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继承了马克思消费、异化等观点和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本文通过阅读《景观社会》来理解资本主义发展下社会进入影像导向的景观时代。在景观社会中,商品的生产以景观的积聚为先行条件,并引起了社会时空结构的变化,一种“伪循环时间”构成了景观社会的内在规定,商品拜物教已经发展为影像拜物教,使人们以“主体”的自觉进入到消费社会的资本逻辑之中。[1]
本文将介绍《景观社会》中部分主要内容并借此引发对消费的些许思考。
居伊·德波(Guy Debord,1931—1994),是情景主义国际的代表人物之一。情景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成立于1957年,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康斯坦特以模型和图像的方式创作,于1953年的《清境构建》中,假定新社会的乌托邦式架构。同时其《明日之诗是这世界之屋》和“字母主义国际”共同为情景主义国际的诞生奠定了一定基础,对德波产生一定影响。
居伊·德波主要是以撰写文章的方式,表达一种抗拒艺术的日益商业化,并致力于通过联合行动带来富有创造性的情景。
伊万·切奇格罗夫提出的“建筑的形式会被注入符号与感情”观点为其的“漂移理论”打下了基础。伊万·切奇格罗夫认为,城市住区的建造很可能是用来取得居民各种独特感受的和谐共处,因而会有 “古怪住区”,“幸福住区”等。不停地闲逛和游荡将成为居民们最重要的活动,这会带来与平庸的决裂,使一种游戏的自由创造成为可能。[2]在此基础上,居伊·德波提出的漂移理论成为探测城市“心理地理(Psychogeography)的工具。
情景主义国际的代表人物有居伊·德波、范内格姆、德赛等人,其目的是批判资本主义,即认为这个世界必须被改革。我们要对这个束缚人的社会和生活进行彻底的改革和解放。其在理论上提出“情景”(sitruations)和“景观”(spectacle)概念。以艺术瞬间颠倒异化的景观生活、主张组成工人委员会。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1957-1962先锋派时期提出了艺术批判,即将艺术创作和政治结合。在1962-1972年从分裂到革命,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从而发展到“景观”的批判。在1968-1972年从革命走向分裂,这个时间出现了对整个社会即革命结果的批判。
情景主义国际影响理论1968法国学运、是《景观社会》一书的时间母体、后来继续影响欧洲当代先锋艺术和哲学,如后马克思主义、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等等。
《景观社会》受马克思、卢卡奇、黑格尔等理论的影响。
《景观社会》主要从马克思资本论作演绎,分析现代社会与前资本社会的不同。其借鉴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消费的观点;《1833年经济哲学手稿》这种异化的观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的观等。此时,推行消费文化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社会》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景观”这一隐喻并替换了马克思的“商品”;马克思透过分析“商品”揭露前资本主义的实质,德波则通过分析“景观”揭露现代社会的本质。
对比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德波的《景观社会》可以看出,其将资本论中的商品堆积转变为了景观堆积。因此,在资本论中的商品关系和生产优先的绝对地位转变成了一种消费优先且以影像为中介的社会关系。过去商品对人的异化已经转变为景观对人和社会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转向了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即透过文化社会和媒体对人的思维进行控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过去的阶级斗争逐渐转变为了日常生活的革命。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物化”的概念。即“随着福特流水线的全面推广,个人的自主性日益削弱,流水线上的工人只要一只手或者一只腿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泰勒制的实行,从批判的意义上看正是将碎片化的人结合为一个“机器人”的过程”[3]。其提出人会被物所奴役。同时这种现状的合理化会导致个体的泯灭,主体就会被客体化。同时这种物化不仅仅是在社会层面,在心理层面依然会导致主体心理的物化,这种在资本主义影响下的物化会导致总体性的消失。
“分离即是景观的开始也是景观的结束......景观汇合着分离物,但是他把分离物当做分离物进行汇合。”景观的分离包括权利的分离、生产的分离、产品的分离、劳动者与产品的分离、生产者之间交往的隔离和非劳动时间的分离。
首先权力自古就有景观属性,现有秩序下权力的分离具有“单边输出”和“被动观看”的特点。其次,生产的分离不仅仅技术的分离,更是指人与产品的分离和劳动者与产品的分离。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上,面对自动化机器系统的操作,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波德波指出即使是在劳动之外闲暇生活同样是被支配与控制的。在景观的操作下,我们始终处于一种表面主动、内里消极的被动性。对非劳动时间的隔离是建立在技术对生活的反向隔离。所有的商品、景观所选择的都是他的武器,以持续加强“孤独人群” 的隔离条件。景观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始终是被动的接受,我们所对非劳动时间的支配,更多的暗含着景观对我们的预设控制。凯尔纳称其为景观的屈从式消费,使人远离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创作。
“景观是一台生产和粉饰异化的新机器”。列斐伏尔的“信息异化”理论和马克思的“资本对人的异化”共同为德波“关注对维持异化与剥夺状态的社会机制”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德波认为隐退和再现(separation and expropriation)是形成普遍异化的源头之一。异化的消费成为了大众面对异化的生产的义务,通过符号这个中介,创造了一种伪需求。通俗来讲,即人们在大多情况下会将财务等同于商品。例如耳熟能详的钻戒对爱情的象征,现如今的钻石矿开发早就远超其应有的市场价值,但正是在“爱情”这一符号的标榜下,钻石的市场创造了一个“奇迹”。
景观社会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被构造出来的情境”,其是一种和视觉有关的概念。同时指由意识形态灌注,并且对真实世界或时间现实外甚至伪造的视觉表象。《景观社会》在一定程度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异化概念、拜物教理论的进一步补充、深化和抽象。因此,景观是以视觉为中心,但不仅仅是视觉概念。代表着一种有距离的景观体验。
借用亚里士多德曾说的“人是社会的动物”,在这个时代语境下,我们也能说 “人是一种看的动物”。费尔巴哈曾说:“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略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来揭示社会中“伪视界”,然而现当下的社会景观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宗教的一些特性。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没有关注宗教神学的基础是现实生活本身的分离,倘要真正消除人们心中的幻象,唯有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德波则认为景观就是对宗教的幻觉的“物质重构”。正是他将生活本身迷雾化了,总而言之,我们从宗教幻觉中才到物化的实地,又一次陷入资本的景观迷雾。
景观的虚无主义既是一种不在意事物本身,而是以一种表象的体验去取代。例如现在的VLOG和云游戏都是很典型的代表。“表现”的英文representation前的re-就是再的意思,即通过某种媒介表达,其间有经过加工的过程。景观是将社会现实变成了自己影像的复制品。这种复制是对表象的再现既是对间接性的远离,从而达到普遍的间接性。根据马克思的讨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虚假意识,是对现实的扭曲反应,在意识形态反应中,人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分离。在景观社会中,人与现实的关系被影像所中介,“景观是意识形态的顶点,它充分显示和证明了全部意识形态的本质,即真实生活的否定、奴役和贫困。”[4]
景观的另一大特点是“去体验化”,是过去对现在的统治。这点与现象学中人只能“在体验”化正好相悖,主要原因是现象学强调的人的在场感知,而景观则是“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这是一个商品的世界,它统治着所有被经历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消费过去。
景观的虚无导出了三个核心要素,即“图像”、“凝视”和“分裂与统一”。现如今,我们进入了图像化时代,甚至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影像化的时代。无论是图像还是影像,都体现出专业化和自主化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专业化、自主化的图片一定是经过处理且被生产异化的。这些被处理过的信息和景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秩序,从而引导真实。在这种生产异化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分裂与统一的过程,即将信息打包、封存再出售,以此为导向可以促成商品的批量生产,这些大量商品的积聚也会推动景观秩序的形成。另一方面,这种生产的分离带来了区域分离,同时推动了信息异化,我们如今常说的“信息茧房”就是这种现象的直观体现。现如今各种软件推送机制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信息茧房”的发展。
最后谈谈何为“凝视”,凝视即一种有距离的被动观看,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是抽离的状态。我们看似是在有选择的观看,实则在内里是一种无力的被动接受,比如我们能选择不同的影视剧,但面对流量至上的快消式生产的行业趋势消费者实则是没有选择权的,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大多是处于一种被“视觉喂养”的状态。在消费过程中这种被动性的凝视代表着信息或者话语权的单向性。
前文提到景观是以视觉为中心的,但视觉并不是景观的全部,景观在视觉的基础上构架出的是一种社会心理认同。在这种认同里人会对非景观感到不适,自发的去证明其合理性。在这一刻真实与虚假就会被混淆。例如在一些媒体上,对不打扮的女博士还好还是对全职太太等群体的建议与改造都是单一的外表妆造和展示,一方面显然这些刻板印象带有较强的符号属性,另一方面从侧面体现出社会,或者是荧幕上所谓的社会认知主流将女性自信与妆造捆绑。
这种情况体现的就是消费升级成为一种景观的统治,使得形成了一种普世的认同,当部分人群与所谓的“主流”相悖,人会下意识去证明其合理性。同时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过程往往会被娱乐化,以一种“轻柔”的方式蔓延到社会。将真实整合到景观的秩序中去,当商品或者消费对人的改变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不知不觉中发生质变,使得社会意识形态被改变。
《景观社会》中提及的异化消费影响下意识形态的改变有明显拜物教的痕迹。景观的统治从商品到现象,从现象到精神统治,这种统治产生伪需求带有较强情绪控制,具有一定的煽动性。同时景观会利用情绪化来达到更广泛的意识形态传播。
同时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现实起到了指导意义。景观成为了绝对统治,持续输出指导现实,以此掌控需求以指挥生产,体现出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生产的强大力量。
景观社会背后所暗含的是全球产能过剩的宏观国际局势,应对这样的客观现象,资本主义需要创造出新的需求来消化产量并引导新的产生,正因此才出现了永远缺个色号的口红、疯狂迭代的电子产品,海量的服饰和层出不断的IP等等。综上所述,《景观社会》强调的商品消费的异化和对景观控制意识形态的批判、景观对生产的反控制的实质仍然还是基于如今的产能过剩的宏观局势,不论其存在多少负面化的影响,其发展确实是顺应了客观的社会经济需求。
在景观社会的影响下消费不仅被异化,现如今的时代消费的主体更是符号的秩序。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结构中的消费序列,是一整套消费之间存在的必然有序关涉。[5]例如当一个人希望拥有豪车,其实暗示着其拥有一个能带车库的别墅。这种连带的产品关系会形成一个紧密的欲望诱惑链。例如奢侈品首饰往往不会以单个的方式被设计,背后联系消费欲望的是从头到尾的包装。景观一直强调消费的价值,例如奢侈品更多的代表着其背后的阶层消费而非实际产品价值,更可怕的是,现如今不仅仅是商品,人的一切元素都可以被物化,哪怕是爱好等因素都可以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被标榜。
面对景观对社会的冲击我们是否是无力的?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景观的分离一定程度上已经使得社会生活逐渐碎片化、扁平化。在景观面前所有人都是被动地接受。景观同样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文章到短评,从文字到图像化,从图像到影视,从影视到短视频。我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直观,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样的趋势,短阅读的习惯,图像和影视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我们思考的过程。这也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何景观能有一定“崇拜”属性。《浪潮》电影就很好批判了符号元素(包括标语、手势、标志、群体昵称等等)极易传播并分离群体形成狂热的局面。这种方式正是我们看到的资本主义下景观风靡的社会现实。
[1]仰海峰.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J].南京社会科学,2008(10):9-16.
[2]希尔德▪海嫩,建筑与现代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15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2018
[4]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