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裁判》的游玩体验和《逆转123合集》的差别很大,很多案子的结束都让人憋着一口气,不够畅快。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万恶的分割商法关系很大,比如1-4这个刀子掉落插死路人的奇葩案子,到了2-2才完善到可以接受。但除了这个,它身上还有三个镣铐存在,限制着它的发挥。
它本身是一个一个超长的整体故事,类似于《复苏的逆转》,从一系列案件中发现整个司法结构千疮百孔,最后直指高层。
《逆转123》最后的爆点也是可以串联起三部的剧情,但是《逆转123》并不是明确的埋下伏笔吸引玩家去玩续作的玩法,每一部独立拿出来都算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也贡献了不少比较精彩的单元剧。
巧舟这次选择了从最开始就设计好了整个完整的局,让每一个案子里都埋下了伏笔,我们不能说做的不好,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也牺牲了很多。所以玩家会发现,案子推进不下去,不是因为证据不足,也不是因为没有发现证人口供的破绽,而是因为有法医/刑警/法警造假,这就很让人难受了。
再加上万恶的分割商法,好案子都要留给第二部。玩家在《大逆1》里就只能玩到一系列令人骂娘的案子,发现在帮坏人辩护,结果还赢了,憋屈的和输了没区别;发现案子的真相极度无厘头,但也得努力帮被告脱罪;证据一堆了,犯人也不认罪,除非鱼死网破。再加上全是感情毫无思考的陪审团们给压力,也不难理解很多人即使知道1在给2做铺垫也完全玩不下去的感受。
不过换个角度想,巧舟可能也在利用这个机会来帮玩家洗掉固有印象,一个律师个个案子都在法庭上现场表演侦探破案,真相一出犯人直接认罪,时间长了也很容易疲劳。这些坑爹事件让摸爬滚打学着当律师的留学生成步堂形象更加有成长味,哪有那么多真考验一天到晚给你成长?让你成长的往往是很多的破事,能成长的人是在一堆破事里还能领会到职业的真谛的人。
另外,玩完《大逆1》以后,看着能被现场修改证物的法院,随风倒的陪审团,破坏现场的法务助手,还有帮犯人串供的刑警,很难让人不泛起对整个司法机构的怀疑,对于第二部的剧情铺垫可以说很足了。
从这两点来看,巧舟在镣铐里舞得还算漂亮。但这一切建立在几乎完全牺牲了第一部的游戏体验上。
在整个游玩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对福尔摩斯的融梗致敬,大到整个故事框架,小到场景里摆放的物件,人物的名字和几句对话,比如1-1里杀死华生医生的凶手名字,就是原著里让华生肩膀隐隐作痛的“Jezail Bullet”,还有福尔摩斯的拳击动作。可以说非常尽心尽力,不过这也造成了写好剧本难度很高。
比如1-2的斑点带子案,从案件发生过程,到证据,都和原作里一致。
还指出了原作里柯南道尔由于时代局限而产生的破绽,比如蛇不能喝牛奶,也听不到口哨声。但是改编出来的真相却过于依赖巧合,相比原作中严谨的刑侦思路,观感并不算好。
而相对来说,1-5里对于《红发会》的改编在整个案子中的重要性不高,也显得自然和有趣了很多。
2-4里则选择在《歪嘴人》故事的基础上做小改编,不对核心的谜题进行改动,故事整体读起来也很不错。
但不得不说《大逆转裁判》是做得还不错的“福尔摩斯二创”,这种扮演类似于华生的角色,在福尔摩斯的各种调侃和引导中发现真相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福尔摩斯专属的“共同推理”也是整个游戏中我最喜欢的演出部分。
本作为了突出福尔摩斯的地位,也在很多剧情上作了体现,很多案子要靠福尔摩斯的发明或者场外帮助来扭转乾坤。一方面确实体现出了福尔摩斯的个人实力和魅力,另一方面也挤占了一些其他角色的表现机会。比如大结局时,主角只起到了发掘真相的作用,一锤定音还是要靠福尔摩斯的机械降神。
另外,“华生”的叙述诡计也设计的很有意思,虽然可能有的人会接受不了“华生”是个日本人。
我们都知道本身蒸汽朋克的基础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蒸汽朋克风格元素,比如爱丽丝的彩弹枪,福尔摩斯的眼镜,还有永远绕不过去的万国博览会。包括大结局也是靠福尔摩斯设计的现在来看都高科技到过分的全息投影技术来解决。
但一系列案件的解决过程却总会遇到因为刑侦技术不足而进行不下去的情况。还会出现靠福尔摩斯的“黑科技”破局以后又因为他的技术不被认可而只能重新推一遍的情况。加上第一章里关于日本“开国”英国“治外法权”等时代感十足的设定,无不在提醒玩家当时时代的局限性。但结合整体的蒸汽朋克背景以及大结局的演出,这一点就很难令玩家接受了。如何平衡这两点,在游戏里并不容易做到。
另外,可能也是分割商法的原因,依靠福尔摩斯的“黑科技”和个人魅力引导陪审团改变判决结果在两部各出现了一次,演出还大同小异。对于我这种连续打下来的玩家来说,惊艳感就大大折扣了。
总的来说,在制作者决定给自己套上这些枷锁时,游戏的游玩体验也就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能戴着镣铐起舞到现在这种程度,也颇为不易了。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