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奠定生化前三代玩法的恐怖游戏鼻祖,当年我被它的气氛拿捏住了》的这篇长文里提到,我小时候的童年阴影是电影《黑楼孤魂》当年在电影院的第二排看的,着实被那情节与音效吓得够呛。
片中的那个孤魂小菊直到结局前都未曾露面,但由她的“法力”制造出来的各种超自然现象很是诡异恐怖。当她最后报了仇,出现了一个玩具娃娃,她应该是附在娃娃身上了。哥哥说这个处理方法不好,鬼魂应该就没有实体,最后不出现才是最恐怖的。
阿诺主演的早期影片《铁血战士》,这片子一开始只是在太空出现了一艘宇宙飞船飞向地球,之后就是丛林游击战了。
游击队员们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些被剥了皮的残骸,之后队员们一个个的被看不见的敌人嘎了。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直到中后期才出现,正应了那句话 看不见的才是最可怕的。
99年,在电软上看到了KONAMI发布在PS1上的恐怖游戏《寂静岭》让我眼馋不已,由于机能的不足,开发组巧妙地利用了迷雾看不见远方的设定,那迷雾的小镇,那诡异的气氛和怪物,都让我在看攻略时脑补了各种画面与玩法,遗憾的是,我没有PS,只能一遍遍地看着这个游戏的攻略解馋。
当年的电软有个中国电玩排行榜,每个月都有国内玩家评选投票的top10心中最爱的游戏,我虽然没有ps,却总要把寂静岭放入前五的位置。
2000年,我上了班,当时在哥哥的PC上用VGS模拟器把《合金装备》通关了,也玩了一部分其他ps1的游戏,却唯独没有玩通《寂静岭》,因为它太压抑了,压抑到我玩一会儿心里就低落的不行,因为那一年我和我的初恋分手了……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寂静岭1我后来总想打通,但每一次,都是没有通关,偶尔一次玩到医院也没有再继续走下去,也许这是失恋所带来的魔咒吧?
虽然没有玩通,我还是很喜欢游戏里的一些设定,比如地图设定,系统会自动为你在地图上标明要去的地方,如果有障碍或者过不去,也会贴心的用笔做上记号,这样一来这个游戏基本上不会迷路。
开始时,捡到的道具收音机,真的是敌方雷达探测器,只要收音机沙沙响起来,就代表附近有怪物要出现了,有时这收音机一响,我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怪物时,这紧张感真的压迫着我很难受。
这仿佛跟ss上《ENEMY ZERO》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看不见的敌人,以声音来引导你敌人的远近,只不过寂静岭的敌人是能看见的。也不知道当时这个创意是否借鉴了《E》
2001年年底KONAMI在PS2上出了该游戏的续作,早在这之前,看到电软的另一个系列杂志《电玩新势力》上(俗称点心)在这本主要以光盘为媒介的传媒里,我看到寂静岭2的演示宣传画面。
在当时,玛利亚坐在铁栅栏前跟詹姆斯说话的那一段,真是让我觉得PS2的机能太强大了,这简直就是真人演出了。
我也喜欢这个宣传片里的BGM,《Theme of laura》也就是一直在游戏中偶尔出现戏弄主角詹姆斯的小女孩劳拉的主题曲。
当年在宣传这个游戏的时候,KONAMI还为这个游戏开发了一套音响系统,据说就是让玩家在普通电视上玩这个游戏时,也可以体会到3D环绕声的效果。
当年电软的另一个系列图书《游戏批评》我很喜欢看,曾经期期必买,也期期必读,但如今能记起来的好像也就是其中寂静岭2的专题那一期,我在里面看了大量的游戏幕后以及各位大神的评测、解读,竟然还有学心理学的学生用这款游戏的分析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交给老师。
说是对这个印象深刻,但多年过去,对这个小本的以文字为主游戏周边幕后深刻分析的杂志,到现在能记住的文章,几乎没有……
虽然我是在ps2上玩的寂静岭2 ,当年这款游戏在推出的第二年也在pc上登场了,我的第一台电脑,配置我已经忘了,显卡可能是英伟达的geforce mx200?我记得可以基本流畅运行这款游戏。当时心里想,这电脑还行哈,可以运行寂静岭2,那以后的ps2游戏如果能移植到pc上,我也就能玩到了?谁知道,这真是痴人说梦,后来ps2上再出的游戏,我的pc就无法流畅运行了。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在看《电锯惊魂1》的电影时,总觉得电影的主角与影片的色调还有其他什么跟《寂静岭2》很相似,这种感觉就像《最后生还者1》里的末世场景和电影《猩球崛起2》里的场景很是相似。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有同样的感受吗?
第一部真的是经典,结局的惊天反转,让我脑袋都短路了。
当年我记得有个细节 詹姆斯在见到第一个怪物时,随手掰下的棍子打完后,他才发现棍子上有个钉子。后来我在重制版没有发现这个细节,我又去找初始版的视频观看,也没有这个细节?难道是我的记忆偏差了?还是在某攻略这么描述的?
这款游戏依旧给我带来巨大的压抑,让我有时没有心气儿玩下去,因为那工业噪音、迷幻、死亡金属等风格背景的音乐所带来的氛围既诡异又压抑又恐怖。所以我经常玩一会儿就放下了……
如今对游戏中的那些怪物都已忘记,只对几个有印象,不用说你也知道,首当其冲的必然是Bubble Head Nurse气泡头护士,怎么说呢?这个角色设计真的是把性感又恐怖,制服又肮脏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另一个是Red Pyramid Thing三角头,每一次见到这位打不死的小强都在干着龌龊事儿,要不就提着个大刀闲逛,那气场之强大让我心头一紧。
还有那个四腿对立的Mannequin橱窗模特,这个真是印象深刻,其他就不说了……
最终2代是我在被公司辞退后的那段时间,在小屋里打通的,因为被同事陷害丢掉工作的这段时间很灰暗,再加上小屋里终年不见阳光,那段时间真的很压抑。我觉得我还是成长了许多,勇敢地在这段时间里把这个游戏打通了(说得自己跟英雄似的,玩通个自己不敢打的游戏有什么可骄傲的?)我打通的结局是詹姆斯和玛利亚在一起的结局。片尾的神曲《promise》响起时,觉得这款游戏的压抑终于在结束后舒畅了一回。
很多人喜欢这首曲子,那会儿拷到了自己车子的mp3里,侄子每次听到都会跟着背景分解伴奏吉他哼唱着。
我也曾痴迷这首曲子购入了电吉他,练了很久,最后终因找不到合适的伴奏就此放下了,这段情节我也记录在了上一篇《在音游中,游玩一曲自谱的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里。
再往后,PS2上也出了3代,令我赞叹的是,游戏的3D场景很震撼,如果说1、2代更像生化危机的场景似的,总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切换的样子,而三代给我的感觉却是在大3D背景下的互动,开始在废弃游乐场(我记忆中以为的场景也可能不是),女主跑动时3D背景挺震撼,可我怎么也玩不下去。
后来的四代也一样,我不太喜欢在房间里的第一人称,虽然在去里世界时变成了熟悉的第三人称,却依旧没让我玩下去,但还是对地铁场景里那巨大的长虫,以及飘忽的阿飘所带来的诡异和恐怖着实阴影了我一段时间。
多年后侄子跟我说,他小时候还在对给他爱3感兴趣时,他姑家(也是我表姐家)的两个姐姐已然玩起寂静岭4了,那也算是他的童年阴影,这么看来女孩子的心智与爱好确实比男孩子要早也不一样啊。
往后的暴雨啊、起源啊任何寂静岭续作,我就只是打打开头就放那儿了,再跟一些朋友交流后,我发现有一些游戏或者作品,当过了年纪或者那个时期,可能就无法完全体验下去了,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吧,我玩不下去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他闲篇儿事儿太多了。
这篇长文不是科普或推荐文,只是我记忆中这款游戏的样子,依旧是细碎的片段毫无营养地充满了整个长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毕竟是20多年前的事了,能够记住的不多,也只是把一些记忆中难忘的片段记载下来。也是赶在了最近重制版发售,想写一篇关于这款游戏自己的回忆。
就像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然不能长时间在电视或者电脑前畅快地玩游戏了,跟精力,跟心态,也跟环境都有关系吧?
可在寂静岭2重制版发售后,我还是用我的steam掌机,躺在沙发上少有的,专注地玩起来,看到重制后精美的画面,以及掌机孱弱的机能下营造出的哆哆嗦嗦卡顿的场景时,我却并没有扫兴,还是玩得津津有味,这也许是20年前那个小伙子穿越到现在,附身在我身体里的一次初心回味吧。
可能是我未在台式机上玩,在掌机上玩时发现这浓雾并不浓,很稀薄,当然真实的雾气也是这样吧?脚下的泥坑水坑很是逼真,再回头看看初始版的画面,发现虽然浓雾生硬,但却很是粘稠。
这也让我想起几年前曾出差到河北工作了几天,晚上庆功会结束回去时,正好赶上了大雾,那雾浓到什么地步?感觉开着车前方有5米能看清就不错了!只能开着导航打着大灯挂着2档缓慢前行……浓雾的寂静岭也让我在现实中体验了一把。
我在举着掌机玩着这款重制时,不由得感叹,当年那个小伙子在看不懂外文的时候可以通宵通宵地打游戏,乐此不疲,如今这个有了白发当了爸爸的老伙子,看着款款都有中文的游戏库里玲琅满目的游戏,在不知道启动什么游戏思考了半天终于要启动准备大战个三百个回合时,不一会儿,就躺在沙发上呼呼地睡着了……
也许记忆中的美好,只存在于睡梦中吧?也许不真实,但却比真实的清晰?
2代收的是xbox的最期之诗,这个封面我还是挺满意的,配上xbox的绿色挺贴合。
小彩蛋:某年的冬天,闺女将自己的羽绒服罩在脑袋上,那形状让我想起了什么,赶忙让她随手拿个物事,她随手抄起了鞋拔子,我拍下了如下的照片跟她说 你胖子叔叔肯定知道这是什么造型。
当我微信把照片发过去 胖子马上回过来 这不是三角头嘛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