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伦贝克,布鲁塞尔大区下辖的19个市镇之一,有可能是全欧洲最臭名昭著的地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二十一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在欧洲发生的恐袭事件,实施者都来自这个区。
其实Molenbeek这个名字本身还不错,在荷兰语里,molen是磨坊,beek是小溪,合起来大概就是“有磨坊的小溪”的意思。
中世纪的时候,这里是布鲁塞尔外围的农村。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因为靠近布鲁塞尔到沙勒罗瓦的运河,得到了城市化发展。二十世纪随着两次大战以及大萧条,这里在战后逐渐衰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量摩洛哥移民迁入此地。本世纪以来,贫困、失业率和犯罪率高是这里的主要问题,也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
我刚来的那会儿,经常坐地铁出去拍照,随便找一个名字看起来有意思的地铁站下车,出来边走边拍。记得那次是看到有一站的名字叫Étangs noires,黑色池塘,我就出站了。一出来就有点儿懵圈,路边的商店、路上的人,怎么都不像比利时的?感觉自己瞬间移动到了北非。当时刚来,人生地不熟的,看那儿的人都觉得狠叨叨的,就记得掖着相机赶紧往市中心方向走了。
这两天我觉得我又行了,心说要不再去看看。当然也不是没留心眼儿,就带了台禄来35S,丢了也不心疼。别看这相机平时不怎么好用,这会儿可就显出它的优越性了,首先是小巧,放手里不显眼;其次本身就是估焦机器,光圈放在F/16上,从两米到无限远都合焦,就成了Point &Shoot机,不用对焦,举起来就拍。伊尔福HP5的宽容性也挺不错的,不太用准确测光,按照阳光16法则,大概其估一下光,稍微过曝欠曝也还能看。(其实自己觉得过曝了不太行,但拍到最重要)
我先把车开到圣心国家圣殿附近停好,这个教堂因为穹顶是绿色的,所以我管它叫绿顶教堂,印象里是全世界教堂里占地面积第六大的。这个区是Koekelberg,挨着Molenbeek,治安相对莫伦贝克要好,所以停这里再走过去。
走了一大圈,我发现治安、环境都不错啊,路上没什么人,挺清静的。路面也干干净净的,都是一些新盖的高层住宅楼。我怎么觉得总体环境不比我住的区差啊?难道是我对莫伦贝克有什么误解不成?
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莫伦贝克分为上莫伦贝克和下莫伦贝克两部分,我先去的是上莫伦贝克,靠近布鲁塞尔大环(相当于二环路),这里建筑较新,住的主要是中产阶级。靠近运河那边是下莫伦贝克,那边主要是北非移民为主。那就往那边溜达吧!
两天走下来,总的来说,我觉得莫伦贝克的治安其实还行,当地人也挺友善的,虽然不会主动跟我打招呼,但是我跟他们打招呼,也都微笑回应,而且对拍照不排斥。我青春期那会儿就喜欢走街串巷到处游荡,我觉得莫伦贝克最热闹的地方,跟九十年代初的天桥差不多,有点儿显乱,但其实没那么乱。
当然这种扫街只能算是浮光掠影,毕竟语言、宗教、文化、生活习俗都不一样,也不太可能融入进去,拍一些更有深度的照片,所以这些照片看起来也就那么回事,权当记录吧!
这两卷伊尔福HP5,我是分别用雷电露和伊尔福DD-X冲洗的,感觉DD-X可能更适合伊尔福delta那种新型乳剂胶片,对于HP5这种经典乳剂,显影容易过,使得HP5本身应有的宽容度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尤其是过曝情况下,高光细节丧失过多。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