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部分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英语课,早一点的三四年级、晚一点的五六年级,也就是说起码学了得有四个学期,初高中一共又是六年,大学开始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亦或是后续工作的需要,少则又是两三年,多则上不封顶。
在这样长期的投入下,成果如何呢?大部分人不说运用自如,可能连一篇正经的本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都半天读不明白,在游戏里稍微遇到一点英文内容都无所适从,更别提像母语一样得心应手、行云流水;大家还记得自己几岁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汉语吗?为什么学英语却会如此低效?对于这种现象人们有非常多看似合理的解释,例如:
英语是一门非常不合理的语言,本来就难学。
沉浸在该语言环境中才能学好这门外语。
学习语言只有儿童时期才能真正掌握,大了就非常困难。
反正是为了应试,本来就没兴趣,不上心,学不那么好很正常。
自己没有学习外语的天赋。
人类根本就不可能把外语用得像母语一般自然。
遇到的老师水平不行,耽误了自己。
用过的教材不专业,坑了自己(这条还真可能是对的)。
更多借口……
上述这些实际上都是广为流传的迷思(误解),很多人都被这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亦或是在做无用功,不过肯定也有一些幸运的人和我类似,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突然直觉地意识到这些说法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继而发现了问题所在,甚至找到了确凿的方向和道路,本文旨在从基本的方法和原理开始,用小学生都听得懂的大白话剖析这条道路的精妙所在,击破那些子虚乌有的谎言,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让大家可以高效地掌握所需的外语,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游戏生活提供真正的帮助。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语言到底是在学什么?回想一下这些情形:
当我们听到别人说出「橘子」这个词语的时候,可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橙黄圆圆的橘子的样子,甚至开始流口水。
当我们想要买橘子的时候,可能会对水果店的人说「我想买一斤橘子」。
当我们看到「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段文字的时候,可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去买橘子的背影。
当我们写日记的时候,可能会回忆起当天买橘子的情景,然后写下「今天买了一斤橘子」这类文字。
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一种语言的时候,归根结底都是在运用这些能力:
聆听,耳朵听到特定的「声音」,可以在脑海中得到对应的「意思」。
说话,按照脑海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可以发出对应的「声音」。
阅读,眼睛看到特定的文字「图像」,然后在脑海中得到对应的「意思」。
写作,按照脑海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写出对应的文字「图像」。
所以,学语言本质上是学「听说读写……」等等不同的转换能力。这不是废话吗?当然不是,虽然上述的本质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根本没这么做,拿英语来举例,很多人看到「Orange」这个单词,会习惯先在心中默读 Orange 的发音,然后将其转换成中文的「橙子」这两个汉字的发音,或者将其转换成脑海中这两个汉字写法的图像,最后转换成橙子的意思或者实际形象。这个过程中多出了不必要的步骤,降低了转换速率:「Orange单词的文字图像」→「Orange单词的发音」→「橙子二字的发音或文字图像」→「橙子的意思或实际形象🍊」
如果按照上述的本质,应该直接从单词的图像转换成对应的意思或实际形象:「Orange单词的文字图像」→「橙子的意思或实际形象🍊」,我们使用汉语时大多数情况都会很自然地进行这种直接转换:「橙子二字的文字图像」→「橙子的意思或实际形象🍊」,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在看到「橙子」二字时默读「cheng zi」,甚至小声发音,然后再转换成「实际形象🍊」,多进行了一次转换,但这本身就是没有正确掌握中文阅读的现象,关键在于,阅读是可以完全不涉及发音的,能直接从文字图像转换到对应的意思。
了解一点日语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满屏幕片假名鬼看得懂啊」这个梗,当然实际材料中片假名词语出现的频率并不会那么夸张,但有日语经验的话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看得多的片假名词语,其实根本不需要思考它的发音,只需要瞟一眼形状就知道它的意思,这正是因为人脑本来就具备这种转换能力:
「オレンジ」→「橙子🍊」
「アイドル」→「偶像👧」
「スマホ」→「手机📱」
「プロデューサー」→「制作人👨💼」
「ラーメン」→「拉面🍜」
阅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如果每个单词分别都进行多次转换,效率会非常低,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阅读速度很慢,更何况单词的词性和意思实际上依赖于上下文,单独拎出来往往是多意的,例如:
「Very」到底是副词「非常地」还是形容词「精确的」或「特定的」?
「Address」到底是名词「地址」还是动词「解决」或「处理」?
「Character」到底指的「字符」、「角色」还是「个性」?
我们大部分情况都是根据上下文以句子为单位来运用语言能力,那么就要以句子为单位来学习语言能力,不结合完整的句子而是单纯背诵单词表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学习误区。
接下来就可以引入最核心的要点了,我们先看看这几个现象:
很多人能听懂一些外语词汇,却不知道外语原文怎么写,例如「卡哇伊」。
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词语,能说出来,也知道意思,却突然不记得怎么写字。
很多方言里的词语,我们会说却不会写,例如「BiangBiang面」。
有个词叫「文盲」,意思是一个人不识字,也不会写字,但是可以和别人正常对话,这并不是因为有身体缺陷,仅仅只是因为这个人没有学过文字的阅读和书写而已。
很多人说话妙语连珠,打字电光石火,但是写字却七扭八歪。
我们看到一个词语,知道准确的意思,但普通话发音却不一定准确。
考古学家研究某些失传的古代文字,虽然不知道这些文字如何发音,但是却可以研究出其表达的含义,也可以模仿着书写出来。
小孩出生后,一般也是先学会说话,然后才学会写字。
很多人即使不知道怎么读「北国の春」里的「の」,但也知道它类似于汉语中「之」或「的」的意思。
这些现象说明,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等不同的能力实际上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可以分别单独学习和运用,按照特定的目标和规划,分别单独学习这些能力可以让学习过程变得简单和高效,其实多数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之一就是把这些原本就应该单独学习的能力一股脑混到了一起,导致学到的是错误的转换方式。
学习一种外语首先需要完成两个基础任务:「常用句型」和「常用词汇」,掌握这层基础之后,就可以像提升母语水平那样直接和自然了。虽然是两个任务,但幸运的是只需要一个方法就可以同时满足二者的需求,而且整个过程中都不需要刻意去背语法和单词表,都是自然而然掌握的,基础之后的高阶内容依然会基于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万变不离其宗。
严格来说,如果是完全零基础学习一门外语,其实最先要学习一个引子,或者说语言常识,那就是大致了解这种语言里组成一句话的「名词」和「动词」的前后顺序是哪种类型,例如,汉语「俺吃橙子」里,「俺」和「橙子」都是名词,而「吃」是动词,所以汉语词语的前后顺序属于「名词 动词 名词」类型。
英语「 I eat oranges 」里,「I」和「orange」也都是名词,「eat」是动词,所以英语也是属于「名词 动词 名词」类型;而日语「俺はオレンジを食べます」里,「俺」和「オレンジ」是名词,「食べます」是动词,所以日语是「名词 名词 动词」类型,也就是说动词排最后。
其次,有的语言里还有一些起辅助作用的虚词,以及常识性的词形变化也需要有个基本的认知,例如日语里的助词「てにをは」和词语的「活用」,由于这里将会用英语作为范例讲解,大部分人都有这些常识,就不赘述了,而且任意一种语言的入门资料里学到的第一个句型基本就能了解名词、动词的顺序,第一个单元就能了解这种语言是否具有词形变化,并不是难事。
接下来先介绍英语「阅读能力」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然后讲解这么做的基本原理,熟悉这个步骤后甚至可以根据原理进行简化或优化,更加符合个人节奏。
从教材或其他任意渠道,为当前「待学习的句型」搜集准备一组材料,可以利用Word文档或者在线文档保存。材料的开头提供一张图片、描述该图片意思的英文句子,以及基本等价的中文句子,这个英文句子中要包含待学习的句型结构,例如,这里我们假设待学习的句型结构是「There is an ABC in the XYZ」,意思是XYZ里有一个ABC。
那么材料开头的图片和中英文句子则可以是:There is a cow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头奶牛。
然后列出与这个英文句子类似,但是替换掉一个单词的多个句子(英文句子后面的中文句子其实可以不用列出来,毕竟句子之间只相差一个单词,这里列出来只是为了方便演示),例如:
There is a cat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只猫。
There is a pig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头猪。
There is a dog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条狗。
There is a bird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只鸟。
There is a lion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头狮子。
There is a snake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条蛇。
There is a sheep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只绵羊。
There is a horse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匹马。
There is a wild boar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头野猪。
There is an apple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个苹果。
There is an elephant in the field. 田野里有一头大象。
There is an ABC in the XYZ. XYZ里有一个ABC。
There is a cat on the bed.
There is a cat on the table.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
There is a cat on the piano.
There is a cat on the keyboard.
There is a cat on the chair.
There is a cat on the floor.
There is a cat on the shelf.
There is a cat on the roof.
There are many cats in the pet store.
There are many ducks in the pond.
There are many apples in the basket.
There are many stars in the galaxy.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library.
There are many tanks in the fields of Ukraine.
There are many washing machines in the hands of Russian soldiers.
通过开头的图片和中文句子,大致了解待学习的英文句型的意思。
遮掉图片和中文句子,从第一行开始,一行接一行阅读英文句子,同时在脑中想象该句子描绘的场景。
当天换个不同的时间点再次用同样的方法阅读英文句子一遍,一天抽空三到四不同时间点,重复两到三天就可以了,极其省事。
要注意的是阅读英文句子的过程中不要回忆中文句子,也不要联想或思考这个英文句子的发音,只需关注各个单词的形状,以及由单词前后位置关系所构成的句子结构,同时想象其对应描绘的场景。
每个英文句子阅读一遍就行了,但是每一句都要确确实实做一遍上述的操作,虽然看起来很傻,却是必要的,要积极发挥想象,在脑海中营造句子描述的场景,当然要注意预先大致了解各个英文句子中不同单词的意思,别想象错了场景(并不一定要提前牢记单词,只要能正确对应就行,单词本身会在这个过程中一同熟练),再次强调一定要习惯用脑海里的场景和画面去对应英文句子,而不是用中文或发音去对应。
经过两到三天(由于大脑的特性,一般第一天感觉并不明显,第二天开始才会有效果),这个句型结构会被大脑当作规律记录下来,之后再看到这个句型结构就会条件反射般得到类似的意思,这也是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的方法,例如看到「There is an alien in the field」是否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了。
甚至可以从更复杂的句子中识别出这个句型结构,例如「If there are more electrons than protons in a piece of matter, it will have a negative charge, if there are fewer it will have a positive charge, and if there are equal numbers it will be neutral.」
用这个方法把常用的简单句型和从句套路逐个练熟后,阅读速度会显著提高,因为这个过程同步学习了句型和单词,而英文不过是这些东西的排列组合,之后就可以以感兴趣的文章为单位,进行更多词汇量、更高熟练度的学习和验证。
为什么这么一套奇怪的操作方法可以切切实实让人学会阅读能力呢?这其中包含了一些很明显的原理,只不过大部分时候被我们忽略了,没有利用起来。
首先,人类非常擅长从多个不同的事物中识别类似的部分,并产生很强的印象,类似的部分实际上就是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并且善于利用规律对类似特征的事物进行预测。例如,多个不同的日期都可以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降落,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并预测今后太阳也会东升西降。
其次,几乎所有事物都存在特征和规律,利用当前已有的各种事物可以归纳总结成体系,就形成了知识,今后遇到符合特征和规律的其他事物和问题,人类就能够快速运用这些知识对其进行转换和处理。
而文字的形状和发音及其与之对应的意思的规律就是语言知识,由文字排列组合构成的句子也就都是有规律和套路的,学语言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些句型套路,利用多个不同的组合与意思来归纳其中的规律和套路就是学习语言知识最正确的方式,这也人类最初没有书籍甚至文字的时代学习各种自然知识的方法。
知道了这个基本原理后,就要高度重视一个对应关系的问题,以免掌握一些不实用的知识,比如之前提到过的把文字通过多次转换才能得到意思的低效对应关系,这里的重点就在于:阅读的本质是通过眼睛看到一行文字(本质上是明暗的图像而不是声音)就可以得到对应的意思,对应关系是「图像」→「意思」,这个过程可以完全不依赖文字的发音 ,不仅不依赖发音,而且初学者学习阅读能力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杜绝发音造成的干扰,也就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分别单独学习,准备学习材料时就要重视这种对应关系的准确性,例如:
「声音」→「意思」
「意思」→「声音」
「图像」→「意思」
「意思」→「图像」
可以容易想到「看着书本朗读」、「看带英文字幕的原声视频」为什么不适合初学者,因为这会导致错误的对应关系:
「图像」→「声音」→「意思」
「图像 + 声音」→「意思」
知道学习方法之后就不要傻傻地全番照收教材的内容了,只需要用它了解语言常识,然后提取需要的材料用于学习。这里补充一些技巧和原则,不仅可以巩固前面所说的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后续实践学习方法时的效率。
语法完美的材料其实需要专业人士专门编撰和准备,成本很高,而从各种教材和书籍之类的途径搜集和罗列也费时费力,实际上正常的阅读材料,其内容是符合逻辑的,所以看到一段文字中的几个关键词语以及前后顺序,这段文字的大意就足以理解,即使有一些语法错误,也不影响意思的传达,而且初学者的重点在于掌握「常用句型」和「常用词汇」而不是语法上的细枝末节,所以完全可以使用AI工具或者翻译软件来生成材料,如图:
刚开始不习惯还可能面临想象力不足,无法顺利在脑海中构造图像的问题,所以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直接找图片,拓展一下想象空间,如图:
An apple is an edible fruit produced by an apple tree.
前面提到过「换个不同的时间点再次用同样的方法重复」,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最好是不同的时间点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式或地点进行重复,例如:
印在纸上、写在便笺上、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手机屏幕上、平板屏幕上;
拿在手上、放在桌上、贴在墙上、用不同的字体、用不同的颜色;
在吃饭的时候、在等人等车的时候、在沙发上葛优躺的时候;
因为「人类非常善于从多个不同的事物中识别类似的部分,并产生很强的印象」,这个功能实际上是大脑潜意识自动进行的,不同的事物的差异程度越大,这个效果越显著,于是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介、形式和地点欺骗大脑,让其误认为是在多个显著不同的事物中找到的类似部分,会被它当作重要的规律记录下来,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语言不全都是阿猫阿狗,肯定会遇到抽象词语,那么抽象词语要怎么构造图像呢?抽象词语归根结底是对一类具体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描述,所以可以使用任意与该抽象词语沾边的具体事物进行图像构造,例如:抽象词「团结」可以具象化成「一群人共同举着火把靠在一起,发出耀眼的光芒」,或者「一群人共同抬着一辆大卡车在飞奔」,总之怎么夸张怎么来。
The team united as one and finally won the match.
本期内容阐述了外语学习中的核心误区,并介绍了正确的方向和原理,虽然只举例说明阅读能力的学习方法,但是有心的朋友肯定能理解这其中的关键,甚至能自己泛用到其他能力的学习上,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效果,限于篇幅暂时先讲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后续有机会再进一步拓展更多相关的内容。
评论区
共 2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