格是一种趋势,只不过这次我们选择了逆流而上,去追寻古早动画的特点、风格,以及它们的限制与约束。并通过这样一种参考与致敬,向这些优秀的作品和它们背后的创作者们学习。
即便我们已经有了 3D 的场景,但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依旧想象着自己只有塑料片和背景图。所以列车外景的镜头,被渲染成了好几张图片,最终轻微移动的不是 3D 镜头,而是渲染好的“塑料片”:
同时,数字形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具备“完美”的特质,它们纯粹、精确,但也丧失了人情味。因此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大量地运用了被我自己称为”劣化”的创作思路——我们就是要打破机械化的完美,制造与之抗衡的瑕疵,回归人造的质感。例如,先前笔直、均匀的线条,被劣化为了粗细不均、时轻时重的线条:
最后,画面还经过了一系列模糊、失真处理,增加了一些刮擦痕迹,并且画面本身始终在微弱地抖动。尽管代价是先前准备的许多高清素材,都被“盘出包浆”了,还让 Ridens 一度称这种做法为“自断手脚”。但最终无疑极大淡化了画面的机械质感,增加了不少手工的味道在其中。
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也是另一位朋友最喜欢的画面,就是下面这个磁带包装的静帧图像:
磁带包装的插画,是 Ridens 使用绘画软件、设计软件和 3D 创作软件合起来制作的,很有 city pop 插画的视觉风格,但又的的确确显得很新、很“完美”。基于他的插画,我又制作了磁带盒的封面,尽管已经尽可能地参考当时磁带的设计风格,可惜还是差点意思:
当这幅“机械化完美”、崭新的封面设计经过画面的劣化处理,瞬间时代感就拉远了,真真的仿佛是哪个老番的截图。就算这种效果是以平面设计上诸多文字的可读性为代价,为了这种氛围和成效,我依旧觉得值了。
使用纯数字的形式来模拟传统的人工动画风格,既是我们挑选的挑战,也是我们不得不选取的路径。但只要选好数字形式广阔的自由下,自己所倾心的那些限制和约束,再借助打破机械化完美的“劣化”手法,我们依旧能勉强完成这样一份有些夸张的挑战。
当然,数字化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使用的创作软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呈现出这样一部短片,同样离不开我们通过互联网取得联系的说唱歌手和日语配音演员。在我们紧急下单的情况下,他们都在短短 24 小时内出色地完成了我们的请求,让我们又惊喜又感动。尤其是说唱小哥,直接和我们坦言称,此前从没有接过生日祝福的单子,这次也是为我们突破了一把,属实是直接泪目了。
顺便吐槽一下,我、Ridens、说唱歌手和日语配音演员分布在国内、英国、美国和埃及,我们就这么跨着 4 个时差合作,也是一段非常新奇的创作体验。
最后,我们把成片送给了朋友,他看了也是十分动容,给我们一顿爆夸。为了答谢给了我们很大帮助的两位国际友人,我们还将最终的成果发给了他们。截止撰稿时,我们已经收到了日语配音小姐姐的回复:
感谢那些优秀的老动画和它们的创作者们,为我们呈现了如此精彩又特质鲜明的一幅时代画像;也感谢现代化、数字化的创作工具与平台,在短短 3 天时间内,如此紧密地将几个人联系在一起,一同创造出这份能够让人欣慰一笑的复古短片。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