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大宇要做了个恐怖游戏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恍惚的。一是带着一丝敬畏,感慨竟然有国内厂商敢正儿八经地做恐怖游戏,二是想着原来这么闲捏,双剑咋没整好点。
近年来国产的恐怖游戏不乏亮眼的作品,但多是出于小团队之手的独立游戏,而选择第一人称视角的恐怖游戏则是更加少。如《烟火》或《纸嫁衣》等游戏无论最终成功与否在制作成本和抗风险能力上都会较之宽松许多。
有钱的事好办,没钱的事也好办,但夹在中间的事就没那么好说了。恐怖游戏本身就有玩家群体少、传播度差、通关率低等天生劣势,第一人称视角更是需要相对高的资源和时间成本来让游戏达到“正常”水平,对动作、演出、场景等方面都有要求。用合适的成本让表现力达到一定预期,是一个很难把控的项目。
如之前较火的同类型游戏《港诡实录》或是《纸人》,虽然借着直播在网络上掀起一定热潮,小小地火了一把,但只要玩过或是看过的玩家大概都能轻易感受到游戏中极其明显的缺点带来的廉价感——或是建模、动作甚至流程与剧情,它们直白地告诉玩家这个游戏远远算不上优秀,也直接了当地表现出了第一人称游戏并不是很好做。
所以《女鬼桥》的情况也就大差不差了。它有着较其他大量第一视角恐怖游戏比优秀很多的画面、动作、演出和种种,在体验上令人舒适,但它又无法做到和《逃生》一样的程度,有着或多或少缺少打磨的地方,是一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游戏。
《女鬼桥:开魂路》是一款第一人称流程向恐怖游戏,为电影《女鬼桥》的衍生作品,主要讲述校园怪谈。游戏氛围感很好,有躲藏与追逐流程,某些场景略有难度,很少出现毫无预警与缘由的惊吓,体验不错。通关时间在5小时左右,Steam平台售价49元。
一进游戏,便能感受出很浓的后处理味儿。画面整体的第一感觉便是有点糊,或者说……朦胧,昏暗的光线、各种模糊处理、大量使用的滤镜和画面扭曲让除字体外的内容都不那么清晰,以此避开不是很精细的人物场景建模和贴图等等。虽然画面质量算不上很好,但以主动牺牲清晰度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将画面效果控制在了一个不错的水平,氛围感十足,算是不错的藏拙。
游戏除女鬼外共有6名登场角色,且皆可操控,虽然模型并不精细,但这些主要角色在过场时的动作却意外地流畅,同时人物的表情也有很好的把握,贴合角色设定和情节需求,对演出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不会令你出戏。或许是使用了动作捕捉但,论结果而言这确实是独立制作组很难做到的事。
在玩法上,这是一款纯躲藏的《逃生》类游戏。在遇见鬼时能做的只有跑,鬼怪的移动速度比角色快,所以需要避免被发现,慢走蹲下和掩体能让你和女鬼躲猫猫,被发现后,在鬼怪看不见的角度躲进厕所也能救你一命。
除最后一个大场景,游戏其余时间的追逐场景都比较单纯,寻找道路逃离区域便能活下来,没有操作或思考上的要求,即使一时没有通过,在几次失败后也能轻易找到对应的逻辑,并无太大难度。
在追逐场景中,场景和bgm的变化以及视角的强滤镜都会告诉你“该跑了”,在追逐场景地面会被极其明显的雾气覆盖,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反应不过来而被抓住,女鬼甚至也会摆个登场pose,让你不那么尴尬。
而在某些追逐中会用上校园中设置的不少如迷宫般的场景,虽然路线有点复杂,但在使用之前都会设置一段路过或者其他角色的视角让你提前熟悉场地,规划好逃跑路线,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很大程度避免了“初见杀”的存在,让人感到很舒服。但在逃跑时只有一条能够使用,不存在多条道路和多种选择,稍微有点遗憾。
同时在无法躲藏的追逐中怪物并不会将你逼得太紧,而是作为一个《神庙逃亡》中的巨石令你保持前进,游戏的各种设计都没有恶心人的想法,而是尽力让你获得更好的体验。
以场景或角色视角的切换为点,游戏将流程分为了若干段,这若干段则基本保证了“渲染气氛——探索/解密——撞鬼”的基础环节循环,整体张弛有度。虽然恐怖游戏难免令人紧张,但这游戏却意外地能让人一口气体验完这5个小时,情绪曲线控制的比较到位。
除了用视角切换来缓和气氛,让同伴随行、插科打诨、各种彩蛋和无聊的收集品都被用来调整你的心情,让你不会那么紧张。
在探索之余,游戏也存在一些解密流程,占比并不多,且没有关键性,无法视作游戏的主要内容。虽然难度不高,但结合游戏内某个角色在剧情中的行为,不同的谜题逻辑在游戏中也算是能自洽,在较短的流程中丰富了体验。
故事的场地设置在东湖大学,而在游戏中也确实布置了一整套校园建筑,如行政大楼、资讯大楼、警卫室、学生宿舍以及女鬼桥所在的景观区等等,并用通道相连,组成了一张较为合理的校园地图,让探索氛围更加渗人了。
虽然在大场景切换以及进出建筑时需要进行读盘让流程不是很连贯,但游戏也在载入界面设置了游戏剧情的关键信息,让玩家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方便代入剧情。
游戏临近尾声,女主会获得一张纸条,上面圈出两个需要去寻物的地点,令这个地图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你可以在校园各处行走,此时你已经对这个校园了如执掌,能轻易找到这些地点。
但在其他时候,游戏会以“还有事没做”为理由限制你的行动,所以虽然地图做的很连贯,但依旧是强流程游戏。
以及必须要吐槽的是,作为一个大学校园,游戏中的建筑感觉只能满足不到300人生活学习,过于小气了,实在是有点出戏。
在最后一个场景,需要和女鬼进行一个躲藏连战,连续完成一系列目标才能通关。此处存档点相隔较远,算是游戏为数不多的难点。在这里除了通过声音定位女鬼外,女鬼附近的地面也会变成一滩黑水,极其明显,可以借此判断周围是否安全。
稍微有一点老套,故事开始于灵异社团的试胆挑战,六个同好为了办好校园活动而提前进行彩排,结果真的遇上了女鬼。
故事是循序渐进的,在一开始的部分时间,并没有女鬼现身,更多的是社员之间的恶作剧与各种幻觉误视,虽有追逐,但放在有精神问题的女主身上似乎也能解释得通,各种怪谈和灵异事件渲染着气氛,让玩家视角还处于一个人吓人的剧本之中。
在剧情深入后,鬼的登场次数慢慢增加,不同视角的同伴都屡次遭遇灵异事件,女鬼接管比赛,玩家便能意识到,这游戏到底还是鬼吓人,是真有鬼啊。游戏便能开始用各种不合理的方式开始增加惊吓情节,此时众人轮番被鬼吓住,但仍有着“是哪个xbzz在整蛊我的”想法,角色还能时不时用闽南语打哈哈,一口台普也时不时令气氛忍俊。
而在角色开始受伤以及出现第一个死者之后,这些角色很快就接受了“有鬼”这个设定,并立刻开始寻找和执行超度女鬼的方法,该说他们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强行动力者呢?在这个阶段的人物动机是稍微有点问题的。
虽然所有的角色对鬼都表现出本能的恐惧,但他们从“从未见过鬼的灵异事件爱好者”到“接受鬼的存在并决定超度鬼”之间缺少一个“无法理解这些超常现象”的迷茫阶段,所有角色都表现出出乎常人的冷静,快速搞清现状然后执行着自己在剧本中的关键任务,甚至缺少了恐怖片中经典的犯蠢和作。
看似女鬼处处吓你,但却遵守着跑到宿舍我就不追你了的奇怪设定,倒是透露出一点人吓鬼的味道。
或许是因为5个小时的流程分配到6个角色身上造成的铺垫时长过场导致减少了过渡的情节,但必须得说游戏选择在不同角色间切换视角是个很不错的手段。
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角色经历的事件来扩大玩家获得的剧情信息,方便玩家了解事件的全貌,同时不至于让剧情节奏过于奇怪。
说到剧情,虽然游戏是以电影《女鬼桥》为蓝本改编的,但据说是与电影剧情不相同。我是没有看过原版电影的,对游戏体验也没有影响。
在只剩两人存活时,游戏会将大量线索抛出,可以知晓女鬼的身世以及一些人物的行为动机。虽然游戏的情节逻辑和剧情发展都比较直白,但各种线索也透露出游戏中的一些事件有着更深层次的细节,具有稍加回味的价值。
故事的最后,女鬼被消灭了,各位角色也迎来了最终的解脱,虽然对剧情依旧有些云里雾里,但在体验完整个游戏后,它确实给我带来了电影一般的体验。
在游玩《逃生2》时我分了若干次才打通,原因不是因为害怕害怕,而是游戏给人的压迫感太强烈了,不让你有片刻停歇,玩起来很累。但《女鬼桥》却能更适合更多的人,并不紧迫的节奏和台普让我感到十分舒适,即使流程再延长2个小时,我想我也能一口气玩下来。
如大宇规模的厂商下场做第一视角恐怖游戏,不用怎么想就是一件很性情的决定。首先厂商身份便决定了游戏不能有太低的质量。独立游戏难免有些自带的光环,能让玩家对某些缺点有一定的包容,但大厂没法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比起盈利,更多的会对口碑造成影响,所有的木板都必须齐平。而项目失败带来的风险,也可能不单是亏钱这么简单。
在收集完所有收集品后,游戏内会解锁一段隐藏内容,是一个心脏跳动的死胎。这代表着若是销量良好,制作组有着制作续作的打算。
发售接近两礼拜,《女鬼桥》虽不至于毫无涟漪,但也没法做到出圈热卖,一个质量尚可的恐怖游戏,需要卖多久才能开始盈利呢?很难判断。
恐怖游戏并不是很难做,但对一个公司来说,这个狭窄赛道面临的的风险与收益是很难成正比的。在这个前提下,抛开游戏质量,也必须对大宇抱以鼓励。
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跳出舒适区都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气的事。我很想玩到让我舒服的仙剑8,同时我也乐意试试其他游戏。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