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探讨自2010年代以来,日本游戏生态的演变,特别是独立游戏的兴起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再包装。我们常说的“日本独立游戏”实际上是对日本一部分“同人游戏”的重新定义,目的是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尤其是西方观众的需求。
在日本,对独立游戏的原始定义指的是由开发公司自主发行的游戏。然而,随着Playism和BitSummit等平台活动的展开,这一概念逐渐发生变化,划分出了两类游戏:一种保持纯粹的独立创作精神,另一种则更积极地迎合国际市场和行业趋势。在此过程中,“indie”(独立游戏)这个英文概念被引入日本,并进一步分裂了原本的同人游戏文化。一些工作室拥抱了这个新的“独立游戏”范式,另一些则坚持传统的同人创作方式。这种划分对于某些创作者而言并无意义,但对于发行公司和玩家群体,它却成了区分商业可行作品和小众非主流作品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日本游戏通过Steam和主机平台进入全球市场,这为探讨主流发行领域与另类游戏之间的关系开辟了新视角。然而,在学术研究中,这一话题仍面临诸多挑战。使用非英语语言制作的游戏或基于小众平台的游戏,往往难以进入全球市场,这种现象因偏见和玩家对游戏产品的固有期望而加剧。通常情况下,受到大力推广的游戏占据主流舞台,而那些缺乏相应支持的作品则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曝光,进而很难赢得主流媒体和玩家的认可。日本由开发商独立发行的游戏和小型工作室的作品多年来一直面临这种困境,他们更容易被市场压力推向更为小众的边缘。
虽然日本拥有全球最重要的游戏开发环境之一,也孕育了许多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游戏公司和IP,但其由小工作室独立发行的游戏却很少得到媒体的关注,即便偶有报道,往往也被描述为小众的自娱自乐的作品。不过,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人们开始关注这些独特的电子游戏的形式及其历史背景,尤其是“同人游戏”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一些媒体也逐渐开始更多地报道日本独立游戏,着眼于其独特性。同时,数字平台(如Steam)带来的更大的曝光度,也为这些公司和创作者提供了进入海外市场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尝试进行海外发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与日本公司重制经典老游戏并适应当代硬件的决策不谋而合(如卡普空)。
随着日本游戏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也带来了关于其发行方式的问题。过去十多年间,许多营销举措都试图在西方市场推广“日本独立游戏”这一概念,将其塑造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商品。几乎每一种策略都在尝试挪用“独立游戏”这一复杂且有争议的标签,并将其套用于那些本应被称为“同人游戏”的作品上。尽管有些人试图将两者等同,但像《Branching Paths:日本独立游戏巡礼》这样的纪录片却坚持根据文化差异将其区分开来。一些研究者认为,“同人”更像是业余爱好,而“独立游戏”则是更具竞争性和市场导向的创作形式。
虽然术语上的差异似乎是语义问题,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影响了实际的商业实践。许多专注于日本游戏海外本地化的公司(如Playism)与同人开发者合作,通过区别化的策略来推广不同类型的作品。即使是像DLSite这样的成熟同人平台,在Steam上也将自己描述为“专注于日本独立作品的平台”。这暗示着,尽管DLSite主要发行同人作品,但为了适应Steam的市场环境,他们选择将同人游戏重新定位为独立游戏。和其他在Steam上开设商店页面的日本发行商一样,他们也在调整自身,顺应平台用户的认知与期待。
那么,“同人游戏”和“独立游戏”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为什么对消费者和开发者来说如此重要?接下来将从历史和意识形态背景出发,探讨“同人游戏”和“独立游戏”这两个术语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含义。它们的使用不仅体现了日本游戏的本地化过程,也反映了日本媒体生态系统与外部市场力量之间的持续博弈。这种博弈既推动了日本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运转,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什么时候“同人游戏”开始被重新定义为“独立游戏”,并以此名义进行推广?正如一些玩家曾质疑某些作品是否是真正的“游戏”一样,“同人游戏”长期以来也备受争议,常被认为不具备“主流游戏”的标准。然而,尽管许多成功的游戏都来自日本的大型开发商,一些被归类为“独立游戏”的作品因其“古怪”或“独特”的风格,依然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当某些作品无法被有效地归纳入这些既定分类,如“独立游戏”、“3A游戏”时,它们往往会被“他者化”,被归为“御宅文化”或者难以被全球大众所接受的日本文化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观念的形成过程,本文将首先梳理“同人”一词在非日本受众中的使用情况。接下来,本文将分析“日本独立游戏”这一术语出现的时间节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最后,本文会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将日本同人游戏与其他相似文化领域进行进一步比较的建议。
“同人游戏”和“独立游戏”这两个词汇有着复杂的历史。“同人”一词源于日语,最早用于描述明治时期日本文学中作家独立出版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的文化。在电子游戏领域,“同人”则指那些由个人或小型开发团队独立制作并发行的游戏,通常在类似Comiket的同人展会上出售。这种方式与日本大型游戏公司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依赖大规模的发行渠道,并通常面向国际市场发行。由于日本游戏开发上的技术特点,自80年代起,许多同人游戏主要在PC平台上发布。对于很多玩家而言,同人游戏与色情内容联系紧密,并且普遍认为这些游戏侧重叙事而忽略玩法。然而,这一认知并不完全正确。像《东方Project》这样的热门同人系列,尽管出身于同人文化,却不包含色情内容,且以动作游戏为主,成为了国际上的成功案例。
有些研究者通过一个四层框架,对同人游戏的概念、历史、生态及文本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认为,日本的同人游戏创作者大多出于兴趣爱好,而非以盈利为目的。尽管发行渠道逐渐数字化,但他们仍依赖像Comiket这样的线下交流展会,这种线下互动对同人游戏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同人游戏的文本特征通常与主流游戏不同,偏重叙事,较少强调“游戏性”,而这些往往是主流发行商所避免的内容。
同人游戏的消费者也通常通过参与线下活动与展会,形成特定的身份认同,这使同人游戏成为了御宅文化的延伸。同人游戏的许多特征都与日本社会独有的亚文化紧密相连,尤其是御宅族文化。尽管“御宅族”这一词汇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在同人游戏的语境中,它指的是那些对二次元角色有深厚情感联系的玩家群体。同人游戏中常涉及禁忌话题或争议内容,展现了这些玩家的小众欲望。此外,“御宅族”这一概念也被用来异化日本同人游戏和商业游戏,强调其在日本以外受众眼中的“怪异性”。这种“怪异性”不仅与日本的身份认同有关,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游戏对国际玩家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既然“同人”一词的现代使用已清晰明了,接下来可以探讨“独立游戏”这一术语的演变。“独立”(indie)最初是“independent”的缩写,源自80年代和90年代的朋克音乐文化,如今它不再局限于特定内容或媒介,更多指向一种商业类别。独立游戏通常由小团队制作,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反映出一种艺术精神或美学追求。随着纪录片《独立游戏大电影》(Indie Game: The Movie,2012年)的推出,独立精神在游戏开发者中得到了具象化。纪录片中的主角们展现出高度个性化和理想主义的创作动机,开发团队规模较小,并希望在游戏机制上有所创新。这种独立精神从2010年初开始被游戏媒体广泛提及,尤其是与那些大型商业游戏进行对比时。
“独立游戏精神”本质上是对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反叛,强调创作者的自主性。然而近年来,这种精神在独立游戏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不再是所有独立作品的核心要素。尽管如此,像《超级食肉男孩》、《时空幻境》和《洞窟物语》这些里程碑式的独立游戏,依旧体现了独立精神的反叛性和创新性。
独立游戏与同人游戏的另一个区别在于,除了通过数字平台发行,独立游戏还以游戏节和游戏创作挑战(GameJam)为主要渠道。这些活动往往源于反现代主义思想,鼓励开发者采用更自由的创作方式,回归最初的老游戏在创作和开发上的极简性,与主流商业化产品形成对比。在艺术上,这促使许多开发者创作出具有80年代和90年代风格的游戏——这正是他们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而相比之下,日本的同人游戏则并非受到相似的意识形态驱动,更多集中于粉丝向的叙事作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独立和同人这两个术语也逐渐成为一种流动的符号,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这些词汇在过去曾有过交集,但如今它们的区别更加显著,成为了不同文化领域的标志。然而,像BitSummit这样的日本独立游戏展会,仍在促进这些术语的使用,一些同人作品也被更多非日本玩家重新定义为“独立游戏”,从而催生了“日本独立游戏”这一独特的类别。可以说,今天的“日本独立游戏”正是独立游戏精神与日本同人文化交融的产物。
在21世纪初,“同人”(doujin)一词逐渐在日本以外国家的论坛上出现,通常用来指代那些来自日本的独立发行的书籍和电子游戏。这一术语最初在漫画和动画爱好者中流行,被翻译为“同人作品”。在游戏社区内,这一词汇的流行稍晚一些,并且经常与“美少女”(bishoujo)一词搭配。由于在早期,同人游戏大多数是视觉小说,并以其色情内容吸引受众,许多玩家在2000年代初期都将“同人”游戏与色情作品划上了等号。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不符合这些刻板印象的作品如《Glove on Fight》(GOF)和《月姬》等逐渐受到关注,这也促使了对“同人”含义的转变。
到了2000年代末,像《复古游戏》(Retro Gamer)这样的杂志开始对日本同人游戏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尽管当时依旧存在对同人游戏内容的偏见。与此同时,在学术界,对同人游戏的研究逐渐增加,尤其是关于视觉小说中的叙事复杂性以及其对于展现日本文化真实性的探讨。早期研究者们认为,同人游戏中的代入感非常强烈,这种叙事往往发生在日本本地的日常场景中,如高中、购物中心或社区街道,使游戏进一步接地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延伸,学者们开始讨论诸如《东方Project》一类的系列作品,强调其作为“日本性”研究对象的潜力。
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同人游戏中色情内容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研究表明,这些游戏确实具备复杂的叙事结构,但许多内容仍然集中于满足玩家的欲望。到2010年代中期,新的理论开始出现,并将同人游戏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文化领域,并将其与全球独立游戏市场进行对比。尽管同人游戏和独立游戏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日本本土游戏环境与全球其他市场的差异性。
随着数字平台的兴起,特别是Steam等平台的全球化影响,这个词的含义开始在日本开发者中发生变化,许多日本同人游戏在海外的流行度显著提升。像《东方Project》的制作人太田顺也这样的开发者也开始提出“同人游戏开始变得像独立游戏”的观点。对于他和其他开发者而言,数字发行平台带来的流行化和专业化让同人游戏逐渐呈现出更多独立游戏的特征。
目前,英语网站仍然将同人游戏视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并高度赞扬其独特的创造力。而独立游戏市场如今的发展已经将独立游戏定义为脱离大型工作室和开发商,规模相对较小、创作驱动有所不同的作品。相比之下,日本的同人游戏则通过为志同道合的粉丝群体创作独特的粉丝向作品来定义自己。这种分类被广泛接受并可以被视为受不同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对那些常见偏见的挑战,例如同人游戏总是色情的刻板印象。
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了同人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度和理解方式。对于日本开发者而言,同人游戏不仅是区分自身作品与主流商业游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在《Branching Paths:日本独立游戏巡礼》等纪录片中,同人游戏被视为独立游戏的一部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特有的创作方式和精神。目前,同人游戏仍然围绕诸如Comiket等线下展会展开,其内容仍然与那些难以进行轻易输出的本土文化紧密相关,为了弥补这一点,粉丝和创作者开始将同人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日本文化相结合,由此被赋予了其特殊的“日本性”。
近年来,“同人”一词在国际游戏媒体对其的使用中逐渐发生了转变,并经历了一个“主流化”的过程。然而,这种主流化并不完全符合大众对日本独立游戏的普遍看法。很多非日本玩家仍将同人游戏与色情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这类游戏不适合公开场所。与此相对,日本的某些文化产品和流行文化则大受欢迎,如《如龙》系列和《女神异闻录》系列,因为它们迎合了海外玩家对日本文化的理想化期待。
几十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体和用户在消费日本文化时,都试图为其建立清晰的界限以迎合他们自身的需要,他们将日本文化中符合当代流行文化的部分与难以被大众接受的部分区分开来。这种文化过滤不仅是西方世界为了满足西方受众对异国文化的幻想,也源自来自日本本土的文化产业和政客有意识的引导,并以此来提升日本在全球尤其是西方眼中的形象。通过强化这种“日本性”,许多日本游戏和流行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甚至形成了专属于日本的“异域文化”形象。例如,某些日本3A游戏通过表现日本社会的某些真实场景,直接迎合了西方玩家对日本文化的期待。《如龙》和《女神异闻录》系列通过对日本都市生活的精细刻画,使得这些游戏能够被看作带有显著“日本性”的文化产品。此外,JRPG等游戏类型被许多玩家视为不同于欧美主流游戏的独特存在,它们常被称为具有“摩擦性特质”的游戏,即在叙事、文化或设计上呈现出与欧美作品不同的显著差异,这种摩擦性使得它们充满新奇感和吸引力,符合西方玩家对异域文化的理想化和浪漫化的想象。
然而,这种理想化的“日本性”也有其代价。大众对日本文化的单一刻板印象大大削弱了人们对其文化现象背后蕴含的复杂现实的深入理解,甚至强化了一些狭隘的文化偏见。以“酷日本”(Cool Japan)为例,作为一种国家品牌推广运动,它试图激发国际市场对日本时尚和品牌的兴趣,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巩固了某些刻板形象,例如对日本女性的低龄化审美。与此同时,日本政界和文化产业也曾试图抵制“色情日本”(Porno Japan)的标签,尤其是对御宅文化中的某些亚文化形式,包括对二次元美少女内容的消费,往往被视为偏离了社会主流规范的行为。
这种文化分裂也体现在同人游戏的消费群体中。尽管《东方Project》这样的作品在玩家中享有广泛的认同,但与之相交的消费群体有时也会包含那些被视为“不被接受的”或“色情”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乙女游戏的玩家群体也无法与那些讨论社会禁忌话题的作品彻底分离开来。因此,对于海外受众来说,这些同人作品所传达的“日本性”并不如《最终幻想》系列那样理想和美好。
尽管如此,部分同人游戏已经通过被重新定义为“日本独立游戏”而成功地获得了符合“主流化”的地位。这种新的分类使得这些作品可以摆脱旧有的小众标签,进入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并被视为独立游戏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国际主流媒体对同人游戏的看法,也为同人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在2010年代初期,同人游戏逐渐被归类为“独立游戏”,这一现象反映了全球游戏市场对同人创作的重新评估。在2000年代,"indie"(独立游戏)一词的定义尚不明确,且经常与“同人游戏”这一概念重叠。许多非日本玩家,尤其是在英语世界知名网络论坛如TIGSource上,试图辨别日本独立游戏与同人游戏之间的区别,并探讨这些游戏与其他国家独立游戏的不同之处。
TIGSource上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这一时期看法演变的实例。例如,用户“Tom Sennett”指出,日本的主流游戏已经表现出相当的“疯狂”,他推测日本边缘地带的独立作品可能更加大胆和新颖。而“alspal”则表达了对同人游戏与独立游戏关系的疑惑,他认为这两者可能是同义的,但对此仍有保留。用户“agj”则试图通过内容来界定同人游戏的特性,认为它们通常是涉及“萝莉”的格斗或射击游戏,这一说法引发了其他用户的反驳。
用户“Aquin”提到自己玩过大量的同人平台动作游戏,并指出从独立创作的角度看,许多同人游戏也可以被视为独立游戏,但他也承认“萝莉元素”在这类游戏中十分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讨论中,视觉小说这一同人游戏的重要类型并未被提及,尽管它在同人圈内,尤其是美少女题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9年TIGSource论坛的一则主题帖,询问在哪里可以找到日本独立游戏。
这反映出,当时在以英语为主的社区中,“独立游戏”更多地被定义为符合西方独立精神的作品,而某些不符合这一精神的作品,如具备明显日本文化符号(如萝莉角色)的同人游戏,往往被排除在独立游戏的讨论之外。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早期国外玩家对同人游戏带有刻板印象,将其与美少女题材或性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市场对日本独立游戏的兴趣迅速增长,这一变化开始对开发商和发行商的商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像《La-Mulana》和《洞窟物语》这样知名作品的重制版成功吸引了国际发行商,促使他们在日本寻找更多类似作品。这一趋势标志着日本同人游戏逐步向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并促使国际市场重新定义同人游戏。早在2010年代初期,一些平台已经开始将“日本独立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分类进行推广。例如,当PSNTORES在宣布将发行《Gundemonium Collection》时,制作人最初将该系列归类为同人游戏,但迅速解释说,“同人”实际上意味着“日本的独立游戏”。这一转变反映了国际发行商对同人游戏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展示出创意和独特游戏风格的作品。索尼互娱商务部的声明则进一步明确了这种全球化意图,表示希望通过引入这些游戏向全球玩家传递创新体验。与此同时,卡普空与Nyu Media达成合作,开始本地化一些日本同人游戏。Nyu Media的本地化策略瞄准了西方独立游戏社区,尤其是通过Steam Greenlight计划,让玩家有机会推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发行。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同人游戏在全球市场赢得了更多关注,还进一步模糊了同人游戏与独立游戏之间的界限,许多同人游戏被市场化为“独立游戏”进行推广。
2011年,Active Gaming Media推出了Playism平台,这是一个类似Steam的数字商店,旨在将日本PC游戏推向全球。Playism通过专注于独立游戏的日语本地化,为日本玩家提供了接触全球独立游戏文化的渠道,同时也推动了同人游戏在海外的传播。Playism还引入了如众筹等欧美独立游戏常用的推广策略,将同人游戏重新包装为更符合国际独立游戏市场的产品。
真正推动日本独立游戏走向国际的历史性时刻是2013年BitSummit的举办。该活动的创始人James Mielke明确表示,BitSummit的目标是让全球了解日本的独立游戏。通过为日本开发者提供展示平台和接触全球市场的工具,BitSummit成功地将日本同人游戏与国际独立游戏市场连接起来。这一举动不仅是对日本同人文化的挑战,也是一种引入西方独立游戏开发价值观的尝试,试图改变同人游戏的本土属性。随着BitSummit的发展,日本同人创作者与独立开发者之间的区别开始更加明显。一些开发者刻意将自己的作品与传统同人游戏活动,如Comiket中的作品区分开来,认为日本国内市场的同人游戏与面向全球的独立游戏模式并不完全匹配。同时,越来越多的日本开发者开始使用Unity等标准化工具,这也标志着同人游戏在创作工具上的现代化转变。
这些事情共同作用,催生出了一个独特的日本独立游戏市场。Active Gaming Media、BitSummit,甚至是Comiket本身的努力使某些日本游戏在非日本玩家中获得了主流认可。其结果产生一种融合了同人游戏和独立游戏的审美取向,一些人成为了这两者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太田顺也,他的《东方project》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而像《La-Mulana》这样的作品则在其中更加明显地展现出独立游戏的特征。与同人创作者不同,他们的创作不是基于爱好,也不是基于现有作品的衍生。
这段时间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梦日记》(Yume Nikki,2004),这款独立作品在2000年代末获得了大量粉丝。Playism在获得该游戏的发行权后,委托角川公司制作重制版。最终推出的《Yume Nikki: Dream Diary》(2018)旨在致敬原作的同时,重置其内容以符合现代审美。两款游戏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原作的同人特质与新作之间的鸿沟。原版《梦日记》是免费发布的,而重制版则以商业形式出售,并由一家大型发行商进行官方发行。根据该游戏官网的描述,重制版旨在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融合“其他近期独立游戏的元素,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此外,重制版在全球范围内发行,这与原版游戏仅在日本发行并最终通过粉丝群体互相传阅的情境形成鲜明对比。其游戏玩法也与知名独立游戏《Inside》相似。最后,重制版使用Unity引擎开发,而原版则是用RPG Maker制作的。
角川游戏《梦日记》重制版官方主页的截图。英文和日文文本强调,这款游戏在制作过程中尊重了作者的设想,同时加入了现代游戏玩法元素。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这种所谓的“同人游戏独立化”,同人游戏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一种具有独立游戏特性并通过全球化数字发行渠道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另一种则保持了其本土性、由爱好者驱动的传统,逐渐变得孤立。这种分化是由多个因素促成的,其中包括国际市场对独立游戏的需求以及对“日本性”的文化期待。
日本独立游戏的发展,尤其是在像BitSummit这样的活动推动下,试图将同人文化与独立游戏文化融合。然而,独立游戏的销售数据和市场反应表明,国际玩家对于这些作品的消费动机与他们对日本文化的期望紧密相关。比如,许多独立游戏爱好者被像《Crimzon Clover》这样的游戏所吸引,正是因为它们展现了早期日本街机游戏的机械感和深厚的作者性,这种特性常常被与“日本性”联系起来。与此同时,YouTube等平台的热门游戏博主也将日本同人游戏与其他国际独立游戏区分开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文化偏好。同样,知名独立开发者如Artplay和Comcept,以及来自日本3A游戏产业的创作者(如小岛秀夫、野村哲也)的成功经历,也被视为日本独立游戏运动的一部分。这些人物的职业生涯和作品风格被视作是“酷炫的日本性”的象征,与西方独立开发者在艺术表达和市场定位方面享有类似的地位。
与此相对,那些不符合国际市场设计趋势或未能满足玩家对“日本性”期待的作品,继续被贴上同人(doujin)的标签。这种认知强化了同人游戏与美少女(bishoujo)或美少年(bishounen)内容的关联,使其逐渐被边缘化。在日本独立游戏逐渐主流化的过程中,同人游戏的本土性和业余爱好者属性使它们越来越与大众市场脱节,最终处于边缘位置。
从上述历史进程可以得出结论,“独立游戏”(indie)与“同人游戏”(doujin)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确,尤其在当今的日本游戏产业中,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BitSummit等活动的推动,以及国际市场对日本文化的兴趣,使得一些本质上属于同人范畴的作品通过独立游戏的渠道被推向全球。像《寒蝉鸣泣之时》这样的作品重制后被重新包装为面向国际玩家的产品,进一步模糊了这两个领域的界限。
这种模糊性不仅反映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也体现在玩家的认知中。由于同人游戏逐渐获得“独立化”的特征,许多作品通过Steam等平台被标记为独立游戏。比如,DLSite等公司将上传的同人作品一律归类为独立游戏,而Playism等较为老牌的发行商则会对其产品进行更具选择性的策划和区分。这使得普通玩家在面对这些作品时,难以轻易分辨其来源或文化背景。
这一趋势还引发了部分同人开发者的担忧,他们认为自己的创作圈子正在向独立游戏靠拢,而丧失了原有的粉丝驱动特性。BitSummit所倡导的独立游戏精神,其核心在于主流化和专业化日本开发环境,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政治家试图规范和主流化日本文化以使其更能让外国人所接受的努力相似。这种转变可能对同人游戏创作的传统造成冲击,因为同人历来是由业余爱好者和小众玩家共同维持的文化生态。随着独立发行商越来越关注全球市场需求,同人游戏的粉丝文化和创作方式或许会面临进一步的边缘化。
尽管如此,海外玩家对日本同人游戏的热情仍然源于其鲜明的作者性。这种作者性主要源于它们依然保留了旧时代游戏的某些特质,以及日本游戏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对游戏产业的影响,这种时代特性使得一些作品在全球市场上依然能够引起共鸣。然而,这种国际化的曝光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对像Comiket这样的同人活动而言,可能会因此而被过度边缘化,而这些线下活动正是日本同人文化在过去得以蓬勃发展的根基。
日本游戏开发者在追求国际成功的过程中,其作品往往会面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二元冲突。早期日本游戏的成功,部分得益于其与欧美主流趋势的差异化定位,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本地小圈子。然而,近年来的独立游戏和同人游戏逐渐被要求顺应国际市场的偏好,使得这一创作圈逐渐走向分化。以东欧和中欧为例,一些地区的游戏公司如CDPR依靠全球化的成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但这一成功往往是以牺牲其他小众创作者为代价。这些作品由于语言原因而成为小众作品,且很少被其他母语玩家接触。另一方面,其中几乎有一整个类别因为被认为是“非主流的”而从未受到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这些过程揭示了,尽管一些游戏创作者可以被重新纳入更大规模的全球独立游戏框架(该框架主要由北美游戏媒体定义),但其他人却被推向更边缘。对于日本游戏而言,其决定性因素似乎在于这些游戏是否展现出御宅文化特征,而发行商和媒体则将这类特征视为小众和非主流。
最终,对于日本同人和独立游戏的讨论,关键在于其能否既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又在全球市场上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种文化和市场的交汇,使得独立游戏和同人游戏在未来的演变中,不仅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还需要应对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保持原有的创作精神和文化身份认同的挑战。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