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就算是在玩游戏的时候,也不会一直都保持全神贯注。不管一个游戏有多好玩,如果它需要你一天八个小时盯着屏幕一角不吃不喝不哭不笑不随地大小便,体验一般都会比较悲惨。而实际上比较讽刺的一点是,尽管道理大家都懂,目前不少“重型”游戏要求的时间投入却并没有因此缩水多少。因此,如何在打游戏的时候继续摸鱼就成了一个很急很关键的问题。
那么,怎么在摸鱼打游戏的时候继续摸鱼呢?对于很多EVE玩家来说,在刷怪蹲站的时候切出游戏聊天吹B或者看看小电影已经是每天习以为常的活动了。不过现在,以脑洞精奇和屁股坐不住闻名于世的CCP又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时间消磨方案:Project Discovery(探索计划)。
对EVE这款游戏有所了解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在最近的一系列官方剧情推动中,一群名为流浪者(Drifter)的神秘改造人在新伊甸搞了许多的大飞机。这帮家伙不仅活活把一整个星系炸进了虫洞,还跑去四大帝国之一的艾玛帝国大玩无双。你想想,脚男们埋头撅屁股猛推ICC的时候,扭脸发现一帮顶着骷髅标的壮汉把奥杜尔给炸成了第二个达拉然,是不是非常惊悚。
如此彪悍的组织自然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星系爆炸事件的最大受害者EVE姐妹会(Sisters of EVE)就向克隆飞行员(玩家)们发出了援助请求,希望各方合力对流浪者留下的尸体残骸进行生物分析,弄明白这群龙傲天到底是个什么鬼来头。玩家们可以通过帮助分析流浪者的生物组织图谱来提供援助,而姐妹会则将提供相应的一些货币和道具奖励。
实际上,“探索计划”是CCP游戏公司与人类蛋白质组图谱项目(Human Protein Atlas project, HPA)开展的一次官方合作。这一项目主要依靠广大玩家的廉价劳动力,帮助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难以处理的蛋白质分类工作——换句话来说,“探索计划”应当被归入“市民科学(citizen science)”的范畴里面。
CCP为这个项目专门开发了一款游戏内置的小游戏(这说法好微妙),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打开它,然后完成一些关卡。货币和点数奖励将直接划入玩家账号中,而道具的兑换手续则和其他的海军势力装备一样,并不需要使用什么新的支付体系。目前比较抢眼的奖励是男女各一套的骚气时装,以及可以合法在警察巡逻区域通行的强效……嗯……“药品”。
“探索计划”会给玩家提供一张图和一些特征类别,玩家需要在右侧的分类中选择左图里真正出现的一些特征:如果他看见“绿色的丝”,就把“绿色的丝”这一特征勾选起来,而不要去勾选“绿色的点状体”。值得注意的是,预备的特征库里有5类共27种不同的特征,它们会在一张图里同时出现多个,因此真正面对各种千奇百怪的样本时,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在教程关卡中,HPA给出了几张已经验证完毕的样本供玩家练习。而正式游戏则将依据大部分玩家的选择情况来判断对错,因此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可以偷窥。
每完成一张图,玩家都能依据结果获得一定的奖励。任务奖励是玩家装B用的小游戏任务等级、一些isk(游戏货币),以及可以购买服装和强力增效剂的研发点数。
CCP一直是个对科学领域抱有迷之执念的公司。尽管他们的招牌游戏《EVE》本身为了游戏性牺牲了相当多的科学设定,但这群人还是会在每年的fanfest玩家活动上抓一些NASA等组织的专家来搞讲座,吹一吹小行星采掘、太空轨道建设之类的东西,尽量营造一些Gay的科学氛围。所以不难想象这群家伙发现有正经科研组织找上门来的时候到底会乐成啥样:Hardcore游戏加上Hardcore研究,真是爽到。至于玩家——这坨东西你都已经吃了十几年,现在才说其实并不喜欢这个调调什么的,未免也太傲娇了一点。
“ \ Science! / ”
——CCP Burger
或许有人知道Folding@home这个计划:它通过大量参与者的计算机进行分布式计算,研究蛋白质的折叠、误折、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在Folding项目中,参与者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联网,然后打开软件听显卡的惨叫声。而HPA项目相较之下则更加悲伤一点:以目前的技术,计算机很难漂亮地完成它的图像识别与分类任务,而人类蛋白质谱的规模却已经大到了一个十分可怕的地步。仅仅依靠一群科学家一张一张慢慢分析,恐怕我们很难在富奸画完《猎人X猎人》之前看到这项目有什么进展了。
因此,玩家们很适合进行这种只需要少量规则学习就能开工的繁复任务。他们数量庞大、富有探索心,而且往往在参与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加认真——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刷关,玩家们可以几乎凭直觉做出非常不错的成绩来,并不需要担心会不会因此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弱智。带薪摸鱼还能给人类的医学事业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闲人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
今年1月,CCP在EVE的测试用服务器“sisi”上部署了这款内置小游戏。截至第一个周末,玩家们就已经完成了22000多次分类,并且表示很爽,再大力点,不要停——连CCP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状况,要知道测试服那才多少人呐。按照以往的平均在线人数来算,几乎人人都参与了这项计划,哪怕是正式功能改版也没见他们这么热情过。
于是不信谐的CCP在3月份正式实装了这项内容,第一天就收获了463936份答案……一共14500张待测样本达到辨识要求(由于没有标准答案,每张图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去回答,并且答案分布满足一定的离散程度才算过关),这是合作组原本预计要好几周时间才能达成的数量。仅仅3周,玩家们的四百多万次分类直接吃空了第一轮样本库,这是他们估计2~3个月才能用完的储备量。此外,借助一些测试机制,大家还顺便帮助HPA辨识出了一大坨特征库以外的新类型。
……你们在暴走些什么啦!
到今年4月的fanfest活动开始为止,新伊甸的飞行员们已经帮助科学家进行了7,894,528次分类,为这一项目投入了18,236,360分钟的游戏时间——换句话说,整整34.7年不眠不休的分类工作——如果按照科学家的标准工作时间来计算,“探索计划”已经为HPA项目贡献了163个工作年的庞大劳力。
早在“探索计划”开始之初,合作的双方就已经认定它只不过是某个史诗级伟业的开端。而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期望并没有落空,而这些人也没有打算就此止步。为此,一项更为庞大的工程开始了:MMOS——大型多人在线科学计划(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Science)。
总体而言,MMOS的宗旨和“探索计划”差不多,都是依靠玩家的能动性帮助进行科学研究。在“探索计划”取得惊人成就之后,市民科学的推崇者们开始发现,玩家群体不仅完全满足他们“足够有能力”的门槛要求,甚至还更为优秀一些。和过去在现实中的一些计划参与者相比,EVE玩家们表现得非常严谨可靠。因此,MMOS项目开始尝试寻找更多的机会,开展更多让玩家参与其中的科研合作项目。
“玩”一直是游戏亘古不变的主题。但是怎样才算是玩,怎么玩才算有意思,恐怕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复来。
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能够找到玩家的价值标准,投其所好,自然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探索计划”能够吸引如此之大的热情,和CCP一直向玩家们推崇的“科学至大”理念不无关系。合作游戏不仅给大家找到了更多的乐子,也让实际运作的科学社区有机会和感兴趣的大众群体有了建立对话的契机。
从更加“公民”一点的角度来看,自愿参与,共享价值,互利互惠——这样的故事实在是美好得有些像是活在科幻界的黄金时代。在后启示录和反乌托邦主题大行其道的今天,突然用这样一种积极的语调来宣扬游戏主题——尤其还是在EVE这种十足无法无天的游戏里——不得不说是非常返璞归真的一步。
日行一善,为己为人。也许大家绕了这么多圈子,最后追寻的依然还是这颇有些老套的一小句话罢了。
评论区
共 4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