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文章的配图是这种机械弹球游戏,但其实我要先介绍的是弹球迷宫游戏。
不少人在小学时都一定玩过或见过这种带有弹球的迷宫尺吧?反正我记得当时小学基本人手一个,上数学课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题就开始走迷宫了,可以说是正大光明的摸鱼,老师都不知道没收了多少个。
迷宫弹球游戏玩具最早由美国发明家、玩具制造商查尔斯·马丁·克兰德尔发明于1880年,并于1889年2月正式申请了专利,这种名为 “苜蓿中的猪" (Pigs in Clover)的迷宫弹球游戏正式面世。
这就是一个由直径16.6厘米、高3厘米的木头+纸板+玻璃罩制作的迷宫游戏,现在也许难以理解,但在娱乐匮乏的那个时代这款玩具可以说是风靡一时。这游戏在当年有多火爆呢?根据1978年这款游戏代理公司的董事透露,游戏发明者在最初的几年内每天的订单都要超过8000+,这种订单需求作者决定优先满足当地的需求。
很快,这款游戏开始病毒式风靡,你可以在公共汽车上见到有人低头在摆弄它,走在大街上也有人低头在玩,公园的长椅基本都被玩这款玩具的玩家所占领,甚至还有参议员把玩具带到参议院会议厅来摸鱼,果然是摸鱼不分时代和国家。你以为这是最离谱的?据说美国第23任总统本杰明·哈里森有一段时间在白宫里天天玩这个玩具,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同年《纽约时报》中附有一副漫画,正是以这款玩具的名字“Pigs in Clover”来命名的,报纸的报道从侧面反映了这款游戏在当时的火爆。
《纽约时报》上刊载的漫画,迷宫游戏的正中央部分被该成类似于白宫的建筑物,周围的每一颗球仔细看都能发现上面都是政治家的面孔。再加上“Pigs in Clover”也有指代行为卑鄙或粗鲁的有钱人的意思,当时的报纸很可能是在借物喻事。
这种迷宫游戏本质上发生改变应该是在1946年由瑞典木制玩具公司BRIO制造的平衡钢珠迷宫引出了“平衡”这个概念,在原有简单的迷宫过道上加入许多陷阱,玩家不得不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以及控制扭动旋钮的力道,极大增加了这类型游戏的难度,直到1950年这种玩具进入美国市场之后才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由于带旋钮的版本体积很大,重量也随之增加,十分不便携,所以结合了前文提到的迷宫游戏那种便捷性,从而衍生出了直接用手来控制平衡的便携版。
到了近代这种演变基本都在便携的基础性之上将难度和趣味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各种新式的迷宫弹球玩具层出不穷,比如以Perplexus为首的弹球迷宫玩具就很有代表性。
最后这一种更是登峰造极,作者把盒内每一层的结构路线都刻在了盒子外部,也就是说如果想玩这个游戏的话就需要玩家自己在脑海中建立每一层的路线模型,并且要自己代入钢球视角来时时感受和想象自己走到了哪一步。这类游戏自引入平衡概念之后就使玩家在专注力上有很高的提升,而后来出现的这些更复杂的迷宫弹球游戏更是将专注力和想象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我们在电脑上最熟悉的弹球游戏,绝大多数玩家接触到弹球游戏应该都是windows系统里自带被阉割的“三维弹球”( 3D Pinball )。
但是弹球游戏,即binball的起源是可以追溯到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甚至还可以往更早追溯到弹石子游戏。但是要说关联最大的还是是路易十四的宫廷游戏,这种游戏更像是弹球台+台球桌的混合体,当时击打小球的东西更像是一根台球杆,螺旋弹簧装置在1750年——1770年这个时期被加到这种游戏玩具之中,这个装置至今还在使用。
1869年,英国发明家蒙塔古·雷德格雷夫在Bagatelle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从而在美国获得了专利,其中的改动包括增加螺旋弹簧(要比法国的那个要晚100年)和柱塞,用大理石代替了以前较大的弹球,并且加大了游戏机的倾斜角度。这些改动普遍是后世弹球游戏的共同特征。
直到1930年代初期,市面上出现名为“Baffle Ball”和“Ballyhoo”的弹珠机,他们都支持投币游玩,一美分就可以买5-7个球。这种设计贴合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人们迫切需求廉价低成本娱乐的需求,所以这种游戏终于开始大卖,美国大部分药店和酒吧陆陆续续开始经营弹球机。
而到了1933年,电气化被引入到弹球游戏的设计中,这使弹球设计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到1940年代弹球机的灯光成为了标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会觉得弹球机的光效甚至有点光污染的根源原因),再加上弹球时发出的机械音,这更是吸引了一大批玩家。当然就在这同一时期,弹球游戏也与赌博挂上了钩,直到1976年关于弹球机的禁令才被纽约市解除,它与赌博挂钩以及被封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因为投币式弹球机被大范围推广,当时的纽约市长认为这些投币式弹球机会把学生们的零花钱都夺走了,很多学生沉迷于这些游戏机,没有钱的话轻的拿自己的饭钱去玩,严重的还导致一些学生去偷窃。
弹球机大量的出现带来巨大的商机,美国的意大利黑手党们就盯上了这个风口疯狂敛财,他们当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源就是弹球机。因为产业和利益,这些黑帮也难免有武力冲突。
弹球机器成为当时美国年轻人泡妞的资本,某种程度就像现在打网游或竞技游戏厉害的人更受欢迎一样,很多年轻人更是投入到弹球机赌博活动之中。这种风气在那个时代很不被接受的,就像早些年的美国禁酒令一样。
当时的弹珠机的不可控性,更像是一个“机会”或“运气”游戏而非技术游戏,这更贴切赌博的范围。
弹球机禁令在纽约实行后,大量的机器被集中销毁,这一禁令还影响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对弹球机实施禁令。不过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禁令,不关别的州什么事啊,所以弹球机在别的州才能得到继续发展,这也为后来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取消禁令打下了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945年当时的弹球机其实是没有我们熟知的、玩家可控制的底部挡板。当时球的下落就纯靠随机,是不能人为操控的。
直到1947年为了使玩家能够在游戏机上持续更长时间游玩,设计师为弹球机加入了鳍装肢(也就是挡板),这位弹球游戏增添了技术因素,这是后来取消弹球机禁令的一个要因。
1974年代,弹球机才回归正常市场视野,1976年禁令撤销,不过这时弹球机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已经被电子游戏(街机)所取代,弹球机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打出一片天那就只能与电子游戏一些优势相融合。比如弹球机引入了数字显示器、电路板,以及加入了更复杂的规则,音效、和人物语音,这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
1980年代的电子游戏热潮标志着弹球游戏热潮已经消散,很多公司被迫倒闭或合并,这种情况的确对整个行业十分不利,这种冲击本是对整个行业的毁灭性打击,却无意激发了这个行业里的一部分创意人才,这帮人试图使用新技术以及创新来将以前的玩家抢回来。虽然这些新颖的功能并没有像他们期望的那样赢回自己的玩家,但这些创新几十年来改变了玩家对弹球的看法,以及后来形成了弹球游戏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其中两家公司“bally”和“Williams”合并后成为弹球机市场的主导者,他们加大了弹球机的研发,比如加入了很多迷幻的机械音效和光效,甚至创作出了很多不同主题不同玩法机制的热门游戏,这使得销售取得新高。
在1990年代末,弹球机又遭受了一轮电子游戏热潮的冲击,整个行业再次陷入低迷,有些弹球公司还被世嘉给收购了。前面提到的“bally”和“Williams”合并的公司也退出了弹球业务,专注于为赌场制造游戏设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成为弹球游戏的复兴点,那就是给弹球游戏带来低迷的电子游戏推出的虚拟弹珠游戏质量足够高,这让一部分新玩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末随着众多规模比较大的弹球机制造商纷纷倒闭后,不少小规模的独立厂商开始零星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弹球游戏也将LED、LCD、等离子显示器等设备融入到弹球机之中。弹球机在拥有这些设备的加持后好像也找到了财富密码,弹珠机制造商开始频繁的和各种电影、游戏IP推出联名产品,销售量十分可观。
潮牌Supreme在2020年更是联名做了一款Supreme弹球机,更是给这一游戏文化添了把火。
我相信弹球机文化会一直随着科技的发展生存下去,无论是实体或是虚拟。也许AR和VR会是弹球机的新的发展机遇,VR可以让现实中无法玩到实体机器的玩家能够体验一下这种氛围。而AR如果能和实体弹球机相结合没准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机械和AR增强现实相结合想想都浪漫。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