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利刃出鞘2》之前,本人有幸“享受”了一顿汉堡大餐:理论上说,这家餐厅评过米其林,以用料精致著称,口感应该不会差。不过真正下口后,我才发现肉饼火候太小,汁水太多,吃得满手是汤。这样的感受,不至于让人破口大骂,却也只能败兴而归。
或许是运气实在太差,这个问题又在电影里折磨了我一回:《利刃出鞘2》有大牌明星和奢华布景。但它并没有发挥前作短小精悍的优点,而是选择格局打开,做大做强。这样的策略,导致电影的喜剧和推理水平骤降。纵使演员激昂慷慨,观众感受到的,估计只有电子诈骗。
喜剧和推理题材的融合,一直是电影故事创作的难题。因为喜剧要放大角色,持续制造冲突;推理角色行为有复杂性。喜剧推理故事的人物,要有笑点激发观众,还要拥有实施诡计的可能,难度可想而知。
传统的商业电影中,为了平衡这个问题,编剧一般会将角色功能化,切分出喜剧角色和推理角色(例如《唐人街探案》)。不过《利刃出鞘》采用讽刺喜剧路线。人物的喜剧表演偏向“反常”,借助“毁人设”的方式制造笑点,观众也会在恰当的时刻会心一笑。
这个玩法看似天衣无缝,但却有一个核心问题。毁人设的前提是有人设。尤其是在依托现实对象的讽刺电影中,角色需要足够逼真才能引爆笑点。但是在《利刃出鞘2》中,制作团队明显是“捅咯吱窝搞笑”,为了讽刺而讽刺,驱动故事的角色人设出现了明显变形。
电影中问题最严重的角色,是爱德华·诺顿扮演的富翁。只需看上电影十分钟,观众就会知道,他在模仿某位前世界首富。
但是主创团队估计是剧本看得多,新闻看得少。并没有富豪的气质核心:进攻型防御。这些富豪会演讲,但是经常口吃。会当场跳舞,但是动作扭曲。他们有表达的需求,但是手段不精。表现张扬,想法却很拘谨。
遗憾的是,诺顿的表演,依靠的是自大气质和废话台词。他的出身,换成华尔街也就那样。甚至凯文·史派西去表演,也有类似的效果。尽管故事后半段强行解释,诺顿的角色脑子不灵光,但没有前期人设的铺垫,这种补救毫无说服力。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女主角加奈儿·梦奈的身上。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点:不少黑人演员在表演上遭遇的争议,从剧作角度来看,并不是演员能力问题,而是创作团队强行灌输“反抗”和“少数派”印象的反噬。梦奈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梦奈表演的角色,是一个类似张飞一样的莽撞人(又是黑人刻板印象)。理论上说,这种角色应该粗中有细,做事应该大开大合,不但发力还要收力。但在电影中,这个角色砸坏东西去吵架,翻完行李去骂人。只有莽撞,没有智慧。
如果主角对抗的反派,靠常规手段完全无法处理。这种角色行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联系到前面诺顿“纸老虎”的人设。这样的“反抗”是毫无必要的。一个推理作品中,出现了找事撒泼的泼妇,观众共情感自然会变差。
尽管《利刃出鞘》对外是以“推理故事”出名。但是它的核心推理并不复杂,主要优势在于故事进展的戏剧性。这就要求故事结构完整,每一分钟都不能有废话,要有充足的动机。按照这个标准判断,《利刃出鞘》的故事满足这个要求,《利刃出鞘2》只能说不及格。
首先,《利刃出鞘2》闪回运用不当,犯了推理电影的大忌。一般而言,推理电影只会给案件细节用闪回。因为这些情节是分析案件的情报,靠台词说不清楚。闪回一方面有强调功能,另一方面并未破坏故事的节奏。
《利刃出鞘2》的问题在于,在“案件闪回”的基础上,主创为了方便讲故事,自行添加了一段“案前分析”的情节。非核心情节给了不小的篇幅,观众看故事的节奏就会被打乱。从表面上看,电影故事没有问题。但在潜意识里,观众分不清哪个是闪回、哪个是倒叙,故事节奏就拖沓了不少。
另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情节,就是双胞胎设定。推理影视作品中,双胞胎一般不设置进谜题。因为双胞胎具有可替换性,推理一旦进行不下去,就可以搬出双胞胎救急,本质是在电影里开风灵月影。另一个问题是,双胞胎很难做到完全替换,需要说服观众。如果细节刻画缺失,推理就会大打折扣。
但是在《利刃出鞘2》中,不论是正派还是反派角色,从案件一开始就忽视了双胞胎。要知道,电影的设定里,除了侦探的几个角色都是经常聚会的朋友。而且电影着重提到了媒体曝光和庭审,按照故事背景的设定,双胞胎设定的应用,会非常挑战角色的操作。一个名人交流圈,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有双胞胎,还认不出来,属实让人匪夷所思。
与这两个点相比,《利刃出鞘2》最令人愤怒(注意这两个字)的点在于,它采用了电视版《名侦探柯南》水剧集的叙事手法——电影当中使用了欺骗性镜头,让观众获取的信息比角色少,最终角色用额外的信息完成反转。
这种手段用在周更的动画剧集中还算情有可原,但在一个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核心谜题居然是“我当面撒谎”这个级别的障眼法。如此偷懒的行为,只能说是创作者在核心问题上胡闹,又或者创作者想要的东西,根本不是故事本身。
推理电影由于题材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社会性体现在案件本身(《彷徨之刃》),又或者是案件背景板(《东方快车谋杀案》),属于大时代下的产物,不会深度介入案件本身。
作为后来者,《利刃出鞘》的商业需求更紧迫,需要引发广泛的讨论。因此它采用了更加讨巧的做法:尽可能在故事人物的基础上引入更多标签。第一部中,主角有移民身份,她侍奉的大家族因为移民问题对她阴晴不定。到了第二部,高科技富豪、网红、政客、少数群体,标签充足,Buff拉满,主创团队反而要担心讲的东西不够复杂。
这种“集邮式”的人物设定,让《利刃出鞘》从娱乐化的大众电影,一下子变成了类似十字军东征的战斗宣言:一个来自性少数群体的正义侦探,帮助另一个少数群体角色破案,打击传统和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势力,最终伸张正义。与其说它是推理或喜剧片,不如说它是《恶搞之家》,模仿了一下现实事件,就可以开展讽刺批判。
但是这么做真的好吗?当富豪要模仿马斯克,却没有对应的商业环境;卖衣服要可怜血汗工厂,却只是担心毁了名声;打游戏要当平台网红,却忽视背后的流量畸形——《利刃出鞘2》中的角色,没有这些名流身份,勾心斗角依旧成立。这就让电影标榜的“现实讽刺”气质,荡然无存。
更加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电影本身似乎也不在意自己引入的话题。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那就所有人发脾气,大家摔东西就好了。剧本里的情绪爆发,真就成了字面上的情绪爆发。如果导演真的跟我一样担心“开头的文章结不了尾”,大可以缩减电影时长。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拍出了一个半小时的感觉,干的很好,下次别干了。
事实上,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并不反对娱乐作品里,掺杂创作者的“反思”和“讨论”。但是这种讨论,理论上应该抱着应有的,认真的态度。科技富豪,血汗工厂,网红经济早就成了媒体头条,大家已经被彭博路透轰炸得差不多了,如果回家还想谈这些,那就脚踏实地,寓教于乐地谈。
2020年第77届金球奖英国喜剧演员瑞奇·热维斯给台下的各位明星“提了个醒”:
要是你们获奖了,就上台领走你们的小奖杯,然后下台去,别把这平台拿来做你们的政治演讲!你们大多数人读的书还没环保少女多呢!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