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过Flash,会一点点Photoshop,本职工作也要求我掌握几个不同平台的软件开发。我在自学这些技能时,经常会碰到两类问题:有的教材大而全,它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但初学者可能会在看完教程之后不知道如何开始一个实际的项目。好像学了很多,但又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而另一类教程则是短快平的具体操作,例如怎么在Ps里擦除水印。这类教程很实用,但是初学者不一定能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第一类教材其实是手册,而第二类教程则是案例分析。读者需要有一定基础之后才能充分利用。
那初学者更需要什么呢?我觉得让初学者理解其学习的技能的大致流程会让之后的学习变得轻松很多。在序篇里,我谈了谈自己对于后期的一些想法。来到第一篇,我希望介绍一下自己的摄影后期流程及其中的前几个步骤。剩余的部分我将会在后续的笔记中介绍。
总的来说,我习惯以照对画面影响大小的顺序来编辑照片:选片、光学矫正、几何变形、裁切、曝光调整、瑕疵修复、调色、局部编辑、效果及细节调整。最后,非常重要的一步:离开编辑软件一阵子,最好是离开屏幕。照片编辑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习惯眼前的画面。因此,我们需要抽离至少十几分钟去“重置”自己的感官。放下手头的照片再回来,我们往往会注意到之前忽略的问题,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照片是否自然。
我会把这个流程看作是一个后期的checklist。具体到每一张照片,我们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顺序或跳过某些步骤。如果是画面或概念相近的组图,我会在这其中挑出一两张关键照片来进行完整后期。然后将曝光和调色等通用的编辑应用到整组图片中。最后再对每一张照片做裁切和局部编辑等调整。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制作了一个一次性的专用预设/滤镜。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了工作量;二是让组图在视觉上更加统一。
据我所知,在风格稳定之后,大部分摄影师会将自己的常用后期风格制作成固定的预设来进一步提高后期效率。这里可以顺带一提编辑软件Lr(Adobe Lightroom)的两个优点。第一个是允许我们在照片之间复制粘贴所作的修改。这直接对应组图编辑里的一次性预设。第二个是允许我们看到一个预设的所有具体调整。这对我们学习其他摄影师的后期思路很有价值。
以上流程默认以数码摄影为主。胶卷拍摄由于每一张照片的成本不低,我们按快门会慎重得多。胶卷的动态范围目前仍然比CMOS高许多,而且一款胶卷本身可以说是自带调色的。因此,后期中选片、曝光调整和调色部分的侧重点会和数码摄影不同。也许这些在数码里需要的步骤可以在胶卷后期中直接省略。胶卷方面的知识我十分缺乏。对胶卷感兴趣的朋友还是需要自己再多做功课。
如我在序篇里所说,选片是后期流程的一部分,可以说也是对成品影响最大的一步。
在存储介质十分廉价的今天,对于没有致命缺陷的照片,我提倡尽可能保留且妥善备份。但这不等于要对所有保留的照片做后期,也更不应当不加选择地发布所有照片。一般来说,一个画面(scene)我只会选最“切题”的一张照片。画面这里指的是某一主体(subject)的同一构图。在非商业拍摄语境下,以我自己的实践来讲,一个具体主体保留一张照片就足够了,观众是非常容易对同一画面的相似照片失去兴趣的。这在非展览的环境中尤为明显。对于发布的作品,选片应注意宁缺毋滥,重复的照片只会稀释观众的注意力和作品的冲击力,利用重复来叙事很不容易。如何与观众沟通这一意图的同时留住他们的注意力是个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大命题。在此就不作讨论了。
本节最后,我想介绍一个我从风光摄影师 James Popsys 的视频(Youtube视频“PICK YOUR BEST PHOTOS FASTER!”)中学习的照片筛选技巧。很多照片编辑/管理软件都有打分功能。在Lr中,我们可以通过给照片标星来快速选片:
在第一轮选片时,画面有趣且焦点正确的照片首先可以获得一颗星。对于这些候选照片,如果曝光或构图理想,则可以各加一颗星。
在第二轮,只将有两颗星或以上的照片作为候选。我们对两星的照片进行简单的初步后期。如果通过调整曝光或裁切可以解决先前发现的曝光或构图问题,则可以将照片升为三星。
接下来,我们将三星照片中最好的一批升为四星,开始着手完整的后期。
四星照片后期完成后,最好的作品升至五星。
在熟悉了这个选片系统后,上述第二轮的初步后期,我主要是在脑海中完成的。所以从实践来说,只要逐张照片浏览一两遍,我就可以标好四星照片并专注于后期的后续流程了。
需要指出的是,整个选片流程对“有趣”及“好”的标准是主观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量及习惯来磨合标准并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标准建立以后,我们就可以相对迅速地选片。日后也能非常方便地从照片库中筛选作品。另外,选片最重要还是选画面内容。很多不严重的技术缺陷其实能在后期中修正,而如果画面足够有感染力,即使是轻微失焦也还是有可能成为好作品的。
这里是我自己最近的一个例子。第一张是我介入被摄前的抓拍,第二张是我们在打招呼后的补拍。第二张照片的焦点去到了红色家具上,而主体人物轻微失焦了。但很明显,第一张照片的人物太过严肃,在85mm的镜头下,画面给人一种偷窥被打破的瞬间的感觉;相对的,失焦照片里的人物是放松的、自然的。我拍摄的本意也说希望表现他们在这个略微幽默的场景下的欢乐气氛。如果要选第一张照片,也许可以考虑把画面处理得更加的冷、压抑,通过构图和颜色去突出拍摄者与被摄的冲突。
光学矫正包括纠正镜头带来的边缘畸变、色差及暗角。Lr中自带大部分镜头的光学矫正数据,不需要我们手动进行。各位可以根据你所使用的软件和手上的镜头去调整。
我会默认打开畸变和暗角的矫正。很多人喜欢暗角的效果,它能像一个轻微的舞台光一样把观众的目光集中到画面中央。但我不推荐在这一步保留暗角。镜头的光学暗角太不灵活,我们在裁切后就会出现照片四个暗角不统一的问题。更好的办法是在光学矫正时都消除暗角,并在有需要时在裁切后加上暗角效果。
另外一个比较直白的步骤是几何变形。几何变形包括对照片旋转及往不同方向拉伸。由于前期拍摄的角度及镜头透视,很多时候照片的画面是不稳定的:地平线/海平面不水平,现实中平行的线不平行。保证画面水平是让照片从随手拍中脱颖而出的一个特别明显但又非常简单的技巧。非水平构图是一个艺术选择(artistic choice)。如果没有充分的利由,就应该调平画面;如果有,那就最好做得明显一些。
是否消除画面正前方的透视则更自由一些。消除透视的画面会更稳定,更像油画或舞台,但同时画面也可能更沉闷或不自然。因为几何变形不可避免引入不真实的透视效果,我的建议是只有在前期就想好要拍四平八稳的画面时,才去做几何拉伸来消除微小的透视。我的一大审美趣味是油画式的画面。关注我的朋友们也许已经留意到我的很多照片都经过了这种拉伸。
Lr的几何工具非常直观。我们只需要在照片中通过拉辅助线的方式标记出本应水平或垂直的位置,软件就能自动完成几何变形。
另外,有一些题材会格外强调稳定的画面。例如建筑摄影经常需要保证建筑的外立面在照片中也保持垂直,这时候后期的几何变形就很重要。顺带一提,我将几何变形放在裁切前,是因为裁切前的画面提供了更多可供变形参考的信息。
文章的最后,我想正式回复一下序篇评论中集中提到的,摄影后期是否必要的问题。
这个系列针对的主要是希望在摄影上更进一步,并希望出作品的初学者。在序篇中,我是明确区分摄影作品和拍照/随手拍/记录生活的。文章里也提到了,随手拍或生活记录作为是一个兴趣爱好,完全没问题。拍照是一个非常个人和inclusive的爱好,后期与否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纯的爱好,只要保证你乐在其中就非常好。如果你喜欢你的照片以及拍照这一活动,请不要因为我的只言片语而不悦。请相信这绝不是我文章的初衷。
与此同时,至少在文章的语境里,单纯的记录生活并不属于摄影作品的范畴。摄影作品的重点在于创作,而创作永远是刻意的。当我们从创作角度去看摄影,那摄影后期,或至少考虑要不要后期是非常必要的。我很难想象一个负责任的作者,会不加思考地放弃创作形式中自己可控的重要部分。当然,也许某一次拍摄或某个专题是不需要或不允许后期的,但那永远也只是慎重考察后的结论。尤其是在我们把选片也放到后期流程的语境下,我认为没有必要去强调这种恰好不做后期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往纯艺术的范畴更进一步的尝试。这时候,艺术家自己的理论说得通就行。但在我的认知里,这一类作品更偏向于借由相机去完成的艺术实验,而非摄影作品本身。一个例子就是David Hockney的拼接照片。
我自己没有一个关于摄影作品的清晰定义。对具体的个人来说,我觉得这更多是一个定位问题。也许只要拍摄者是以创作portfolio image的态度来拍摄,那就是作品了。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纠结于记录生活的照片是不是摄影作品。试想一下,如果我的文章讲的是文学创作技巧,那大概率不会出现关于随手写的日记是不是文学作品的讨论。而反过来说,默认记录生活是摄影作品,其实是一种傲慢。
我的文章纯粹是为了在后期这个摄影中不算大的方面,用自己的经验尽量帮助希望从单纯记录到创作转变的人。我认为摄影作品最重要的还是创作思路及其执行效果,这又是一个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内容。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建议:不要太珍视自己的照片。太拘泥于已经拍完的照片会让人止步不前。无论是选片时还是回看时,我们都要给自己挑刺。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发现以往照片的一大堆问题。但同时,我也能看到自己在切实地进步。与其拘泥于过去,不如不断试错,快速迭代。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