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2》有着庞大的镜头体量,分镜组因此全程参与了前期、拍摄和后期的工作。工作过程无异于MOSS的数次迭代,每场戏都经历了N个版本。
在每场开始创作之前,我们会与导演商榷整体的调性与大轴线,比如开始需从画左到画右,结束则从画右到画左;比如要用尽量松的镜头来拉开更大的视觉奇观与更小的个体之间的对比等。
随着剧本和美术设计的逐步完善,我们与导演郭帆、美术指导郜昂和摄影指导刘寅等主创一次次复盘,推翻又重来,分镜设计也由此逐渐成型,变得具体生动。
《流浪地球2》的第一场戏是以刘培强随张鹏在利伯维尔战场祭奠刘培强父母为引,把观众带入到一个真实庞大的世界观中。我们遵循导演的想法,结合美术设定,完成了这场戏的创作。
太空电梯是电影的核心视觉之一,这便需要我们在镜头语言上做最大化的展现,比如如何呈现太空电梯的巨型体量,如何体现其功能性,如何展示轿厢发射,如何引出第一次危机等。在分镜创作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外部的空战危机与内部的劫持轿厢危机的平行节奏,由此这一段也成为了颇具挑战性的段落。
为了更加真实可信,并增加太空电梯危机的整体紧张感,导演将电梯轿厢的数量从起初的3个增加到了9个。同时在该场的拍摄工作版分镜绘制完成后,导演也布置了更多任务,增加视觉奇观类分镜,作为后期视效工作的参考。
联合政府总部部分在电影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作为故事的引导,传递出大量信息,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接纳电影的世界观。
逐月卫星发动机是电影又一核心设计元素,而我们在设计分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体现发动机与人物个体之间、发动机与月球本身之间,在体量上的相对比例。比如镜头从人物移到相对庞大的运输艇,再运动到更庞大的空间站,再转向月球,展现出一切渐渐变得渺小,分镜的绘制也由此在微观和宏观的概念里不断调整优化。
文戏可以传达与递进人物情感,也是塑造人物性格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文戏部分的分镜把人物角色塑造地更立体,他们在面对更大的灾难时做出的抉择才能成立。
中国互联网中心北京基地作为电影救援阶段的第三条线,导演对该部分的整体构思一直比较明确。从图恒宇下水前的计划到下水后的行进路线,再通过层层困难,最后进入数字世界拯救地球,整个段落脉络清晰,而分镜的绘制过程相对其他场次也更为顺畅。
月球核爆是本片中所要展现的大奇观,分镜在这部分遇到的难点是该如何在视觉层面上呈现月球的解体。
导演与科学家团队构思了多种方案,最终决定让核弹以相控阵的方式布阵爆炸,导致月球向内坍塌引发核聚变反应。但月球核爆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三千多个核弹的相控阵爆炸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一直都是设计分镜的最大难点,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视觉奇观。
而同时,人物角色在面对核爆死亡时的情绪也需要拉满展现。
评论区
共 5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