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所谓标志性的浮华之地,就是到了这个城市就必然要前去朝圣的地方。香港有信和中心,正如东京有秋叶原,这些地方对于御宅而言,是宛如极致宝地般的存在。
旺角,是大陆游客最爱逛的商业区,所以一年到头都是人潮汹涌,浩如烟海的商店早就已经互相淹没了每一个小铺,这里是浮华之地。在这里除了各种广式街边美食,专门卖运动鞋的“波鞋街”,其实还有一个阿宅常去的“圣地”,相信老司机已经知道了:信和中心。
信和中心位于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582-592号,1979年建成,这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大楼发展到现在竟然摇身一变香港的小“秋叶原”,颇有秋叶原从普通电器街变成御宅文化天堂的相似之妙。
从侧面看来,信和中心的招牌就挤在“六福珠宝”这几个大字的下面,一点也不显眼,更别说小“秋叶原”了,还以为是什么珠宝中心。
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的店铺却都能在秋叶原找到同类的店铺,但也有例外,接下来笔者就是要介绍这些店铺。
我觉得要说信和中心,不得不说一下旺角文化。陈冠希有首名曲《香港地》唱得好:
同热爱这遍土地大家刻骨铭记
愁或喜生与死也是香港地
同热爱这片土地大家一句到尾
由自己生与死也在香港地
“香港地”后面的“地”字其实是有指示土地面积小的意思的,“香港地”意思可以说是“香港这块小地方”。大家通过社交网络传媒、电视广播传媒了解到的香港,尤其是近期,都是相当负面的,但是都传达一个和这首歌一样的信息,那就是香港人是相当喜欢抱团的,因为他们地方小,容易团结起来(当然也很容易发生争执)。
旺角在上世纪引领过香港流行文化,这个更小的地方也诞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MK文化。MK是旺角的英文“Mong Kok”缩写。受到MK文化影响的就称为“MK人”。
橙沟绿(橙色加绿色)
米衬蓝(米色衬托蓝色)
套套惹火抢眼(每套衣服都惹火抢眼)
这是典型的上世纪MK人打扮,其最典型特征是花花碌碌的上衣及窄脚裤、留着长头发。简单来说就是硬梆梆。虽然唱的是尖沙咀,但尖沙咀和旺角其实是在同一条大道“弥敦道”上,所以互相影响。
这些MK文化是因为他们受到日式青年文化影响的原因。早在1964年披头士乐队来港演出时,香港青年亚文化开始孕育。当然披头士乐队的影响几乎是世界性的,日本自然也受到不少影响。而日本受到披头士乐队的影响下,进而结合了战后青年运动发展出自己的日式青年文化,这种青年文化就包括了日式摇滚乐队、“杰尼斯”偶像。香港青年亚文化的催化剂就是受到欧洲入侵的日式亚文化,也显示了其复杂性。
也就是说,旺角这个地方在很早就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也间接让香港人接触到了近藤真彦、中森明菜、中岛美雪、小泉今日子等这些日本明星。八十年代的时候,香港男青年开始模仿起了杰尼斯偶像的扮相。
在信和中心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唱片、明星写真,一度把信和中心推上了主流POP界的商业旺区。信和中心满足了香港青年的需求。这里还诞生了所谓的“信和指数”——明星相片在信和中心的销量,销量越高,证明人气越高,越受爱好者的欢迎(维基百科)。
当然,也就是在八十年代,信和中心也带来了日本的漫画、电子游戏。八十年代的香港也诞生了第一批本土御宅族,这些御宅族的出现和信和中心的新现象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信和中心第一次日本文化热潮。
加上香港人对自身的自豪,本土明星不断诞生,香港电影还在八十年代开始坐享亚洲电影界第一把交椅。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乐坛上,许多本港明星翻唱了数不胜数的日本流行曲和动画歌曲,这当中不乏张学友、刘德华、张国荣、梅艳芳等等巨星。这也加强了港日明星的交流,当然也闹出了大名鼎鼎的“渣男”近藤真彦脚踏两条船(中森明菜和梅艳芳)的事件。
根据香港城市大学新闻学研究的一篇论文《「隐形少年」现形记:香港御宅族网际网路使用与社会资本建构初探》显示:远在没有网络的八十年代,香港的电视台就已经引进了大量日本动画(比如《超时空要塞》),以及日本的ACG杂志也有引进(比如《Newtype》),这几乎成了主要的ACG资讯来源。
这些香港御宅族时不时约出来,一起研究ACG杂志,并交流ACG相关情报。因为信息传播渠道并不广,也让这些御宅族专注于少量作品中,他们会去分析作品的作画、演出手法、这部作品的监督特点等等。某种意义上符合“宅王”冈田斗司夫在《御宅族你已经死了!》所说的第二世代御宅族。
到了九十年代,青年们又接着开始崇拜起了日式朋克文化和视觉乐队,《古惑仔》系列电影就是九十年代香港的典型亚文化产物。
当然,因为对日本文化的迷恋越来越深,日本商品供不应求,这时也就出现了盗版。盗版动画、漫画、J-POP。加上那时候上头对这些盗版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是助长了盗版行业发展。这阻止了正版商品的流通,加上越来越多御宅族集中在信和中心,那些时髦青年也不再来这里了。
举个事例来体现“哈日”文化和盗版事业在信和中心的盛行,九十年代末,互联网还未兴起,却诞生了一批日剧迷。那时候盗版商自己充当字幕组,把当周播的日剧赶工做好中文字幕拷进碟子里,第二天就会有不不少剧迷排长龙买碟子。
而千禧年之后又出现了AV光碟,大部分是步兵(无码),这些四级片在当地被戏称为“四仔”,卖黄碟的店铺也叫“四仔店”。这些四仔店大多数由香港的黑帮来经营,信和中心也一度成了犯罪和盗版的灰色地带。好在2005年海关大力扫黄和打击盗版,信和中心才恢复了平稳,也变得面目全非。目前仅剩的几家四仔店还在经营。
总而言之,以旺角为中心的“哈日”文化,都为信合中心成为港式秋叶原打下基础。
反观秋叶原,这个地方原本是电器商业区。早在明治11年(1878年),东京电信中央局开始营业,日本进入电器时代。昭和初,秋叶原出现了大量的贩卖电工材料及工具的小商小贩。虽然这一切在1945年3月的东京大空袭化为废墟,但战后重建的秋叶原依旧以“电器”为主。
昭和46~47年(1971年~1972年),响应田中角荣首相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昭和50年(1975年)左右,秋叶原最最著名的Radio会馆(ラジオ会館)建设完成,秋叶原真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电器商业区。
而秋叶原开始变成御宅圣地的起源则是在90年代初,秋叶原电器街因为家用电脑的发展而转型成电脑界,大量电子游戏也进入了秋叶原,这当然包括美少女游戏(Galgame);再加上同人文化的发展,更是出现了大量的同人志商店。
秋叶原的御宅元素有一个突然爆发期,那就是1996年。这是因为1995年10月《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的开播,一扫之前ACG被媒体抹黑的阴霾。《EVA》的剧场版在1997年上映之后,秋叶原就完全变成了御宅商业街了。现在秋叶原还有大量的电器商场,几乎都成了国人旅日时的“爆买”圣地,几乎每个大商场都配有中国的导购员。
回到话题,为什么说信和中心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的秋叶原?首先御宅元素原本不是这两个地方的原生居民,无论秋叶原还是信和中心,御宅元素都是因为需求越来越大才会进驻这里。简单来说,秋叶原会有御宅元素出现,简单粗暴地概括就是因为电脑的发展,信和中心则是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御宅文化宛如随风潜入夜一般,在侧面也有不少影响,比如在秋叶原被同人文化入侵,这是动画和漫画文化都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现象;在香港则是早早引进了日本动画,培养了一群御宅族,也悄悄把御宅文化带入了信和中心。有意思的是,前几天有一群香港阿宅因为字幕组被捕事件而游行,他们的集中点也是信和中心。
不过信和中心的御宅文化发展也自成一套,倒不如说这种港式的御宅圣地全球独一无二。笔者对香港平民社会的印象用“柠7加菠萝油”(七喜柠檬茶+菠萝油包),这是一道非常具有香港特色的茶餐厅套餐。所以这一章就决定了一个如此拗口的副标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信和中心有什么。由于笔者没有做充分准备,所以只能大概讲讲了。
信和中心加上地下一层,一共五个楼层。地下一层主要是以影碟唱片店为主,每家店铺都有其特色,比如专门卖二手货的,一般物美价廉;
比如深度发烧友喜爱的黑胶唱片店;又欧美或日韩的影碟专门店,这些店的货源更新都十分快。比如下图中的《Love Live!Sunshine》BD第一卷在日本是9月27日发售,笔者在10月3日就已经在店里看到了。
地下一层还有日本杂志或者画册空运过来发售。就连相当偏门的声优专门杂志或写真也有。基本定位可确定为御宅族群体。
居然是たかみち老师的《Comic Lo》封面画集?!不行好贵!要忍住!(事后看到微博上有人po画集内容,蛮坑页数的,还好没下手。)
信和中心的一楼以钟表为主,所以无需介绍。而二三四楼则是聚集了漫画店、游戏店、周边店。有时候还会在这里淘到非常冷门的漫画。
然而真正让笔者兴奋的是四楼的一家店。不知大家听说过日本的二手店不?日本最大的全国连锁二手店是BOOKOFF,这家二手店从1990年开张以来每年以开平均54家分店的速度扩张。只要去日本旅游,几乎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这就造就了日本二手市场非常繁荣的盛状。
BOOKOFF虽然以二手书为主,但是现在已经涵括生活用品,而且对于二手商品的规范十分有一套,加上对二手商品的保存良好,每家分店给人非常整齐的感觉。对于怀旧一派,这里能找到许多被淘汰的东西,比如8cm小碟、红白机游戏卡带。冷门商品更是以百元销售。
然而在大阪的二手店却非同一般,那些大多数是独立成家的,并非连锁的个体店。在这里你能找到许多更冷门的书刊,因为摆放凌乱,所以给人的感觉更像在淘宝。
当然这里的过期十八禁杂志也很多,隔着照片都能闻到一股大阪男儿的臭味,完全不敢下手wwww
如果说规规矩矩的BOOKOFF就像RPG游戏里的城镇地图一样,什么商店都有的话,那么大阪的这些二手店是给人另一种感受的危险的野外地图,在这里的淘宝就像冒险一样,优劣品具备,需要你来剔除糟粕才能找到宝物,因此也让人兴奋。我把这样的二手店称为“番外地”。刚刚说到的信和中心四楼的那家店就是这么一家“番外地”店。
自从知道这“番外地”之后,我每次来信和中心都会直奔四楼。然而这一次好像没有这么好运——居然还没开店!明明都下午两点了。
然而透过橱窗,仍然可以凑到非常吸引人的老宝贝味儿。放一些细节:
然而没办法,笔者只好去负一楼的唱片店去逛逛,收获一番。之后正当笔者准备带着遗憾离开信和中心时,决定还是再上去一趟看看。没想到,一上去发现,店门居然开了!真是惊喜!
店内宛如杂物房一样,凌乱却有秩序,本来橱窗就已经被各种日本ACG书籍画册充斥,店内就是老模玩、CD、杂志堆积而成的海洋。这片海洋之中,钻出了一个老伯伯,也就是店长。如果把店里的景象比作葛饰北斋那汹涌的“神奈川海浪”,那店长老伯简直就像里面的那艘小船。
先上一些图看看店里有什么吧。下图是店里的一个角落。
一些老杂志,上面的那本还是《明日之丈》第一期动画的设定集!
已经被人预定了的《赛文奥特曼》模玩,以及《魔神Z》等周边。
我真有种想要一直泡在这家店的感觉。因为好奇心,也问了下店长老伯一些这家店的事情。这家店大概也有二三十年了,刚好就是信和中心第一次日本文化热潮时的产物,也就是说这家店应该可以说是信和中心的酋长了吧。
除了日本古董之外,当然还少不了香港娱乐圈极盛时期的娱乐杂志和本土明星写真,以及港漫杂志。信和中心对港漫影响非常之大,一度扶持了港漫的发展。
我和老伯没有聊得太多,老伯本人让人感到非常容易亲近,也很乐意让我拍了上面这些照片。老伯很高兴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爱好者聚集在这个小小的店铺。为守番外地二三十载,牟利之事早已不为重。
“番外地”在日语中意思是未正式登录、记录的土地。我这么称呼这家店是因为,这家店无论在这个大时代之下经历了多少浮华与沉淀,都能坚守住本真,宛如隐居山中,以不变应万变。
和日本一样,这些二手店、老书店的存在,也以一种无声的力量证明此地人文之强大,这里是文化的圣地,因此才会容得住这些被时代抛弃的产物,细水长流尽在不言之中。
既然来了这店不拿一店东西走,怎么行?于是我买了贞本义行的《ALPHA》画册以及《明日之丈》动画的设定集。下面先是贞本义行的画册。
这本也有寺山修司的寄语,寺山修司为《明日之丈》创作了主题曲歌词,还记录了寺山修司给里面的角色力石彻举办的葬礼。这些笔者都在专题《杂谈·寺山修司与动画漫画界》有谈,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
1、VICE,曾是香港次文化集散地的旺角信和中心正随着 MK 文化的衰败而慢慢转型,http://www.vice.cn/read/hong-kong-mk-culture-today;
2、新聞學研究‧ 第一一二期,2012 年 7 月,頁233-270,研究誌要,「隱形少年」現形記:香港御宅族網際網路使用與社會資本建構初探,http://mcr.nccu.edu.tw/word/1314522013.pdf;
3、信和中心:日本潮流商品超市vs盜版天堂,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211;
4、二次元圣地的进化史:秋叶原AKIBA的前世今生,http://info.3g.qq.com/g/index5/ttnews/chinamobile.jsp?id=gamezone_20150322003691&g_f=23748&g_ut=3。
美工&部分图片后期/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评论区
共 42 条评论热门最新