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不乏抱怨ProMotion仅给Pro机型的声音。我本人也好奇苹果其中的决策逻辑,所以便在网上进行了简单的学习,随后便写出这篇文章。本文无意支持或反驳苹果的任何产品决策,我只是把我自己作为旁观者视角看到的情况与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本文的观点并非百分百原创,关于ProMotion的一些观点与技术理解来自于 电丸科技AK 与 两颗皮蛋 。他们有更深入的分析,欢迎各位去听他们的节目获得更多的启示。本篇文章也是我在听了很多大佬的分析之后产生的一点小小的个人感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指出我说错的地方,谢谢。 ProMotion 为什么一直不下放到基础款iPhone?
为什么高刷能带来更丝滑的视觉体验?
Macbook也是大屏幕,为什么一开始只给iPad Pro用?
Macbook Pro和iPhone Pro又没有笔,为啥也要装ProMotion?
Apple Watch有用ProMotion吗?
iPhone数字系列会用上ProMotion吗?那会是什么时候?
苹果为什么迟迟不给数字版iPhone上ProMotion?
屏幕有这么多参数,为什么偏偏是阉割掉ProMotion呢?
什么时候ProMotion会下放到数字版呢?
文末碎碎念
ProMotion 为什么一直不下放到基础款iPhone?
ProMotion 第一次出现是在2017年,当时的iPad Pro搭载了这个技术。ProMotion进入到iPhone是2021,iPhone 13 Pro系列搭载了它。我想先讲讲ProMotion解决了什么问题,亦或者它提供了什么独特的体验。
具体是怎么实现这个功能的呢?为什么一开始是在iPad Pro上搭载?核心原理类似于快速翻动的连环画,每一页都画上了动作接近的小人,一页一页的翻动就只会觉得在看静态的画,当快速翻动的时候小人就变成了动画。
屏幕的更高的刷新率能带来更丝滑的体验,屏幕上的物件移动的时候是通过像素来计算的。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屏幕横向有1000个像素,同时刷新率是每秒10赫兹。假设一个物件耗时一秒从屏幕的左侧移动到右侧,即这个物品要在刷新10次以内移动到右侧,平均每次刷新要移动100个像素点。假设分辨率不变,屏幕横向尺寸1米,即像素点之间距离是一毫米。那每秒刷新就会移动100毫米,即10厘米。我们看起来这个物品就是在屏幕上闪现,不觉得它有一个连续丝滑的移动过程。若屏幕刷新率提升到每秒100赫兹,那每秒刷新就会移动10毫米。我们肉眼就会觉得物品是滑动过去的。
更小的屏幕也能带来更丝滑的视觉效果。假设刷新率是每秒10赫兹,分辨率不变,仅仅把屏幕尺寸缩小到10厘米,我们会发现像素点之间到距离是1毫米。那这个物品花1秒从屏幕左侧移动到右侧,每次刷新移动1厘米,即同样也是10毫米。每次刷新移动更短的距离会让我们觉得这个物品的移动更加丝滑。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功能一开始是在iPad Pro上发布,随后才移动到手机上。iPad Pro的屏幕比手机大很多,同样的60赫兹刷新率,物品在iPad Pro这个更大的屏幕上,每秒移动的距离更远,肉眼的流畅程度和丝滑感觉是比在iPhone上更弱的。
Macbook也是大屏幕,为什么一开始只给iPad Pro用?
我个人的理解是为了搭配Apple Pencil。Apple Pencil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是个输入设备,用户会期待笔划过的地方就立马出现墨水,可是电脑却难以预测用户的笔尖朝哪个方向前进。考虑到系统的各种运算和通讯反馈,实际上留给屏幕来刷新的时间不是很多。通过提高刷新率的方式,就可以大大减少屏幕本身响应导致的输入反馈的延迟,从而带来更跟手的感觉。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减少延迟的方式,通过研发更先进的通讯芯片与协议或提高芯片的预测能力都能减少延迟,给用户更丝滑和跟手的体验。
如果各位使用过有延迟的笔应该可以明白延迟对于这类产品的体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我以前曾买过数位板,哪怕笔尖没有直接在屏幕上滑动,我也能感受到延迟的波动带来的不跟手的感觉。所以可以理解延迟与跟手对于Apple Pencil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体验。尤其是大佬对工具会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开始ProMotion就是搭载在iPad Pro上的功能了。
Macbook Pro和iPhone Pro又没有笔,为啥也要装ProMotion?
第一点当然是更丝滑的视觉和触觉体验。高刷屏带来的观感差别是可以轻易感知的,这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反馈。在自身有足够技术,同时市面上也有竞品提供高刷的情况下,苹果没有理由拒绝给自己最旗舰的产品提供自己能做到的最棒体验。
ProMotion还有个十分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可以省电。在亮度不变的情况下,每秒钟屏幕刷新次数越高,则更耗电,反之亦然。对于看视频的时候,屏幕只需要刷新视频的帧率即可,一般为24,30,或者60。若是阅读文字的时候,由于没有变化,屏幕刷新率则可以更低。所以不难看出,ProMotion技术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上减少手机屏幕的耗电。对于手机与笔记本来说,省下的电既可以用来延长续航,也可以用来保证续航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别的部件的用电需求。
息屏显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在息屏的时候后台的负担一般是比较小的,同时屏幕亮度也偏低,所以这个时候屏幕的刷新率的耗电量就会占比更大。更高的刷新率就会导致更高的耗电,从而导致息屏显示的体验很差。
虽然没法达到120赫兹的刷新率,但是Apple Watch的屏幕刷新率也是可变的,最低可达到1赫兹。同上文讲述的那样,手表是个对续航更加敏感的设备,所以苹果专门限制了刷新率的上限。同时考虑到手表是个屏幕更小的设备,刷新率对于流畅性与丝滑感的影响会比手机更小。所以不难理解通过使用可变刷新率来让手表息屏显示消耗更少的电量。
iPhone数字系列会用上ProMotion吗?那会是什么时候?
我认为iPhone数字系列一定会用上ProMotion。但具体是什么时候,我很难说得清,我可以把我思考的思路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一定会是因为高刷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成本也在变的越来越低,所以早晚有一天数字版iPhone一定会用上这个功能。
但如果要分析是什么时候,则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苹果为什么迟迟不给数字版iPhone上ProMotion?
第一点自然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为了与Pro版本做出区别。我们可以先看看Pro与数字版的屏幕除了ProMotion和息屏显示,一般还有什么区别。
16与15代iPhone数字版与Pro版本的屏幕对比中,只在ProMotion和息屏显示上有差距。在14及以前,Pro与数字版之间的屏幕差异还有亮度与灵动岛。只有14刚推出的时候给Pro上了更亮的屏幕,导致Pro显示HDR和户外亮度远高于数字系列。这个差距也在15代迅速追平。若看13与12系列,通常是用亮度区分Pro与数字机型,并且主要是平常亮度,最高激发亮度(即显示HDR内容)一般没有区别。13系列的数字和Pro最高激发亮度都是1200 nit,但13数字版平常亮度只有800 nit,而Pro则有1000。12系列同理,最高激发亮度都是1200 nit,但是平时的亮度则分别为625 nit与800 nit。
总结下来就是除了14代,其余版本Pro与数字版的最高激发亮度都是一致的,这意味着HDR功能并没有在数字版上被阉割掉。并且早期用来区分数字与Pro机型之间的普通亮度差距也在15与16代中被消除。换句话说,目前Pro与数字版的机型在屏幕上的唯一差别就是ProMotion与息屏显示。
屏幕有这么多参数,为什么偏偏是阉割掉ProMotion呢?
屏幕材质(LCD vs OLED) :由于材料的不同,同时采用两种材质会导致苹果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加工生产线也需要准备不同的,这会将苹果的生产成本提高。反之,如果全系列都用同一个类型的屏幕,那苹果也就不需要担心不同型号之间的销量对供应链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增大总的下单量,使苹果有更强大的谈判优势与规模效应。
灵动岛 :灵动岛作为苹果的新的外观设计语言,同时也改变了系统的UI逻辑,统一灵动岛设计语言有助于减少开发者的负担,只需要设计一套UI逻辑即可。增加开发者负担从长期来看对苹果生态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这会打压开发者的意愿,同时却没有带给开发者任何好处。
HDR显示 :苹果数字版可以拍摄HDR的照片或者影片,如果在数字版上取消HDR显示,则意味着无法查看自己拍摄的HDR视频与照片,这在逻辑上非常不合理,所以也可能意味着苹果需要同时削弱摄影系统。但这样会导致苹果数字系列竞争力断崖式下跌,同时也会打击iOS生态对于HDR多年的耕耘。还有一点是这会导致Pro用户拍摄的HDR照片视频无法被数字系列用户查看,这会打击iPhone在社会中的口碑和使用体验,因为我们分享自己精心拍摄的照片与视频给朋友的时候,我们会希望获得朋友真实的赞美或者点评。倘若因为朋友使用数字版机器,根本无法正确显示HDR内容,那朋友无论赞美还是批评都会变的毫无意义。这会让iPhone局限在一小部分人的圈子里,而这个结果却与苹果一致致力于“降低创作的门槛”这一理念背道而驰,因为创作者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正确的展示,这样才会让别人的评论有意义。事实上,HDR的显示一直是创作者头疼的问题,因为HDR能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但是考虑到设备的不同,显示效果天差地别,这样导致了B站UP主 影视飓风 不常做HDR视频。 分辨率与PPI :不同的分辨率与ppi则意味着手机使用的是不同的屏幕面板,如上文所述,这会加大苹果的供应链成本。除此之外,ppi的算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简而言之,同一个小图标,考虑到ppi的和像素的排列方式不同,系统进行渲染的算法也完全不一样。自从iPhone 12 开始,无论Pro还是数字版苹果的ppi一直都是460 ppi。一套算法用于这么多部手机,也算是苹果自己的精打细算了。我们可以拿小米做一个例子:
Haptic Touch :太不痛不痒了,Pro用户不会为了这么一个功能多花钱。
综合来看上文,除了ProMotion和Haptic Touch,阉割掉任何一个功能都反而会导致苹果利润下降,增加供应链难度,同时打击苹果最核心的卖点和理念。ProMotion最独特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难以被分享的体验,换句话说我们分享的对象哪怕没有ProMotion,也不影响观看发送的照片和视频。哪怕我们自己拍摄了4k 120帧的视频,我们也无法简单的分享,我们需要用专门的途径去传输,因为主流平台会压缩。目前网络上主流的视频格式还是60帧以内,所以数字版iPhone用户极大概率不会因为ProMotion被拖后腿。
游戏里会是最大概率用到ProMotion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可以。比方一些大作,例如《原神》、《星穹铁道》、《绝区零》等游戏对手机负载较高,长时间游玩过后手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亮度与帧数,所以他们无法好好利用120赫兹的高刷。对于一些画质要求相对较低的游戏,比方《王者荣耀》等,才能利用到120赫兹的高刷屏幕。
换句话说,ProMotion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体验,社交上它无法分享,同时它又不那么致命。网上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曾经也以为高刷无用,但直到自己用过才知道好,离不开了”,这恰恰就是对高刷最准确的总结。它不是一个必须要的功能,它是一个有了更好的功能。比起Haptic Touch,ProMotion是一个足够影响体验,值得拿出来让人愿意为之掏钱掏钱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个对苹果产生负面影响有限的功能。
目前距离ProMotion第一次登场已经过去7年了,哪怕在屏幕更大,ProMotion能带来更多的正面体验的iPad系列产品上,ProMotion依旧被死死地限制在Pro的型号里。所以仅仅依靠时间来让苹果下放ProMotion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能让苹果下放这个功能的理由大概率是两种:
第一种是出现了更新的技术,同时这个技术要满足我上面分析的特点:无法被分享、不会对苹果的供应链或者核心理念产生冲突、感知足够明显。悲观一点说,哪怕后面出现了更新的屏幕技术或者工艺,例如目前已经在iPad Pro上使用的Ultra Retina XDR,即用两层OLED堆叠产生更好的效果,也可能比ProMotion更快普及到数字机型上,理由同上描述不阉割HDR的原因一样。
第二种是苹果出现了别的危机,需要快速把高级功能下放抢占更多的市场。
本文许多硬核知识并不是我的,我也不是手机行业从业者,但因为对数码产品感兴趣,网上看了一些视频,所以便东拼西凑写出这一篇文章。本文无意支持或反驳苹果的任何产品决策,我只是把我自己作为旁观者视角看到的情况与分享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谢谢各位的阅读。封面与头图均由Microsoft Designer AI生成。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