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真的不是想跳动劳资矛盾,而是真心站在观察人性的角度,希望能增加互相的理解,并给自己建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被管理者,也有可能是管理者。
症状:喜欢看下属加班到十一二点,每每看到,心里就有一种安全感。我的团队的人真勤奋,团队士气真高,我们的项目一定能成功!
病理分析:对于工作的具体内容,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确切的掌握;在工作上非常依赖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但是又对项目的前景非常担心,希望能靠自己项目的“硬实力”去取得成功。这里的问题是:不管是什么项目,总是存在各种失败的风险,作为管理者必然要承担这种风险,团队成员加班和降低失败的风险其实并无必然关系。
治疗方法:接受风险,承担风险,如果承担不了,让能承担风险的人来管理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要过,风险带来收益,没风险就没收益,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所以也不必从其他地方,来获取心理安全感,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对大家都好的方法。
症状:以前喜欢让大家设置 KPI,现在是搞 OKR,总之就是一定要搞个东西,最好是数字的,用来评估每个人干的活的多少,以及干的好不好。并且为了这件事专门招了一批人,专门来做这个事,而这批人为了保住饭碗,就会把这些事情往死里整:团队要填的表格和工作报告越来越多,除了横向不同团队对比,还要纵向时间对比,从中找出“特别”(往往认为是不好)的人,加以训诫。
病理:受到大量旧工业时代计件管理的思路影响,觉得每个人的工作必须要能被“衡量”;然而作为管理者,自己却缺乏主动去“衡量”的意愿和能力。特别是在“外行领导内行”的团队里,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治疗:接近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努力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如果管理者专业不对口,应该想办法找对口的来管,实在找不到,自己一边学一边管。浪费大量成本做这一类量化工作,只会让项目更快的完蛋。
症状:如果今年的盈利目标是 100 万,那么就把这个目标,分给下面的三个下属,每人的目标就是 33 万。如果一个工作的预计工期是 30 天,就把工作分给下面的三个部门,每个部门目标是 10 天干完。
病理:对于达成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缺乏思考,或者不太愿意承担尝试的风险,所以就直接摊派下去,还可以美其名曰“我不管过程,我只要结果”。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混日子的中层干部身上。
治疗:要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知,即“如果我干不成这个事,那么其他人也干不成”。所以必须要为达成目标,思考出完整的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中的步骤分解出来,以步骤实现的接过为目标进行工作分配。
症状:一旦工作中出现事故和错误,就以此为根据惩罚涉事人员。或者表面上以亡羊补牢为借口分析原因,实际上就是要揪个倒霉蛋背锅,结合末位淘汰或者绩效考核,让这个家伙主动或者被动滚蛋。
病理:相信事故和过错是挂钩的,认为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的特质。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问题的手段,如同贴标签是心理惯性,对于出问题的人贴上“不行”的标签,是能短暂的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的。
治疗:只惩罚“不按已有经验(规矩)操作”的态度性问题;分析清楚事故中,涉事人员的性格相关的部分,调离那些性格上、态度上不适合的人员。把事故和错误视为改进整个团队的契机,完善工作的工具、方法。不要试图消灭所有的事故,而是探索控制损失的保底手段。控制风险而不是躲避风险。
症状:平时不知道一个员工会离职,收到辞职信的时候感觉很突然,立刻请他吃饭,试图通过谈话、许诺挽留这个员工。
病理:工作的过程中,团队之间的交流很少;同事之间没有什么私交。对于人的情绪感受迟钝,并且没有认真分析每个成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把人视为实现目的之工具,是团队规模,是开发能力,但没有考虑每个人来此处工作的原因。总之就是对“人”缺乏关注。
治疗:首先要控制住招人的冲动,每个人都是有发展的需求的。如果一个岗位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纯粹是为了短期的工作内容存在,那么发外包比招人要好。其次是要对每个岗位都有清晰的定位,找到愿意做这个岗位的人而不仅仅是能做这个岗位的人。最后是尽量和同事建立一定程度的私交。
症状:当项目出现挑战,或者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试图团结团队成员,改变大家的想法,让所有人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所以会整一些培训或者团建,并且要求所有人参加。有时候是管理者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通过团建这种形式来试图达到目的。
病理:如果项目前景有问题,团队成员的第一想法是跳车,而不是共度时艰。所以不要试图改变人性的必然,更不要通过尴尬的或者无用的团建,来让这个问题更严重。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是每个人的本能,但是孤独的承担压力,才是本事。
治疗:最好的办法是解决发展的问题,想办法做蛋糕,而不是喊口号。如果一时很难进行什么突破,那么就多用些时间来真正的交朋友。感情虽然不可靠,但真实存在。
症状:给于任务或者面对问题时,直接丢给别人。而对如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不提供实质性的手段。或者提供了工作的方法,但并不承认这些工作的价值,只要没能拿到“结果”,就不认为是没用的工作。
病理:管理者对于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正确的认知,觉得很多“细节”问题不应该是自己处理,事实上总会存在一些“重要的细节”,这是必须要管理者亲自处理的。如果不能分辨出来这些“重要的细节”,说明对于这个事情还需要学习、思考。
治疗:不关注过程,是得不到结果的。要对事情的细节尽量多的了解和掌握,虽然不用每个细节都由管理者来完成,但这些过程必须要有清楚的认知。
症状:热爱日报、周报、月报、双月报、季度报、年报……不仅自己写,还要下属写,还要找上级进行汇报。认为没有汇报就是没有完成工作。特别是大厂中,这种情况特别普遍。
病理:管理人员缺乏主动精神,试图通过向上管理来提高“业绩”。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工作应该是决策,忽视调查研究的琐碎工作。
治疗:每个人都是充满的,如果上级需要汇报,下属就会专门做汇报,这种事情往往是浪费成本的,并且可能存在大量的文过饰非和避重就轻。正式的汇报特别会激发人的防御心理,从而让问题更加不好解决,因此多通过私下的、非正式的场合,主动去了解情况,自己去研究问题,既解放了下属,又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症状:喜欢找一帮人,来对一个方案、一个设计进行挑刺,一群人来提出风险。实际上大部分参会者,并不对这个项目的结果负责,甚至没有意愿去帮助这个项目更好。最后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后,导致这个项目为了应对风险,额外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
病理:根本原因,是缺乏对过往经验的工具化流程化积累,为了避免风险,只能借助一个个具体的人,来试图把他们的经验“作用于”当前的项目。
治疗:在方案设计的最初阶段,而不是成文之后,就开始多联系相关人员,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且不要以开会形式,以免在正式场合下变成了抬杠会。着重建设工具、流程,把经验积累到具体的事情上,而不是依赖人。可以对方案进行风险评估,但需要有具体的规范和目标。
症状:不管什么决策、规定、方案,都必须再某个正式的会议之后再出台。因此不管大事小事,还是项目的某些内容,都必须要开会。并且要求,会议的决策是与会者都认可的,会后没有反对的余地。从此之后,大多数的工作流程,都是一个接一个的会议。
病理:相信人多智慧大,同时也有一种躲避责任的心理。事实上决策不能太多人做,因为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了对人的妥协,往往就不会有对事的认真。同时也需要了解,很多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并没有承担这个决策的责任心,毕竟他不是管理者。所以大多数杰出的领导者,都是坚持自己做决策。
治疗: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取出关键的矛盾点,并且据此多了解各方意见。最终的决策必须自己做,并且做好承担结果的心理准备。
症状:使用题库进行面试,找人出题笔试并且批改。题目中有很多是有标准答案的,譬如网上流行的各种刷题宝典。这种面试只能筛选出愿意为了这个岗位去“努力”的人,但并不能知道这个人真正的能力,更加无法了解他的发展空间。——对于人的发展空间,常常依赖人事部去判断,实际上普通的人事部,也只是通过学历和资历来判断,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的专业知识。
病理:面试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努力去发掘面试者的特质,判断他对目标岗位的意愿,了解他在专业上的广度和深度。这些都很难通过标准化题目“筛一遍”。即便是校招岗位,每个毕业生也是巨大的差异,从专业上考察可能区分度更困难,因此更加要防止被刷题库。
治疗: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专业问题,考察面试者的思考方法和解答过程,而不是回答的结果。如果一个题目只能以知道或者不知道结束,那就不要浪费时间考这种题。
症状:给团队订立大量的规矩、流程、制度,从考勤到周期性汇报,从决策会议到工作总结。让大量的时间在执行这些规矩中度过,并以此认为这是有效的管理。
病理:很多人认为管理是一项“专业”,这种专业存在类似于物理定律一样的“知识”,因此必须要有很多具体的事务,来实现这门专业的要求,否则就是没有管理。事实上管理并不是理工科理解的“知识”,而是对工作和人的理解,要求的并不是具体去做了什么制度,而是一种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有一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一项制度解决,那么管理的工作,在设立这项制度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后续执行这项制度,并不能称为管理。但是,如果制度本身因为情况的变化,成为认为问题,那么发现制度的问题并且改变甚至废除它,则也是一项管理工作。
治疗:花更多的时间在具体的事情推进上,不要迷信各种方法论,特别是基于利益机制的各种制度。去分析问题,尽量通过实际的客观机制,譬如工具、技术去解决,再不行通过换人来解决,最后才考虑用某种‘制度’。制度的建设和运行,本身消耗巨大的成本,一旦建立起来,想要改变也是非常困难的。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