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大家分享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影响至深的专辑和音乐人们,或许在看完我的分享时你也能有所收获。
陶喆,1969年7月1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198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定居。是一位创作歌手兼制作人,第一位正式将R&B引介进中国台湾流行乐坛的歌手, 华语乐坛R&B音乐的代表人物。
1998年凭借第一张专辑《David Tao 陶喆同名专辑》获得第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唱片制作人奖。
他和我一样在慢里求取成长。陶喆的音乐成长过程是一种比较习惯性的方式,像我当初一样,从最初的喜欢音乐,到开始写歌、找唱片公司,再到自己演唱。他一开始是制作音乐,他知道一个艺人的个性是怎样成长的,也知道怎么样去呈现一个艺人的风格。一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自己出了一张唱片,一出来就很受欢迎。陶喆做事情有一点跟我蛮像,就是通常速度会比较慢,别人可能会比较讨厌这一点,他不是那种一年出一张专辑,两年出一张合辑的歌手。其实我们都是在“慢”里求取一种成长,艺术生命的成长,音乐性格的成长、外观的成长,这种严谨的态度是一个音乐人必须有的一种态度
—— 罗大佑
1969年出生的陶喆在他28岁的时候才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而在他专辑发布四年前的1993年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专辑的大多数作品。其中包括《飞机场的10:30》、《爱,很简单》和《心乱飞》,这些歌曲的1993年demo版本收录在他的《Ultrasound 乐之路 1997-2003》这张精选集中。
专辑的封面和内页以及歌词本上的照片都是在水中拍摄的。蓝色的主色调和整张专辑透露出的Only Blue的音乐风格营造出了一种安静的、私密的氛围感,这在当时的华语乐坛是绝无仅有的。
据陶喆自己所说,是因为当时他对于自己的相貌不太自信,所以在这张专辑的照片和歌曲mv的拍摄时尽量不出现正脸。
整张专辑的录制包括编曲和声混音制作几乎由他一人完成。因为当时是陶喆的第一张专辑,没有预算去选择更好的制作,甚至连麦克风都是租的。所以他就在洛杉矶的家里客厅用隔音棉搭起了一个看起来像电话亭的家庭录音棚,名字叫“My Place”。
这是在唱片正式发售前,侠客公司为了宣传这张专辑让陶喆录制的试听带,用于给当时的广播电台播放。这时的陶喆普通话特别标准,还没有后来的台腔,他在试听带里阐述了这张专辑的制作过程和很多对这张专辑想法,话语里面充满了真诚。
在第一张专辑《David Tao 陶喆同名专辑》正式发售后,精美的和声和独特的R&B旋律立马让这张专辑在1998年的华语乐坛中脱颖而出。陶喆的第一张专辑就让他在当年的金曲奖上获得了五项题名的其中两个奖项。毫无疑问这张专辑的成功也影响了华语乐坛之后整体的音乐风格。
很难想象获得当年最佳制作人奖的作品是陶喆在家里用简陋的设备几乎一个人制作出来的。
作为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飞机场的10:30》从intro部分《Airport Take Off》里飞机起飞的声音就开始让你感觉到这这张专辑的现代感,在这种感觉里陶喆用他经典“ Wu~Yeah~ ”伴随着美妙的和声慢慢地把你带入这段飞机场的爱情故事当中去。
当然包括专辑中的《流沙》、《爱,很简单》,都是像《飞机场的10:30》一样,陶喆迅速就可以把你带入到他的声音世界里,去感受那种只有他的音乐能带给你的那种顺畅、自然、安静的私人氛围感。
2003年陶喆把当时自己专辑里的音乐重新编曲带到了这场对于他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唱会。其中也包括了第一张专辑里的大部分歌曲,如果对他的音乐感兴趣,非常推荐各位观看现场演唱会。
John Mayer 约翰·梅尔,1977年10月16日,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布里奇波特。是一位美国创作歌手兼吉他手,曾于2004年成为美国滚石杂志评选的“百位吉他表演艺术家”之一,被美国滚石杂志“New Guitar God”。
2007年凭借第三张录音室专辑《Continuum》和专辑中的歌曲《Waiting on the World to Change》获得第49届格莱美奖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最佳男歌手。 2009年凭借这张专辑中的歌曲《Gravity》获得了第51届格莱美奖的最佳摇滚歌手 。
在出道时就凭借处女作《Room For Squares》中的《Your Body Is A Wonderland》获得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奖最佳男歌手,之后又凭借第二张录音室专辑《Heavier Things》中的《Daughters》获得2005年第47届格莱美奖最佳流行男歌手奖和年度歌曲奖。
相比于陶喆,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John Mayer,在这里我稍微介绍一下。其实国内外的很多音乐人包括陶喆都是他的粉丝。例如:方大同、李荣浩、Ed Sheeran、Shawn Mendes、Tom Misch、Keshi、Cory Wang等 。
方大同的专辑《15》和李荣浩的早期歌曲均有借鉴John Mayer的作品。
前两张专辑的成功,并没有让John Mayer失去对音乐的探索欲,反而让John Mayer思考如何在音乐上探索更多。在第三张专辑之前,John Mayer和贝司手Pino Palladino,鼓手Steve Jordan组成了一个三人乐队Trio。
他相信技术会反映的真实情况。不论卖出了多少专辑,进行了多少场演出,这些不能证明自己的进步。所以这段期间John在Trio乐队时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
First record,let them in. Second record,let them think. Third record,crush them. —— John Mayer
到了2005年11月,John决定准备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三张专辑。在对于专辑的构想中,他觉得新作品相比以前要么应该更加注重歌词,要么旋律更好,要么更强调吉他演奏,但是他不希望这张对他意义重大的专辑被忽视。因此他决定自己参与制作第三张专辑《Continuum》,并找来Trio乐队鼓手Steve Jordan与他一起制作。
在《Continuum》的制作上,John Mayer希望减少制作的痕迹,他想让这张专辑听起来就像只有很少的人手参与制作。John Mayer想做一张真正能够流传下去的专辑,所以John想在风格上更加自我,做他自己喜欢的音乐。
因为Marty McFly在电影《回到未来》中表演的Johnny B.Goode让John Mayer拿起了吉他,之后他又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S.R.V。
他从小就受到S.R.V和Jimi Hendrix的影响,他用他在加油站打工两个月的酬劳购买了一把S.R.V的签名款fender。之后又受到Eric Clapton和B.B.King等人的影响,出道后多次与偶像同台演出。这些吉他演奏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John Mayer的音乐风格,也为这John Mayer的这张专辑提供了灵感。
在这张专辑制作时,John开始学习如何区分奇思妙想的音乐和深情的音乐,比如专辑中的《Stop This Train》和《Gravity》 。
《Stop This Train》的灵感来源于随着John年龄的增长,害怕父母和亲人离自己而去。John Mayer用吉他弹奏的旋律巧妙地模拟了火车的声音,把听众带入进了火车里的这场交谈,他表达着自己对于生命这趟旅程的理解。
We'll never stop this train
《Gravity》则是John Mayer对于年少成名后的思考,John Mayer用灵魂乐这种更能从情感上触动人们的形式去提醒自己和听众对于社会的黑暗和诱惑要有警惕。
Gravity is working against me
回看当时,John Mayer所想要的几乎全都做到了。这张专辑也和John Mayer起的标题《Continuum》一样,生生不息。
2007年12月John Mayer和Trio的Pino Palladino、Steve Jordan一起参加演出现场特辑Where the Light Is。收录了22首重新编曲的现场版演唱,包括经典Blues和摇滚乐。如果你对他的音乐或者对吉他演奏感兴趣请一定不要错过。
由于第一次在机核投稿,也是第一次正式投稿文章。如果有什么想说的,有喜欢的音乐分享欢迎在下面留言,如果我写的有错误也欢迎留言指正。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