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有不少小伙伴通宵补完了Netflix大热剧集《怪奇物语》第四季。
跟看完前三季的时候一样,剧迷们自然热衷于对剧中出现的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彩蛋的深度挖掘。在众多的《怪奇物语》彩蛋解析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第三、四季中引入的冷战故事部分的分析。这些来自上世纪科幻作品中的常见设定,不仅拓宽了整部剧集原先仅仅局限于一座小镇的世界观,同时也对核危机背景下的各种“阴谋论”进行了解构与重新演绎。
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部诞生于核威胁时期、一直被大众严重低估的后启示录鼻祖级科幻小说——《黑暗宇宙》(1961)。
作者丹尼尔·F.伽卢耶参加过二战,退役后成为了一名记者和编辑。他创作这部小说时正值二十世纪中叶,核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各地遍布着成千上万的防空洞、地下室和庇护所。因此《黑暗宇宙》里有着非常多在核危机背景下构思出的奇妙设定,而这正好也与《怪奇物语》所展现出的一些要素不谋而合。
《怪奇物语》两大创作源泉分别是: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和斯蒂芬·金的小说——这两者正是诞生在冷战背景下的、具有后启示录内核的创作。而剧集的冒险属性则来自于主角们所游玩的桌面游戏《龙与地下城》,包括剧中对所有敌人的称呼也来源于此。
《怪奇物语》的怪物设计显然借鉴了核危机时期关于辐射变异生物和美国地下灰人的一系列描述。例如第四季里最吸睛的敌人“维克纳”(Vecna),由《权力的游戏》《切尔诺贝利》的造型团队操刀设计,打造出兼具“夜王”般压迫感和辐射烧伤特征的人形生物形象,这些造型细节无疑就是一种“核战恐惧”的体现。
小说《黑暗宇宙》中也有着为躲避核战争而潜入地下生存的人群,他们之中也出现了演变成为所谓“辐射怪物”、被称为“炁刜者”的新人类。在《黑暗宇宙》自成体系的各种“辐射怪物”中,除了“炁刜者”,还有一种体型巨大的“恶灵蝙蝠”。巧合的是,《怪奇物语》中“维克纳”也同样带领着蝙蝠群体“魔蝙蝠”(Demobats)。
《黑暗宇宙》中,人们对于辐射的恐惧转变为了对于“恶魔”的恐惧,辐射有害物质成为了他们口中的“钴锶双生魔”——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投射;《怪奇物语》里人们对“夺心魔”(Mind Flayer)的恐惧也是同样的,“夺心魔”的邪恶力量,正是来自于对创伤人群内心深处的侵蚀。
《怪奇物语》中贯穿各季的标志性怪物“大魔王”(Demogorgon),其地下生物属性同样相当浓厚,它的设计显然也是为了符合剧中“颠倒世界”的设定。现实世界是“地上的”且“光明的”,那异世界就是“地下的”且“黑暗的”,实际上这也是《黑暗宇宙》书名所指的“宇宙”概念。
所有《怪奇物语》的粉丝都对剧里的“颠倒世界”印象深刻,在第四季中,编剧和导演更是将这种异世界的空间叙事发挥到了极致。其实早在2013年,日本动画导演吉浦康裕执导的动画电影《颠倒的帕特玛》,就展现了“颠倒世界”的高概念设定。
在《颠倒的帕特玛》中,主角发现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外竟然还有一个重力完全颠倒的世界。在两个世界的人们看来,对方生活的那个世界才是“颠倒世界”。
另一方面,在《怪奇物语》第四季中,“维克纳”的能力可以将人拉入异世界,而麦克斯通过“外层”的助力、以“内心”的力量回到了现实世界,在影像表现上会让人想到2010年上映的电影《盗梦空间》。在《盗梦空间》里,做梦的人其动作和情绪变化会严重影响到梦境的气候和氛围。
有趣的是,《黑客帝国》《盗梦空间》《你好世界》这些“世界”系作品都对丹尼尔·F.伽卢耶的著名小说《十三层空间:幻世-3》(1964)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致敬。这部小说本身也被多次影视化,让伽卢耶得到了一个“世界伪造者”的称号。
事实上在伽卢耶的长篇首作《黑暗宇宙》里,他就已经开始“伪造”世界。《黑暗宇宙》的“主世界”同样分为上下两层:主角所在的“底层世界”和他一开始所前往的“上层世界”。在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主角不断追寻的“原始世界”。对“外层世界”的思考似乎是伽卢耶作品的一个母题。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八卦:在1962年的雨果奖角逐中,伽卢耶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罗伯特·海因莱因,《异乡异客》最终以两票的优势超过《黑暗宇宙》,取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桂冠。也就是说,如果伽卢耶当年投了自己,《黑暗宇宙》多一票,《异乡异客》少一票,那么,伽卢耶的第一部小说就会与这个领域公认的大师所创作的、六十年代最畅销的小说平分秋色。
巧合的是,那一年的世界科幻大会(Chicon III)上,有一个名为“地狱火俱乐部”(The Hell-Fire Club)的化妆舞会盛大举行,埃迪的粉丝们在哪里?
五六年代美国多方机构都有过对超感官知觉人群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感官剥夺”的残酷实验。《怪奇物语》的故事也沿用了这样的设定,主角“小十一”是从机构中逃走的、拥有特异功能的实验体(编号011)。曾被困于“颠倒世界”的威尔也有着感知危险的力量。
前面提到小说《黑暗宇宙》中出现了能够“炁刜”(类似于热能感知)的新人类,也许就是对当时精神力量研究的某种写照。伽卢耶的第二部长篇小说《Lords of the Psychon》(1963)更是直接把“心理子”这样的词汇放在标题。而“炁刜”也是为了贴合《黑暗宇宙》中最具想象力的设定——世界是一片黑暗的,人们只能够听音辨位。阅读本书的读者也如同置身于“感官剥夺箱”一样,不得不开始思考该如何感知世界。
但无论如何“超能力”不过是一个载体。《黑暗宇宙》中人物对“炁刜”的接受,实则是一种对青春成长的刻画,也是后来斯蒂芬·金在《凶火》里对超能力儿童的刻画,也是现在《怪奇物语》里对“小十一”的写法。年轻一代身处青春迷茫时期,总要抛开上一代人的束缚,去质疑已知的世界,才能真正抵达自由和光明的一面,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畅销科普读物《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非常喜欢《黑暗宇宙》,不仅给《黑暗宇宙》的有声书写了导读,更是在每次推荐小说的时候都不忘多提几句伽卢耶。尽管《怪奇物语》第四季并非直接致敬《黑暗宇宙》,但正如道金斯的“文化模因”理论所说,这种共通性来自于创作者间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传递。
在《怪奇物语》第四季最受好评的第4集中,麦克斯伴随金曲《Running up that hill》逃离异世界的情节能够感动所有剧迷的原因就在于,她是在来自友情的助力之下,鼓起勇气与自身和解,最终摆脱了心魔的控制。这样的感动在我读完《黑暗宇宙》的时候也同样得到了。也许所处的是不一样的世界,也许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困境,但竭尽全力奔向新生、继续向前的情绪却总是相通的。
在等待《怪奇物语》最终季的漫长日子里,大家不妨来读一读《黑暗宇宙》!私心希望《黑暗宇宙》也能被改编为电影,最好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虽然是做梦,但是“维神”对《沙丘》里“音言”的影像呈现实在是太好了,想看“炁刜”!
核战席卷了全球,辐射肆虐整个地表世界,在提前准备好的地下庇护所里,人类幸存者艰难地生存繁衍。
几个世代之后,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中,人类文明逐渐失落,而人类的感官则以匪夷所思的模式得到了进化。一个群落的人类以声呐代替了视力;而另一个群落的成员,眼睛则能感知红外线。
贾里德即将成年,他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肩负着部族的未来。然而,部族赖以生存的热泉开始干涸,同伴一个接一个地失踪,辐射病也到处肆虐,贾里德不得不踏上未知之旅,去探索这个洞穴宇宙的真相……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