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延续了去年和姜宇辉老师的两期交流,以 NExT Studios 的「Gameplus 游戏+」研究创作计划发布了哲学实验游戏《时之形》(ft. NExT Studios / 叶梓涛 / oooooohmygosh / xichen / Sai ) 时间是什么形状?,这个偶得 nuovo award 提名的粗糙作品在优秀的创作者的配合下终于磕磕绊绊地发布。后来我们将这一思想-游戏或者哲学-游戏的研究和创作的想法总结为一篇文章,发布在了澎湃·思想市场《电子游戏作为思想媒介 | 落日间》。
3 月,我们和二十面体一起举办了一场为期一周的线上游戏开发挑战 Game Jam《人工自然 | 研究创作 Game Jam 招募》(ft. 二十面体),小河天琦带着大家一同将自己的游戏改编成了纸面上的呈现形式,最终做成了一本艺术书《春天路过的风替我演奏口琴》。九月份,我们和小河,天琦还有鲍勃一起在北京聊了一期播客,谈谈这次的活动,这本书的出版和二十面体的实验桌游尝试 E44 业余玩家精神:从一场 Game Jam 说起 (ft. 二十面体)
3 月到 4 月,参加落日间与二十面体合办的「人工自然」 game jam 制作的《春天路过的风替我演奏口琴》受到了一些人的喜爱和鼓励。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中文创作者社群的活力与温暖,很受鼓舞。没想到的是,《口琴》这个小小的电子玩具在 23 年剩下的时间里不断地将我拉回它,逼迫着我沿着它的创作思路进行更多的思考:首先是在二十面体接着举办的将「人工自然」游戏转译成纸本内容的做书的工作坊中,我基于《口琴》进行了简单的游戏宣言的写作,尝试将自己认可的设计理念以清晰、凝练的方式有力地传达出去,不过这次尝试并不能算成功,有限的知识和经历凝成的几句煞有介事的句子并不具备足够的重量,无法引发更多有趣的思考;再是在 10 月,在 NYU 读游戏的 Alex 把《口琴》放到了 ta 在纽约街机酒吧 Wonderville curate 的游戏展「Daisy」中,ta 的团队将《口琴》改造成了一个另类控制器游戏。我将搁置了半年的游戏宣言稍作修改,不要脸地起名《游戏诗歌宣言》,用作了展览的游戏说明传单。后来在加入独立游戏团队 Common Opera 的 Discord 时,他们的成员认出了我,说「我的大衣口袋里还放着你的小诗」,我因而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连结。「人工自然」 game jam 也让我和梓涛「终于」有了直接交流的契机,我也通过梓涛认识了沙皮,了解到落日间未来的计划。作为落日间一路以来的见证者,甚至也可以说是接受着落日间的「教育」成长起来的一批有志于独立游戏事业的创作者之一,落日间当时的迷茫与期望,似乎也成了我自身不安、迷茫与希望的某种映射,我的内心中随之升腾出一种充满生机的、往往随早春一同到来的情绪,对未来可能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6 月,我在创作「游戏诗歌」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制作了一个小小的游戏诗集《deimos’ endless pursuit of becoming deimos》。在我看来,游戏确可以以类似诗歌的方式进行构思、创作与消费,也可以很好地甚至更好地完成诗歌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任务。不过我并不是好的诗人,现有的游戏诗歌尝试的体量也只能够对标常规诗歌一句或是一段的内容量,未来我希望能在将游戏诗歌作为一种日常创作的基础上增大单个游戏的体量,以更好地跟我内心中一首好诗的信息密度对标。
7 月,在 GMTK Game Jam 上制作了《Sisyphus’ Boulder》,一款让你扮演西西弗斯的巨石的游戏。游戏评分期间每天准时准点守在电脑前在 Discord 上为自己的游戏做宣传,最终收获了 60 余条言之有物的评论,在设计和立意上给予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开始认识到 playtesting 的重要性。
这也是落日间今年的回顾文章不再称作我自己「思考游戏的第 x 年」的缘故,落日间应迎来它新状态的第一年:
我们在一起,不再只思考我们所在的游戏,而也在制作我们共同的新游戏。
No one group can define what is appropriate for the study of games. Game studies, like any organized pursuit of knowledge, is not a zero-sum team contest, but a multi-dimensional, open-ended puzzle that we all are engaged in cooperatively solving. —— Janet Murray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