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这次日本行程的最后一日,回加拿大的飞机是在晚上,所以我还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可以利用。
我订的这个Mystay羽田房间是包括早餐的,虽然一般我觉得出去旅行不应该在酒店吃早餐(除非是私汤温泉旅馆那种),但既然价格里包括就不要浪费了。
我早早就退了房,把行李寄存在了前台,等傍晚再来取,这次酒店特意定在羽田机场两站地的地方,就可以顺路拿,比较方面。
在东京的最后一天,虽然很不幸地是阴天,但当时还是决定一定要再去一次台场。
还记得第一次去东京的时候,就莫名逛到了这,那次还是早上,四下几乎无人,蓝天白云。第一次独自一人旅行的我在沙滩坐了很久,就好像是想把东京湾的一切气息都吸进肺里。 乘上最后一天是阴天,很可惜,之前来东京其实几乎都是晴天,正觉得自己运气也太好吧!
其实,之前和后面回东京都心会乘坐的“百合海鸥线”,也是“临海线”,其正式名称是“东京临海新交通临海线”,但我现在转的这条真·临海线叫”东京临海高速铁道“。
我还在想为什么百合海鸥线的名字如何独特且”可爱“,也许可能就是为了区分开来。
天王洲是一个很酷的人工小岛,上面架空步行道纵横交错,颇具层次,换乘虽然要走一段距离,但全程基本都在人行天桥和建筑之间穿梭,也很有趣。
在天王洲站,可以站在横跨架空于高速路上的天桥观赏下面的车流以及一旁的列车。
中学生社团制作的沙盘模型!他们甚至还有铁道自动车部,日本的铁道文化是真深啊
到达台场后,我又路过了这种冰激凌贩卖机,而今天,上次想买结卖光了的抹茶口味终于有货啦!
又到了这栋熟悉的建筑,富士电视台总部,在前年的游记里我还去了球形展望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风景非常棒。
其实这边我就不做什么介绍了,因为在上次的台场篇章中也说了不少。
阴天下的东京湾,整个人的心情也阴沉沉的,不知是因为天气,也是因为旅行即将结束,虽不完美,但其实又恰恰完美。
这次再去台场,景色因为天气不美了,但看着海水听着海浪,又因为是最后一天,所以当时其实想事情想了很久。
你最喜欢的城市是哪?
你体验最好的城市是哪?
你最不后悔去的城市是哪?
你最想再去一次的城市是哪?
东京
但其实我自己从没思考过这个答案更深层次的原因,直到这次台场漫步。
实际上,我对于东京的这种梦魂萦绕,根本原因并不是城市本身有什么“好玩的”或者具体给我带来了什么体验之类的。这些是重要的原因,目标和动力,但并非自己内心最深层次的潜意识和源动力。
在2022年之后,我也进行了很多次独自一人的旅行,但无论是大阪、京都、纽约还是檀香山,都远远无法企及那种无以言表的感受,那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却一直叫不出名字的情感。
不过现在我大概是想清楚了,如此多次的故地重游,看过好几遍的景色,为什么年年还都想去?看过蓝天的台场、看过原色的东京塔;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最后一日花在一个劣化的阴天和新年限定丑灯版上?其实自己也知道旅行的机会是很有限的,那么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去东京?
其实就是想去再去体验那个“第一次”,徒劳地挣扎着想再重温那个人生已经永远无法再得到“第一次”。2022年的人生第一次独自旅行代表着很多事,很多新品质、能力、情感和精力的获得,其中包括的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和独立。
在彻底的自由下、抛弃一切琐事,全身心沉浸进最为纯洁的探索概念里去。东京好吗?那确实好。无论是饮食、文化、交通、城市规划、各种细枝末节都很符合我的喜好。但我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已经早已超脱其现实和旅行本身了。
独自旅行带来的对于自由和独立的渴望与短暂的实现,加到任何一座其他城市上也很可能会自然成立,但这种第一次,一辈子也只有一次,我不会再有机会判断,这如此强烈的情感联结到底是和东京都两者的叠加效用,还是纯粹其本身的影响了。
在海滩上我想了很多,以至于鞋子里已经全都是沙,但还是继续在沙滩上走,享受脚下柔软的质感。
我深知这种“第一次”是绝无可能被复制的,其他城市给不了我、日本城市给不了我、东京自己也永远无法再次给我。也许就像大家总是用的形容:“白月光心结这件事,白月光自己来了也没用“吧,但我依然完全无法抑制自己内心,那种渴望企图哪怕重新感受到1/10也好的欲望。
第二,其实在东京的整个最后两天,我都不会说自己是开心的,实际上是非常失落的,因为旅途的终点已经可见(再加上阴天我更是要emo,这还是这次旅行里第一次看到东京阴天)。所以这第二件思考到的事情,就是所谓的“旅后抑郁”,aka“旅行后遗症”,aka“旅行戒断反应“等,无论到底把它叫做什么,就是那种旅行回家之后,强烈的焦虑、失欲、无力、和压抑之类的感觉。
我在台场想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料到自己这次回去必然会有严重的“旅后抑郁”,因为还没离开东京呢,我这感觉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强烈,原因也很可能是因为这次一个月的日本旅行,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次旅行了。
回到温哥华的这几天,无论是大事小事,从下飞机上洗手间被冰发现没有智能马桶、到回家看着自己家的浴室羡慕人家三分离、再到想念着便利店便当、温咖啡贩卖机、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等一切……
脑子里全是“人家仙台都有20个JR站,整个大温地区十几个城市就一个城际火车站???到西雅图还没高铁?”“人家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全是又便宜又好吃的便当““人家早餐到处都有性价比极高的牛丼”“人家……”。
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是否真的并不适合加拿大,并不适合北美,是否实际上适合的是日本。
但我其实也很清楚两件事,到处都是围城,人不会珍惜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以及,旅行只是展示了一个地区最美好的一面。去日本去了很多次了,但旅行永远无法向我揭示当地真正的生活,就假设说真的有一天我转去日本生活,那到时候我又会不会发现我无法忍受当地的工作文化、会不会发现无法接受当地的社会氛围?会不会就和在温哥华生活了这么多年以后,对各种小细节和问题了如指掌后开始揪这个揪那个出来,然后又觉得不适合自己?毕竟我刚来温哥华的那几年蜜月期觉得这地方就是我的天堂。
独自旅行也同样是一个相对来说无“责任“的时间,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没有日常的柴米油盐、没有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就仿佛真正地在这世上“活着“了,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挑动着身为人最独特的特质“好奇心”,睁大眼睛看所有的东西,听所有的声音、闻所有的气味、尝所有的味道,用每一块皮肤去感受异地的气温和风……
旅行时的每一天也许都是我每年最累的一天,但也是过得最快乐和充实的一天。但旅程结束,回家一坐一趟,就感觉自己的心被关进监狱,感官被蒙蔽和麻木,全身心的唯一指望就是下一次旅行,下一次自由的时候,好似自己成了那一只好不容易爬出井,看了几眼,却又被扔回去的青蛙。进一步也导致对玩游戏、看电影能提供的这些欠缺全感官参与的虚拟“旅行”,出现突然就提不起兴趣的情况,总觉得平淡、少了什么。
虽然说能理解这一切“旅后抑郁“的根本原因,而且已经很庆幸和感激自己能有这么多机会出去看看。但这些情绪依然会产生,感情不会因为理性上能够理解就消散不见。想清楚了,但我也依然无法避免在任何一个让我回想起旅途瞬间的时候emo,也完全不知道这样对于自我日常生活的厌恶会持续多久,“让自己的感官和思想“由奢入俭”是很难甚至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一旦见识过,就再也无法回头。不过,即使这些“旅后抑郁“带来的痛苦和焦虑是真的,干扰和影响到的生活状态也是发生着的,但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去停下对世界的探索,或者说希望自己忘记这些导致自己日常emo的记忆,反倒是这些记忆、与日常的反差、还有对下一次出发的期望,让人有了活着的感受和动力。
24岁的我,再次在镜子里遇到了22岁的自己(左),那个第一次独立探索一个陌生城市的自己
在这里回味了一番记忆后,我打算一路走到一个独特的办公建筑去看看,我很喜欢四处欣赏有趣的建筑设计。
路过初代南极观测船宗谷号,现在是博物馆的一部分,但很可惜也没开门。
其实还是从苹果地图自带的指南里看到这个建筑的,觉得很有趣就想亲自来看看(是的,我的旅行很多时候就是如此随性)。
这是一栋办公楼,中庭是全开放的,但貌似不能上楼,黑色的墙内镶嵌着五颜六色的门,非常有趣,有种不着调却又庄重之感。
我真的超级喜欢像百合海鸥线这种,穿过繁华市区高层楼宇之间的架空列车啊!就像我热爱温哥华的SkyTrain一样,这些架空列车不仅比地铁便宜,而且自己就是城市的景观名片,就算是通勤也可以欣赏风景,不像地铁。
团纪彦设计的Hugo Boss店,从这里开始会欣赏很多特别的建筑,表参道也是被称为“建筑博物馆一条街”,当然了,我并不懂什么建筑,单纯是比较感兴趣。
表参道的Apple Store也是玻璃螺旋楼梯,也许是因为担心下雨,已经铺上了一些地毯。
不过,这些奢侈品店和我格格不入,要不是这些独特的建筑,我应该也不会想来这里。
这其实也是我第一次来这个巨潮巨酷的街区逛,表参道和原宿其实很近,从表参道站出来同一条街走下去就行。
表参道Hills商场,也很有趣,注意看,整个商场楼层都是斜着循环的,每层楼都能直接漫步向上或向下。
我去逛了逛MoMA,纽约艺术博物馆的商店,买了几件喜欢的东西,这里有大量独特设计的东西,说实话有不少都是考虑拿行李太麻烦所以没买。
表参道就像是老钱,奢侈品店林立,虽然优雅高级,而且一条街就好似建筑设计博物馆一样,满眼小而精的独特设计,不过整体的氛围还是稳重;但走到原宿就立刻大变样,更像新钱给人的那种潮流时尚、年轻与松弛。
逛原宿的Harakado就与逛表参道丘截然不同,与其说是商场,更符合广场的概念,里面小店与开放式商店比比皆是,还有很多可以玩的东西,什么印刷室设计室,就连Food Court都是做成了小街巷的风格,楼上的开放式庭院也是一大亮点。
本来是想吃关东煮,结果说卖光了,只好老老实实吃点章鱼小丸子和烧鸟什么的啦。
远眺六本木之丘,上面的停机坪展望台关闭真是人生一大遗憾,早早就想再去一次
在Harakado里逛着,突然视野里出现一个巨大飞机杯。。。
而且这条纹设计语言一眼便知,大名鼎鼎的Tenga。
我上次带了个Tenga过美国安检,结果被安检员拎出来在大庭广众下细细检查了一番,甚至还来了个防爆检测,已经社死过了,我可不敢再买一个过安检了。
现场还有外国游客在用英文详细询问店员如何使用这个产品。。。
最下面的这个抽纸巾盒,我愿称之为我见鬼最炸裂的鬼才设计
在Harakado斜对面的,就是著名的碎镜入口,东急Plaza的独特设计。
从Harakado走到原宿站、卡丁车、传教士和日本Rap老哥轮番轰炸,好一个元气满满的地方。
在这片街区能看到的穿着打扮好看的潮人可能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多。
在飞机上,看到别人要了一罐啤酒,我本来想问空乘有没有ハイボール,谁知人家直接现场调了一杯出来……
不过红豆泥私密马赛,真的不好喝……(还是果味的适合我
全日空的飞机餐还是一样的好吃,今天选的是汉堡排芝士焗饭,而且一样的有哈根达斯!
这是这次旅行买回家的所有东西,外加一个带回它们需要用的大包
带着亚文化的心线下逛街的体验简直世界一流,各色中古店淘游戏动漫、淘鞋、冲到TN店买本盖章、偶尔进设计师品牌店看几眼、还能找到以铁道为主题塞满周边的书店、大量吸人眼球的甜品礼品、我还狂买贴纸胶带冰箱贴之类的小东西来着、要不是再买东西就带不回来的话……
但我真的不想说我待一个月涨了3.6kg体重这件事(😭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