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我回家发现我小时候常去的包机房变成了网吧,但是老板并没有换,还是那个大叔,我上前去问他为何不开包机房了,大叔苦笑一声:“咱们这地方现在玩主机的太少了,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于是我向他买了一个360的手柄,在他带我去库房的时候说:“我这儿一关,咱这儿就没有包机房了。”他说这句话时脸上尽是无奈。
其实大叔是一个很热爱主机游戏的人,他从事这个行当已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从最开始时的几台FC,到后来的次时代,大叔几乎见证了电子游戏的大半发展史,在我的小时候,他常常和我们一起玩,卡关的时候一起研究,他曾为了玩FF7,一个四十多的人天天捧着英语书看,后来因为我们都喜欢AC和我成了忘年交。
我想先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那是一个位于安徽的小城市,没有大型工业,当地非城镇居民的主业依然是农业,年轻人以外出打工为主,是当前中国小城市的典型。这样的一个城市的市民生活可以说是中国大部分城镇人口的生活状态的写照,这种小城市信息相对于农村较为通畅,但对比一线城市相差甚远,所以新兴事物的出入速度相对于大城市慢得多,包括家用机,但是也是由于天高皇帝远,所以当年那股游戏=“电子海洛因”的风潮在这里影响很小,所以当年家用机在这依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我的童年是家用机的黄金年代,那时候放学后的娱乐活动常常就是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朝最近的包机房跑去,凑三五元钱玩一个钟头的PS2,其游戏内容往往成为第二天课间的谈资,因为处在小城市,所以家用机的更新换代并不快,从灰扑扑的街机、FC游戏机、小霸王到次时代的XBOX360、PS3都能找到,甚至我曾经在某家电器店见到过雅达利。我们既钟爱拳皇97,也热衷于在XBOX360上与朋友联机2K,那时我们并不热衷PC游戏,用我朋友L君的话说:“一个人在家按键盘有啥意思?大家一起搞才有氛围。
但是“黄金年代”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我升入初中后,马某某从韩国代理了两个游戏——《小学生枪战梦想》和《掉线城与虚弱勇士》,然后我就惊奇的发现我身边很多一起相约包机房朋友,每次都是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包机房对面的网吧。而包机房的生意也越来越差,而与之相反的是对门网吧的生意日益火爆,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一个星期六傍晚,当我作为包机房最后一个顾客出门时,大爷站在门口的银杏树下寂寞的抽烟,而对面是网吧一片的灯火通明。
现在随着市场的开放,家用机在一线城市的市场逐渐扩大,其原因在于这些地方本身就有着不小的玩家基数,但是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市由于消费观念的不同’网游与手游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乃至全部份额。很多人虽然对主机游戏有兴趣但是往往无法接受游戏本体付费的方式,因而对主机游戏望而却步。而主机玩家由于缺乏玩伴往往会放弃,或者选择众乐乐不如独乐乐的方式。从我的家乡的情况来看,主机游戏想要真正扎根中国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区
共 5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